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我國的歷任領導人,都有著幽默有趣的風範,都有大無畏樂觀主義精神,毛主席就是一個「幽默高手」,而在開國將帥中,也有一個「幽默將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陳賡。
比如在當選中央候補委員時,他就拍著毛主席的肩膀問:「啥叫做候補啊?」眾人哄堂大笑。
「開心果」大將陳賡的幽默事
1946年3月,陳賡奉命到太原接替許光達,當時閻錫山拉著很多穿著國民黨服裝的日本兵開始進攻解放區,當時閻錫山部隊的總司令趙承綬,竟然讓投靠閻錫山的日軍第十四旅團長元泉馨少將代替他,導致交通中斷。
陳賡十分生氣,決定要親自去現場調查,陳賡專門坐火車去查看,並且命令閻錫山立即停火。
不料閻錫山部隊在南山上埋了很多地雷,走在陳賡前面的幾個戰士突然被炸傷了,陳賡氣不打一處來,非要去山上看個究竟。
警衛員喊著陳賡,十分危險,當時前面的日軍已經開始瘋狂掃射,槍佔山頭,陳賡不顧安危,一定要衝過去制止,戰士們都在喊著危險危險。
結果到了山頭,陳賡剛上去就看見一個日本兵撅著屁股在那裡放槍,陳賡大喊一聲:「幹什麼的!」
那個日本兵看到陳賡突然出現嚇壞了,嘴裡說了一頓日語哇哇亂叫,陳賡十分生氣,恨不得掏出手槍斃了他,然而陳賡突然從包里掏出一個照相機,對著這個日本兵就是卡卡一陣照相。
幾個日本兵以為是來了什麼人呢,都抱著槍縮在一邊不敢亂動,陳賡拎著幾個日本兵的衣領就領了出來,這成為了閻錫山用日本兵進攻八路軍的鐵證。
日後大家問起來這件事,陳賡笑著說:「當時我把那個日本兵給嚇傻了,其實我的照相機里什麼都沒有,膠捲都沒有,把那個日本兵嚇得直哆嗦,那是同志們讓我帶到太原修理的壞照相機。」
陳賡在戰場上可以如此隨機應變,真不會是戰士們喜歡的指揮官。
陳賡不僅在戰場上很是幽默,就算是和毛主席,也表現得十分開朗,這也是毛主席對陳賡十分喜歡的原因之一。
1943年夏天,毛主席為了培養更多的幹部,打算召開一次幹部軍政大會,陳賡也應邀參加。
那次大會更是讓人記憶深刻,那天毛主席在主席台上滔滔不絕地講課馬上,大家都在聚精會神地聽課,突然一個人不緊不慢地走上了主席台。
大家一看,那是陳賡,陳賡要幹啥啊,毛主席看到陳賡上來了,就問:「你有什麼意見或者想法?」
不料陳賡沒有說話,而是直接端起來毛主席面前的搪瓷杯大口大口地喝起了水,毛主席剛泡的茶被陳賡一口氣給喝完了。
陳賡喝完後抹抹嘴說:「報告主席,天氣太熱了,接您一口水,現在沒事了,您繼續講。」說完乖乖回來坐下了,大家看到這一幕都哈哈大笑起來。
就連毛主席也忍不住笑起來了,然後把茶杯又遞給了警衛員,讓警衛員去重新打水去了。或許在別人看來,陳賡沒大沒小,但毛主席卻把陳賡當成自己的最親密的戰友。
因為天氣太熱,陳賡回到院子里就讓警衛員給打水,然後把全身脫了個精光,讓警衛員給他澆涼水,戰友進來了就說:「陳賡啊陳賡,你這怎麼這樣,你是指揮官,更要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你不知道洗澡避女人啊。」
陳賡沒有理他,而是繼續洗頭,等洗完了,他說:「我的同志哥,我這幾天除了警衛員見過誰?不能教條主義呀,你看看這裡有女人嗎?你是不是女人?」
那個同志氣呼呼地走了,陳賡和警衛員都哈哈大笑起來了,陳賡在客觀主義在戰友們心中是出了名的,而陳賡的幽默,有時候連毛主席都拿他沒辦法,二人更是常常你來我往幽默「智斗」。
「啥叫做候補?」
1945年春,抗日戰爭已經到了尾聲,看著戰爭形式大好,毛主席決定在延安召開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那是1945年4月23日到6月11日,代表們都歡聚在中央大禮堂,大家都為即將迎來的勝利高興。
在開幕式上,毛主席氣宇軒昂,神采矍鑠,大家也都相繼步入會場,毛主席說:「我們這個大會就是要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把全中國人民解放出來,這個大會就是建設新中國的大會。」
說完,台下傳來了陣陣掌聲,根據大會的議題,這次大會要選舉新的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
毛主席有言在先,必須要把大家的意見集中起來,先是海選,然後提名,最後才能確定中央委員的候選人。
在選舉階段,大家互相投票,民主氣氛極其熱烈,甚至開會到了晚上,大家的熱情都沒有消散。
為了拉票,陳賡在選舉前笑著對大家說:「我當中央委員的衣服都做好了,而且還照了相,希望大家投我一票啊。」
說完他自己也笑了起來,本來是個極其嚴肅的場合,不料被陳賡這句話給逗笑了,大家心裡自然有底,陳賡是黨內的好同志,肯定會投他一票的。
根據當時的規定,在94個預選名單後,如果得票超過一半的,就成功當選為中央委員,如果沒有超一半的,那就中央候補委員。
這次投票極其嚴格,不是幾個小時可以出來的,大家都回去休息了,統計票數的人還在繼續,甚至到了大半夜還在繼續。
