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迫切需要同世界各國建立國際關係。對於新中國的第一批外交大使,我國挑選了12人軍中骨幹,成為我國的第一批將軍級外交大使,毛主席這批人為「將軍大使」。
這批將軍大使中,毛主席、周總理兩人特意麵見了其中一人。
---耿飈。
因為當時的耿飈,對於組織將他突然調離軍隊的做法,非常不理解,心裏面也相當不情願。那時候的他,擔任第一野戰軍第19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正是跟隨彭老總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已經從軍二十餘年的耿飈,並不願意放棄這個機會。
周恩來率先和耿飈談話。
我軍歷史上的軍事長官,大多都是多面手,耿飈和眾多的軍事長官一樣,同樣是多面手。據說耿飈自幼習得一身武藝,會點穴、氣功,南拳、單刀更是擅長,解放戰爭初期,國共雙方為調和區域衝突,在北京成立了北平軍事調停處,耿飈擔任調停處執行部中共代表團副參謀長。
這份工作,主要是國民黨打交道,算是內部溝通事務。耿飈擔任此項工作時,因為頭腦靈活、辦事利索,當時深得周恩來的稱讚。毛主席、周總理此次點名要耿飈擔任將軍大使,一定程度上也是參考了耿飈前段時間的工作履歷。
周恩來將點名一事告訴耿飈時,耿飈內心還是十分不情願,但是礙於情面和服從組織的基本原則,周總理和他談話之後,他欣然同意了任命。
當天,毛主席又邀請耿飈前往他的辦公室,會見了耿飈。
毛澤東講話一向風趣幽默,在見到耿飈後的第一句話就是:
「小老鄉,怎麼想不通,怕啦?」
面對毛主席的突然發問,耿飈也是直爽人,直接就回答了主席。
「主席,你看我是個泥腿子,如何去外國與洋人打交道?」
毛澤東聽到耿飈的話,大抵也明白了耿飈心中的顧慮,他沒想著推脫組織分配給他的任務,耿飈的想法也只是害怕自己能力不足,影響了中國的外交事宜。
毛主席語重心長的說道:
你這個伢子,天不怕地不怕,洋人有什麼可怕的?誰規定的共產黨人的泥腿子就不能當大使、外交官,進聯合國?我們不是去打槍戰,而是去打口戰,去交朋友,去尋求和平,為什麼泥腿子就不行?要在國際舞台上尋求新中國的立足之地,是建設新中國的重要任務,你這個泥腿子沒這個膽?那我毛澤東看錯人了。
說實話,毛澤東這番不痛不癢的質問,著實讓大吃一驚。幾乎是一瞬間,耿飈的心裡滿是愧疚,默默地低下了頭。他一句話也沒有說,立馬立正,向毛澤東敬禮。
隨即,脫口而出一句:
「保證完成任務。」
耿飈可能也不會想到,他的外交生涯持續了近20年。
耿飈出任大使後,主要工作就是服務於北歐國家,他出任駐瑞典大使 ,又相擔任丹麥、芬蘭、挪威三國公使。後又調任巴基斯坦大使、緬甸大使、阿爾巴尼亞大使。
中國現代意義上的「絲綢之路」,其實就是耿飈的功勞。
1956年,耿飈受命就任巴基斯坦大使,臨行前,毛主席再一次接待了耿飈。兩人見面,沒有多餘的寒暄話語,毛主席更是開門見山和耿飈說:
「巴基斯坦與中國有千年以上的歷史交往,他們對中國很友好,你過去後除了安定四鄰的方針外,要把我們與巴基斯坦的國界畫好,親兄弟明算賬。西南門口的戰略位置很重要,你是軍人不用我多說。」。
耿飈也不含糊,仍舊是軍人風範,馬上立正向毛主席表態:
「主席你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耿飈也明白,外交工作需要循序漸進,毛主席和他的這番談話,點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合理劃分國界,這個問題在和平年代可能是小問題,但是我們可能很難注意到,先輩們在立國之初就已經想方設法為後世子孫贏得更為安全穩固的國防安全領域。
耿飈就任駐巴基斯坦大使時,那時候米爾扎還不是總統,當米爾扎就任總統時,我國專門派賀龍元帥作為特使前往巴基斯坦祝賀。米扎爾得知這個消息,單獨會見耿飈,想要提前了解一下關於賀龍元帥的事迹。
但此次和耿飈聊天,米扎爾才得知,他身邊的這位駐巴大使,同樣出身行伍,正兒八經的老牌軍人,巴米爾和耿飈徹夜長談,了解了許多關於紅軍的故事,兩萬五千里長征、轉戰陝北、解放戰爭,米扎爾對於我軍屢屢在戰場中創下奇蹟的故事拍手稱絕。
會談結束後,米扎爾總統已經想好了接下來他們的打算:
「你是長征中的英雄,是名副其實的將軍。等賀龍元帥來巴後,我們三個軍人去打獵,打獵是軍人最好的體育運動。」
黨的八大召開後,毛主席、周總理再度會見耿飈,又給耿飈安排了一項任務。他們告訴耿飈,前幾年只是在巴基斯坦打外交基礎,這一次必須要有實際的外交成效,拓展雙方的貿易關係,甚至以此來影響全世界。
毛主席、周總理向耿飈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在巴基斯坦建立一條通向歐洲的現代絲綢之路。這條政策在那個時代被稱之為「打開西門」,也是當時對外的外交戰略。
具體主要通過兩國的民航、交通部門建立中巴國際航空線,同時打通兩國公路交通。
可能誰也不會想到,為推動這條外交戰略,中巴雙方在公路上面付出了十幾年的努力。中巴之間有一條從西北向東南延伸幾百公里的喀喇崑崙山脈,山脈總長几百公里,逢山開路僅有四個字,但真正做起來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十幾年後,中巴喀喇崑崙山脈順利通車,全長1032公里,巴國總統為了紀念這一偉大壯舉,特意為耿飈頒發勳章,表彰他為中巴友誼做出的貢獻。巴國總統在通車儀式上說:
「如果古老的「絲綢之路」是我們來過年國人民傳統友誼的歷史見證,那麼喀喇崑崙公路的建設,則是今天我們兩國親密友誼和合作的傑出範例。」
所以,你會發現,今天我們口口相傳的絲綢之路,不是憑空成就,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現代絲綢之路」這條貿易經濟帶,是我國幾代領導人強力推行的良性經濟政策。
一切的安排,都是為了更好的明天。
1980年,中美關係正常化,耿飈率領軍事代表團訪問美國。那時候的美國,大家對這個國家的第一感覺並不好,不少人心裡甚至還排斥。
當代表團住進五角大樓後,樓下悄悄舉行了一場歡迎會,大家都十分詫異,打開窗戶眺望。後來耿飈的女兒耿瑩回憶時,曾說簡直不敢相信美國會為一位共產黨國家的軍隊領導人舉行歡迎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