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2022年10月13日13:26:37 歷史 1008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李月英

1912年8月24日,有一個黃皮膚的中國女孩在美國波特蘭市出生,這個女孩就是李月英。

她的父母都是廣東台山人 ,她的父親是個商人,在20世紀初踏上美國這片熱土。

父母一共生了8個孩子,這個數字對於那個年代的中國人來說並不多。

此時,在美國的華人還比較少,這個華人家庭走在街頭,還是比較惹人注意的。

李月英的父親是個商人,母親是傳統的全職母親。他們絕對想不到李月英日後會在美國成為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

李月英的生命很短暫,32歲那年在執行公務時犧牲。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李月英從小就非常熱愛運動,性格有點像男子,她喜歡打手球、游泳等,十幾歲就學會了開車。

上學後,她的英文名字是:黑茲爾·李。

李月英在美國念到高中畢業,20歲那年,她在一家百貨公司找到了一份當電梯操作員的工作,工作輕鬆而悠閑。

30年代初,即使是美國,婦女接受高等教育的也不多,李月英在當時讀了高中,也算是有文化的人。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當電梯操作員的一個好處是,每天要接觸很多人,在當時到百貨公司購物的都是社會富裕階層。

有一天,她看到一份華人飛行俱樂部的招生簡章,她感到很好奇,頭腦里浮現出自己駕駛著飛機翱翔在藍天上的情景,她非常興奮,也很激動。

在當時,飛機是個稀罕物,普通民眾主要的交通工具還是輪船與汽車。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李月英當時連飛機都沒坐過,只是看到過飛機在藍天上飛翔,但她在內心萌發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我要去學開飛機!」

當她回家告訴父母,自己打算去學開飛機時,著實把父母嚇了一跳:

一個女孩子開飛機!萬一在高空遇到什麼意外或者故障,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尤其是母親,聽了她的想法,淚眼婆娑,悲傷地說:

「英子,你已經20歲了,我在你這個年齡已經結婚生孩子了。

開飛機是男人的事情。你還是想想找個合適的男人結婚吧。」

李月英理直氣壯地回答:

「媽媽,英國早就有女子飛行隊了。再說,男人能開,女人為啥不能開?

我就想做點不一樣的事情。」

最終,家裡拗不過她,就讓她去接受了飛行員的培訓。1932年,她順利考入波特蘭中華航空學校。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波特蘭學習飛行期間,李月英還收穫了自己的愛情,她遇到了日後成為她丈夫的雷炎均(也是華裔)。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抗日戰爭爆發時,她已從飛行學校畢業,順利取得了飛行員的資格。

在當時,女性飛行員相當少,整個美國也就200來人,而在中國,女飛行員更是像大熊貓一樣珍稀。

當李月英得知東北已經淪陷時,她火速回了祖國。

她向有關部門提出,自己希望加入中國空軍,與日軍作戰,但中國當時的空軍不招收女飛行員。

不過,她的未婚夫雷炎均順利進入中國空軍,服役了幾年。

李月英並未氣餒,她來到廣州,在民航擔任飛行員,她希望當局能夠看到她的飛行能力。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一心想報效祖國的李月英再次申請加入中國空軍,但依然被拒絕。

報國無門,無奈之下,她只能選擇打道回府,在1938年廣州淪陷前夕,她回到了美國。

回到美國後,李月英在紐約為當時的中國政府工作了一段時間。

早在1930年,美國軍方就考慮過效仿英國使用女飛行員的問題,但當時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美國陸軍航空兵的負責人認為這行不通,在他眼裡,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緊張,

而且女性的生理特點決定有諸多的不方便。

1941年,偷襲珍珠港發生後,戰火蔓延到了美國。在當時,空軍力量相對於陸海作戰來說,具有很大的優勢。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此時美軍急需飛行員,而全國取得飛行員資格的就那麼多,還有一些男性飛行員在戰爭中犧牲,這導致飛行員供不應求。

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各大公司開始大量生產用於戰鬥的飛機,但當時,男性飛行員大量到海外參戰。

