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2022年10月13日19:41:26 歷史 1595

2009年10月1日,中國抗日紀念館迎來了一批為祖國慶生的特殊的客人。

他們是開國元勛將帥的子女們,受邀來到此處參加一場「紅二代」的聚會,其中也包括林帥的女兒——林豆豆。

她已經年過半百,曾經一度銷聲匿跡,這次她受邀出席重大活動,引發眾多關注。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一)林豆豆的幸與不幸

林豆豆是林帥和第三任妻子葉群唯一的女兒。新中國的成立,讓這個五歲的小孩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環境中,因為父親的關係,林豆豆的生活條件優越,沒有戰爭的流離失所,走到哪都能受人尊敬。

可林豆豆對於自己的母親並不滿意,幼年時期的痛苦全都來自於母親葉群的「軍事化管理」。本來林豆豆就體弱多病,渴望得到母愛,但總是以失敗告終。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她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姐姐林曉霖,葉群將她們在學習上做比較,在語氣上總是有恨天不成鋼的意味。姐姐從小就成績優異,備受老師的喜愛,高中就讀於北師大女附中,後來順利地考入了理想的大學哈軍工

而林豆豆因為身體原因,讀書總是請病假,讓她和姐姐的差距越來越大。原本以為能夠得到葉群的理解和關心,結果卻換來了精心設計的所謂的「追趕計劃」。

葉群為人爭強好勝,絕不會允許女兒比姐姐差,於是更加嚴格的管教。林豆豆的人生規劃幾乎被葉群安排得明明白白,她只能被迫學習理科。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1962年,她考上了清華大學的電子工程系,毫無疑問這不會是林豆豆喜歡的專業。逐漸成長的獨立人格和叛逆思想讓她第一次選擇反抗,一不做二不休,連學校都換了,轉到了北大的中文系。

她沒有給父母商量的餘地,先斬後奏,林帥並沒有異議和過問,他認為這是女兒的選擇,尊重就可以了。但習慣了女兒對她唯命是從的葉群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這也是導致母女關係雪上加霜的直接因素。

脫離了母親干預去上大學的林豆豆不以為然,她獨自一人也能在學校里勉強生活。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葉群似乎也意識到不應該以軍人的要求去管理子女,嘴硬的她只是派出了家中的一個保姆王淑媛去專職照顧他的生活。

王淑媛在林家已經從事保姆多年,敏銳地看出來母女關係的緊張,這次特地去照顧林豆豆,就是想著重當母女關係的潤滑劑,把她當做親生女兒看待。

在她體貼入微的照料下,林豆豆的心境才逐漸開闊起來,有什麼心事也會傾訴給保姆聽。在得知王淑媛女兒夭折的噩耗後,她主動提出來認王淑媛做乾媽。

這段時間是她人生中相對開心快樂的日子,有了保姆的悉心照料,她終於能輕鬆自然地學習文學。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二)初露鋒芒,《空軍報》的副總編輯

她的文學寫作天賦在考入大學之前就初露鋒芒。

1962年,在《解放軍文藝》上,她發表了第一篇自己的回憶性文章《董叔叔》。在當時影響力比較大的雜誌中撰寫回憶文章是取材新鮮,內容獨具特色,使得董叔叔救她的故事流傳很廣。

她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實事求是地寫出來,故事的主角董叔叔名叫董科升,是林豆豆的「警衛員」,曾經冒著槍林彈雨,用一根扁擔挑著林豆豆一天一夜,才將她從敵人的包圍圈裡救出來。

因為初稿不錯,雜誌社又請了名家做了較大的加工和潤色,文章一經發表就好評如潮。林豆豆後來也說:「我在這篇文章中傾注了大量的情感。」後來董叔叔生病,林豆豆親自為其聯繫了中日友好醫院,並常來探望,可見她一直將恩情牢記在心。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在讀大學的途中,因身體原因她曾經提出來休學,直接參加工作才來到了《空軍報》,這是伴隨著人民空軍的壯大而衍生的刊物。

她作為帥府千金,名校順利畢業後可以選擇更好的報社或者單位,她卻偏選擇了正在初步發展,規模不大的《空軍報》,原因和林元帥關係密切。

當時的空軍主要領導人是林元帥在四野時期的老部下,林豆豆在這裡,不管是身體還是能力上,都可以受到更多的關注。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對於初入社會的林豆豆來說,編寫這種政治宣傳意味較強的報刊,她不能把握好尺度,在編稿和寫稿的時候都不那麼得心一手。在上級的照顧下,她被安排在文化處的副刊專欄,從事壓縮稿件篇幅的任務。

目的很簡單,讓她多學習即將發表的戰鬥報道,先從模仿開始。同時由林毅副主編具體負責幫帶她,林毅知道此人的特殊性,在平時的交流過程中只談工作,不聊別的。

林元帥對於女兒能夠從事編輯工作非常重視,可以說做到了手把手教的程度。在讀書和寫作上給予了相當多的指導,甚至是耳提面命,具體點評了女兒文章的優勢和不足。

林豆豆對於父親向來是尊重和仰慕,林元帥指導的所有方法他都會仔細聆聽,之後會以筆記形式呈現在本子上。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1965年,林豆豆的寫作水平有了進步,陸續寫出了《壯志凌雲》、《根深才能葉茂》等優秀文章。

