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2022年07月16日11:12:24 歷史 1659

諸葛恪,字元遜,是東吳大將軍諸葛瑾之子,蜀漢丞相諸葛亮的侄子。可謂名門出身,年少知名,早年就得到孫權的喜愛。252年孫權病重,任命諸葛恪為大將軍、太子太傅,成為託孤重臣。然而僅過了一年,諸葛恪就被權臣誅殺,並夷三族。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今天我們來看看早年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

一、諸葛恪得驢

恪父瑾面長似驢,孫權大會群臣,使人牽一驢入,長檢其面,題曰諸葛子瑜。恪跪曰:"乞請筆益兩字。"因聽與筆。恪續其下曰"之驢。"舉坐歡笑,乃以驢賜恪。——《三國志·諸葛恪傳》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面孔狹長像驢的面孔。一天,孫權召集大臣們,差人牽一頭驢來,在驢的臉上掛一個長標籤,寫上:諸葛子瑜。諸葛恪跪下來說:「乞求給我一支筆增加兩個字。」於是任憑給他筆。諸葛恪接下去寫了:「之驢。」在場的人都笑了。於是孫權就把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二、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他日復見,權問恪曰:"卿父與叔父孰賢?"對曰:"臣父為優。"權問其故,對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為優。"權又大噱。

又有一次,孫權見到諸葛恪,問他:「你的父親和你的叔父(指諸葛亮)誰更優秀?」諸葛恪應聲回答:「我的父親更優秀。」孫權問他原因,諸葛恪說:「我的父親知道應該服侍誰,而叔父不知,所以我的父親更優秀。」孫權聽罷大笑。

後來蜀國有使者到來,群臣集會。孫權對蜀國使者說:「這個諸葛恪很喜歡騎馬,回去告訴諸葛丞相,為他的侄子選一匹好馬送來。」諸葛恪當即跪在孫權面前拜謝,孫權感到奇怪,問他:「馬還沒有到,為何就當面稱謝呢?」諸葛恪說:「蜀國就好像陛下在外面的馬廄。如今有了旨意,好馬就一定能送到,我如何敢不謝呢?」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三、給張昭敬酒

一次宴會上,孫權看諸葛恪年齡小,叫他依次給大家斟酒。到了張昭面前,張昭不喝酒,說:「這樣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禮節吧?」孫權對諸葛恪說:「你能不能找個恰當的理由出來,讓張公喝下這杯酒呢?」

諸葛恪端著酒杯對張昭說:「呂太公90歲的時候,還手拿兵器指揮部隊作戰。現在打仗時皇上考慮到你的安全,讓你在後方;舉行酒宴時考慮到你的地位,總是請你在前面,這難道不是尊敬你嗎?」張昭無話可說,只好飲酒。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另一次聚會,有隻白頭鳥飛停在宮殿前。孫權隨口問:「這是什麼鳥?」諸葛恪答:「這是白頭翁。」張昭年齡最大,滿頭白髮,懷疑諸葛恪在戲弄他,說:「從來沒有聽過有鳥叫這個名字,如果有「白頭翁」,那你能再找出一隻「白頭婆」嗎?」

諸葛恪答:「不是所有鳥的名字都能成雙成對,有種鳥叫「鸚母」,輔吳將軍能再找出一隻「鸚父」嗎?」張昭不能回答。太子孫登曾經嘲弄諸葛恪說:「諸葛元遜應該吃馬屎。」諸葛恪說:「希望太子吃雞蛋。」孫權說:「別人讓你吃馬屎,你卻讓人吃雞蛋。這是為什麼呢?」諸葛恪說:「因為馬屎和雞蛋是從同樣的地方出來的。」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志大才疏,毀家滅族

以上這些小故事,都是出自《三國志·諸葛恪傳》的,陳壽在後邊還加了一句「恪之才捷,皆此類也」,意思是說,諸葛恪才思敏捷的表現,大多都是類似的事情。然而從事實的發展來看,諸葛恪的這些小聰明並沒有能夠確保他有一個好的結局。

從以上幾個故事可以看出,諸葛恪的確挺聰明,也有辯才,但在我看來這不過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小聰明,甚至其中不乏「諂媚」的表現。比如諸葛恪說諸葛亮不如諸葛瑾,是因為諸葛亮身在蜀漢,沒有成為孫權的手下。甚至有記載顯示,諸葛恪曾對孫權說諸葛亮不如自己,也是因為同樣的理由。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很明顯,諸葛恪就是在孫權面前「抖機靈」、「拍馬屁」,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得到孫權的信任和喜愛。孫權任命他為東宮幕僚領袖輔佐太子理政。之後歷任丹陽太守、威北將軍等職,平定山越(這倒算是諸葛恪的一項貢獻)。孫權病重,諸葛恪成為託孤大臣之首。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諸葛亮曾評價諸葛恪「恪性疏」,羊衜也說「元遜(諸葛恪的字)才而疏」,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更是預言「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果然,諸葛恪雖然有才,但由於為人粗疏,不夠精密,被權臣孫峻聯合少帝孫亮在宴席中殺死,並且夷三族,真應了諸葛瑾「大赤吾族」的預言!

諸葛恪和孫權的幾個小故事:諸葛恪得驢,諸葛亮不如諸葛瑾 - 天天要聞

有才氣的人,往往同時伴有一身傲氣,這樣的結果就是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對自己非常自信。熟不知人無完人,謙虛謹慎低調才是為人處世的要務。以古鑒今,我們每個人在生活當中也應當謹記。

參考文獻:《三國志》裴松之注、呂思勉《三國史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