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關係是利益關係,所謂的仇恨可以忽略不計。但利益關係只是物質外殼,看不見摸不著的治國理念才是根本。
雅爾塔會議反法西斯三巨頭美蘇英
一、蘇美分道揚鑣
西方列強之間爆發過一戰、二戰,死傷無數,血流成河,財產損失無法計量,以前的死敵,二戰後立馬結成新聯盟。一戰以英法俄為主體的的協約國與德國奧匈帝國為主體的同盟國,拼殺四年,同盟國戰敗,割地賠款。
俄羅斯爆發十月革命,與西方集團分道揚鑣各走各的道,俄羅斯的使命從此也從西方集團脫離出來,成了被壓迫民族與國家的一盞明燈,永遠回不去了。這是歷史發展的需要。
二戰時期,英法美蘇結成聯盟,美國的重點在亞洲,英法蘇的重點在歐洲,蘇日,美德雖有衝突,但處於次要地位。
二戰中的兩大陣營,美國通過租借法案給蘇聯提供物資支持,英國也提供大量了物資。
二戰後兩大陣營繼續合作。德國分別有蘇聯與美國的駐軍,以防納粹死灰復燃,同時美軍駐守日本,預防軍國主義再挑事端。
俄總統普京國防部長紹伊古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
二、使命不同
二戰末期的雅爾塔會議,美蘇英已經為戰後布局,短暫的聯合只是面對強大法西斯納粹的需要,法西斯覆滅,外患解除,西方集團與東方集團不久就處於對峙之中,蘇聯的理念是解放全人類,把被壓迫民族與國家從英法美的統治秩序中解放出來,美英法等發達國家組成聯盟,企圖維持原來的統治,這是意識形態的根本對立,也是治理社會的不同理念。勾心鬥角,互相顛覆,甚至發動戰爭,這些都是物質外殼與具體手段。
俄羅斯的戰略核武器
三、互相排斥無法兼容
蘇聯解體之後,東歐諸國易幟,東方陣營包括俄羅斯轉型市場經濟,政治上複製西方的多黨制民主政治制度,俄羅斯試圖融入西方,美國不敢接納,這個大塊頭,美國消化不了,怕在西方陣營結黨營私對抗美國,威脅美國的老大地位。俄羅斯入北約碰了壁,從此打消了融入西方的念頭。
圖95戰略轟炸機寶刀未老
四、蘇聯解體魂猶存
蘇聯解體了,那是國家的組織形式,只是外殼,魂還在,這才是根本,由於蘇聯解體造成的混亂,西方趁機抄底收割了俄羅斯的大量物質財富。
俄羅斯的衰弱跟蘇聯解體的混亂存在因果關係。並非俄羅斯政府無能,而是深受蘇聯解體的拖累。俄羅斯初心未改,使命猶在,只是實力所限,不得不收縮戰線。
俄羅斯與美國是霸權反霸權的關係。美國會喜歡俄羅斯?為啥華約解散,北約東擴?北約是美國維持霸權的工具,也是其它邊緣國家狐假虎威,企圖獲利的平台。因為美國霸權必然侵犯俄羅斯的利益,美俄矛盾激化,假如俄羅斯只是三流國家,美國也不會拚命打壓,正是因為俄羅斯的強大,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車臣總統小卡德羅夫與普京戰友加兄弟
五、如何收場
美國消滅不了俄羅斯,俄羅斯也奈何不了美國,美國的滅亡是本身經濟霸權的必然結果,國債已經突破31萬億美元,企業,家庭負債更高,這就是製造業空殼化造成的,寅食卯糧,借債度日,日積月累。
長此以往,美國的消費水平雖然堅挺,但這是虛弱的沙灘經濟,美國印鈔,印鈔的依據不是本國的產能,而是固定資產的信用,等於空手套白狼,利息的累積和通脹的高企,都在吞噬購買力,金融空轉強化實體經濟資金外流,低附加值產業消失。正是低附加值產品才是勞動階級及其他低收入群體日常需要的。當債務累積與製造業空殼化達到臨界點的時候,美國經濟自然崩潰。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的使命完成,全球資本主義滅亡。
世界和社會都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