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古代的禪讓制度,基本上稍微懂點歷史的都知道堯把帝位禪讓給了舜,舜把帝位禪讓給了禹,那麼堯的帝位是怎麼來的呢,也是靠禪讓制度嗎,還是從父親那裡繼承的,這篇文章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我們先簡單了解下堯的身世。堯,又稱唐堯姓伊祁,名放勛,古唐國(今山西臨汾堯都區)人,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帝堯是帝嚳的第四個孩子,帝摯的三弟,母親是陳鋒氏,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
帝堯圖
在堯舜禹之前的政權基本上還是「家天下」而不是「公天下」,「家天下」政權的始祖就是黃帝,中原的政權基本上是皇帝的後人,其實這種「公天下」政權本質上還是一種貴族權力的交接,只不過不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而是把權力移交給貴族中比較賢明的人。堯舜禹之前的政權都是黃帝的後人,堯舜禹自身也是黃帝的後人,在《五帝本紀》記載世系中,我們可以追溯堯舜禹的祖先。
帝堯世系:黃帝→玄囂→蟜極→高辛(帝嚳)→帝堯;
帝舜世系:黃帝→昌意→帝顓頊→窮蟬→敬康→句望→橋牛→瞽叟→帝舜;
帝禹世系:黃帝→昌意→帝顓頊→(帝)鯀→帝禹;
從上述的世譜關係來看,堯舜禹三個禪讓制度的得益者都是黃帝的後人,普通的平民根本就不會觸及到帝位,更不談其他的奴隸了。
「帝嚳崩,而摯代立。帝摯立,不善,而帝放勛立,是為帝堯。」《五帝本紀》
帝嚳駕崩後,大兒子摯繼帝位,就是帝摯,摯沒有做出政績,堯取而代之。從史記方面的記載可以得知堯的帝位並不是通過禪讓得來的,而是從他的哥哥那裡繼承來的。由此得知堯得帝位不是禪讓得來的,而是通過政變的方式得來的,具體的情況也不太清楚,連太史公本人也是四處探訪才得到的消息,應該也不是太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