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長貴:釣魚台11號樓的秘書,在西洞庭農場的五年生活

2025年05月19日01:52:04 歷史 1273

1968年1月24號,深夜,兩個荷槍實彈的小戰士押著閻長貴,鑽進了一輛吉普車

車子在夜色中,逐漸駛離了釣魚台

1967年1月9號,這個時間點,閻長貴記得很清楚,一輩子都忘不了。

「已經定下來了,調你去給她當秘書,趕緊的,現在就得搬去11號樓」

正當閻長貴還在工作的時候,徑直闖進來一個人,沒頭沒腦的說了這麼一句。

釣魚台11號樓,是偉人妻子的住處,也是她辦公的地兒。閻長貴原本想著,在四個候選人裡面,他是沒資格勝出的,和其他三個人比起來,他年輕,級別低,參加工作的時間又短;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他就沒想著自己會去11號樓工作的。

人生的劇情安排就是這麼神奇和突兀,卻又總是這麼出人意料。

閻長貴:釣魚台11號樓的秘書,在西洞庭農場的五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當天晚上,閻長貴就收拾了自己的所有家當,連夜從16號樓搬去了11號樓。他一進這釣魚台工作,居住和辦公都是在16號樓,住了差不多半年,好不容易熟悉了些,如今要搬去11號樓了。

1967年,1月9號,這天晚上,這個從人大哲學系畢業的大學生,正式成了11號樓的首任秘書。他也是這11號樓裡面學歷最高的一個,其他的同事,大多都是高中或是中專學歷。在這11號樓里,大傢伙相處得很融洽,但也命運多舛。

閻長貴在11號樓工作了一年出頭的樣子,就被送去了秦城監獄

團圓在農場

他進去的時候很匆忙,忙得來不及和家人打個招呼。

在秦城待了差不多七年半的時間,1975年的5月23號,閻長貴走出了監獄。但是呢,他需要去湖南嶽陽的西洞庭農場待上一段時間,等他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後,就可以離開農場了。至於什麼時候能解決,剛走出監獄的閻長貴也不清楚,雖然不知道自己會在農場待多久,但是,那時候的他,心情是很好的。

畢竟,可算是能逃離七年半的牢獄生活了。

原本,是允許他先在北京待上一個星期的。可他當年工作都是吃住在單位,剛工作的時候是吃住在《紅旗》雜誌社。後來被調去釣魚台,也是簡單的收拾了一些家當過去吃住。他還有好些衣物和書籍,都還放在《紅旗》雜誌社的宿舍里呢。

閻長貴:釣魚台11號樓的秘書,在西洞庭農場的五年生活 - 天天要聞

這七年半的時間過去了,也不曉得當初自己落在宿舍的衣物和書籍還在不在呢。

「你的東西都被你兒子取走了」

見閻長貴聽得一臉茫然,負責安置的工作人員愣了幾秒,這才反應過來,噢,大概是他在監獄裡待的歲月久了些,都不曉得自己的兒子已經是個初中生了。

閻長貴對兒子的印象,還停留在七年半之前呢!

那時候,兒子還很小,他印象中的兒子也很小,這麼一個小孩哪能自己去給他取東西呢。

「他已經是個中學生了」

聽得工作人員的解釋後,閻長貴也不由得尷尬一笑,真是糊塗,這都過去了七年半,時間可是往前走的,兒子也是會長高長大的。

而雜誌社的宿舍顯然也是住不了,他雖然曾經是11號樓的秘書,但在北京卻沒有家。他的家,遠在山東那邊。如今出來了,北京沒有落腳的地兒,索性也不待了,坐上火車直接去了湖南常德的西洞庭農場。

閻長貴來得也是好時候,趕上了農場最好的時候。

這農場坐落在洞庭湖的西面,故而被叫作西洞庭湖農場。1955年修建的時候,還是比較荒蕪的樣子,經過十幾年的開墾發展,七十年代的西洞庭湖農場可了不得。100多平方公里的地兒,生活著3萬多人,有一個農科所和十多個分場。

走進去,有小學、初中、糖廠、造紙廠、醫院、銀行辦事處、郵電、糧店.......林林總總,外面該有的,這個小社會裡面都有。出生在這裡面的人,或許一輩子不走出農場,都是能生活下去的。或許,也有人一輩子沒有走出過農場吧。

這農場,讓閻長貴也開了眼,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可沒見過這麼大的企業。

「......這個農場也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的大企業,覺得很開眼界」

————來源:《問史求信集》.閻長貴/王廣宇.合著.

