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圖|衛立煌
1948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公布了43名戰犯,其中衛立煌位列第13名,當衛立煌得知這一消息後,他高興地說道:「共產黨沒有忘記我!」
抗日救國重新認識共產黨
1897年,衛立煌出生於安徽合肥,因自幼家境貧寒,長大一些後,衛立煌便離家闖蕩,1914年,衛立煌隻身來到武漢,投親謀職未成,恰逢湖南的軍隊在武漢招學兵,他便報名進了學兵營。
1916年,衛立煌南下廣州,投入粵軍,由於作戰勇敢,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1922年,軍閥陳炯明發動武裝叛亂,企圖刺殺孫中山先生,當時衛立煌在總統府警衛營,危急關頭,他率兵討伐叛軍,積極保衛孫中山先生,因其英勇表現,事後被提升為團長。
1926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後不久,蔣介石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兼第一軍軍長,衛立煌便跟隨其一起北伐,在北伐戰爭中,衛立煌驍勇善戰、屢立戰功,不久後便被提升為了師長。
1927年,蔣介石公然叛變革命,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當時的蔣介石視衛立煌為隨從北上的親信將領,能夠服從自己的命令,聽從自己的調遣,且不辭征戰危機。
與此同時,衛立煌也認為當時的蔣介石地位優越,既有軍權、又掌管政權,跟隨蔣介石的步伐,日後會有高升發跡的機會,為此,衛立煌便投其所好,任由蔣介石差遣,自此,衛立煌開始走上歧途,與人民為敵。
圖丨衛立煌和蔣介石合影
在此後的日子裡,衛立煌為蔣介石拼死拼活打了十年內戰,屠殺過不少的共產黨人和愛國革命人士。
然而,一次經歷讓衛立煌改變了對共產黨人的看法......
1936年秋,蔣介石調集了嫡系部隊,做了一系列「剿共」部署,並任命衛立煌為陝甘綏寧邊區總指揮,準備對經過長征跋涉的紅軍,再次進行「圍剿」。
不久後,「西安事變」槍響,衛立煌、蔣鼎文等南京政府隨員被拘留在西京招待所,衛立煌深知,自己「反共」聞名,又殺害了不少共產黨人,在他看來,自己必死無疑。
讓衛立煌沒想到的是,他不僅目睹了中共調處「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而且共產黨人對待他們這些國民黨將領也不計前嫌,這一切都使得衛立煌感慨萬千,因此,衛立煌也在心裡盤算著:「抗日當前,內戰確實不能再打了。」
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被派統率部隊來到華北地區。
在那裡,衛立煌不僅看到了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日寇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還看到了蔣介石暗中嚴令各部限制、監視八路軍,製造機會,使八路軍與日軍兩敗俱傷,這一切都讓衛立煌對國民黨漸漸心生不滿之意。
圖|衛立煌
同年10月初,衛立煌指揮的忻口戰役,經過20多天,殲滅敵人約20萬,中國軍隊也因此遭受了極大的傷亡,許多英勇將士,因此而壯烈犧牲。
正當衛立煌所率領的中國軍隊,士氣不振之時,由紅軍所改編的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在平型關伏擊日寇,首戰告捷,大大挫敗了敵人的銳氣,這也使得衛立煌統帥的中國軍隊士氣大增。
