韓琦是北宋三朝明相,歷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朝,對北宋中期整個國家的各項政治決策都具有極大的影響。
宰相可以說是百官之首,主管的是文治方面的工作,所以也可以說是文官之首。但是韓琦這個宰相卻不一樣,他不僅僅要管文治方面,而且從來不放棄對軍事實力發展的關注。從很大程度上講,他比一般的文官更為重視軍事實力的發展。他是一位激情熱血的宰相,對於侵犯邊境的外族侵略者,始終堅持堅決反擊的對策。
宋朝,包括北宋和南宋,始終都受到北方草原民族的威脅。北方先後崛起的幾位霸主,都毫不掩飾對宋朝的窺視。而宋朝的經濟文化雖然水平極高,但是軍事實力卻十分薄弱。所以整個宋朝,都受到北方草原民族的踐踏蹂躪。
在 重文輕武 的國策下,宋朝文官的權利遠遠高於武官,而大多數文官卻沒有武官的血性。所以在面對外敵入侵的時候,大多數文官都會選擇屈辱求和,獲得一時的寧靜。但是韓琦這個宰相卻不一樣,當政之時,宋朝先後受到過西夏和遼國的入侵。他都堅持予以反擊,而不是選擇投降求和。
當然他也不是只會紙上談兵的宰相,實際上韓琦曾經很長時間都在邊疆駐守,預防外敵入侵,保衛國家國土安全,是一位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官員。
韓琦被朝廷派到陝西邊疆駐守的時候,當時西夏再次入侵,他大膽舉薦同樣遭到貶謫的范仲淹為官,兩人共同防禦西夏軍。二人相互配合,通力合作,互為依仗,保衛了邊疆的安全。因為兩人駐守邊疆的時間最長,所以當時天下還有 范、韓 長城的說法。當地的童謠為了紀念這二人的功績,更是唱到: 軍中有一韓,西夏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范,西夏聞之驚破膽。
韓琦可能還是最瑣碎的宰相,不僅每日要處理國家事務,同時還要管皇家之事。宋英宗繼位之時,因為有心人的構陷,曹太后和宋英宗兩人關係堪憂。太后和皇帝不和,雖然是皇家家事,但是對於國家政治還是有影響的,所以那個時候一直是韓琦周旋左右,緩和兩人的關係。
宋英宗一直無子,身體又不好,韓琦便開始憂心宋英宗的下一任繼承人。他屢次上奏宋英宗,過繼子嗣,並且積極行動,這才有了後來的宋神宗。
皇家無小事,也正是在韓琦無微不至的關照下,才順利完成了仁宗到英宗乃至到神宗的順利過渡。
歐陽修曾經評價韓琦,說他: 臨大事,決大議,垂紳正笏,不動聲色,措天下於泰山之安,可謂社稷之臣 。這個評價還是十分中肯的,韓琦絕對算的上是一代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