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國慶節假期的一天,中南海的一間小會議室里,劉少奇同志親自主持召開了一次特殊的會議——家庭會議。參加此次家庭會議的人員,除了劉少奇同志的愛人和孩子之外,還有他的一些親戚。
劉少奇
在家庭會議上,劉少奇同志語重心長地說了番話,讓親戚們面面相覷,羞愧不已。眾所周知,劉少奇工作很忙,為什麼他要親自召開一次家庭會議呢?而他又說了一番什麼話,讓親戚們都感到十分羞愧?
1959年4月,根據中央的決定,劉少奇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消息傳到劉少奇同志的家鄉,他的親戚們都感到十分的驕傲和高興,除此之外,他們也產生了一種,「劉少奇當了大官了,我們也能跟著沾光了」的感情。
於是,親戚們便想著法地聯繫劉少奇同志,有的給劉少奇寫信,有的託人給劉少奇帶信,還有的則直接上京找上門去,讓劉少奇同志給他們買東西、幫忙安排工作以及調個好單位等等。
一開始,劉少奇同志對親戚們的來信或來訪,都是非常高興的,因為忙於國家政務,他也很久沒回老家看看了。然而,當劉少奇了解到親戚們的真實意圖之後,他的高興變成了生氣。
在劉少奇同志看來,這種思想是十分不正確的,如果人人都這樣,那國家和社會還怎麼良性發展呢?因此劉少奇在給親戚們回信時,拒絕了他們的請求,而由於念及大家都是親戚,所以劉少奇同志的遣詞用句都比較委婉。
不過很顯然,親戚們都沒察覺出劉少奇的態度,因為就在1959年的國慶節期間,他的一些親戚又為一些事專程找到北京來了。
這時,劉少奇不僅僅是感到生氣,更多的是一種擔憂,他覺得要是不糾正親戚的錯誤思想,那以後他們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因此他決定對他們進行一次專門的思想教育。
1959年國慶閱兵
而對此,劉少奇的工作人員曾建議他把時間改改,因為1959年的國慶是新中國成立10周年的日子,作為國家主席的劉少奇,每天的日程活動都排得滿滿當當的,連休息的時間都很難擠出,這突然增加工作,工作人員擔心劉少奇身體吃不消。但劉少奇還是拒絕了工作人員的建議。
其實,也不能怪劉少奇同志如此著急和大費周章。一直以來,劉少奇同志都強調艱苦樸素、廉潔自律的思想作風,並且他自己也是這麼做的。比如說劉少奇的一日三餐,就是粗茶淡飯,有時候熱熱剩菜剩飯也算是一頓。
而在「穿」的方面,劉少奇也是十分樸素,都是些普通的布衣布鞋,衣服洗得發白他不換,破了一個洞他也不換,總是說:「補補還能穿。」直到衣服穿到無法再補了,他才肯換新的。
劉少奇穿過的衣服
當然,劉少奇不僅自己保持艱苦自律的作風,他也十分注重培養子女們樸素的作風,以避免他們滋生享樂主義。
有一次,劉少奇的女兒劉平平和阿姨外出購物時,買了一件40元的虎皮領子大衣,劉少奇知道這件事以後,就找到阿姨,讓她把衣服給退掉,並認真地對阿姨說:「以後要培養孩子樸素的生活作風,不要嬌慣他們。」
在劉少奇同志的言傳身教下,他的子女們都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除了培養孩子們艱苦樸素的作風,劉少奇還時常教育孩子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問題上,都要先考慮集體的利益」,並且還對子女們強調,不要因為自己是劉少奇的孩子,就要求特殊照顧。
1951年,劉少奇的女兒劉愛琴,預備黨員期滿,準備轉正。當時,無論是劉愛琴本人,還是劉愛琴的同學,都認為她能夠按期轉正。可是誰也沒想到,劉愛琴並沒能順利轉正。
劉愛琴的同學都感到十分驚奇,劉愛琴的父親可是劉少奇,要轉正那豈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正是因為劉少奇,劉愛琴才沒能順利轉正。原來當劉少奇得知女兒預備期已過,準備轉正的消息時,專門給黨支部寫了一封信。
劉少奇同志在信上這樣寫道:「愛琴在生活上還不能艱苦樸素,而政治上還不夠成熟,沒有完全達到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的標準,我不同意轉正,你們應當要對她嚴格要求。」
黨支部對劉少奇同志的來信十分重視,黨支部同志立馬召開了支部大會,進行了認真而又熱烈地討論。而通過對黨章規定的標準反覆衡量,以及對劉少奇來信的認真研究,黨支部的同志最後決定,不同意劉愛琴轉正。
結果下來之後,劉愛琴難受了很久,尤其是當她得知,這個結果跟父親有關後,她這心裡更加難受,覺得父親的嚴格要求,幾乎讓人受不了。不過最後劉愛琴還是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她開始認真反思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行為。
對自己的兒女都這樣嚴厲,對其他家人朋友,劉少奇更不可能違背自己的原則。1957年秋,劉少奇的侄孫女劉維孔高考落榜。這讓一心想要上大學的劉唯恐傷心地哭了出來。
而幾乎就在一瞬間,劉維孔想起了她的叔祖父劉少奇,只要叔祖父給有關部門「打聲招呼」,那她也就不必再擔心高考的事了,可是她又想起劉少奇從來不用手中的權力謀利,叔祖父能幫忙嗎?