與此同時,日軍飛機輪番到忻口狂轟亂炸,衛立煌部因沒有空軍支援,損失慘重,就在此時,八路軍為了配合友軍作戰,派少數兵力,冒險闖入戒備嚴密的陽明堡,燒毀敵機24架,殲敵百餘人,衛立煌得知後十分高興,隨即向八路軍表示衷心的感謝和敬佩。
不久後,衛立煌親率一旅兵力,向山西東進,卻不料被姦細告密,很快就遭到了 敵人的伏擊,使得衛立煌的部隊被衝散了,就當衛立煌處在危難之中時,八路軍115師立即派兵掩護,這才使得衛立煌最終脫險。
在忻口戰役前後,衛立煌曾在太原、臨汾都見到了周總理,早在1925年,周總理在廣東東征時,曾親自到前線督戰,那時,周總理就是衛立煌十分敬重的領導。
此次,在山西見面,周總理緊緊握著衛立煌的手說:
「十多年沒有見面了,變化真大,真沒想到我們又回到一條戰線上來了。現在抗戰了,挽救危機的唯一道路就是實行孫中山先生的遺囑『喚起民眾』四個字,現在中國的軍隊雖然遭到了許多失敗,只要接受訓練,依靠人民,改變戰略戰術,就可以改變這種不利的狀態。抗戰是長期的,勝敗不在於一城一地之得失,我們在失敗的時候,要看到光明。」
衛立煌連忙點頭說道:「八路軍抗戰把敵人的幾條後路都截斷了,對我們在忻口正面作戰的軍隊幫了大忙,我很是感激啊!」
隨後,衛立煌又同周總理談了許多,在與周總理交流的過程中,衛立煌不僅堅定了在華北抗戰的決心,也真正了解了共產黨人與國民黨的不同。
圖丨周總理
後來,衛立煌與朱德總司令作了幾次親切且誠懇的長談,在談話中,朱德總司令首先肯定了衛立煌在抗戰中的功績,這對於衛立煌而言是極大的鼓勵。
朱德總司令平常不願過多地與人談及自己的過去,但在和衛立煌接觸以後,他發現衛立煌對他以往的經歷很感興趣,一再詢問他是如何參加紅軍的?
朱德總司令便以自己的經歷為線索,聯繫中國民主革命的實際,坦率地和衛立煌進行了交談。
當衛立煌得知朱德總司令也是出身寒門,世代為地主耕種,後被逼離家出走,不畏艱難,追求真理,在參加共產黨後,犧牲個人的利益,更是視功名利祿如糞土,立志解救人民的苦難......聽聞這些經歷後,衛立煌十分感動。
事後,衛立煌同其他人提起朱德總司令時,他曾說:「朱玉階是個忠厚長者,對我很好。領導八路軍,真心愿意幫助我們抗日取得成績。」
圖|朱德元帥
1938年4月,衛立煌訪問延安時,讓他出乎意料的是,自己竟然受到了延安軍民的熱烈歡迎,而且,他還看到了新貼出的標語上面寫道「歡迎衛副司令長官」。
這一切讓衛立煌都十分激動,在他來到延安後,毛主席還親自接見了他,毛主席自奉清苦,但對衛立煌設宴招待,酒菜豐盛、且談笑風生。
在與毛主席的談話過程中,衛立煌感受到了滿滿的誠意與善意,沒有任何虛套,此次延安之行,也對衛立煌產生了很大的思想影響。
從此之後,衛立煌面對蔣介石下發的有關防範、限制、削弱八路軍的文電指示,他都拋之腦後,有利於八路軍開展抗日鬥爭。
成為「戰犯」露出欣喜之色
很快,蔣介石便發現衛立煌不僅不執行自己下達的命令,而且與八路軍交往密切,這讓蔣介石對衛立煌開始戒備,為此,蔣介石還特意將衛立煌原先的領兵實權解除了。
1942年,蔣介石挖空心思,步步緊逼,撤掉了衛立煌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職務,並把衛立煌調任沒有實權的西北行營辦公廳主任,徹底實現了自己排除異己的伎倆。
圖|蔣介石
後來,蔣介石又利用衛立煌能打硬仗干苦差的特點,把他派往滇西緬北遠征,在那裡,衛立煌大量擊斃日軍,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可即便如此,蔣介石依舊沒有再重用他,無奈之下,衛立煌只好委曲求全,出國考察。
1947年春,蔣介石召衛立煌回國,衛立煌深知蔣介石是為了讓自己回去參加內戰,思慮許久後,衛立煌通過留法左派領袖汪德昭向中央發了一封電報:
