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雖然勵志,但他也是位殘忍的皇帝,導致死後都不敢葬進自己修建的孝陵里。也許有人會問,朱元璋和馬皇后不就葬在明孝陵里嗎?可有人卻對此提出了疑問,說孝陵里只埋葬了馬皇后一個人,朱元璋根本不在裡面。對於這樣的疑問,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挖掘陵墓,只要打開了孝陵,那麼裡面埋葬了幾個人自然一清二楚,然而國家有明確的規定,皇陵不得挖掘,至此明孝陵里充滿了謎團。
那麼為何朱元璋不敢葬在孝陵里?就是因為他的殘忍。大家都知道,皇帝登基後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為自己尋找風水寶地修建陵墓,所以他死後埋葬的地方也就不是秘密,但是朱元璋在位時,太過於嚴厲並且殘忍,殺人不計其數,導致他最後走時都不安寧,生怕有人在他死後盜取墳墓,進行鞭屍。
所以朱元璋在臨死前下了最後一道聖旨,說自己死後,要安排十三支一模一樣的出殯隊伍,從南京城的十三道城門同時出殯,這樣一來朱元璋究竟葬在哪裡就成了謎團。
朱元璋出生貧苦,他深知百姓錢財來之不易,所以不允許朝中官員出現貪污現象,只要官員貪污銀兩超過50兩,就會被定罪,一經發現就是砍頭抄家的下場,更嚴重的就是實行「剝皮實草」。
剝皮實草是朱元璋當時發明的一種酷刑,就是把人皮從身上活活的,完整剝下來,再在人皮里塞上稻草和石灰,重新封成人的模樣,然後掛在貪官生前辦公的地方,從而警示繼任的官員。如此殘忍的方法,很難想像出自皇帝之手,但是好在,在朱元璋時期貪官確實變少了,從而百姓的日子也變好了,可是朱元璋對待功臣和百姓,一樣殘忍,從不手軟。
或許朱元璋年輕的時候,只認為這些人該殺,不會想太多,但是在他年紀大了,準備後事時,心裡就會不安寧,害怕那些枉死的冤魂會找上他,所以為了尋求安寧,朱元璋效仿曹操當年的做法,死後做了很多疑冢。
如果以上說法正確的話,那麼朱元璋就不在明孝陵里,但是專家認為此類說法不可靠,朱元璋還是埋在了孝陵里,可是翻閱史書,居然找不出任何記載地宮的消息,可以說朱元璋的地宮沒人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修建,修建的結構是什麼,甚至連建了多大都不知道,這下讓專家們心裡沒底了,難道這明孝陵裡面根本沒有地宮,而馬皇后也不在這裡。
要想知道孝陵里有沒有地宮,這件事難不倒現代的考古人員,用核子探測設備,就能探測到地下幾十米深的情況,利用物體的磁場原理,來尋找地下文物,什麼人工建造物,金銀銅鐵,磚頭瓦片,都能探測到,因此考古人員利用先進的設備,展開了探測。
在明孝陵的中軸線上,經過儀器一探,還真顯示出地下有一條寬八米左右的通道,但是接著往下探測,卻什麼都沒有探測到,這是否就證明,明孝陵地下並沒有地宮。可是根據明孝陵戒備森嚴的保護措施,專家認為明孝陵地下一定有座龐大的地下皇陵,只不過埋在地下50米以下,因為這超過了儀器的探測範圍,所以才會探測不到。
地下幾十米深的情況誰也說不準,再加上國家規定不得挖掘,這讓沒發掘出來的陵墓出現了各種謎團,不管是史書上的記載,還是野史上的說法,看上去貌似都有道理,就看這些說法那個能站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