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2022年07月14日21:38:18 歷史 1617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7月13日,岳陽縣微水愛心志願者協會到平江縣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由大愛無疆公益、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舉辦,微水愛心志願者協會承辦的「逆風飛翔·線下集體陪伴活動」,旨在重溫革命歷史,銘刻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共有30餘名志願者和事實孤兒參加。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1928年7月22日,彭德懷同志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偉大膽略和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與滕代遠、黃公略等共產黨人一起在天岳書院(平江起義舊址)組織發動了著名的平江起義。這是繼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之後,我黨領導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裝起義,成立平江縣工農兵蘇維埃政府,建立了工農紅軍第五軍,開闢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早上8:30,大家在縣文明實踐服務中心集合後,便登車開展愉快的平江之旅。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志願者一對一陪同每個孩子,在車上進行了互動遊戲,瞬間拉近了大家的距離。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周令釗,湖南平江人,著名藝術家、美術教育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2019年當選「最美奮鬥者」,2021年被評為「傑出建設楷模」。周令釗美術館展出周令釗與其妻陳若菊創作的作品260餘幅,如設計或參與設計的開國大典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像、油畫《五四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少先隊隊旗、共青團團旗、八一勳章、獨立自由勳章、解放勳章、第二至四套人民幣等,全面展示了周令釗的藝術人生及家國情懷。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活動第一站,大家來到平江縣周令釗美術館,首先講解員介紹了「三色平江」,淺藍一條綠色平江孕育的文化厚土;碧綠一片山圍繞的生態沃土;鮮紅一代人眷戀的革命熱土,感受到平江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大家來到二樓參觀了周令釗參加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徽》的版型圖、由他總體設計的《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三套人民幣》的版型圖、他於1950年代創作的歷史畫《北京天安門》及1951年創作的歷史畫《五四運動》的復刻品等作品,一幅幅美術作品不僅僅是藝術品,更是一個時代的記載,照見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走過的苦難輝煌,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人性之美。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平江起義紀念館由平江起義舊址、彭德懷銅像廣場、史料陳列館組成。總佔地面積2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8700平方米,展區面積2500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等。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平江縣是全國四大將軍縣之一,自開國至今有上將5人,中將10人,少將51人,共66位將軍。」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活動第二站,大家來到平江起義史料陳列館,在講解的帶領下,認真聆聽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仔細觀看了歷史資料和實物展品,詳細了解了平江起義全過程。

一個個鮮活人物,一串串感人故事,一幅幅珍貴的圖片、一件件有價值的展品,還有當年使用的武器和生活用品,真實地反映革命先烈們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的戰鬥歷程,深深震撼和激勵了現場的每一個人。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通過今天的參觀活動,使我深深感受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先輩們為了後人們的未來,拋頭顱灑熱血,他們是英雄,他們的事迹應當值得我們銘記和學習。」參加活動的周同學感慨地說。

微水愛心:銘刻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基因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著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著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 天天要聞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龍門陣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寶成鐵路電氣化迎來開通50周年。這條穿越秦巴山脈的鋼鐵巨龍,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幾代人的夢想。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一個關於父女與寶成線的故事,也在這蜿蜒的鐵軌上,清晰迴響。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 天天要聞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有關情況。9月3日晚將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晚會根據中央安排,中央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