「為儘快結束中國內戰,我願意在我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力求與中共合作;因個人環境關係,希望絕對保守秘密。」
就這樣,衛立煌重新回到國內,1948年,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迭遭失敗,此時,他想起了衛立煌,並決定把衛立煌當作一張救命的王牌,讓衛立煌接替陳誠,任東北「剿匪」總司令。
得知蔣介石這一命令後,衛立煌雖然一再推諉不去就任,但蔣介石決心一定,再次找人勸說衛立煌,最終衛立煌不得已還是去了瀋陽,擔任東北「剿匪」總司令。
但這一次,衛立煌並未聽從蔣介石任何命令,他無意積極主張「戡亂」,而是強調需要整補訓練軍隊,修築工事,加強防禦,若是貿然出擊,時有被解放軍各個擊破的危險。
圖|衛立煌
為此,蔣介石曾三次急召衛立煌訓示,一再催促其出擊,衛立煌則軟磨硬說,拖延時間,並沒有按照蔣介石的意圖執行命令。
不久後,隨著錦州的解放,徹底切斷了在東北國民黨數十萬軍隊的退路,最後東北全境獲得解放。
這也讓蔣介石大為震怒,1948年11月,蔣介石發布命令道:
「東北剿匪總司令衛立煌,遲疑不決,錯失良機,致失重鎮,著即撤職查辦。」
在下達這一道命令後,蔣介石又憂心立即審判衛立煌會軍心大亂,思前想後,他便把衛立煌軟禁在南京衛的住所,實際上當時的衛立煌早已失去了人身自由。
同年12月25日,解放區電台廣播了43名戰犯名單,其中就有衛立煌的名字,衛立煌在得知這一消息後,他沒有難過,反而臉上露出了欣喜之色。
與此同時,蔣介石也放鬆了對衛立煌的軟禁政策。
1949年1月,衛立煌未跟隨蔣介石逃往台灣,而是前往香港深居簡出,平常他就在家看書閱報,觀察形勢,尋求光明出路。
在香港尋找光明之路的同時,衛立煌過得並不舒心,他十分擔心遠在大陸的老母親和家人。
圖|衛立煌
在思慮許久後,衛立煌決定給朱德元帥寫了一封信,請求其幫忙照顧自己的家人:
「弟自瀋陽南旋,行動不克自由,諒早洞悉。惟念老母現在八十有五,弱弟奄濤,率同子侄數十人,在肥侍養。茲值解放大軍到達,望電知軍政領袖,加以保護,免受驚恐。」
朱德元帥在收到這封信後,立即拿著信找到了毛主席,對這位在抗日期間與共產黨合作較好的老朋友,毛主席並未忘記,在看了這封信後,毛主席致電鄧小平等人,指示道:「望轉合肥縣政府對衛立煌家屬予以保護為盼。」
圖|毛主席
葉落歸根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宣告成立。當在香港「隱居」的衛立煌得知此消息後異常興奮,廣播他聽了又聽,報紙看了又看,徹夜難眠。
最終,衛立煌不顧被國民黨特務監視的風險,從香港向北京發出了熱情洋溢的賀電,當毛主席收到衛立煌的電報後,十分高興,也很快回了電,向衛立煌表示感謝。
為了防止衛立煌投共,蔣介石曾下了很大的功夫,希望衛立煌可以回到自己身邊,但衛立煌始終不為所動。
1955年,衛立煌在「愛國不分先後」的政策感召下,響應周總理的召喚,和妻子韓權華一道登程,於3月15日由香港來到廣州,並受到了中共華南局書記陶鑄的熱烈歡迎。
3月16日,衛立煌親自致電毛主席、周總理和朱德元帥,報告他已經回來了。
毛主席接到衛立煌的電報後喜不自禁,立即回電,表示歡迎:
衛俊如先生:
3月16日電報收到。先生返國,甚表歡迎,盼早日來京,借圖良晤。如有興趣,可於沿途看看情況,於本月底或下月初到京,也是好的。
毛澤東
3月17日
圖|毛主席
1955年4月5日,火車緩緩地駛入北京站,這時早已在車站等候迎接的有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副部長徐冰,衛立煌的老友龍雲夫婦、張治中全家、傅作義等人。
數年的別離,今日相聚,老朋友之間彷彿有說不完的話,大家大聲的問候,緊緊地握手,熱情的擁抱,剎那間,北京車站充滿了歡樂。
