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賜死一個囚禁,雍正皇帝背後的兩個男人,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2022年07月14日18:48:35 歷史 1343

眾所周知,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歷史上一共存在過12位皇帝。

可是,你知道這12位皇帝中,哪位皇帝的登基之路是最為坎坷的嗎?

關於這個問題,想必有很多對歷史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會說:當然是雍正皇帝嘍!畢竟,雍正帝曾經歷過九子奪嫡,那場面不要太激烈了,還有誰會比他更費勁呢?

沒錯!就是他,大清朝第五位皇帝——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帝)

在「九子奪嫡」這樣兇險的境遇下,好在他最後勝出,並順利登基了。

一個賜死一個囚禁,雍正皇帝背後的兩個男人,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 天天要聞

那麼,雍正帝究竟是怎樣勝出的呢?

說到底,雍正帝之所以能夠擊敗自己的眾位兄弟順利登基,除了自己的努力經營之外,還離不開他背後的兩個男人——年羹堯隆科多

此二人你主內、他主外,全心全意幫助胤禛,才使得他在「九子奪嫡」的混亂局勢中取得了勝利。

按理說,這樣的頭號大功臣在其登基之後,等來的應該是位極人臣、風光無限才對。

然而,才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年羹堯和隆科多這兩位大功臣卻先後落得個賜死與囚禁的悲慘下場。

難道,雍正帝過河拆橋?或者是另有隱情?

想要弄清楚這件事,我們還得從「九子奪嫡」說起……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九子奪嫡」中,年羹堯與隆科多二人都不約而同地將「寶」押在了當時非常冷門的四阿哥胤禛身上,其中還是暗藏深意的。

一個賜死一個囚禁,雍正皇帝背後的兩個男人,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 天天要聞

首先,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年羹堯。

年羹堯,漢軍鑲黃旗人,出身官宦世家。

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曾在朝為官,從筆帖式到湖廣巡撫,再到太傅,在當時也是一方大員,很了不起的!

而他的哥哥年希堯,也曾在朝廷擔任過工部侍郎,出身算是非常不錯的。

自打年羹堯娶到了當朝大學士明珠的孫女之後,他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仕途可謂一帆風順,31歲就成了四川巡撫,妥妥的封疆大吏、開衙建府。

之後,更是官升一級,成為了川陝總督,主掌西部地區的軍政大權。

據說,年羹堯在川陝地區任職多年,主要就幹了兩件事情:

第一,修建了不少的驛站,為今後的打仗做好通勤保障準備。

第二,輔佐當時正在西北打仗的十四阿哥胤禵

一個賜死一個囚禁,雍正皇帝背後的兩個男人,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 天天要聞

說到這裡,怕是很多人都要問了:年羹堯不是四阿哥胤禛的人嗎,怎麼又會跑去輔佐十四阿哥胤禵呢?

其實,這裡說的輔佐是應該要打雙引號的!

與其說是「輔佐」,倒不如說他是在暗中監視十四阿哥,其目的就是為了想辦法防止十四阿哥在前線打勝仗、立戰功。

原本,十四阿哥就遠離京師,如同失去了對皇儲大位爭奪的優勢與主動權,而年羹堯的這一系列舉動,足以說明他為後來的雍正帝成功繼位,立下了汗馬功勞。

照此來看,憑著年羹堯的家世,他完全沒必要對這個「冷門」的四阿哥胤禛死心塌地,可為什麼還要這樣幫助他呢?

關於這個疑問,相信看過《甄嬛傳》的小夥伴們,多半能從中找到答案!

在《甄嬛傳》中,那個囂張跋扈、地位僅次於皇后的華妃,她的原型其實就是年羹堯的親妹妹年妃。

也就是說,雍正皇帝就是年羹堯的親妹夫,既然是自己的親妹夫,年羹堯不幫他又能幫誰呢?

一個賜死一個囚禁,雍正皇帝背後的兩個男人,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 天天要聞

其次,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隆科多。

隆科多,全名佟佳·隆科多滿洲鑲黃旗人,出身顯赫。

要知道,佟佳氏清朝時期可是大姓人家,且世世代代都是貴族。

歷史上對於「佟佳氏」曾用這樣三個字形容過:佟半朝。意思是說,幾乎半個朝廷的大臣,都是佟佳家族的人。

就拿隆科多的父親佟國維來說,佟國維曾經官至領侍衛內大臣,封一等公。

佟國維的地位之所以會這麼高,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佟國維將自己的胞姐嫁給了順治帝,而這個胞姐又生下了康熙帝,緊接著,他又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康熙帝。

這樣說,相信大家都有點頭腦發懵!

