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他在山上挖出39斤何首烏,結果4天後出價1.9萬都不肯賣

2022年07月16日10:00:27 歷史 1356

這世上真的是無奇不有,大家相信嗎?2016年,山東威海有名男子在山上挖出了39斤何首烏,結果過了4天後,有人開出1.9萬的價格,他居然都不肯賣。

這聽起來是不是讓人覺得有些匪夷所思,然而這事卻確確實實在現實中發生了,到底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16年他在山上挖出39斤何首烏,結果4天後出價1.9萬都不肯賣 - 天天要聞

王子軍,山東人,居住在山東省威海衛環翠區孫家疃街道辦陳家疃社區,王子軍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平時主要在學校教書,由於王子軍從小跟著爺爺奶奶在山裡長大,因此對山裡的各種中草藥都十分熟悉。

平時只要一到節假日,王子軍總會到山裡看望爺爺奶奶,順便跟著爺爺到山上採藥,1986年,王子軍獨自到山上採藥,打算拿來泡酒喝,一天,他無意間在一顆老樹下發現了幾根纏繞著的藤蔓,看上去有些類似何首烏的葉子,不過當時,王子軍覺得這幾根藤蔓看起來似乎還比較嬌嫩,所以並沒有急著將其挖出。

2016年他在山上挖出39斤何首烏,結果4天後出價1.9萬都不肯賣 - 天天要聞

此後的十數年間,王子軍曾多次上山採藥,每次經過這個地方,他都會仔細留心幾下藤蔓的位置,2015年春天,為了弄清楚自己當初發現的藤蔓到底是不是何首烏,王子軍特意挖下一小塊帶回家找人鑒定。

結果,當王子軍帶著挖回來的塊莖交給一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鑒別時,老中醫再三確認,這就是何首烏,而且還是野生的何首烏,因為它們的根莖橫切面呈雲錦花紋狀,如果是人工養殖的,是沒有這種花紋的。

2016年他在山上挖出39斤何首烏,結果4天後出價1.9萬都不肯賣 - 天天要聞

得到了老中醫的確認,2016年1月,王子軍決定將發現的何首烏全部挖出,結果當這些何首烏全部被挖出來後,王子軍用電子秤稱了一下,發現這批何首烏一共有七八條,最大的一根何首烏重達3斤8兩,長度足足有40厘米,而大大小小所有的何首烏加起來總共重量39斤,由於這些何首烏都長在石頭縫隙里,他總共花了兩天時間,才將所有的何首烏挖出來。

為了弄清楚這些何首烏究竟是不是野生的,王子軍還特地帶著挖到的何首烏來到市中醫院 ,找到中藥房萬海清主管藥師進行鑒別,結果萬海清醫師仔細查看了一下王子軍帶來的何首烏後,說道:

這些何首烏呈暗紅色,看起來跟地瓜有點像,但外形沒那麼規則,從外形以及切開的橫斷面來看,上面的確顯示的是雲錦花紋,這的確是野生何首烏無疑了。

2016年他在山上挖出39斤何首烏,結果4天後出價1.9萬都不肯賣 - 天天要聞

根據 《本草綱目》記載:

何首烏真仙草也五十年者如拳大,一百年者如碗大。

根據古書記載,像你帶來的何首烏當中最大的一根,生長年齡至少已經超過50年以上了。

2016年他在山上挖出39斤何首烏,結果4天後出價1.9萬都不肯賣 - 天天要聞

王子軍自從去過市中醫院進行何首烏鑒定後,就在微信朋友圈將自己採到的何首烏圖片發到網上,結果4天後,一位藥材商人主動聯繫上王子軍,並提出要以每斤500元的價格買下王子軍的何首烏,總價1.9萬元的高價。

然而,王子軍聽了之後,卻直接一口拒絕了這位藥材商人,他說自己平時喝完何首烏藥酒之後,體輕身健,生病也少了,打算自己留著給家人吃,並不打算賣。

2016年他在山上挖出39斤何首烏,結果4天後出價1.9萬都不肯賣 - 天天要聞

你們覺得何首烏賣這個價值嗎?大家對此怎麼看,也可以在下方進行留言或評論,喜歡的朋友也可以在下方點一下關注哦!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