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2022年08月29日18:51:17 歷史 1376

1975年4月5日宋美齡的高聲嚎哭,宣告著作惡多端的蔣介石迎來了生命的終點。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蔣介石

身為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在蔣介石的靈柩移至慈湖前夕,親自為他穿上了七條褲子、七件內衣的壽衣。

這是鄉例,可在死亡這件事情的「規矩」上,蔣介石卻也只做到了一半。

中國人講究一個「入土為安」,但是蔣介石卻親自吩咐對自己的遺體進行防腐處理,將館槨四角抬高,離地三寸,為的就是在蔣經國實現「反攻大陸」的美夢之後,讓自己葉落歸根,葬在大陸。

可遺憾的是,等待蔣介石的不是心愿達成,而是蔣經國在1988年1月13日的死訊。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蔣經國

「兩蔣」雙雙離世,「蔣家王朝」已然垮塌蔣孝勇又是憑何,能在蔣介石曾經一手鑄就生靈塗炭的土地之上,提出讓「兩蔣」葉落歸根?面對蔣孝勇的所為,群眾又予以了怎樣的反應?

罪行的罄竹難書

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蔣介石真可謂是一個當之無愧的罪人。

1927年,是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破壞了國共兩黨的第一次合作,屠害了無數抗日救國的共產黨員和愛國人士。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面對日軍的肆意妄為,蔣介石依舊趁火打劫,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決策,「圍剿」主張抗日救國的紅軍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蔣介石

1938年,因為蔣介石的一聲令下,黃河大堤被炸毀,89萬無辜百姓被淹死。

日本投降之後,毛主席在1945年的8月28日親赴重慶談判,盡顯的是共產黨對和平的所願,但蔣介石卻撕毀雙十協定,蓄意發動內戰,造成雙方人員的大量傷亡。

中國的普通百姓,因為蔣介石自己的野心終日活在惴惴不安之中,造成的損失亦是不可估量。

小人之心永遠難登大雅之堂,不得民意的蔣介石也以失敗迎來了最終結局。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蔣介石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12月,自知大勢已去的蔣介石敗退台灣。

可抵達台灣之後,蔣介石反攻大陸的賊心依舊不死,反而是在台灣大搞「個人崇拜」,造成兩岸遲遲未能統一。

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蔣介石,卻始終將自己佯裝成受害者的角色,興建府邸,生活奢靡無度,隨便一趟出行,都是車隊相隨。

1960年的時候,蔣介石一行人本要前往桃園縣復興鄉,但在行至半道的過程中,蔣介石卻被「亂花」迷了眼,忘記了自己原本要做的事情。

「絆住蔣介石」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蔣介石

蔣介石的緊急叫停,讓司機猝不及防,後面的車輛甚至險些撞上蔣介石的專車,但小肚雞腸慣了的蔣介石卻「見鬼一樣」的沒有計較,而是迅速下車,貪婪的呼吸著空氣。

那一刻,蔣介石覺得自己好像回到了溪口老家。

對於故鄉,蔣介石有著深深的眷戀。

在民怨鼎沸、內爭加劇的情況之下,考慮「隱退」的蔣介石在1949年的元月21日踏上了重返溪口的旅程。

抵達溪口的當晚,蔣介石就住在了母親墓地所在的慈庵,而在4月25日離開的時候,他也曾特帶蔣經國登上白岩山,向長眠地下的生母告別。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蔣介石

而這也成了蔣介石與溪口的最後一次緣分。

在敗退台灣之後,蔣介石的心中思念著母親和故土,可他卻「忘了」這一切的動蕩都是托他自己的「福」。

可讓蔣介石意外的是,他在台灣卻找到了故鄉的「高仿」,於是他才會在車隊行駛的過程中緊急叫停。

「這是什麼地方?」

蔣介石向身邊之人詢問道。

「桃園縣大溪鎮」。

身邊的人也很快予以回答。

蔣介石是越看越覺得此處像極了自己的家鄉的景色,於是下令將其改為了「慈湖」,並意欲將這裡改造為戰時的緊急疏散地。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慈湖陵寢

而這又是蔣介石的另一個詭計。

在敗退台灣之後,蔣介石心中所想的一直是「割裂」,他只想一雪前恥,「反攻復國」。

在進入六十年代的時候,大陸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國民經濟遭受了巨大考驗。

可蔣介石覺得這是天賜良機,隨時準備反撲,而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蔣介石這才決定尋找一個臨時疏散點。