美國工廠生產出來的飛機,如何轉場到軍事基地,成了非常棘手的問題。

這是,美軍負責人才想起美國的女飛行員們。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曾破過世界飛行紀錄(跨洲飛行速度紀錄和高度紀錄)的美國女飛行員傑奎琳·科克倫得到陸軍空運司令部的支持,決定成立一個女子飛行訓練特遣隊。

李月英此前獲得了飛行員的資格,且有豐富的駕駛經驗,她也加入了這個婦女飛行團(簡稱WASP)。

她在德克薩州接受了6個月的艱苦訓練,在戰鬥機飛行學院學習駕駛各種型號的戰鬥機。之後,李月英被編入第4批次,成為美軍第一位執行飛行任務的華裔女性。

畢業後,李月英被分配到密歇根州的第三航空輸送大隊,她們的任務是:

將飛機製造廠生產出來的新飛機駕駛到港口,然後裝船運往歐洲和太平洋前線。

二戰期間,美國總共支援蘇聯15000多架戰機。這些援助的飛機,基本上都是李月英和同事們一起完成的。

截至1944年11月,李月英和其他6名美國女飛行員,一共運送了5000多架戰鬥機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這些戰鬥機的投入使用,為蘇聯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在戰爭期間,女子勤務航空大隊的女飛行員們一周要飛行七天,沒有假期,工作強度相當大,但她們都毫無怨言。

另外,她們還要冒著被敵軍發現的巨大危險,一旦被敵軍發現,有可能結局就是粉身碎骨。可以說,是內心的信念在支撐著她們從事這個危險的工作。

她們不是為了物質回報,也不是為了將來升官發財,只是希望為粉碎法西斯做出自己能做的事情。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1944年11月10日,感恩節的前一天,李月英接到一項任務:運送P-63「眼鏡王蛇」戰鬥機去蒙大拿州

不過這天天公不作美,不適合飛行,李月英只能推遲起飛時間。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第二天早晨,天氣放晴,李月英駕駛著飛機出發,去完成自己接受的任務。

當她起飛時,她覺得這次飛行任務和以往一樣,她還打趣:

「今年感恩節要在蒙大拿州過了。」

她還打算飛機落地後,給父母打個電話,祝他們感恩節快樂,也順便對父母說幾句感謝的話。

但是黑天鵝事件發生了:

因為頭一天天氣原因很多航班延誤,這一天很多飛行員都等待著陸許可,這給控制塔台指揮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在李月英準備著落時,由於控制塔台指揮的失誤,她駕駛的飛機與另一架飛機猛然相撞!

電光火石之間,她駕駛的那架飛機在空中著火了!然後迅速地從天空墜下。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李月英當時被緊急送至醫院搶救,但因為傷勢過重,兩天後,她在醫院離世。

按照當時的政策,WASP的女性飛行員,無權按軍人禮儀舉行葬禮,不能像男性飛行員享受儀仗護衛和官方提供的喪葬服務這些待遇。

她們的棺木上也不能覆蓋美國國旗。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不過,她們為抗擊法西斯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2009年1月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國會決定授予女飛行員們國會金質勳章,在典禮上,奧巴馬動情地說:

「每一個美國人都應該感謝她們的無私奉獻」。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在此之前,2008年11月,「二戰女飛行員展」在阿靈頓國家公墓美國女兵紀念館開幕,也讓許多人再次回憶起那段歲月,同時,也讓這些巾幗英雄的英勇事迹,再次呈現在公眾面前。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一年復一年,歷史巨輪在向前滾動,那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過貢獻的人,不會、也不應被後人遺忘。

張愛玲曾經在作品中寫道:

時代的車轟轟地往前開。我們坐在車上,經過的也許不過是幾條熟悉的街道,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驚心動魄。

李月英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架著戰鬥機在藍天飛翔,驚心動魄的場面,她幾乎天天經歷。

最終,她的生命定格在32歲。

李月英去世後才幾天,她的哥哥維克托在戰鬥中犧牲的消息也傳到李月英父母這裡。

一下子失去了兩個子女,這是何等的悲痛!