就在劉維孔猶豫之際,劉少奇找到了她。當然,劉少奇找侄孫女來,也不是為了幫她,作為國家的領導者之一,他深知應該帶頭守規。而此番把侄孫女給叫來,是劉少奇察覺了侄孫女的心思,專門給她做思想工作的。
當時,劉少奇同志親切地對侄孫女說:「你是一個革命的後代,應該到最困難的地方去鍛煉,回家參加農業生產好不好?農村同樣可以有大作為。」開始的時候,劉維孔實在是想不通,好在在劉少奇反覆的勸解下,她最終想明白了。
總而言之,劉少奇對別人要求嚴,對自己要求更嚴,他絕不會讓家人借著自己的身份搞特殊,更不會給家人朋友提供特殊幫助。所以,當親戚請求幫助的信件如雪花一般飄來時,甚至他們還幾次找上門來後,劉少奇覺得開一場專門的思想教育會議,刻不容緩。
這天,劉少奇專門抽出功夫來,召開了家庭會議,親戚們也陸續趕到,他們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激動的笑容,很明顯,他們是認為劉少奇要幫他們了!不過親戚們並沒有高興太久,因為劉少奇的表情是那麼的嚴肅,不見一絲笑容。
劉少奇同志先是環視了一下在這間小小的會議室里的眾人,然後才開口說道:「今天,請你們來這裡,是為了開個會。別看這間會議室小,但這是我曾經主持政治局同志開會的地方,所以我是很認為地對待這個會議的。」
劉少奇又看了看眾人,隨後他點燃了一支煙,抽了一口,又說道:「為了什麼事開這個家庭會呢?你們以為我當了國家主席,就可以給你們一點方便,但我和你們看法不一致,所以找你們來開這個會。」
劉少奇同志說完後,沒有一個人敢說話。這下大家總算明白,為什麼劉少奇的表情會如此嚴肅了。會議室突然變得十分安靜,靜得好像連呼吸都能聽見似的。
劉少奇這時又說了:「現在解放了,當農民也好,當工人也罷,生活都比過去好多了。當然完全消滅差別還做不到,你們想找我改變目前的情況,說實話,我要是硬著頭皮給你們辦這些事,也不是辦不成。可是不行啊!」
為什麼不行?親戚還是想不明白其中的緣由。他們雖然不說話,但心裡的想法都表現在了臉上,劉少奇一眼就看出來了。
於是他站了起來,走到了屋子正中間,親切地解釋:「我是國家主席不假,可我更是一名共產黨員。共產黨員要為全國人民服務,而不是為個人服務。我不能不講原則,不能隨便使用權利啊,否則不就亂套了嗎?」
劉少奇絲毫不停頓,繼續說著:「現在生活是比過去好多了,可是國家還不富裕呀,還有很多困難。我們大家都要靠自己好好工作,不要以為你是國家主席的親戚就可以搞特殊,靠沾我的光,提高不了覺悟。」
這話多少有些不客氣了,眾人面面相覷,實在是沒想到,這會跟自己的覺悟有關係。但他們轉念一想,又覺得這番話確實有道理,要是各個都以權謀私,那不就像劉少奇說的,亂套了嘛。而且,就算劉少奇打破原則幫了他們,那能幫一輩子嗎?還不如靠自己的力量去闖出一片天呢!
最後,這番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話,如一陣溫暖的春風,吹進了每一個參加會議的人心裡,眾人心悅誠服,不僅明白了為什麼劉少奇不幫他們,更明白了自己能做什麼、該做什麼。從這以後,親戚們就再也沒有找過劉少奇走後門了。
從革命到建設中國,劉少奇同志總是嘔心瀝血、殫精竭慮,為咱們國家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但他從不為自己考慮,而把人民、國家總統放在首位。
就像在這件事中,劉少奇同志展現了一個共產黨人,艱苦樸素、嚴於律己、廉潔愛民,從不以權謀私的優良作風。而這種優良作風,值得我們每一個去學習,去傳承,這是社會蓬勃發展的養分,更是譜寫新時代篇章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