很快,人們就把衛立煌夫婦送進了北京飯店下榻,下午五時,周總理派人迎接衛立煌,並設家宴招待了衛立煌夫婦。
席間,周總理夫婦的熱情招待使得衛立煌有了回家的感覺,毫無拘束。
4月14日晚,朱德元帥、彭德懷元帥、葉劍英元帥、聶榮臻元帥、賀龍元帥、陳毅元帥、徐向前元帥、羅榮桓元帥特意設宴為衛立煌接風洗塵。
席間,朱德元帥講起了抗日時期的趣事,說完後,朱德元帥還頗為幽默地說:「俊如,現在咱們又在一起了,抗戰一起保衛中國,打日本,現在一起為統一祖國做出貢獻。」
圖丨衛立煌和朱德元帥合影
衛立煌聽後連連點頭,並笑著說:「那次白兒嶺阻擊戰,多虧朱老總親自指揮,要不然我早就讓日本人給打死了!」
朱德元帥聽後也笑著說道:「你送給我的鋼筆我現在還保存著呢!」
聽到朱德元帥的話,衛立煌有些難過地說:「真可惜啊,朱老總送我的那本《資本論》在南京軟禁時被我燒了,哎。」
「老蔣就是這樣。」朱德元帥輕輕拍了拍衛立煌的背部。
衛立煌抬頭看了看眼前的元帥們,他倍感沮喪地說:「想想在東北戰場,我真是很慚愧,如今我還是戰犯身份,現在你們還......」
陳毅元帥聽到這句話,趕忙打斷衛立煌的話,說道:「俊如老兄,若是不把你放在戰犯名單上,你覺得老蔣會放過你嗎?」
衛立煌聽聞此言,瞬間頓悟的「哦!」了一聲,隨即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了起來,也正是陳毅元帥的這一句話,解開了衛立煌的心結。
4月25日,毛主席點名接見衛立煌,當天下午5時,衛立煌在中南海見到了17年未見的毛主席,見面後,毛主席不僅詳細詢問了衛立煌的近況和這些年的生活情況,還向他介紹了解放以來國家的變化和遠景。衛立煌聽到後心情十分激動。
圖丨毛主席宴請衛立煌等人
當晚,毛主席宴請衛立煌,並在一起看了電影。
毛主席、周總理以及各位元帥對衛立煌的照顧,讓衛立煌感受到共產黨人的寬宏大量與溫暖,這也更加堅定了衛立煌要為祖國奉獻自己的決心。
在衛立煌回國後不久,黨和政府給了他極高的榮譽:他先後擔任了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委等職。
在此後的歲月里,衛立煌不僅參與討論國家軍政建設問題,還到全國各地視察訪問,始終盡心儘力地為人民服務。
但命運並沒有給衛立煌太多造福人民的機會,1958年,衛立煌突感身體不適,經醫生初步診斷為糖尿病並發心臟病,因病勢來得猛烈,當即被送往醫院救治。
然而,在此後的日子裡,衛立煌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到後面甚至說不出話來,在此期間,朱德元帥曾多次前往看望衛立煌。
1959年的冬天顯得格外的漫長和寒冷,衛立煌的並沒有好轉,又染上了肺炎,在他彌留之際,朱德元帥又一次去看望他。
這一次,朱德元帥默默地坐在衛立煌的床前,他望著這位老友,久久不忍離去。
此時,朱德元帥的腦海彷彿是銀幕,一下子把他自己拉回去幾十年,那一個個珍貴的鏡頭,慢慢地從腦中閃過,他回想起:從抗日開始他就同衛立煌交往,他發現衛立煌為人直爽、實在,在軍事上有著很高的修養,並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抗日堅決,雖曾是蔣介石的親信愛將,但隨著抗日戰爭的時間推移,衛立煌對自己,對共產黨有了感情,在他的職責上做了很多有利於八路軍和抗戰的事情,是自己一個真摯的好友,可如今他卻躺在了病床上......想到這裡,朱德元帥不忍再向下去......
圖|朱德元帥
1960年1月17日,衛立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歲!縱觀衛立煌將軍的一生,他不僅僅是一位愛國軍人,也是一位坦蕩且正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