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毛主席來濟南軍區,無意間看到67軍軍長,直呼綽號:小李子

2022年10月13日08:55:16 歷史 1480

1957年的一天,在青島的迎賓館外,人群涌動,里里外外圍了好幾圈人,打眼望去,黑壓壓的一片。

路過的人,都紛紛駐足,向人群中心望去。

「我說大哥,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大家都吵鬧著幹啥呢?」

「老弟,你沒聽見?剛有人喊了一嗓子,說毛主席在這兒吶!」說時遲,那時快,就在一人拉著圍觀群眾,詢問時,這群人流突然讓開了一條小道。

「毛主席好!毛主席!毛主席好……」

原來,毛主席真的就在這兒,此時的毛主席正站在那條被空出來的小道,沖著攢動的群眾們,招手打招呼:「你們好啊!」

然而,如此溫和的場景之下,不遠處,卻有著一群人緊皺眉頭,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這是怎麼回事兒!怎麼會讓群眾發現毛主席的!」當時,毛主席已經在這個迎賓館住了一個月的時間了,就在剛剛,毛主席還在迎賓館的花園散步,不知怎麼回事,突然被一個小娃娃看到了院牆裡面的毛主席,這才有了目前的局面。

58年毛主席來濟南軍區,無意間看到67軍軍長,直呼綽號:小李子 - 天天要聞

這一場景,最終還是要歸結於保衛人員的疏忽,儘管場面很是感人,可保衛人員們紛紛還是捏了把汗,能讓一個小娃娃發現毛主席,那麼這個迎賓館絕對還隱藏著很大隱患。

就在疏散了圍觀群眾,將毛主席安全送回屋內後,眾人就緊急召開了會議,針對毛主席的安全進行討論,最終,經過舉手表決,決定為毛主席更換住處。這也意味著,毛主席將要離開居住了一個多月時間的青島。

等到毛主席動身離開的那天早上,毛主席表現得很是不舍,尤其是不捨得一個人,臨走前還特意囑託人喊來了那人。

「主席,您找俺?」這人問道。

「謝謝你啊,小李子!虧得有你,這一個月來,我才能睡上幾十年來難得的安穩覺啊!」毛主席說道。

被喊來的那人,個頭很小,眼神卻神采奕奕,精氣神足得很,不過,對於毛主席的如此誇讚,他卻很是羞澀地撓了撓頭,緊張得話都說不全乎。

「您,您說笑了,這都是俺應該做的,俺應該的……」小李子回復道。

要說,這趟青島之行,最令毛主席印象深刻的,除卻會議召開極其順利外,當屬這個負責安全保衛工作的「小李子」了。

不過,這個「小李子」除了個小,年齡可不小,功績更是不小!

58年毛主席來濟南軍區,無意間看到67軍軍長,直呼綽號:小李子 - 天天要聞

一、不負理想

「小李子」名叫李水清,1918年生人,在他出生之前,父母已經生下了11個孩子,不過因家庭貧窮,哥哥姐姐大都先天夭折了,乃至最後,這個貧困潦倒的家裡,只剩下了李水清和一個姐姐。

說起老家江西吉水,李水清總是頗多感慨,在他記憶中,除卻家徒四壁的老屋,剩下的就是連日騷擾村子的土匪和不斷剝削村子人的地主。

在這樣的環境下,年幼的李水清,每每吃上一頓飽飯,就覺得是極其幸福的了,那時的他,面對唉聲嘆氣的父母,內心焦急,卻又無可奈何。

隨著李水清一天天長大,飯量也日漸增多,為了能夠讓李水清吃上飽飯,父母決定讓李水清去地主家裡放牛,雖然沒有工錢,但給吃喝,能包李水清吃上飽飯也是不錯的。

可是,地主不僅將李水清父母連年來種地的收成,全部收走,還根本不把老百姓當做人看。在他們看來,像李水清這般,來莊子上做工的下人,給他們一口飯,就能夠隨意踐踏他們的自尊,打罵更是再正常不過的。

一天,同往常一樣,外出放牛的李水清,坐在地頭上,等那頭大水牛吃飽喝足。

就在李水清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準備上前,將水牛牽走時,剛剛還風和日麗的天空,突然被大片的烏雲遮擋,沒等李水清走幾步,碩大的雨滴就嘩啦啦地砸了下來,伴隨著大雨而來的,還有轟隆隆震耳的雷聲。