毛主席還專門來看望大家,毛主席說:「大家辛苦了,一定要做到嚴格仔細。」
6月10日,統計結果出來了,大會宣布了中央委員的選舉結果,總共有44人當選為新一屆的中央委員,其中毛主席全票通過,陳賡沒有入選。
這44位名單是:
「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劉伯承、鄭位三、張聞天、蔡暢、鄧小平、陸定一、曾山、葉劍英、聶榮臻、彭德懷、鄧子恢、任弼時、林伯渠、林彪、董必武、陳雲、徐向前、 關嚮應、陳潭秋、高崗、李富春、饒漱石、李立三、羅榮桓、康生、彭真、王若飛、張雲逸、賀龍、陳毅、吳玉章、林楓、滕代遠、張鼎丞、李先念、徐特立、譚震林、薄一波、陳紹禹(王明)、秦邦憲(博古)」
接下來就是候補委員的名單了,下午候補名單出來後,共有33名,陳賡的名字赫然在列。
陳賡看到自己的名字在候補名單上,便也沒說什麼,但是天性幽默的陳賡還是走到毛主席身邊,拍拍肩膀和兄弟一樣說:「主席啊,候補是什麼?我陳賡候誰的補?」
毛主席知道這陳賡的老毛病又犯了,便笑著說:「開完會再說。」大家都哄堂大笑。
旁邊的同志知道陳賡是個幽默鬼,便開玩笑說:「候補候補嘛,屁股上插党參———候補。」
整個會堂瞬間又傳來了一陣笑聲,就連毛主席和朱德都笑起來了,毛主席說:「陳賡啊,這句歇後語還是咱們李富春同志的發明呢。」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陳賡同志文化知識水平高,怎麼會不知道候補呢,只是陳賡同志是個開心果,他的每句話都能給大家帶來無限的歡樂。
有人還問陳賡:「司令員,你資格那麼老,怎麼就不當中央委員呢?」
陳賡笑著說:「那是因為我可能比他們多活幾年吧。」
這次大會結束後,毛主席把陳賡叫了回來,邀請他吃飯,因為他將要離開延安奔赴前線,但是陳賡在飯桌上說:「主席啊,恕我直言,您讓我西渡黃河,不夠英明。」
毛主席和周恩來相視一笑,靜靜地聽著陳賡的話,不料聽到陳賡說這是大材小用了,毛主席生氣地一拍桌子說:「好你個陳賡,這次讓你過黃河,可不是為了保護我。」
毛主席對著陳賡就是一頓罵,陳賡知道,自己保護毛主席心切,但是毛主席從來都不讓戰士們為了自己回來延安。
陳賡笑著說:「主席啊,我這是一己之見,我還是堅決執行中央的決定的。」毛主席先是一臉怒容,見陳賡這個樣子,反而哈哈大笑了起來,對他說:「陳賡呀陳賡,說了一句笑話,嚇了你個半死!」
陳賡和毛主席不僅是戰友,更是惺惺相惜的好朋友,毛主席知道陳賡的意思,一面擔心毛主席,一面想去前線,但毛主席無論何時都不會忘記陳賡。
開國大將
新中國成立後,陳賡繼續帶著隊伍在雲南肅清國民黨殘餘,毛主席卻緊急給陳賡打去了一封電報。
當時毛主席正在蘇聯訪問,希望陳賡去越南支援一下,因為胡志明專程來到中國求助。
陳賡但是身負重任,不僅是西南軍區副司令員還是雲南軍區司令員,臨陣換將最忌諱了,但是毛主席告訴陳賡,是胡志明親自點將的。
陳賡知道,他和胡志明是老相識了,當年在黃埔軍校就認識,去越南和法軍作戰,其實讓國內任何一個將領去都可以,陳賡得知是老朋友點將,自然欣然而往。
1950年7月7日,陳賡告別中國,帶領部隊去越南幫助胡志明戰鬥了兩個多月,但是越軍戰鬥力低下,沒有游擊戰的經驗。
陳賡不僅要每天指揮戰鬥,還要抽空訓練越軍,十分疲憊,甚至有時候他都焦頭爛額的,艱苦的作戰環境,加上自己本身就有腿傷,陳賡還是堅持完成了任務。
不僅幫助胡志明解放了高平,還打通了和廣西的交通線。回國後,毛主席對陳賡的稱讚很高,因為陳賡的腿傷,毛主席同意他到大連休養。
大連位於北半球的暖溫帶地區,具有海洋性特點的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適合病人休養,但是還沒有幾天,朝鮮戰場又需要陳賡。
當時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還沒有結束,志願軍的一個師受到了重大損失,彭德懷想到了陳賡,馬上急電,說讓陳賡去前線指揮。
有人勸說彭德懷說陳賡正在養病,換個人吧,但彭德懷相信陳賡的能力,說非陳賡不可。
陳賡接到電報後一刻也沒有耽誤,馬上動身去朝鮮,他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馬上上了戰場,並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回國後,陳賡的身體越來越不好,毛主席批示同意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院長,讓陳賡最一些輕鬆的工作。
陳賡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軍事工程學院,並任院長兼政委、院黨委書記。
陳賡和毛主席說過,自己還是希望做軍事工作,毛主席讓他安心養病,和朝鮮金日成談話時毛主席當面誇陳賡,他說:
那年陳賡剛從越南回來和我彙報了戰情,聽到朝鮮戰場需要他就來勁了,剛和法軍交戰又和美軍交戰,陳賡就是好戰啊!
