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2025年05月14日22:50:23 歷史 8636

活久見,在當今這個時代真的是什麼事都能看見,明明已經在戰場上輸得一塌糊塗,可是這個國家愣是把一場敗仗靠著紅口白牙說成了大勝,而且還是史無前例的勝利!

果然「精神勝利法」是世界上最無敵的「武器」,一旦一個國家從上至下都接受了這種思想,那麼在他們的眼中這個世界就都是自己的,無論多麼強大的對手都是不堪一擊的,沒有任何人可以擊敗配備有這樣思想的民族。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 天天要聞

我所說的這個國家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是哪一個!

除了「莫迪老仙」領導的印度,還有誰會有如此大的「心臟」;

俄烏衝突打了三年多,我們嘲笑了烏克蘭三年多,每當澤連斯基把小勝描繪為大捷的時候列位都在嗤之以鼻,但現在看來澤連斯基還是相當保守的國家領導人;跟莫迪比起來,澤連斯基「演員」的身份根本不值一提,在真正的「表演大師」面前,斯基就是一位剛從藝校畢業的學生,可以說毫無演技可言。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 天天要聞

就在印巴宣布停火的第三天,莫迪所領導的人民黨宣布在全國範圍內發起名為「tiranga yatra」(譯為三色朝聖)的慶祝活動,以慶祝「辛杜爾行動」取得偉大的勝利。該慶祝活動據說會持續11天,在慶祝勝利的同時,印度人民黨成員、退伍軍人和部分社會工作者還要在全國範圍大力宣傳「辛杜爾行動」,其中政府要求這些人必須著重向民眾介紹印度是如何摧毀巴基斯坦恐怖分子的,以及印度軍隊在這次衝突中取得的成就。

在慶祝活動開始前,人民黨發言人普雷姆·舒客拉表示:此次活動是印度人民黨向公眾宣傳莫迪政府堅定領導力和武裝部隊英勇精神的一部分,而且活動沒有任何的政治動機,只是單純的慶祝印度戰勝了巴基斯坦。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 天天要聞

更為誇張的是,人民黨會動員超過一億名黨員參與活動,諸如維諾德·塔德、桑比特·帕特拉和塔倫·丘格等人民黨高級領導人和莫迪政府的絕大多數聯邦部長都會親自下場協調這次偉大的慶祝活動,並且政府還承諾會把這個勝利的消息送到印度最為偏遠的地區,此舉旨在強調「辛杜爾行動」的成功,因為該行動已經被譽為是全球反恐鬥爭的里程碑...

毫不誇張的說,現在的印度正在舉國狂歡,慶祝戰勝了巴基斯坦,慶祝自己在反恐戰爭中的勝利。

面對一群如此興奮的印度人,不知道那幾位駕駛戰鬥機參戰並被擊落的駕駛員在此時此刻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那些親自參與了「辛杜爾行動」的印軍士兵現在在想什麼?因為此戰陣亡士兵的家屬又該如何面對這場慶祝活動呢?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 天天要聞

反觀巴基斯坦方面,儘管他們也在慶祝勝利,可是該國總理卻在第一時間先行參加了在衝突中犧牲的飛行員葬禮,並為這些英雄們默哀,這才是一個國家在經歷了戰爭之後應該有的正常行為;

印度的行為怎麼評價呢?

網路上說這是「喪事喜辦」,雖然話說的有點糙,但好像真就是這麼個理兒。

其實在印度不僅政界人物、底層民眾不願意相信自己在對巴基斯坦的戰爭中失敗了,就連有一定辨別輿情真偽能力的精英分子們也都在用一種另類的精神勝利法來為軍隊在戰場的表現進行開脫,比如:

印度《歐亞時報》以一篇名為「陣風爭議:美國在1991年損失了63架戰機,但贏得了海灣戰爭」為題對西方國家評判戰爭勝負的標準進行了強有力的批判。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 天天要聞

該媒體認為,在戰爭或武裝衝突中損失裝備的多少不應該成為判斷勝負的標準。

因為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進行評判,巴基斯坦在辛杜爾行動中的確是勝利了,在這場衝突中我們損失了至少六架戰鬥機、並有多個空軍基地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傷。

評:該文章一開頭似乎就隱晦的暗示了印度已經承認自己損失了六架戰鬥機,只是不願意在公開場合承認罷了。

然後文章指出,西方只是為了迎合巴基斯坦才會如此造謠,尤其是美國稱印度損失了多達四架戰鬥機,包括法國的陣風戰鬥機,這種論點是在沒有確鑿證據的前提下得出的,簡直荒謬至極,美國人的文章就像精心策劃的宣傳,以迎合中、巴兩國科技優勢的輿論。

說到這裡我們倒想問一下,是誰先拿起的電話,與同行進行溝通,最後停止了空戰,答案顯而易見,無需贅述...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 天天要聞

說完這些之後,《歐亞時報》又將話題扯回到了到底應不應該用損失裝備的多少來評判一場戰爭的勝利呢?為此它還列舉了很多的實例,說實話要不是因為印度這次的衝突,我還真的不知道在歷次戰爭中,戰勝一方損失裝備的具體數量呢,該說不說印度人在「精神勝利法」這方面是真的下了很多的功夫,以下是文章列舉的實例:

第一:根據現已解散的美國陸軍航空隊的記錄顯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單單是美國就至少有10萬架飛機被摧毀,尤其是在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期間,美國在戰鬥、訓練和其他事件中損失了65164架飛機 ,而摧毀敵人戰機的數量僅為40259架;

此役美國損失的飛機比摧毀的敵人飛機還多,但最終,勝利者是美國人,而不是美國的敵人。

第二: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國在戰鬥中損失了28架固定翼飛機,在非戰鬥中損失了12架。此外,美國還損失了23架直升機,其中5架在戰鬥中損失,18架在非戰鬥中損失。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 天天要聞

第三:1999年在塞爾維亞上空,美軍和北約部隊損失了兩架戰鬥機。一架是美國空軍的f-16c戰鬥機,另一架是先進的f-117 「夜鷹」隱形攻擊機,兩架飛機均被塞爾維亞防空系統擊落。

第四:自911事件以來,美國空軍在長達十年的打擊「全球恐怖主義」戰鬥中,因事故和作戰行動損失了160多架飛機。截至2009年12月,共有103名空軍人員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鬥中犧牲,其中超過一半死於地面。

第五:在過去10年間,美國戰鬥機在中東地區損失了數架,包括過去六個月內至少損失了三架f/a-18「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美國無人機(包括mq-1「捕食者」無人機、「掃描鷹」無人機和rq-21無人機)也多次在葉門被胡塞武裝擊落。

我們是否應該按照西方記者在「辛多爾行動」中引用的標準,說美國在反恐鬥爭中失敗了呢?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 天天要聞

第六:1982年馬島戰爭期間英國損失了九架飛機,其中包括兩架海鷂和三架「鷂」gr.3。戰爭期間英國共有255人犧牲,其中皇家海軍86人,陸軍124人,皇家海軍陸戰隊27人,商船隊6人,皇家艦隊輔助隊4人,以及其他兵種士兵8人,此外,還有七艘艦船在敵軍行動中損失。

鑒於以上數據,我們能說英國輸了,阿根廷贏了嗎?

最後文章引用了美國國家威懾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米特·古普塔教授的話:

印度在這次印巴衝突後沒有提及空戰損失是正確的,指望軍事行動中不損失任何飛機是不現實的,軍隊必須接受戰爭必然會有人員傷亡和裝備損失的事實。

文章總結:如果(這裡著重強調一下,是很大的一個如果)在辛杜爾行動中印度損失了一些戰鬥機,那就隨他去吧,不用在意。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 天天要聞

通篇下來,我就看到了一個核心思想,那就是印度媒體認為就算損失了戰鬥機那又怎麼樣,回顧歷史哪一場戰爭中勝利者沒有損失過大量裝備,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取得了勝利。

這裡不得不佩服印度人的腦洞,以上例子的數據不知道他們花了多長時間搜集的,數字倒是不假,可是戰爭的背景他們是一點都不提啊,這純粹是為證明而證明,只選取了對自己最為有利的那麼一丟丟事實來解釋自己的勝利,牛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 天天要聞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活久見,在當今這個時代真的是什麼事都能看見,明明已經在戰場上輸得一塌糊塗,可是這個國家愣是把一場敗仗靠著紅口白牙說成了大勝,而且還是史無前例的勝利!果然「精神勝利法」是世界上最無敵的「武器」,一旦一個國家從上至下都接受了這種思想,那麼在他們的眼中這個世界就都是自己的,無論多麼強大的對手都是不堪一擊的...
為改革開放奠基:毛澤東重構農業國工業化生產關係 - 天天要聞

為改革開放奠基:毛澤東重構農業國工業化生產關係

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農業社會基礎薄弱、工業生產力幾乎空白的現實,毛澤東通過系統性變革生產關係,為工業化奠定了基礎。一、土地改革:打破封建生產關係,解放農業生產力1. 消除封建剝削,重構土地所有制毛澤東通過土地改革徹底廢除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為那個「最好的黃蓉」 - 天天要聞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為那個「最好的黃蓉」

1985年5月14日,在過完生日僅一周後,翁美玲在家中開煤氣自殺,年僅26歲。因為在TVB的83版《射鵰英雄傳》中飾演黃蓉,翁美玲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致數十年後,仍有粉絲去她曾就讀的玫瑰崗中學、離世的尖沙咀偉錦園、與母合葬的劍橋公墓,去尋找她的印跡。翁美玲不是第一任黃蓉,不是最漂亮的黃蓉,也不算演技最出色的黃蓉...
《說唐》之一:秦彝託孤 - 天天要聞

《說唐》之一:秦彝託孤

秦彝託孤兩晉以後,國家分裂,南北對峙。南朝宋、齊、梁、陳,北朝東魏、西魏,政權頻繁更替,戰亂不休。兩晉以後,國家分裂,南北對峙那北朝的東魏,後來為北齊所代,西魏為北周所代。周主國富兵強,於公元576年,以楊忠為元帥,其弟楊林為行軍都總管,發
秦始皇兵馬俑最詭異的地方,為何人們都避而不談? - 天天要聞

秦始皇兵馬俑最詭異的地方,為何人們都避而不談?

綠臉俑在眾多陶俑中,有一尊綠臉俑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其面部顏色全是石綠顏料塗成的綠色,而其他發掘出的兵馬俑面部則多為淡粉色等正常膚色。對於綠臉俑的形成原因,有多種猜測,如工匠的失誤、軍中儺人(巫師)形象、少數民族特色陶俑、軍中哨探為便於隱匿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