意識到天氣不對勁的李水清,連忙加快腳步,向田裡的水牛跑去,誰知,一聲巨大的雷聲竟直接將那水牛給驚得狂奔,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眼前的水牛就不見了蹤影。

58年毛主席來濟南軍區,無意間看到67軍軍長,直呼綽號:小李子 - 天天要聞

眼看著水牛越跑越遠,站在大雨中的李水清,當即就慌了神,連忙抬腳向水牛消失的方向跑去,可是,不管他怎麼呼喊,最終都沒找到那頭水牛。

最後,渾身濕透的李水清,只好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地主家。可想而知,弄丟了一頭水牛,在地主家裡李水清將會受到了怎樣非人的懲罰。地主家夫人彷彿沒看到,李水清被山裡荊條劃得渾身都是口子,在得知水牛不見時,直接就讓人拿起了木棍,向李水清身上打去。

年幼的李水清,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罵,即便如此,事後,渾身是傷的他還要回到家裡,將父親請到地主家,商議如何賠償。

一頭水牛,最後換得李水清和他父親,兩人一年的無償打工。

經歷這件事,水清父母才意識到這樣下去,李水清估計連命都要葬送在地主手裡。思來想去,他們決定把李水清送到外公身邊。

李水清的外公,是個有學識的,不僅為人溫和,最重要的他還是一名黨員。

在跟著外公討生活的那段時間裡,李水清感受到從未體會過的輕鬆和快樂,他學到了之前沒有機會接觸到的知識,還受外公的影響,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為老百姓著想。

當時的他,雖然年幼,還不清楚外公究竟在做什麼,可他心裡卻愈發堅定,為千千萬萬個像他一樣的窮困百姓翻身。

58年毛主席來濟南軍區,無意間看到67軍軍長,直呼綽號:小李子 - 天天要聞

然而,還未等外公授予他更多知識,無處不在的國民黨就將外公給抓走了,祖孫二人之後再也沒機會見上一面。也就是從那時起,李水清才知道了什麼是共產黨。

自此,年少的李水清心裡就種下了一個夢,無論如何他都要加入中國共產黨。

二、不負國家

終於,在12歲那年,李水清等來了紅軍隊伍。沒有任何猶豫,他毅然決然地報名了紅軍,考慮到他年齡尚小,隊伍雖然同意了他的報名,但是,暫時並未給他派發武器。

就這樣,12歲的李水清,穿著不合身的軍裝,跟著紅軍隊伍,踏上了征戰之路。

1930年9月,在一眾新兵中表現極其出色的李水清,被任命為了紅軍十八縱隊的司令部勤務員和司號員。

兩個月後,李水清再次升職,被任命為了紅五師傅二團號長兼青年幹事和政治部宣傳員。之後,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李水清便跟隨著紅軍隊伍,一塊開始了長征之路,作戰經驗也隨之一步步積累起來。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此時的李水清已經是八路軍第115師343旅營的政治教員。期間,他參與了眾多戰役,其中最為令他難以忘懷的還要數平型關一戰。

1937年9月25日,一大早,115師就來到了平型關橋溝伏擊陣地,趕在了7點之前,埋伏在此。

果然,7點剛過,不遠處傳來了汽車的聲音,日軍隊伍真的來了。

58年毛主席來濟南軍區,無意間看到67軍軍長,直呼綽號:小李子 - 天天要聞

等到日軍隊伍完全進入包圍圈,應聲而來的就是衝天的號角聲,衝鋒號吹響,埋伏已久的八路軍戰士,向著山溝里的敵人,蜂擁而去。

儘管八路軍戰士非常勇猛,可仍舊擋不住敵軍武器的先進,面對我軍戰士的衝擊,日軍當即就進行了反攻,沖在最前面的戰士們,應聲倒下。

這種情況,早就在我方預料之中,前方戰士一個接一個倒下,就有緊接著的一批戰士拿起武器衝上前線。其中,李水清所在的營戰士們,同樣不甘示弱,抄起機關槍,就向著山溝里的敵軍打去,在機關槍強勢的火力壓制下,山溝里的敵人逐漸被打得暈頭轉向。

