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作為同屬東北地區的內蒙古(主要指蒙東地區)由於歷史上的分分合合,至今在與黑龍江的邊界權屬上還是一直有著爭議。
這個爭議的主要範圍也就是內蒙古的呼倫貝爾市與黑龍江的大興安嶺地區,例如其中大興安嶺地區行署所在地加格達奇區以及松嶺區依然還是屬於呼倫貝爾的鄂倫春自治旗境內等等。
而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還是要追溯到60年代末與70年代初期,這也是兩省區歷史上區劃調整最大的兩次。
例如在1969年7月,整個呼倫貝爾盟由內蒙古劃歸黑龍江省(其中突泉縣與科爾沁右翼前旗劃歸到了當時的吉林省白城地區)。由此當時的黑龍江省呼倫貝爾盟下轄2市12旗,即海拉爾市、滿洲里市、扎賚特旗、阿榮旗、布特哈旗、喜桂圖旗、陳巴爾虎旗、額爾古納左旗、額爾古納右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鄂溫克族自治旗與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
而在1970至1979這個階段,呼倫貝爾盟的鄂倫春自治旗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歸屬大興安嶺地區管轄9年之後,再次以內蒙古自治區原行政區劃範圍將黑龍江省的呼倫貝爾盟與大興安嶺地區的鄂倫春自治旗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以及吉林省白城地區的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全部變更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
後來直至到目前,呼倫貝爾便形成了撤盟設市後下轄2區7旗5市的格局。
內蒙古行政區劃情況
在這幾次調整當中,雖然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和鄂倫春自治旗劃歸到了呼倫貝爾,但原屬鄂倫春自治旗的加格達奇區、松嶺區仍由大興安嶺地區管轄,也就是原屬地權不變。由此便形成目前兩省區邊界權屬不清的一個困局。
黑龍江行政區劃圖
由於目前大興安嶺管轄的加格達奇與松嶺區處在呼倫貝爾鄂倫春旗境內,因此也是影響著整個地區的發展;而即便如此,呼倫貝爾也從未放棄對這兩個區的管轄權。
因此在多年的爭議當中,坊間也有著不少諸如將整個呼倫貝爾或大興安嶺重新歸屬的調整建議。但是鑒於呼倫貝爾與大興安嶺的面積較大,無論調整任何一方都會牽涉到多個方面。
例如目前的呼倫貝爾總面積已達26萬平方公里,不僅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一個地級市,也是「世界上土地管轄面積最大的地區級城市」,目前除了新疆、西藏、青海、四川、黑龍江、甘肅與雲南等省區之外,呼倫貝爾的面積均大於其他省區市。
但在這樣一個地域廣袤的範圍,呼倫貝爾人口僅在250萬左右;另外,呼倫貝爾所轄市旗也較為分散。
呼倫貝爾區劃情況
因此鑒於兩省間邊界現狀與呼倫貝爾的行政管轄實際情況,則可考慮還原呼倫貝爾與大興安嶺的局部歷史片段,即將曾屬於大興安嶺地區的鄂倫春自治旗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由呼倫貝爾重新劃入到大興安嶺。
如此不僅精簡了呼倫貝爾市的管理範圍,最主要的還是理順了加格達奇與松嶺2個區的實際歸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