可他身邊的「擁護」之人,卻沒有一人提醒他所謂的「反攻」只不過是一戳即破的美夢。

意外後的油盡燈枯

1971年10月25日,中國以76票的贊成票重返聯合國,台灣代表隨即被聯合國的所屬機構撤除。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喬的笑

喬的笑代表的是所有國人的心情,而蔣介石卻恰是對立面,心情陷入了極度的沮喪。

可這還只是開始。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積怨已久」的中美關係正常化,而在同年九月,田中角榮不惜以「與台決裂」為代價,也要對大陸進行友好訪問。

蔣介石的信念和依仗的對象一個個崩塌,但卻禍不單行,他的身體也亮起了紅燈。

進入六十年代,蔣介石便開始出現導尿困難,後來確診了前列腺肥大進行手術,可是因為身體機能的衰退,手術之後,蔣介石的癥狀卻並沒有減輕,反而轉化為了宿疾,日日擾心。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蔣介石

有一次,蔣介石還因感冒惡化成肺炎住進了醫院,又因為抗生素的抗體,導致高燒不退,很久才離開醫院。

大業未成,身體卻逐漸垮塌,這讓蔣介石的心情十分煩悶,於是他便想去修建好的慈湖散散心。

可讓蔣介石未曾料到的事,就是因為這個決定,他卻遭遇了更「糟糕」的事情。

蔣介石出車禍了。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蔣介石

車隊在仰德大道拐彎的時候,一輛突如其來的轎車急速變道,與蔣介石所在的汽車直面撞擊。

巨大的衝擊力將蔣介石直接彈至前面的玻璃隔板上,胸部受到內創,造成心肌擴大,從此進入生命的倒計時。

可即便性命已經垂危,蔣介石意識迷離之際,口中呢喃的依舊是「反攻大陸」。

這成了蔣介石的心病,可在這樣的妄想之上,卻沒有一人可醫蔣介石。

畢竟黑暗怎配對峙光明?

1975年的4月4日,是蔣介石離世的前夜,病情的惡化讓蔣家的侍從是忙進忙出,但天公不作美,卻偏偏下起了滂沱大雨。

雨水沖走了萬物留下的足跡,也和病魔一同帶走了蔣介石的生命。

而至於蔣介石的身後事,蔣經國更是以長子的身份和宋美齡一同商議,畢竟蔣介石的內心所想二位是知道的。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蔣介石、宋美齡、蔣經國(從左至右)

短暫的商定之後,他們決定將蔣介石的靈柩暫且放於慈湖岸畔,等「光復大陸」大業完成之後,再將其安置在南京的紫金山,算是兩全其美的完成了蔣介石對自己的死後安身之所的安排。

蔣介石是為自己挑選過墓地的。

一處是故鄉奉化溪口,他為了心中的「大業」奔走一生,很少陪在母親的身邊,所以死後蔣介石希望自己可以長眠在母親的身邊,以盡孝道。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王采玉(中)

另一處便是中山陵

在南京的時候,蔣介石就曾經多次前往中山陵拜謁,除卻重慶,在蔣介石「南征北戰」的時光里,南京絕對是一筆濃墨重彩。

於是在尚未離開大陸的時候,蔣介石就在鐘山南麓,親選了一塊風水寶地,作為自己的墓地。

並且,蔣介石還在自己選中的墓地上,建立了一所「正氣亭」,他以為自己能夠流芳千古,可罄竹難書的惡行只會是遺臭萬年。

雙蔣回家難

而蔣經國與宋美齡的所為,卻是做到了「兩全其美」。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圖片源自網路

眾所周知的是,慈湖在蔣介石的心中就是故鄉的替代,將其暫且放置在此,算是滿足了蔣介石的墓地抉擇之一,而在「反攻大陸」成功之後,再將蔣介石安置於南京的紫金山,便也滿足了其二。

可「反攻大陸」卻是不可能。

上任之後的蔣經國身體一直不好,而在1988年的1月13日,他也撒手人寰。

與此同時,蔣經國也做出了和父親一樣的抉擇,將自己的的遺體暫時存放在了桃園大溪鎮的頭寮賓館,期待著回家的那一天。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蔣經國

可又能指望誰?