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授銜在北京舉行,根據當時的評選,共有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陳賡同志
被授予大將軍銜,同時授予1級八一勳章、1級獨立自由勳章、1級解放勳章。1955年9月29日任第一屆國防委員會委員。
但是不曾想,陳賡當時的病情嚴重,突然心肌梗塞,把家人都嚇一跳,毛主席得知後,多次勸說陳賡,先把手頭的工作放下,去南方養病,但是陳賡始終不肯。
英年早逝
從1959年開始,陳賡接受毛主席的建議到南方,他借用和這個機會在南方各地視察,爭取多做點事情。
一年後,他聽說國民黨的幾個戰犯都被特赦了,其中杜聿明和宋希濂,王耀武等,他馬上從廣州回京,表示要親自看望下老戰友。
回到北京後,周總理和陳賡一起接見這些老朋友。
在宴會廳陳賡語重心長地說:
我們從黃埔軍校到大革命時期是團結在一起的,由於革命形勢向縱深發展,把我們分為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此後大家各走各的路,以致「兄弟閱牆」,打了幾十年仗。打來打去現在終於又合到一塊來了,這是很難得的。過去的事就不談了,過去的事讓它過去了。從此以後,我們應該團結走到底,好好在共產黨、毛主席領導下做一些事情,永遠不再分開了。
說完,陳賡端著酒杯一飲而盡,當時周總理很擔心陳賡的身體,大家都知道陳賡這是高興,特別是杜聿明,他和陳賡握手的時候感觸很深,他說:「感謝你啊陳賡,今天我又和你團聚了。」
周總理明白,陳賡是想當面關心他們,希望這些老朋友好好做人。
1961年1月,陳賡再次南下去上海,來送別的人都依依不捨,陳賡說:「現在我們國家正是困難時期,每人每天都要兩個菜,要節儉。」
臨走前陳賡幽默地說:「不久的將來,我就怕你們大著肚子走不動路了,相信我們的黨和國家。」
在上海,妻子傅涯希望陳賡可以改善下生活,為自己的身體著想,但是陳賡說,同志們吃啥他吃啥,即便是有了好吃的,也是先讓孩子們吃。
傅涯回憶說:「陳賡的襯衣、襯褲都是傅涯用縫紉機做的,穿破了,傅涯再給打上補了,陳賡從不挑剔。」
3月,陳賡接到中央指示,說要寫作戰的總結,陳賡不忘初心帶病工作,妻子勸說他說病好了再寫,但陳賡不聽。
從3月7日一直到15日,陳賡硬是忍著身體的疼痛把《作戰經驗總結》寫了一部分,誰曾想,還沒有寫完,陳賡便突然心臟病發作。
1961年3月16日陳賡在上海病逝,年僅58歲。
陳賡大將,他有著一顆樂觀向上的心,更是一個性情堅韌的軍事天才。
陳毅曾經這樣評價陳賡,說他是一面玻璃,從裡到外都是清楚的,他雖然平常看起來有些弔兒郎當,但做大事時異常沉穩可靠。
陳賡大將的樂觀主義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懷念,一如葉劍英寫的懷念陳賡的詩詞:
不計浮名不畏難,從無艱險落君前。平生嫉惡如仇寇,湖海元龍繼祖先。
宋慶齡在他去世後曾寫到:「陳賡為我們共同的事業,鞠躬盡瘁,他在各個方面都堪稱一個共產黨員的楷模。」他的楷模之稱當之無愧,我們將永遠懷念他,學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