抓住這個時機,李水清帶著全營戰士,向著山溝里,沖了過去,掄起大刀和敵軍展開了肉搏。

在李水清的率領之下,3營戰士完美完成了上級交代的狙擊任務,為平型關戰役取得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國的開國大典閱兵儀式上,伴隨著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李水清擔任師長的199師,正接受著黨和人民的檢閱,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李水清眼含熱淚地帶著戰士們,昂首挺胸地走過了天安門廣場

那一刻,他的腦海里閃現了種種,有犧牲的戰友,有影響他終身的外公,還有他最為愧疚的母親……

58年毛主席來濟南軍區,無意間看到67軍軍長,直呼綽號:小李子 - 天天要聞

三、唯獨負了母親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毛主席親切地稱李水清為「小李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李水清的個子小,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稱呼還是毛主席專門給他起的稱呼,別人從未這麼喊過。

談起「小李子」,1958年8月8日這天肯定會被提起。那一天,毛主席突然提出,接見濟南軍區的領導幹部,時任功勛部隊67軍軍長的李少清,自然也在其中。

等到毛主席入場,巡視整齊的隊伍時,毛主席突然眼前一亮,沖著隊伍前排的李少清打趣道:「小李子?好久不見,咋還沒長個呢?」

李少清連忙邁步上前,蹭得一下敬了個禮,神情很是嚴肅。

見此,毛主席不禁笑道:「好啊,個子雖沒長,這精神漲了不少啊!」

彼時的李少清已是開國少將,可在毛主席看來,依舊是個精氣神十足的紅小鬼!

從12歲離家參軍開始,李水清的個子就再也沒長過多少,也許是從小就沒吃過幾天飽飯,在最需要營養的時間裡,就跟著紅軍隊伍到處東奔西跑的緣故。

說起李水清12歲離家,就要提起他晚年再次回到家裡的場景。1993年,歲數已高的李水清,決定回老家看看,當時的他早就和家裡斷了聯繫,以為母親早就去世了的他,竟然在這次回家時,被告知他的母親前不久才剛離世。

58年毛主席來濟南軍區,無意間看到67軍軍長,直呼綽號:小李子 - 天天要聞

母親離世,這一消息,是李水清怎麼也想不到的。當初在參軍後,李水清好不容易才尋得機會,給母親寫封信回去,可是,信寄了出去,卻遲遲沒收到回信,這樣一來,就導致李水清以為家裡人在戰火中已經沒了。

12歲時,不顧母親反對,毅然決然離開家鄉,如今再次回到家鄉,卻再也見不到當年呵護自己的母親,一時間,難以接受這個事實的李水清,一下子就病倒了。

2007年8月31日,常年飽受病痛折磨的李水清,在病榻上離開了人世。

崢嶸歲月當中,唯獨母親成為了他一輩子的遺憾,回顧他的一生,保家衛國自始至終都是他所堅持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陳後主:擺爛界的祖師爺,憑啥比隋文帝楊堅活得還滋潤? - 天天要聞

陳後主:擺爛界的祖師爺,憑啥比隋文帝楊堅活得還滋潤?

前言今天咱們來聊一個堪稱「史上最強躺平學大師」——南陳後主陳叔寶。要說這位爺,那可真是把「擺爛」這門藝術玩到了極致,憑一己之力,硬生生把一個本就搖搖欲墜的王朝,加速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但最騷的操作是啥?是他亡國之後,居然比雄才大略的隋文帝
抗戰影像記憶|正義的審判 - 天天要聞

抗戰影像記憶|正義的審判

1956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在瀋陽首次開庭,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審判了36名日本侵華戰犯。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在中國自己的土地上,由中國人擔任審判官,獨立地審判外國侵略者。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愛結拜。那結拜靠譜嗎? - 天天要聞

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愛結拜。那結拜靠譜嗎?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很多種。比如親屬關係、結拜兄弟、同學關係、戰友關係、同事關係、鄰里關係等等等等。在這些關係中最親的就是血緣關係。這種關係是與生俱來的,也是最親密的。那麼除了血緣關係,什麼關係最親近呢?在古代,結拜兄弟是僅次於血緣的一種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