毛主席也特意題寫了空軍報三個大字,題字下特別寫了一行小字:「送給林彪同志的女兒林豆豆」,林豆豆在空軍報社的威望逐漸提高,後來還擔任過副總編輯。

林元帥看後很高興,對於這些作品,他收藏在辦公桌的玻璃底下,如數家珍。因為報刊的字小,他總是會讓別人念給他聽,嘴角不自覺上揚,在外地也不忘記打電話鼓勵女兒繼續加油。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林豆豆參加工作後,也曾經與父母商討過改名的想法,不是不喜歡父親取的名字,是希望新名字能夠更加正式,且符合她今後的發展。

思來想去,她決定改名叫林立衡,其中也大有深意,「立」的意思是堅定不移地站在無產階級的革命力場上,「衡」代表她希望在德智體美勞多方面均衡發展,頗有幾分鬚眉的氣質。

在後來空軍報社的內部,同事們提起她也不是「豆豆」了,而是叫她立衡同志。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林豆豆想和同事們打成一片,但她的身份和家庭背景決定了不能以一個普通人自處,再加上報社的某些領導出於私心雜念的「層層加碼」,讓她和同事之間無形中隔了道牆。

林豆豆身不由己,被迫脫離群眾。她的上下班時間和地點都是保密的,和其他同事時間錯開,通程不是自行乘坐公交車,有專車專人接送,行動十分不自由,就連去空軍報社上下班都要先通知人來迎接。

在林豆豆看來,和平年代不需要這些繁瑣的保護程序,很多步驟都是大可不必的,她只是想當一個普通人,和同事相處。

但總是事與願違,每次中午去食堂,她都想找機會和同事們聊聊天,陪同的警衛人員卻要她戴著一個大口罩,空軍報社的其他人對於「立衡同志」的印象都只是停留在表面,而不知廬山真面目。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三)中年曆經坎坷,進入社科院也辦過酒樓

在報社的那十年是林豆豆最輝煌、最充實、最得志的時期。可是好景不長,七十年代,林豆豆歷經坎坷,好在她有一個陪伴在身邊的醫生男友,名叫張清霖。

這是他在住院的時候偶然間認識的醫生,在她身體最弱,心情最低落的時候,給予了溫柔和細緻的照顧,從此兩人普通的醫患關係確定成為戀人關。

張清霖生於湖北的一個平民家庭,和林豆豆還是老鄉。受傳統觀念影響,講究門當戶對的葉群當然不認可這個女婿。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林豆豆並沒有因為母親的意見而選擇分手,家裡發生一些變故,父母也無暇顧及女兒的情感生活。兩人經過了三年的相處,覺得彼此都比較合適,兩人順利結婚。

70年代的林豆豆過得十分艱辛,與丈夫先後在農場和汽修廠工作過,但是兩人從未拋棄過對方,其實林豆豆因為身體原因不能生孩子,張清霖也不在意,不改初心。

1985年,林豆豆被調回到北京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丈夫張清霖繼續在醫療衛生系統工作,在這裡她又重新拾回了久別的愛好——文學。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趁著80年代中期中國大陸文化熱的潮流,她參與發起了一個名叫中國現代文化學會的機構,還張羅著在這個學會下面搞一個企業文化專業委員會和一個口述歷史專業委員會,類似於胡適研究會、陳獨秀研究會。

而她的口述歷史項目參與的人有文化界、政界和軍界的。《文強口述自傳》就是當時推出的成果之一,從事熱愛的工作,讓她忘卻了曾經的坎坷與痛楚。

初步建立時候實力不夠強大,存在著資金短缺和出版的問題,後來總算有點眉目,林豆豆說:「北京有一家出版社非常熱心提出來,你們不要找別家了,我們全出,給你們找幾個選題。」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2002年她從社科院退休,為了不引起注意,她改名叫「路漫」。原本以為可以安度晚年,但是2月的一個晚上,57歲的林豆豆接到了黃岡市領導的電話。

領導說明了市裡的某公司準備在北京辦一家具有湖北特色的酒樓,希望林豆豆能夠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她大吃一驚,畢竟沒有從商經驗,而且退休了,不想過於勞累,於是婉言拒絕。

3天後,那兩位公司領導又來了。他們十分執著地對林豆豆說: 「今年8月,北京要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今年申奧也肯定能成功。這裡面商機很多,我們想抓住機會,把湖北的美味佳肴推向北京,推向世界。如果這個酒樓能夠辦成功,我們就會在北京開一系列的湖北菜館,成立一個餐飲集團。」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林豆豆覺得他們說得有些道理,又問他們為什麼想到要請她來擔此重任。他們笑著說:「你是名人,有名人效應,也有社會影響,開店的成功機會便大一些。而您又是黃岡人,對家鄉的感情很深,酒店交給您,我們也放心。」

林豆豆見他們說得很坦率,十分感動,不由得鬆了口,說:「那,我再考慮考慮。」

3月20日,當黃岡市那家公司的兩位領導第三次登門的時候,林豆豆十分爽快地接受了他們的邀請,出任即將開辦的「黃鶴大酒樓」的董事長兼總經理。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林豆豆從商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有一次,一個客人喝得酩酊大醉,嘴裡嚷嚷著:「我要見你們酒店的董事長。」兩名服務員都對他無可奈何,只好去辦公室上報這件事,林豆豆得知後,並沒有覺得不耐煩,活了大半輩子,什麼人什麼事沒見過?