剛到農場,閻長貴不看天、不看地,也不串門,他著急忙慌的關上門,著急忙慌的翻找出紙筆,又著急忙慌的寫著字。內心的激動,讓他的身子也不由得顫抖,以至於剛開始還有些握不穩筆頭,寫下的字歪歪扭扭的。

閻長貴:釣魚台11號樓的秘書,在西洞庭農場的五年生活 - 天天要聞

和家人有七年半沒有見面了,他想父母妻兒,妻兒父母也想他,就這樣寫著想著、想著寫著,眼淚什麼時候滴落到了信紙上,閻長貴都不曉得。

他恨不得長出一對翅膀,轉瞬就飛到了山東老家,叩響家的大門,妻子牽著兒子的手,打開門.......

多麼美好的場景啊!

寫完最後一個字,閻長貴迫不及待的寄出去了。

等啊,盼啊,到了第十天,可算是拿到了回信。

信紙上的字很稚嫩,一看就曉得是妻子口述,兒子寫下的。信里說,父母妻兒都會一起來農場,一家團圓。

這可太好了!

也不知道過去了多少天,遠在山東老家的妻兒父母到了農場。整整七年多的時間,一家子在西洞庭農場團圓了。

那一晚的團圓飯,可香!

「一家人在一起就好」

父親嘴裡念叨著,臉上笑著,一旁的母親和妻子也跟著笑著。只有那兒子,對父親有些陌生,想湊上去仔細打量父親,但又顯得膽怯生生的。畢竟也是初中生了,倒也不至於躲在母親的後面。脆生生的喊了一聲「父親」。

父母在農場沒待上幾天,就忙活著要回山東老家了,他們惦記著地里的活計。

年邁的父母,總是這麼閑不住。

妻子和兒子留在了農場,陪著閻長貴。

「在農場,我有了溫暖的家」

————來源:《問史求信集》.第313頁.閻長貴/王廣宇.合著.

在農場的日子

閻長貴一家在農場的房子,是農場里分配的。

一家人身上沒什麼錢,購置不了生活用品,農場直接就給這家人購置了被褥、蚊帳、鍋碗瓢盆啥的,閻長貴這才帶著家人在農場安頓好日子。

閻長貴:釣魚台11號樓的秘書,在西洞庭農場的五年生活 - 天天要聞

柴火,是農場每家每戶每天都要用到的,尤其是冬天,下著雪,沒有柴火過不了冬。

閻長貴是五月份來的,常德的春天倒也沒有寒冷,只是日常的洗臉、做飯,也是缺不了柴火的。

場里的職工看這家人沒有柴火,這日子可咋過,大傢伙也就把自家的柴火各自勻出來一些,湊吧湊吧送給了閻家。要知道,這柴火在場里可稀缺,各家都是節約著用,還生怕不夠呢。

場子里的職工還在自家的屋前屋後,種上了一些時蔬。

「來我家摘點新鮮菜」

起初,初來乍到的閻長貴不好意思去摘,大傢伙看這個讀書人靦腆得緊,索性也就從自家菜地里拔上一些素菜送過來。日子一久,閻家也在屋子周圍種了蔬菜,他也採摘一些蔬菜給職工們送去。互幫互助,在場子里很尋常,誰也不覺得有什麼突兀,閻長貴一家也適應了這樣的氛圍。

雖然他每天都要下地幹活,尤其是大夏天,常德的太陽很毒、又辣,曬得膀子生疼,脫了一層皮。

那田間地頭是忙活的身影,一幫子人有說有笑,熟絡的開著對方的各種玩笑話,時不時惹得旁人的一陣鬨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對閻長貴很好。職工們也不管你之前是幹啥的,遇到了啥事,只要來到了農場,就是一家人。

覃正彥,是農場的書記,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西洞庭農場能有這麼一派欣欣向榮的樣子,和他是分不開的。

他尊重讀書人,覺得閻長貴在地里幹活是浪費人才了,就尋了個機會給調去了農科所的學校教書。

1978年的時候,省里搞了個理論幹部班,各個農場都選派人去學習。按理說,這樣的好機會是輪不到閻長貴的,覃正彥看中人才,閻長貴這個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不去,誰還有比他更有資格去。於是乎,閻長貴就被農場派去省里的理論幹部班學習去了。

