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居然都是小說杜撰的

2022年07月16日07:38:32 歷史 1984


丰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居然都是小說杜撰的 - 天天要聞

歷史正劇往往很吸引人,擁有大批的觀眾和粉絲。而一個人如果有深厚的歷史功底,也是知識豐富的重要體現。瀚海狼山(匈奴狼山)曾經連載過一篇「九子奪嫡之謎」,不過沒有最終寫完,今後會繼續陸續完成。關於九子奪嫡,狼山個人的最終判斷,就是康熙晚年雖然有在兩廢太子後重現立嫡的計劃,但是卻一直沒有下定最終的決心立誰,仍然在考察諸子中比較中意的。而老4和老14都是被重點考察的對象。雖然基本劃定了範圍,卻沒有做出最後的決定。這裡面自然有康熙自己想長期在位的私心和帝王控制術在裡面。恐怕康熙自己都沒有想到自身還沒到70歲就突然不行了。康熙個人的突然失能,才給了不同勢力充分發揮的空間,最終是老4勾結隆科多突襲式上位成功。這個成功的過程,


丰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居然都是小說杜撰的 - 天天要聞

在其他大部分皇子和貴族們看來,都是很意外,甚至是很鄙視的。畢竟老4早早地公開宣布自己不熱衷、不主動參與奪嫡;這就像一個人早早的公開聲明棄權,然後又搞突然襲擊奪權,自然里里外外都看不起。不過看不起是一回事,皇位換人之後則是另外一回事。這也就有了關於雍正上位是否合法的,長達數百年的各種議論和猜測。而從康熙晚年的個人意願看,最終是雍正上位,既算不上合法,也算不上不合法;畢竟如果說康熙最終對繼承人有2到3個人選或者說重點考察對象的話,那麼老4肯定在裡面。但是說康熙有真實的詔書或者遺囑讓老4上位的話,那麼有99%的概率是雍正自己後來「人造」的。也就是說,正因為雍正自己的一系列操作,讓後來人不得不懷疑其上位的途徑很不正常。於是這就,


丰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居然都是小說杜撰的 - 天天要聞

成了一個悖論。也就是雍正想方設法要證明自己上位是合理合法的,那麼外人就越對此加以懷疑,屬於越描越黑的典型。因此實事求是地講,可以說雍正上位是偶然現象,但是雍正上位後的政績和作為,則可以基本符合康熙對立儲人選的最佳選擇。因為換九子奪嫡中另外8個中的任何一個,則有極大的概率,其最終政績都很難超過雍正。這也算是一個大帝國還在整體上升階段期間的相對正確的必然選擇。如果僅僅看小說或者電視劇,那麼在雍正上位前後,丰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都是極高頻出現的辭彙。不論雍正上位期間要穩住局面;還是雍正上位之後要對付各方的逼宮,最終保住皇位,第一件要做到事情,就是派遣絕對心腹,去掌控丰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一般這個絕對心腹的角色,都是由老13胤祥擔當。


丰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居然都是小說杜撰的 - 天天要聞

這也是歷史正劇中情節和人物衝突的高能部分。但是誰能想到,高頻出現的丰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其實歷史上這兩者根本都不存在。這是因為明末多爾袞帶領6萬八旗入山海關,收降吳三桂,驅逐李自成。這6萬八旗兵就是清代的絕對野戰主力;而此後清王朝的八旗主力軍就從來沒有超過6萬。雖然同時還有漢八旗、蒙八旗和入關後的綠營兵。但都是輔助而不是絕對可以信任的軍事力量。因此在入關早期,就算是加上6萬八旗的所有家屬,進入京城的八旗所有人口一共也不到20萬人。這20萬人,採取的是全部安置定居在京城北部。而原先京城北部的官民,全部趕到南城居住的辦法。明清的京城,就是現在的二環路以內。而僅僅京城的北城,總面積就有50多平方公里,是足夠安排好20萬人居住的。


丰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居然都是小說杜撰的 - 天天要聞

因為每人都可分到200平米(扣除官署和道路部分);如果是一家5口,足夠每家都分一個很大的四合院。西山至今在五環之外,丰台雖然現在大部分都屬於五環之內的城區,但是哪怕到1950年代,仍然屬於城外的近郊區。在古代就算是用快馬和皇帝駐蹕的紫禁城或者圓明園之間溝通消息,來回一趟也需要大半天。不能說清代在京郊完全沒有兵營,確實有,但是主要在圓明園和香山一帶,屬於是皇家園囿的局部保衛力量,總人數最多只有幾千人。而在明清時代,京城內部的ZHENG局變化,外圍的少量軍力是根本無從干預的,想干預也干預不了;因為主力軍其實都駐紮在城牆之內。因此真正扶持雍正成功上位的,其實就是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簡稱九門提督或者步軍統領)隆科多及其手下的城內武裝力量。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著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著麥穗、望著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辭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辭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瓜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