誰知道那個客人喝了酒後不省人事,指著林豆豆的鼻子大罵:「你以為你是誰,不就是開飯店的嗎?」場面一度十分的尷尬,任誰聽了充滿挑釁的話語都會生氣,林豆豆並沒有,而是喊服務員送這名客人醒酒茶,還花了50塊錢叫車把他送回來家。

第二天那個客人意識到自己醉酒後的行為有損林豆豆和黃鶴大酒樓的名聲,就連忙趕來登門道謝,為昨天的失態行為道歉。這件事情在當地傳開,贏得了一片的叫好聲和讚美,更促進了黃鶴大酒樓的蒸蒸日上。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林豆豆心胸寬闊,處變不驚,和她起伏波折的人生經歷離不開關係。

昔日林家的小女兒,如今也已經是古稀老人了,她的一生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

不幸的是遇到了強勢的母親以及各種的生活磨難;幸運的是晚年能夠得到國家的重新賞識,以及遇到一生所愛,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會陪伴在身邊,這樣的愛情,令人羨慕不已。

林彪女兒林豆豆開酒樓時被顧客責罵,她一個舉動後,客人滿臉愧色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苦等16年,江西潤田曲線上市? - 天天要聞

苦等16年,江西潤田曲線上市?

江西老表們喝大了江西潤田,但它與資本市場,總是失之交臂。日前,江西潤田再次燃起希望,準備借道ST聯合,實現逆天改命,殺出一條血路。對於江西潤田來說,當下正是曲線上市的良機。ST聯合既要「保殼」,同時也有補齊消費領域產品短板的迫切需求。16年來,江西潤田對於資本市場有著深深的執念,但一直求而不得。在江西國資...
天塹變通途 - 天天要聞

天塹變通途

5月13日,位於安徽省銅陵市的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建設現場,施工人員在進行主塔塔冠安裝作業。郜小兵攝(中經視覺) 5月13日,位於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的洞庭溪沅水特大橋項目現場,鋼混組合梁吊裝工作在有序開展。賀茂峰攝(中經視覺) 5月8日,由內蒙古路橋集團和中交二公局承建的國道110線磴口黃河大橋工程全面開始預製梁...
李自成為啥打下了江山卻守不住龍椅?源於陳圓圓紅顏禍水? - 天天要聞

李自成為啥打下了江山卻守不住龍椅?源於陳圓圓紅顏禍水?

欣賞本文之前,各位官人,對小女子有什麼意見或建議歡迎私信我喲。李自成靠著均田不納糧的口號,迅速集結起龐大的起義軍,正是捕捉到這一靈敏的群眾所需,才成就了他闖王的名號,才得以讓他坐上了皇帝的寶座,李自成身披龍袍,端坐紫禁城,當他正幻想著成就萬
如何觀看一幅明清女性畫像? - 天天要聞

如何觀看一幅明清女性畫像?

1972年,英國藝術史家約翰·伯格出版了著名的《觀看之道》,打破西方藝術鑒賞傳統,以更加平實有力的視角將藝術品拉下神壇,並毫不客氣地扯開遮羞布,挑明女性在藝術作品中處於被凝視地位的事實。而以此角度審視中國古代畫像中的女性形象,恐怕其中的多數也符合約翰·伯格的觀點。學者馮幼衡在研究中國古代藝術中的女性時,...
1961年,電影《春催桃李》中的上海南市街景 - 天天要聞

1961年,電影《春催桃李》中的上海南市街景

圖1:高家橫弄、高家弄口南望圖2:高家衖、高家橫衖、莊家街、中心衖、靜修路等(1949年《上海市行號路圖錄》下冊圖36截圖)幾年前,筆者寫過一篇《1959年,電影中的上海街景》。前些日子,在網上看了一組1961年故事片《春催桃李》截屏照片(茹志鵑、艾明之編劇,林楊導演、羅從周攝影、沙莉、孫景路等主演、上海海燕電影製片...
全體汕尾人應該站起來,反對和批判網上的古惠州古海豐福佬群體 - 天天要聞

全體汕尾人應該站起來,反對和批判網上的古惠州古海豐福佬群體

福佬這個詞不但是個貶義詞,而且背後代表了一種狹小的狹隘的海豐小縣地域認同,以及封閉和怪異的少數民族身份認同。合起來就叫做縣域少數民族福佬。汕尾疍民自稱福佬,福佬是汕尾疍民的自稱。另外,汕尾祖上是在碣石衛,級別不比惠州府低,歷史比惠州府城更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