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顏落雁香空老,殘夢依稀化逝花」
這裡的「落雁」,指的就是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
王昭君究竟有多美?歷史記載王昭君的美貌,曾傳遍了整個南郡(王昭君的家鄉),一直傳到了長安。
還有傳聞說漢元帝為了王昭君,直接殺了宮廷畫師毛延壽來泄憤,這就讓人們對於王昭君的美貌更加好奇了。王昭君究竟多美?歷史上真實的王昭君到底長啥樣?
AI復原王昭君真實容貌
如圖,有人曾用現代AI復原技術,對王昭君的容貌進行了復原,這個長相是否與你所想像的大相徑庭?
圖片中的王昭君,其容貌似乎並不是傳聞中的那般傾國傾城,有些普通,有些一言難盡。
其臉部圓潤,飽滿,有豐腴之感,用現代人的話講,有些嬰兒肥。眉毛細長,單眼皮,鼻樑不高,五官不算精緻,面部整體較為扁平,不立體,屬於方圓臉。
《陌上桑》中曾描寫漢末美女秦羅敷,是「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而圖片中的王昭君,頭上也盤著漢朝時期女子所流行的高髻。
這樣的王昭君整體看起來,甚至還很眼熟,慈眉善目,其神韻、樣貌和觀世音菩薩有些相似。
漢朝與匈奴審美差異
如果說唐朝以胖為美,那麼漢朝就是典型的以細腰為美,漢代女子多纖弱靈巧,嬌柔嫵媚,顧盼生姿。
漢代女性形象相比唐朝女性,或許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特徵。
但是根據復原後的圖片來初步判斷,王昭君雖身處漢朝,但卻不是標準的漢朝美女形象。
相反,她的體態更豐滿,甚至有些偏壯碩,並不是漢朝那種弱柳扶風的女子形象。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王昭君的外在形象在漢朝算不上是美女,那為何漢元帝在見到王昭君的第一眼,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
就連時任匈奴首領的呼韓邪單于,也驚嘆於她的美貌?是匈奴人的審美與漢朝人不同嗎?
還真不同。匈奴作為我國古代的游牧民族,常年生活在邊疆草原地區。
草原地帶,氣候環境惡劣,自然資源並不如中原地區那般豐富。但嚴酷的生存環境,也磨練和鍛造出了匈奴人的野性和兇悍。
作為在馬背上長大的民族,匈奴人尤擅騎射,騎術精湛,似乎人人皆騎兵,在那廣闊草原與茫茫天地間,縱橫馳騁。
基於這樣的民族背景和民族文化,所以漢朝那種嬌柔的女子,並不是粗獷的匈奴人所喜愛的。
相反,他們更偏愛那些身體相對健碩,大氣,奔放的女子。
而王昭君的外形剛好契合了這一點,因此才會令呼韓邪單于對其一見鍾情。
當代審美
那王昭君真的不美嗎?其實不是。這其中也有審美差異的原因,匈奴人眼中的美女王昭君,其容貌並不符合我們當代人的審美。
當代社會對女性外貌的要求更嚴苛,或者說是一種畸形審美。
當代人喜歡的美女,無非就是「白幼瘦」,以白為美,以瘦為美,還得要年輕,還得要可愛,更有甚者,還偏愛病嬌美女。
還得是瓜子臉,雙眼皮,大眼睛,細腰,大長腿。胖了要說胖了,太瘦了要說你太瘦了。當代女性是真難。
當我們看到,與當代審美不符合的王昭君復原像時,她在人們心中的絕世美女形象,瞬間崩塌。
另外,歷史傳聞總說,漢元帝在初見王昭君時,也被其美貌所折服(上文我們也曾提到),那事實果真如此嗎?漢元帝真的喜歡王昭君嗎?
其實不然。漢元帝或許並不喜歡王昭君,更不會被王昭君相對平凡的容貌所打動。對於漢元帝而言,其後宮佳麗三千,環肥燕瘦,他什麼美女沒見過?
對於王昭君,漢元帝沒有喜歡的心思,也沒必要,也不多這一個,即便是有新鮮感,但皇帝的熱情就像一陣春風,拂過便不再有。
且王昭君還是作為漢元帝的公主,嫁給呼韓邪單于,肩負守衛中原與匈奴和平的使命,所以漢元帝就更不會喜歡王昭君了。
當然,如果僅僅只從外貌上來講王昭君,未免太片面,也太「膚淺」。
這樣一位心繫天下的平凡女子,對於中原和匈奴的和平穩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她能被寫進歷史,絕不僅僅只是依靠「絕世美貌」這一說。
王昭君,容貌或許平凡,但她也絕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