幹部班結業之後,為了處理自己的問題,閻長貴往北京跑了好幾次。

閻長貴:釣魚台11號樓的秘書,在西洞庭農場的五年生活 - 天天要聞

從常德到北京,這一路的花銷可多,他正愁錢的事呢,覃正彥說錢的事你不用管,你只管去北京處理你的事。從常德到北京這一路的花銷,農場按出差的待遇給他報銷了,這讓閻長貴心裡很感動。

1979年,這一年的九月,閻長貴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他回到了北京,回到了自己的老單位《紅旗》雜誌社。

「西洞庭農場是我的第二故鄉」

——來源:《問史求信集》.第316頁.閻長貴/王廣宇.合著.

雖然只待了近五年的光陰,這西洞庭農場已經融入了他的血液中,融入了他的記憶里,融入了他的生活。

「第二故鄉」總給人一種美好的回憶,誰不想有個屬於自己的第二故鄉呢。

2021年6月10號,閻長貴先生病逝,這一年,他84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當了27天皇帝,競下詔書1127次,他究竟幹了些什麼事 - 天天要聞

當了27天皇帝,競下詔書1127次,他究竟幹了些什麼事

劉賀那些不為人知的私密事兒第一章:王爺的野路子生活公元前92年,劉賀出生在昌邑國,那可是含著金湯匙出生,老爸是昌邑哀王劉髆 ,爺爺還是漢武帝劉徹,身份尊貴得很。可這劉賀打小就調皮搗蛋,沒個正形。他5歲繼承了昌邑王爵位,就開始放飛自我,在封地
當文友的評論成為一道風景250519 - 天天要聞

當文友的評論成為一道風景250519

精彩評論薈萃:(1)美篇文友「古月英」饋贈精彩評論:「使者只好退出去,將士都來問消息。得知家裡安無事,個個聽了心歡喜。多日不見援軍來,關羽心情特別壞。整頓殘兵湊一塊,向著荊州把步邁。軍心動搖變狀態,兵將棄甲悄離開。關羽見狀更憤恨,決定要往死
再說江西九江《甘棠公園》的老祠堂不是北伐忠烈亭? - 天天要聞

再說江西九江《甘棠公園》的老祠堂不是北伐忠烈亭?

再說江西九江《甘棠公園》的老祠堂不是北伐忠烈亭?昨天發了「《甘棠公園》的老祠堂不是北伐忠烈亭」,說「由此可見,在九江的北伐紀念物只有以上一塔一堂,在此要修正為「九江的北伐軍的紀念建築物只有一塔」!那老祠堂是什麼呢?本文接著分析,「北伐說」恐
從被敵視到保守力量的中流砥柱,天主教與美國右派的恩怨情仇 - 天天要聞

從被敵視到保守力量的中流砥柱,天主教與美國右派的恩怨情仇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教皇選舉會議的舉行地點。 (南方周末資料圖)2025年5月8日,來自美國的樞機主教羅伯特·普雷沃斯特當選第267任羅馬天主教教皇,稱為利奧十四世。今天天主教構成了美國保守主義的支柱,魯比奧等拉丁裔天主教徒的政要是共和黨的中堅力量。在聯邦最高法院里,右派大法官埃米·科尼·巴雷特,以及被MeToo運...
尋夢之旅:自由主義—改良主義—空想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 天天要聞

尋夢之旅:自由主義—改良主義—空想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湖南自治的失利,讓青年毛主席的心情,晦暗到了極點。他萬沒想到,幾個月的傾心努力,費盡心機,不僅沒換來任何回報,反而讓一些政客,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甚至不惜借扯旗之舉,造謠生事,恨不得將其法辦,才算解氣。 重擊之殤,痛徹心扉,教訓深刻,使人
不到1年再公示,生於1987年的李金玲,擬提名為縣長候選人 - 天天要聞

不到1年再公示,生於1987年的李金玲,擬提名為縣長候選人

遼寧省委組織部5月18日發布任前公示。其中:李金玲,女,漢族,1987年12月生,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學士學位,中共黨員,現任營口市西市區委常委、副區長,擬提名為縣(市、區)長候選人。她曾任營口市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2024年7月,營口市委組織部發布公示:李金玲擬任縣(市)區委常委,提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