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接納了那麼多豪傑,為何一定要殺單雄信?

2022年07月15日00:51:20 歷史 1395


李世民接納了那麼多豪傑,為何一定要殺單雄信? - 天天要聞


武德三年,李世民率軍攻破洛陽,大敗王世充。次年,李世民又率領玄甲軍乘勝追擊,圍點打援,取得虎牢關大勝,生擒王世充及其麾下大將單雄信


王世充兵敗被擒後,如何處置王世充和他的下屬就成了擺在李世民面前的一道必答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世民雖然許諾不殺王世充,卻下令斬殺王世充麾下大將單雄信。


在李世民的軍旅生涯里,他時常將對手的精兵良將收為己用。比如原本效力劉武周尉遲敬德、服務於李建成團隊的魏徵,以及早前曾追隨王世充的秦瓊,紛紛成了李世民團隊的重要骨幹。那麼,接納了那麼多豪傑的李世民,為何一定要殺單雄信呢?


李世民接納了那麼多豪傑,為何一定要殺單雄信? - 天天要聞


01負義變節

若是從民間小說《隋唐演義》里的描述來看,李世民殺單雄信的主要原因,便是單雄信寧死不降李唐王朝,迫使李世民不得不除去單雄信。


想當年,單雄信還是九省綠林的總瓢把子,與哥哥單雄通一起經營著山西潞州二賢庄,日子過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誰料李淵帶著家眷途徑山西時,不幸遇到楊廣派來的殺手追殺。雖然李淵一家最終被秦瓊所救,可驚魂未定的李淵卻誤以為路旁騎馬打獵的二賢庄莊主單雄通是楊廣追兵,當場彎弓搭箭,一箭就射死了單雄通。


殺兄之仇,不同戴天,單雄信從此與李唐王朝成了死敵。縱使此後江湖廟堂風起雲湧,賈家樓四十六友里多人在李世民麾下效力,單雄信也寧死不食唐粟,逼得李世民只能處死了他。


李世民接納了那麼多豪傑,為何一定要殺單雄信? - 天天要聞


《隋唐演義》里這段關於單雄信的描述,古往今來不知打動了多少讀者,特別是單雄信因為兄長之死,不惜以一己之力對抗強大的唐軍,更是讓人一提起他,就忍不住稱讚一句:「赤發靈官」果然是條好漢!


都是藝術來源於生活,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李世民殺單雄信的原因,真的是因為私怨嗎?


說來李淵與單雄信的私人恩怨,其實只是文學作品的藝術創作。李世民殺單雄信的真正原因之一,反倒是因為單雄信失了節義,讓李世民覺得單雄信人品低劣,不堪大用。


據史料記載,當初翟讓帶著一幫兄弟聚義瓦崗時,同鄉的單雄信也帶著一批少年入伙。若是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單雄信妥妥是翟讓的親信外加鐵杆支持者。


此後瓦崗寨上風雲變幻,大業十三年,李密成了瓦崗軍的首領,而單雄信則被封為左武候大將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李世民接納了那麼多豪傑,為何一定要殺單雄信? - 天天要聞


可惜,歷史上的瓦崗沒有《隋唐演義》中隨處可見的兄弟義氣,只有隨處可見的權謀鬥爭。大業十三年七月,李密率軍與王世充交戰,翟讓的部下王儒信認為這是翟讓掌權的機會,於是勸翟讓趁兩軍交戰之際,奪取李密的權力。


豈料消息不慎走漏,李密得知後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第二天借著與翟讓一起吃飯的機會,假意請翟讓觀賞一把好弓,暗中卻提前埋伏了兵馬。


翟讓不知有詐,拿起弓來細細把玩。說時遲那時快,早已埋伏好的兵馬突然一起殺出,將翟讓亂刀砍死。


翟讓一死,隨同翟讓赴宴的單雄信立刻「頓首求哀」,哭著喊著求李密留他一條性命。李密的部下房彥藻見單雄信這副慫包樣,勸李密殺了單雄信,可李密愛惜單雄信的才華,還是饒了單雄信不死。


單雄信就這麼順理成章的投靠了李密。按理說李密饒了單雄信一命,又成了單雄信的新領導,單雄信理應向李密效忠才對。然而,單雄信骨子就是個沒骨氣又沒義氣的小人,他能捨棄翟讓投靠李密,就能捨棄李密來換取更大的利益。


