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方正縣17%的民眾在日本工作學習,有5%的民眾選擇入籍日本

2022年07月16日00:59:03 歷史 1142

黑龍江方正縣17%的民眾在日本工作學習,有5%的民眾選擇入籍日本 - 天天要聞

在方正縣日本公墓拜祭的日本人


大家好,我是蘭台。


今天蘭台給大家介紹一個新旅日華僑僑縣——黑龍江方縣。


說它「新」,是因為該縣並非傳統旅日華僑縣;傳統旅日僑鄉是鄰接浙江省溫州市西面的麗水市青田縣,早在二戰前,青田縣就是旅日、旅歐老華僑的主要僑鄉。


方正縣是改革開放之後,才開始有大量出生於該縣的民眾選擇赴日發展的。


而方正縣之所以成為「新僑鄉」,是因為根據2014年一篇中日學者聯合創造的學術論文顯示,截止2014年,全日本有3.8萬出生於方正縣的華人,其中已經加入日本國籍的有1.2萬,仍保持中國國籍的有2.6萬人,但是這2.6萬人里有不少人正在準備入籍。


大家是不是覺得3.8萬人旅日和1.2萬人加入日本國籍,從數據上看並不算多?


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截止2009年,黑龍江方正縣總共只有22萬,在日本的「方正人」已經佔到全縣總人口的17%了,已經加入日本國籍的「方正人」已經佔到全縣總人口的5%了,加入日本國籍的「方正人」占留日「方正人」的31%。


這三項數據都成了「全國之冠」。


那麼,為什麼黑龍江方正縣有這麼高的旅日比例和入籍比例呢?


黑龍江方正縣17%的民眾在日本工作學習,有5%的民眾選擇入籍日本 - 天天要聞

二戰時的日本開拓團


這還要從1945年日本投降後說起。


眾所周知,自9·18事變後,日本對中國東三省採取了「侵吞」政策,從日本本土移居了大量的日本人,這就是歷史上臭名卓著的「東北開拓團」。


根據日本方面的統計,最巔峰的時候,東三省大概生活著155萬日本人。


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蘇軍越過中蘇邊境,開始進攻日本關東軍。


當時已經衰弱不堪的日本關東軍自顧不暇,根本管不了東三省的日本僑民們;而日本在東三省的僑民也開始自發地向海邊以及關東軍控制的大城市逃難。


這裡也就包括黑龍江的日本僑民。


黑龍江方正縣,在偽滿洲國時期屬於三江省管轄,(現在的黑龍江省東北部),圍繞著方正縣,有大羅密開拓團、伊漢通開拓團、永建開拓團、寶興鄉長野開拓團等4個開拓團,共2114名日本人,456戶人居住在方正縣附近。


實話實說,這些日本僑民,他們本人雖然無辜,但是他們所謂的「開拓」,其實就是強行霸佔當地中國人已經開墾好的熟地,然後把中國老百姓趕去真正的開荒。


所以,這些日本僑民也許主觀上沒有侵略和剝削的意願,但是他們來到東三省定居本身就是一種侵略和剝削。


說回正題,方正縣還有一個特別之處是方正縣是當時黑龍江省侵華日軍的糧食補給基地,還是通往哈爾濱的必經之路,所以有大量生活在佳木斯等靠近中蘇邊境地區的日本僑民為了逃避蘇軍的進攻,絡繹不絕地經過方正縣前往哈爾濱,


據日本學者統計,截止方正縣被蘇軍完全控制,滯留在方正縣附近的日本僑民一共有1.5萬人;雖然蘇軍在方正縣也設立了所謂的日本難民收容所,但是這個收容所是當時蘇聯設立的難民收容所里條件最差的。


結果就是為了活命,有2300多名日本婦女嫁給了方正縣居民,另外有3420名日本僑民以佃戶或者傭人、打零工等形式留在了方正縣。


其中最典型的是日本女性松田千衛,她的故事在2018年經過文匯報的報道,被大家廣泛熟知。


黑龍江方正縣17%的民眾在日本工作學習,有5%的民眾選擇入籍日本 - 天天要聞

1941年,松田千衛一家到中國後,攝於落戶的北靠山屯村山鄉的住房前


她當時的日本丈夫被強行抓入關東軍,生死不知;她自己帶著孩子,為了活下去,選擇嫁給了方正縣的一名中國農民。


松田千衛也因為自己善良的中國丈夫,得以在方正縣生活下去。


松田千衛在20世紀60年代還幹了一件大事:她主動找到相關部門,希望可以收斂當時還基本上算是暴露在野外的日本人的屍骸,是的,大家沒看錯,雖然過了接近20年,依然還有不少日本僑民的屍骨暴露在方正縣周邊的山坳里。


