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蔣經國去世,貼身侍衛戴燕回憶:孔二小姐曾發出很大笑聲

2022年10月02日11:48:03 歷史 1144

早在上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瞿秋白就在文章中提出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概念。

有道是「蔣家天下陳家黨,宋氏姐妹孔家財」。

1988年,蔣經國去世,貼身侍衛戴燕回憶:孔二小姐曾發出很大笑聲 - 天天要聞

圖|蔣介石

儘管蔣介石才是四大家族的領軍人物,但毫無疑問的是,沒有另外三大家族支持,即便是蔣介石也很難實現他的野心和慾望。

從這一程度上,無疑也說明四大家族聯繫之緊密。

可隨著蔣介石政權逐漸垮台,四大家族之間也因為利益衝突而逐漸產生分歧。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在台北病逝。

據曾任蔣經國貼身侍衛的戴燕回憶:

「經國先生過世的時候,我得到這個消息以後,接著突然間在孔二小姐跟蔣夫人那邊傳出一陣很大的笑聲。」

這裡的「孔二小姐」,指的是孔祥熙宋靄齡的女兒,孔令侃的妹妹孔令偉

時隔多年以後,戴燕仍不時地回想起此事:

「這笑聲到底代表什麼意義?」

這一切都要從蔣家與孔家之間的恩恩怨怨說起。

蔣經國「打虎」

1948年8月19日,蔣介石以總統名義發布「財政經濟緊急令」宣布實施貨幣改革方案,並發行了新的貨幣金圓券,其中特別規定了,新發行的金圓券一元可兌換原法幣(指法定貨幣)300萬。

事實上自解放戰爭以來,蔣介石政府不僅在軍事上面臨困窘,在經濟上也面臨嚴峻的危機。

1988年,蔣經國去世,貼身侍衛戴燕回憶:孔二小姐曾發出很大笑聲 - 天天要聞

圖|蔣介石與蔣經國

僅以1947年為例,國民黨軍僅這一年的軍費開支就高達100萬億法幣,而政府在這一年的財政收入,卻只有17萬億法幣,光是應付軍費上的開支已經遠遠不夠,曾掌握國民政府財政大權的宋子文曾無奈的說過這樣一句話:

「這虧空的83萬億法幣,全靠印刷機彌補。」

當時國民政府財政部光是在上海就有5家印鈔廠,一分鐘就能印刷法幣1600萬,但依然入不敷出,甚至還要到美國、英國去印,然後再運回來。

大概也是因不堪忍受財政的壓迫,忍無可忍的宋子文在1947年2月辭職,並獲得蔣介石批准。

也正是因為在這樣一個糜爛不堪的情況下,蔣介石最終下定決心施行新的貨幣改革方案。

與此同時,蔣經國也被蔣介石派往上海,推動新的貨幣改革方案。

帶著蔣介石的期許,蔣經國率領一班少壯派官員氣勢洶洶地開赴上海,在上海掀起了一片腥風血雨。

這裡簡單地聊一下金融上的概念——通貨膨脹

1988年,蔣經國去世,貼身侍衛戴燕回憶:孔二小姐曾發出很大笑聲 - 天天要聞

圖|1945年,民眾把一麻袋裝的錢放到黃包車上

一個較為簡單的理解是,在某個時間段里,物價飛速上漲造成貨幣貶值。而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在這一段時期里,某一商品或者多個商品出現供求失衡造成的。

解放戰爭末期,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接收了大量的美援,但蔣介石卻將這部分美援投入戰爭,因為前線戰事糜爛,造成了過渡消耗,導致了社會上流通的物資短缺,因而出現物價上漲的情況,造成通貨膨脹。可投機的商人,看到了通貨膨脹造成物價上漲的好處,故意囤積大量物資不願意出手,坐等物價上漲,謀取暴利,加劇了通貨膨脹,以至於貨幣進一步的貶值。

以一組數據為例:

1937年法幣100元可以買兩頭牛,第二年就只能買一頭牛,1941年為一頭豬,1943年為一隻雞,1945年為一條魚,1946年為一隻雞蛋,1947年則為1/3盒火柴, 只能買0.002416兩大米(每斤16兩),1949年5月只能買1粒米的千分之2.45。

1988年,蔣經國去世,貼身侍衛戴燕回憶:孔二小姐曾發出很大笑聲 - 天天要聞

誠然,戰爭是造成經濟上的崩潰是主要原因,但最主要的還是那些投機的商人,他們大發國難財。正如《建國大業》中,蔣經國有一段經典的台詞:

「他們的財富,他們的公寓、大衣、香水、冰箱,都像有毒的病菌,寄生在瘦骨如柴的國家身上,他們才是國家的敵人,是人民的敵人。」

當時還有百姓編出順口溜,在嘲笑官員、商人:

「大官大貪,小辟小貪,貪到結果,百姓死完;你做你撈,我做我撈,撈到臨了,地無寸草..」

想要解決經濟上的問題,就必須平抑物價,而平抑物價的根本,就是讓市面上出現可流通的貨物,只要能保證居民足夠的日常生活,物價就會回落到一個正常水平。

蔣介石想到,上海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只要上海的市場能夠穩定,全國就能穩定。

也正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蔣介石派出了兒子蔣經國,雖然他自己沒有親自去,但有他兒子在,無疑也說明蔣介石在此件事情上的決心。

蔣經國對於解決上海的金融問題,一開始還是很有信心的,他後來還在日記中,寫下了自己的「豪言壯語」:

「此次經濟管制,是一次社會改革運動,具有革命意義,不僅是經濟的。」

蔣經國在上海鬧得動靜著實不小,事實上他深知這次金融改革的阻力,所以他要做的絕不是「殺雞儆猴」,而是要殺猴給雞看。

不少的政界官員以及商人,因投機倒把的罪名,被蔣經國紛紛扔進監獄。

1988年,蔣經國去世,貼身侍衛戴燕回憶:孔二小姐曾發出很大笑聲 - 天天要聞

圖|1948年,中匯銀行經理杜維屏因「囤貨炒股」,被蔣經國以投機倒把罪逮捕,後被判了六個月的徒刑

其中鬧得最大的莫過於把杜月笙之子杜維屏以「囤貨炒股」的罪名,判了6個月徒刑。

蔣經國在上海一系列的行為,一開始確實起到了平抑物價的作用,但在表面平靜地背後,卻有暗流涌動。

踢到了鐵板上

蔣經國在上海的「打虎」行動,表面上看似起到了作用,可實際上真正有實力、有後台的商人並不買賬,他們有的故意囤積物資不出售,或者將商品流入黑市出售。

1948年9月下旬,蔣經國又一次召集上海工商業巨頭開會,重審經濟改革,結果被到場的杜月笙將了一軍。

杜月笙之子杜維屏不久前剛以「囤貨炒股」的罪名被判刑,但這次來杜月笙卻做了充分的準備:

「我不是來為兒子求情的,他做了錯事,違犯國家的規定,是我管教的不好,我一是讓他把違法囤積的物資交出去,二是將他交給蔣先生法辦。但我想說一句,既然蔣先生以國法為重,執法如山,就應該一視同仁。據我了解,在上海灘囤積居奇的不止我兒子一家,揚子公司也有不少,蔣先生為何不到他們那裡查查……」

1988年,蔣經國去世,貼身侍衛戴燕回憶:孔二小姐曾發出很大笑聲 - 天天要聞

圖|蔣經國在上海

蔣經國心裡很清楚,他們蔣家與孔家之間的關係,牽一髮而動全身,可在當著如此之多工商業巨頭面前,如果不當眾表態,恐怕他接下來所頒布的政令,也不會再有人理會。想到這一步,蔣經國也不再猶豫,立即站起來表態:

「一經查處,絕不姑息。」

事後,蔣經國下令給經濟大隊長程義寬,查封揚子公司,並扣下了揚子公司兩萬多噸貨物。

蔣經國這一個舉動,一下子驚呆了孔令侃。本來以為大表哥只是意思一下,沒想到這麼絕情。

就在不久前,蔣介石聽說上海有人利用幣制改革投機倒把,一個電話就打到了淞滬警備司令兼上海市警察局宣鐵吾家裡,要求他徹查此事。宣鐵吾不敢怠慢,立即布置人手調查,結果查出來的結果讓他心驚,凡是能夠在上海乾這投機倒把的,沒一個不是有後台的,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孔家的揚子公司。

宣鐵吾也不傻,見撞上鐵板,乾脆就來了個不管不顧,為了推卸責任,他還親自給蔣介石寫了個辭職報告

1988年,蔣經國去世,貼身侍衛戴燕回憶:孔二小姐曾發出很大笑聲 - 天天要聞

圖|蔣介石

蔣介石一看這份辭職報告,就知道是宣鐵吾在耍滑頭,大概他腦袋也清醒過來,想要搬得動那些有靠山的人,除非派一個比他們還有後台的人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蔣經國確實也沒辜負蔣介石的期望。

蔣經國剛到上海,就拿杜維屏開刀,杜維屏自己一開始還想含含糊糊矇混過去,但蔣經國早就派人查清楚他倉庫所在地,不等杜維屏交待,馬上派人過去封了,就連杜維屏本人也被判了刑。