李世民接納了那麼多豪傑,為何一定要殺單雄信? - 天天要聞


唐武德元年,李密與王世充在邙山腳下展開一場大戰。手握重兵的單雄信遠遠駐紮在偃師城北,坐視李密大敗,瓦崗軍土崩瓦解,自己卻帶著兵馬錢糧投降了王世充,搖身一變成了王世充帳下的大將軍。


單雄信反覆易主的舉動,敗光了李世民對他的好感。想來以李世民的身份地位,必然看不起如此薄情寡義之人吧。


02李世民的無奈

不過,單雄信雖然薄情寡義,他的舊友李勣倒是情深義重。當單雄信被判處死罪後,李勣顧念著與單雄信的兄弟之義,想盡一切辦法為單雄信求情,甚至提出用自己的官爵來贖免單雄信的死罪。


要知道李勣曾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李世民對他也十分尊重。那麼,為何李勣拚死想救單雄信,李世民卻還是把單雄信殺了呢?


李世民接納了那麼多豪傑,為何一定要殺單雄信? - 天天要聞


在一些學者看來,李世民一定要殺單雄信,或許是因為單雄信的生死由不得李世民做主,李世民殺單雄信,不過是奉命行事。


據《舊唐書》記載,「初平王世充,獲其故人單雄信,依例處死,勣表稱其武藝絕倫,若收之於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為國家盡命,請以官爵贖之。高祖不許。」


這就是說,李勣上表請求赦免單雄信的死罪,是想求李淵饒了單雄信,只不過李淵沒有答應。


然而,這段記載到了《資治通鑒》里,最後的「高祖不許」就變成了「世民不許」,決定單雄信生死的人,直接由李淵變成了李世民。


截然不同的史料,讓人一度十分困惑,下令殺單雄信的人,究竟是誰?


其實,若是仔細推敲《資治通鑒》與《舊唐書》,就不難發現李淵的嫌疑最大。因為李勣為單雄信求情是上表的,古時只有臣子給君王上表,李世民那時還是皇子,就算李勣給李世民上表,只怕李世民也不敢接。


李世民接納了那麼多豪傑,為何一定要殺單雄信?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李勣上表時還提出願意用自己的官爵換單雄信一命。彼時李世民是上將,李世勣是下將,兩人同為軍中領袖,而且李勣還是李淵親封的右武候大將軍外加曹國公


不同尋常的地位,註定了李勣若真拿官爵去換單雄信,只能找李淵換。畢竟李淵封給李勣的爵位,李世民可沒本事說廢就廢了。


既然李勣極有可能找李淵求情,那麼殺單雄信的命令,便也很可能是李淵下達的。李世民作為執行者,只能奉命行事,處決了單雄信,徒然留下一段「寧學桃園三結義,不敬瓦崗一爐香」的傳說,在歷史的長河裡飄蕩。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 天天要聞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前言說到猶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暴行,以及現在正在中東到處點燃戰火的猶太人國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學者在電視訪談中,談起了猶太人被屠殺一事。只不過他所說的並非是二戰時期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而是
史記.丁繼超傳 - 天天要聞

史記.丁繼超傳

《史記.丁繼超傳》文/捲風丁繼超生前戎裝照丁公繼超,字冠群,生於民國十六年,山東嶧縣六區丁庄村人,乃運河支隊之英勇戰士也。少時家貧,祖父丁文庭父親丁廣友皆目不識丁,生計維艱。年六歲,常隨祖母母親放牛割草拾柴,時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饑。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 天天要聞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6月28日,一場關於「龍騰大邑商」的學術沙龍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舉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以考古學家的嚴謹與美術史家的敏銳,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解碼青銅器與玉器上的龍紋密碼,揭開商代龍形象的神秘面紗。活動間隙,韓鼎教授接受了正觀新聞記者專訪,從龍與饕餮共存的禮制密碼,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段勇簡歷段勇,男,漢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96年9月參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後在蓬溪縣蓬南鎮政府、遂寧市紀委監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歷任...
中國東極「魚經濟」 - 天天要聞

中國東極「魚經濟」

新華社哈爾濱7月2日電 題:中國東極「魚經濟」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在中國大陸最東端的撫遠市,東極魚市裡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喚醒了城市的清晨。撫遠原名「伊力噶」,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這裡地處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兩大水系交匯處。這座被譽為「華夏東極」的邊境小城,正書寫著中國「魚經濟」的生動樣本。綠色無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