在當時的美國,華人的地位比白人低人一等,李月英的父母為兩個逝去的孩子,在當地物色了一塊墓地,但是,這家墓園竟然拒收這兩個在戰爭中犧牲的人下葬,他們給出的理由居然是:

亞洲人不允許埋葬在白人的墓地。

李月英的父母通過打官司,最終獲得勝訴,將兩個子女安葬在這塊可以俯瞰哥倫比亞河潺潺的流水的墓地。

她是美軍首位華裔女飛行員,曾回國參戰無門,32歲在美國犧牲 - 天天要聞

李月英犧牲後,她的妹妹曾說:

「姐姐喜歡冒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為中國女孩子做一些新的挑戰。」

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到了這點!

她的拳拳愛國之心,也值得後人敬仰。


---END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當了27天皇帝,競下詔書1127次,他究竟幹了些什麼事 - 天天要聞

當了27天皇帝,競下詔書1127次,他究竟幹了些什麼事

劉賀那些不為人知的私密事兒第一章:王爺的野路子生活公元前92年,劉賀出生在昌邑國,那可是含著金湯匙出生,老爸是昌邑哀王劉髆 ,爺爺還是漢武帝劉徹,身份尊貴得很。可這劉賀打小就調皮搗蛋,沒個正形。他5歲繼承了昌邑王爵位,就開始放飛自我,在封地
當文友的評論成為一道風景250519 - 天天要聞

當文友的評論成為一道風景250519

精彩評論薈萃:(1)美篇文友「古月英」饋贈精彩評論:「使者只好退出去,將士都來問消息。得知家裡安無事,個個聽了心歡喜。多日不見援軍來,關羽心情特別壞。整頓殘兵湊一塊,向著荊州把步邁。軍心動搖變狀態,兵將棄甲悄離開。關羽見狀更憤恨,決定要往死
再說江西九江《甘棠公園》的老祠堂不是北伐忠烈亭? - 天天要聞

再說江西九江《甘棠公園》的老祠堂不是北伐忠烈亭?

再說江西九江《甘棠公園》的老祠堂不是北伐忠烈亭?昨天發了「《甘棠公園》的老祠堂不是北伐忠烈亭」,說「由此可見,在九江的北伐紀念物只有以上一塔一堂,在此要修正為「九江的北伐軍的紀念建築物只有一塔」!那老祠堂是什麼呢?本文接著分析,「北伐說」恐
從被敵視到保守力量的中流砥柱,天主教與美國右派的恩怨情仇 - 天天要聞

從被敵視到保守力量的中流砥柱,天主教與美國右派的恩怨情仇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教皇選舉會議的舉行地點。 (南方周末資料圖)2025年5月8日,來自美國的樞機主教羅伯特·普雷沃斯特當選第267任羅馬天主教教皇,稱為利奧十四世。今天天主教構成了美國保守主義的支柱,魯比奧等拉丁裔天主教徒的政要是共和黨的中堅力量。在聯邦最高法院里,右派大法官埃米·科尼·巴雷特,以及被MeToo運...
尋夢之旅:自由主義—改良主義—空想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 天天要聞

尋夢之旅:自由主義—改良主義—空想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湖南自治的失利,讓青年毛主席的心情,晦暗到了極點。他萬沒想到,幾個月的傾心努力,費盡心機,不僅沒換來任何回報,反而讓一些政客,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甚至不惜借扯旗之舉,造謠生事,恨不得將其法辦,才算解氣。 重擊之殤,痛徹心扉,教訓深刻,使人
不到1年再公示,生於1987年的李金玲,擬提名為縣長候選人 - 天天要聞

不到1年再公示,生於1987年的李金玲,擬提名為縣長候選人

遼寧省委組織部5月18日發布任前公示。其中:李金玲,女,漢族,1987年12月生,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學士學位,中共黨員,現任營口市西市區委常委、副區長,擬提名為縣(市、區)長候選人。她曾任營口市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2024年7月,營口市委組織部發布公示:李金玲擬任縣(市)區委常委,提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