與杜維屏向來關係還不錯的孔令侃也有些慌:

「莫非這個俄羅斯兒子,真敢在太歲爺頭上動土。」

事實證明,孔令侃想錯了,以他的地位,雖然也算得上是權勢熏天,但也達不到「太歲爺」的標準。

1988年,蔣經國去世,貼身侍衛戴燕回憶:孔二小姐曾發出很大笑聲 - 天天要聞

圖|蔣經國在上海的辦公室

就在蔣經國扣下他的倉庫後,孔令侃知道,上海已經不能呆了,立馬乘飛機到了南京,向宋美齡哭訴。還以要公布宋美齡在美國的財產為要挾,迫使宋美齡答應為自己出頭。

宋美齡本就對蔣經國在上海的行為有所不滿,立即打電話把在北平的蔣介石叫了回來:

「上海現在亂套了,到處亂抓亂殺。」

就在蔣介石回來之前,宋美齡先一步找到了蔣經國,再三懇求他放揚子公司一馬,但蔣經國手握生殺大權,特別是在這關鍵時刻,對宋美齡的求情毫不動容。

「我父親派我來上海整頓金融秩序,現在是小官看大官,百姓看上頭,如果欺軟怕硬,怎能服眾。」

可蔣介石心裡很清楚,他知道兒子做得沒有錯,但在大局當前,內部還是應該爭取團結。

在蔣介石干預下,蔣經國的上海「打虎」行動宣告失敗。不久之後,蔣介石在南京宣布,上海的金融管制結束。

1988年,蔣經國去世,貼身侍衛戴燕回憶:孔二小姐曾發出很大笑聲 - 天天要聞

圖|1948年《新民報晚刊》刊登《蔣經國走出了辦公廳》

據說蔣經國從蔣介石辦公室走出來的時候,一臉的垂頭喪氣,連聲說:

「我只有先在家裡盡孝,而後對國盡忠了。」

離開了管制的金圓券,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一樣貶值,短短9個月便一文不值,到上海解放前,8000萬金圓券才能換一塊銀元。

蔣經國:「見之不但厭,而且恨」

在蔣經國之前,蔣家與孔家的關係一直很不錯。

蔣介石與孔祥熙之間關係,相比於蔣介石與宋子文的關係,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1988年,蔣經國去世,貼身侍衛戴燕回憶:孔二小姐曾發出很大笑聲 - 天天要聞

圖|孔祥熙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孔祥熙很聽蔣介石的話,基本上是百依百順,相比於不怎麼聽話的宋子文,蔣介石心裡更看重孔祥熙,儘管孔祥熙為人商賈出身,十分貪婪,但他很忠心,可蔣介石卻對孔祥熙很包容,甚至有時達到了縱容的地步。

孔令侃自幼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自然也就養成了目空一切的個性。

就在在經歷了上海「打虎」,蔣家與孔家之間很明顯也產生了裂痕。

蔣介石後來在日記中,也幾次表示對孔令侃的不滿,還批評宋美齡,不該偏聽偏信孔令侃。

1967年春,尼克松去台北拜訪蔣介石。

尼克松此行來是有目的的,簡單一點表示,就是尼克松準備參加美國大選,希望能得到蔣介石的支持。

蔣介石儘管與美國打交道多年,也知道美國政壇多變,想要競選總統,並不是容易的一件事,那是需要真金白銀的支持的,蔣介石退守台灣後,家底本來就很薄,自然也擔心花的錢打水漂,思來想去,只能找身邊親近的人問問情況。

1988年,蔣經國去世,貼身侍衛戴燕回憶:孔二小姐曾發出很大笑聲 - 天天要聞

圖|尼克松

無疑,孔令侃是最適合的人選,拋開兩家關係不談,孔令侃當時正負責蔣介石政權與美國當局的溝通聯絡。

蔣介石問孔令侃:

「你覺得尼克松機會大不大?」

孔令侃搖搖頭,拍著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證:

「尼克松贏不了大選。」

聽了孔令侃的話,蔣介石對尼克松毫不掩飾地冷落下來,隻字不提對尼克松的支持。

可這一次,蔣介石押錯了寶。

尼克松1969年1月20日成功坐上了美國總統的寶座,還在任上推動了中美關係的破冰。

不但如此,一個月後,聯合國召開大會,驅逐了蔣介石集團的代表,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蔣介石氣得在日記中大罵,不僅罵尼克松,也罵孔令侃:

「國患至此,令侃之罪不小也。」

至於蔣經國,兩人從當年上海「打虎」一事就結下了梁子,以至於他後來也在日記中,毫不掩飾對孔令侃的厭憎。

1988年,蔣經國去世,貼身侍衛戴燕回憶:孔二小姐曾發出很大笑聲 - 天天要聞

圖|蔣介石與宋美齡

1975年春,蔣介石病重,孔令侃專程從美國回來探望。蔣經國免不了要與孔令侃打照面。

3月底,蔣經國在日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

「見之不但厭,而且恨,此人對公對私,皆害了不少。」

1978年12月,美國宣布與台灣「斷交」,消息傳來後,令蔣經國倍感焦慮,他趕忙寫信給遠在美國的宋美齡,懇請她出面斡旋此事。

蔣經國專門派出楊西昆,負責與宋美齡身邊的孔令侃溝通。

雙方談了什麼不得而知,但楊西昆回來以後,與蔣經國說起與孔令侃的談話,氣得蔣經國在日記中大罵:

「西昆提起與孔令侃的對話,極其憤怒。孔某無情無義到如此地步,非人也,令我想起多少孔宋禍國害家之往事,本不想再算舊賬,但如何能忘!」

蔣經國逝世孔令偉當場狂笑

說來也奇怪,蔣介石父子對孔令侃十分厭憎,宋美齡卻對侄子侄女很喜歡。

大概是因為自己一生無子嗣,宋美齡對自己兄長所生的幾個孩子始終視若幾齣。

而在幾個孩子中,宋美齡最喜歡的反倒不是孔令侃,而是放浪不羈的孔令偉。

1988年,蔣經國去世,貼身侍衛戴燕回憶:孔二小姐曾發出很大笑聲 - 天天要聞

圖|孔令偉

孔令偉是孔祥熙與宋靄齡夫婦次女,所以人稱孔二小姐,因為出身富貴,自幼便養成了跋扈的性格,從小撒野成性,喜歡挑動同學打架鬥毆,然後自己在作壁上觀,十歲出頭就會射擊,十三歲就學會開車。

更為關鍵的是,這位孔二小姐從幼年時就喜歡女扮男裝,以至於後來長大後,也是一身的男裝,據一些回憶錄中記載:

「孔二小姐不著女裝,留大背頭,或西裝革履,歪戴禮帽;或商賈打扮,手持摺扇,口叼雪茄,令人莫辨雌雄。」

偏偏宋美齡對於這位出格的外甥女很喜歡,還在人前公開肯定她:

「天生豪放,女生男相,很像我。」

也因為宋美齡的過分寵溺,孔令偉自幼驕縱,長大後也是這樣一個性格。

1988年,蔣經國去世,貼身侍衛戴燕回憶:孔二小姐曾發出很大笑聲 - 天天要聞

圖|孔令偉、孔令侃與宋美齡合影

孔令偉13歲時便學會開車,常常無視交通管制,讓人十分頭痛,一次晚上在重慶街頭,孔令偉不顧日機空襲,大開車燈招搖過市,被執勤兵攔住,本來也是好意,但孔令偉完全不管不顧,直接開罵,還一腳油門將執勤兵撞在路邊。

還有一次是在南京,孔令偉開車違反交通規則,被執勤交警攔下,只是簡單責問了幾句,這位孔二小姐便大發脾氣,當即拔出槍來將交警當場擊斃。

其囂張跋扈的姿態,即便是蔣介石、孔祥熙等父母一輩兒,對此也無可奈何,盡量遷就。

孔令偉大概也覺得,自己的特立獨行只有小姨宋美齡才能理解自己。所以她對這位小姨很是親近。

所以這樣來看,站在孔令偉的角度上,他對蔣經國的厭惡就很好理解了。

宋美齡與蔣經國之間雖然有母子關係,但實際上兩人關係並不和睦,特別是從上海「打虎」一事上就能看出來,在這件事上,孔令偉自然站在小姨一面,覺得蔣經國太過無情。

1988年,蔣經國去世,貼身侍衛戴燕回憶:孔二小姐曾發出很大笑聲 - 天天要聞

圖|蔣經國

更為關鍵的是,孔令偉從小唯我獨尊,還沒有人敢在她面前強硬,偏偏面對蔣經國,孔令偉雖然氣憤,卻也有些無可奈何。

不過,孔令偉儘管對蔣經國很厭惡,但至少維持了表面上的和諧,至少是當著宋美齡的面。

對於蔣家與孔家之間的是非,作為蔣經國曾經的貼身侍衛,戴燕也曾親歷過,只是後來談起這些事,他也不免有些傷感:

「侍衛不論主子是非,若不是為了捍衛自己的家,孔二小姐以及經國先生的恩恩怨怨,只能保持沉默帶進棺材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