總之,佟國維既是康熙帝的親舅舅,又是康熙帝的准岳父,是親上加親的關係。

因此,隆科多和年羹堯一樣,屬於出身很好、背景強大、資源優越的人。

隆科多最初擔任宮裡的一等侍衛,沒過幾年就被提拔成了步軍統領衙門的統領,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九門提督。

這可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按照現在來看,最起碼也得是北京的司令員兼公安局長!

由此可見,康熙皇帝對他是多麼的信任。

一個賜死一個囚禁,雍正皇帝背後的兩個男人,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 天天要聞

那麼,出身如此尊貴,又深得康熙信任的隆科多,為什麼會在眾多皇子當中選擇四阿哥胤禛呢?

關於這個問題,似乎要比年羹堯更複雜一些……

首先,父親做局,胤禛積極拉攏。

當時,隆科多的父親佟國維因與太子胤礽素有矛盾,所以便倒向了同樣是奪嫡熱門選手的八阿哥胤禩一邊。

但是,佟國維心裡還是沒有把握,他認為還是不能把雞蛋都擱在一個籃子裡面,至少得給自己的家族留條後路。

於是,佟國維就攛掇自己的兒子隆科多,站在了四阿哥胤禛一邊。

再看四阿哥,他認為隆科多是步軍統領,手裡又有兵權,顯然是值得拉攏的!

其次,胤禛與隆科多存在兄弟情。

四阿哥胤禛是皇妃烏雅氏所生,可烏雅氏卻是宮女出身,身份十分低微。

因此,兒時的胤禛不是被母親帶大的,而是被送進宮中由皇后撫養的,恰好那時的皇后就是隆科多的胞姐。

所以說,胤禛和隆科多算是從小玩到大的發小,關係著實不錯!

一個賜死一個囚禁,雍正皇帝背後的兩個男人,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 天天要聞

另外,寧為雞頭,不為鳳尾。

在康熙末年的儲位爭鬥里,太子胤礽被廢之後,最熱門的兩位選手就是八阿哥胤禩與十四阿哥胤禵了。

不用想,他們身邊肯定會聚集不少的能人異士,如果此時的隆科多也在他們兩人之中二選一的話,即便日後成功奪位,隆科多又能佔到什麼大便宜呢?

可是,選擇四阿哥胤禛就不一樣了!

畢竟,四阿哥在當時算是冷門選手,力量薄弱,如果隆科多幫助他順利繼位的話,那就是妥妥的「雞頭」,第一大功臣,不是嗎?

值得慶幸的是,年羹堯與隆科多兩人最終還是押對了寶,都成為了胤禛繼位之路上的大功臣,而他們的關係也一度好到超乎尋常。

那麼,他們的關係到底好到了什麼程度,又是什麼導致了他們君臣翻臉的速度比翻書還快呢?

順利繼位後,雍正帝(胤禛)確實給了年羹堯與隆科多十分豐厚的政治回報……

一個賜死一個囚禁,雍正皇帝背後的兩個男人,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 天天要聞

年羹堯的「賜死」之路

年羹堯很快就接管了原本屬於十四阿哥胤禵的撫遠大將軍一職,主掌兵權。由於年羹堯常年駐守在外,所以便和雍正帝一直保持書信來往。

並且,雍正帝還時常將其稱之為「恩人」。

那麼,一向冷酷的雍正帝到底將年羹堯寵到了何種地步呢?

我們就來看看書信中,這些令人渾身起雞皮疙瘩的虎狼之詞:

「朕亦甚想你」、「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朕實在是想卿」……

兩個大老爺們兒,一大把鬍子,哈哈!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搞對象呢吧!

再看隆科多,那地位就更不用說了。

隆科多被雍正帝封為總理事務大臣,不管任何場合,甚至是在非常正式的官方文書中,都是一口一個「隆科多舅舅」地稱呼著,好不親熱。

一個賜死一個囚禁,雍正皇帝背後的兩個男人,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雍正帝更是逢人就稱讚隆科多是「聖祖皇考功臣」、「朕之功臣」、「國之良臣」、「當代第一超群類之稀有大臣」……

總的來說,雍正帝只想表達一個意思:朕的年羹堯與隆科多就是棒棒噠!

按理說,他們君臣之間都親密到如此地步了,接下來不是該扶搖直上才對嗎?

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才使得他們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呢?