後來有關部門答應了松田千衛的要求,還建了一個「方正地區日本人公墓」;按照文匯報的報道,公墓位於方正縣城東面,離縣城約有5公里,在炮台山腳下一處向陽坡上,佔了不小的一方土地,四周環抱著一片松林,墓的底座和墓碑由水泥砌就,墓碑正中寫著「方正地區日本人公墓」,左側下方是「1963年5月立」幾個字,墓園入口兩側各寫著8個醒目的大字,分別是「中日友好,永不再戰」和「真誠友誼,代代相傳」。


這也導致改革開放後有大量日本僑民的後人或者親戚到方正縣拜祭,日本方面也主動加強與方正縣的聯繫。


同時,隨著1972年中日關係正常化,1973年開始,遺華日僑及其家屬回日本的工作開始進行。此後迄今,因特殊的地緣、血緣關係結合在一起的家庭從方正縣不斷地移居到日本。


這也導致了許多方正縣中國居民突然一下子多了許多日本人的親戚。


黑龍江方正縣17%的民眾在日本工作學習,有5%的民眾選擇入籍日本 - 天天要聞

松田千衛和兒子、兒媳、兩個外孫女的合影,攝於1991年


以文匯報報道過的松田千衛為例子,她的兒子崔鳳義雖然還留在方正縣工作,但是按道理說,崔鳳義是完全符合日本當時遷居日本的條件的,假設崔鳳義當時選擇移居日本,那麼他當年就可以獲得日本國籍。


而崔鳳義的妻子以及妻子的親戚就可以用「日本人」崔鳳義親戚的名義申請赴日留學或者工作。


而在改革開放後很長一段時間,中日之間收入水平有很大差距,所以許多方正縣有許多民眾選擇利用「親戚關係」去日本打工、留學和生活都是可以理解的。


同時,因為方正縣有許多中日混合家庭,甚至不少中日混合家庭都有了第三代,那麼這些身上具有一定比例日本血統的方正民眾在旅日時選擇入籍日本,同樣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黑龍江方正縣17%的民眾在日本工作學習,有5%的民眾選擇入籍日本 - 天天要聞

1980年代的日本的東京


而且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方正縣雖然經濟在哈爾濱下轄縣裡只能算中下,但是方正縣人均存款數量卻是哈爾濱的一倍以上;同樣,郵政電信業務量的係數也是哈爾濱的1到2倍,這說明方正縣通過郵政與外國之間金錢、物資等的流動很是活躍。


方正縣1980年和2010年的各種指標的變化來看,人均地區生產總量多出73倍,人均稅收多出30倍,而金融機構年末存款額增加了357倍,這說明雖然方正縣許多人選擇旅日甚至入籍日本,但是他們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兒」,這麼高的存款數據說明了這些旅日的方正人頻繁向老家匯錢。


總而言之,方正縣旅日和入籍日本的人數比例雖然很高,但是,從郵政匯款等數據看,似乎也不能說這些方正縣旅日民眾「忘本」。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參考資料:


《旅日新華僑僑鄉方正縣的發展》,[日]山下清海、小木裕文、張貴民、杜國慶,《南洋資料譯叢》2014.3

《純美的良知——記一個「殘留」在中國的日本女人》,新立,《檔案春秋》2018.5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 天天要聞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前言說到猶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暴行,以及現在正在中東到處點燃戰火的猶太人國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學者在電視訪談中,談起了猶太人被屠殺一事。只不過他所說的並非是二戰時期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而是
史記.丁繼超傳 - 天天要聞

史記.丁繼超傳

《史記.丁繼超傳》文/捲風丁繼超生前戎裝照丁公繼超,字冠群,生於民國十六年,山東嶧縣六區丁庄村人,乃運河支隊之英勇戰士也。少時家貧,祖父丁文庭父親丁廣友皆目不識丁,生計維艱。年六歲,常隨祖母母親放牛割草拾柴,時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饑。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 天天要聞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6月28日,一場關於「龍騰大邑商」的學術沙龍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舉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以考古學家的嚴謹與美術史家的敏銳,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解碼青銅器與玉器上的龍紋密碼,揭開商代龍形象的神秘面紗。活動間隙,韓鼎教授接受了正觀新聞記者專訪,從龍與饕餮共存的禮制密碼,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段勇簡歷段勇,男,漢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96年9月參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後在蓬溪縣蓬南鎮政府、遂寧市紀委監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歷任...
中國東極「魚經濟」 - 天天要聞

中國東極「魚經濟」

新華社哈爾濱7月2日電 題:中國東極「魚經濟」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在中國大陸最東端的撫遠市,東極魚市裡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喚醒了城市的清晨。撫遠原名「伊力噶」,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這裡地處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兩大水系交匯處。這座被譽為「華夏東極」的邊境小城,正書寫著中國「魚經濟」的生動樣本。綠色無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