在蔣經國離世之後,「蔣家王朝」在台灣的政治場上已經崩塌,「大權」拱手讓人暫且不言,蔣家的後代中也是人丁奚落。

蔣經國的長子蔣孝文在1989年的時候離開了人世,時年54歲。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蔣孝文

蔣孝慈和蔣孝嚴兄弟倆雖然成功考上大學,成為了台灣省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物,但在1994年的時候,蔣孝慈卻突發中風,兩年之後就離開了人世。

而蔣孝嚴雖然平安健康,但是因為母親的身份一直不被承認,所以幫助兩蔣回家的事情,寄希望於他也自然是不可能。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蔣孝嚴和蔣孝慈

與蔣孝文一母所生的蔣孝武,雖然從小就被寄予厚望,但卻還是在1991年的7月1日離開了人世。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蔣孝武

六個孫子中,只剩下了蔣孝勇和蔣孝剛兩個。

可蔣孝剛自幼在國外生活,不僅很少回國,就連與蔣家的聯繫都是少之又少,根本指望不上。

身為蔣介石的幼孫,蔣孝勇從小就深得蔣介石和宋美齡的疼愛,他自知除卻自己,沒有旁人可為父親和爺爺的遺願奔走,於是在1996年的秋天,蔣孝勇決定回國。

經過審批,頂著「回鄉省親」名號的蔣孝勇與妻子順利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蔣孝勇

但為祖墳的前輩們掃墓,卻並非是蔣孝勇回國的主要目的,他踏足大陸的土地,就是想要借輿論造勢,讓「雙蔣回家」。

可計劃終究趕不上變數。

雖是蔣介石的親孫,但蔣孝勇在政治上去卻沒有話語權,雖然在回到台灣之後,蔣孝勇就向台灣當局申請讓「兩蔣回家」,但卻直接遭到了拒絕。

無奈之下,蔣孝勇只能破釜沉舟。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蔣孝勇和妻子

因為他要沒時間了。

在1996年的時候,蔣孝勇就已經查出了食道癌,他擔心自己命不久矣,於是以病入膏肓的憔悴姿態,召開了一場新聞發布會。

「爺爺和父親生前特意囑託一定要魂歸故里,入土為安的人之常情,永遠都不會被改變」。

硬的行不通,蔣孝勇便打起了感情牌,可惜的是,他這一拳卻是打在了棉花上。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蔣孝勇

沒有人能夠替歷史原諒罪人,蔣介石在大陸的所作所為,是罄竹難書的罪惡,他想要魂歸故里,那麼,因為蔣介石蓄意挑唆戰爭,而枉死戰場的將士和無辜百姓,他們該怎麼辦?

死者為大不能抹平一切的罪惡,過去了並不代表忘記了,輕描淡寫地忽視對不起掩蓋在歷史長河下的忠魂義骨,所以蔣孝勇的「示弱」依舊沒有得到想要的效果,而他卻在1996年的12月22日離開了人世。

在蔣孝勇死後,「雙蔣」回國的事宜並未就此作罷,他的妻子蔣方智儀繼續在為此事奔走,但卻依舊沒有什麼作用。

蔣孝勇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出「兩蔣」葉落歸根,兩句話讓世人唏噓 - 天天要聞

蔣孝勇和妻子

即便在2007年12月23日,台灣方面表示要對慈湖的「兩陵寢殿「撤哨封園」,蔣方智儀也明確表示不同意將兩蔣的遺體移至五指山,而是堅持要帶回浙江奉化安葬。

不管蔣介石的遺體最終會安葬於哪,蔣介石的罪行都是不可爭的事實。

他欠歷史一個道歉,他也欠所有中國人一句對不起。

往事不可追,但往事卻應銘記於心,讓數億同胞時刻驚醒自己,捍衛祖國統一,為國泰民安、繁榮昌盛躬身奮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 天天要聞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極目新聞記者 陳凌燕 通訊員 李詩苑5月3日,六小齡童攜新作《金猴宗師》做客湖北省外文書店藝文客廳,他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從藝心得,並表演孫悟空的經典橋段「金箍棒舞」,博得現場陣陣掌聲。66歲的美猴王,風采不輸當年!台下觀眾感嘆:「到底是老藝術家的功底深厚!」「所有看起來的毫不費力,背後都有常人難以想像的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