時間回到雍正三年……

話說有一天,天上發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日月合璧,五星連珠

意思是說,月亮和太陽同時出現了,還有五顆星星連在一起,十分稀奇。

這種天文景象擱在現如今,大家也只是看看熱鬧、拍拍照,順便發個朋友圈而已。

然而,那個時候卻不行!

封建時期,大家都認為這種情況是「祥瑞之兆」。按照規矩,臣子們是要給皇上上表以示慶賀的,同時還要稱讚皇上,是因為他治國有方才會出現如此景象。

當然,年羹堯也不例外!

一個賜死一個囚禁,雍正皇帝背後的兩個男人,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 天天要聞

在年羹堯的上表中,他也是歌功頌德,字字句句都在誇讚雍正帝的仁政愛民、英明神武,可就在這些誇讚的話語中,有一個詞卻顯得很是特別:

原本,這個出自《周易》中的詞應該是「朝乾夕惕」

意思是說,一個人從早忙到晚,非常辛苦、非常勤勉,用在雍正帝身上也很合適。

可年羹堯卻將它寫成了「夕惕朝乾」

在我們看來,只是前後順序顛倒了一下而已,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可要用在當時的官方語境上,這個詞的問題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當時,「朝乾夕惕」的意思具體來說就是,皇上在早上對你進行了一番誇獎,到了晚上你就得認真地學習和領會,從中警醒自己,看看還有什麼不足或不得當的地方,要引以為戒。

一旦將這個詞顛倒過來變成「夕惕朝乾」,其中的意思就顯得有些微妙了!其意思就變成了,晚上要提高警惕、做足功課,第二天早上好用來應對皇上。

隱隱之中,難免會讓人覺得這個人對皇上不善,有作對的意思。

其實,這種事情可大可小,關鍵還是要看讀信的人在不在意……

一個賜死一個囚禁,雍正皇帝背後的兩個男人,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 天天要聞

那麼,雍正帝他到底在意嗎?

對不起,他很在意,非常在意,相當在意!

雍正帝不但在意,還徹底揪著這件事情不肯放手!

在雍正看來,年羹堯「自恃己功,顯露其不敬之意,其謬誤之處斷非無心」。意思是說,年羹堯不是一個粗心的人,也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這也絕不是他的無心之失。並且,年羹堯就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能耐,故意對他不敬。

面對雍正帝的「求」解釋,年羹堯也徹底懵圈兒了:我的皇上哎,我這就是筆誤,寫錯了呀,這可怎麼解釋呀!

雍正帝倒也乾脆,不是說不清嗎?那就不說了。

隨即下令,將甘肅、陝西和四川三省的高官全部調換,直接拔掉了年羹堯在這三省中的勢力。

緊接著,雍正又罷免了年羹堯川陝總督的職務,拿掉了他撫遠大將軍的頭銜,將他趕到杭州去做了個將軍。

按理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這個地方還是很不錯滴!

事實上,杭州將軍的職位也還算很高,如果非說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只有一個:年羹堯的兵權木有了!

然而,還沒等年羹堯反應過來,「牆倒眾人推」的局面就此展開了……

朝堂之上,大臣們一夜之間全部站到了年羹堯的對立面,攻擊他的奏摺連綿不絕。

其中,最讓年羹堯意想不到的,就是自己的心腹直隸總督李維鈞,竟然也連上三道奏摺,給他扣了一大堆的「帽子」。

李維鈞在奏摺中說:年羹堯「挾威勢而作威福,招權納賄,排異黨同,冒濫軍功,侵吞國帑,殺戮無辜,殘害良民」

這得是有多大的仇啊!條條款款,隨便一個都難逃死罪。

但是,雍正帝看過摺子後卻並未作何反應,只是雲淡風輕地將年羹堯叫到面前,要他一一解釋。

一樣的懵圈兒,一樣的無法解釋。

一個賜死一個囚禁,雍正皇帝背後的兩個男人,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 天天要聞

雍正帝還是按照老規矩:說不清是吧?那就不說了,官也別當了,就在杭州待著吧!

於是,雍正帝就給年羹堯在杭州安排了一個「閑散章京」的身份。

說白了,就是將年羹堯監視起來,軟禁在杭州城裡。

可是,總將其這樣軟禁下去,也終究不是辦法,到底該怎麼辦呢?

雍正帝想到了一個狠招:他自己不發話,而是下令讓各地督撫去討論。

要知道,各地督撫可都不是什麼善茬,個個老油條,出名的牆頭草,年羹堯落到他們手裡,就甭想有什麼好下場了!

順著雍正帝的心思,這些機靈的督撫們可謂竭盡全力,終於將年羹堯的死罪坐實了。

當然,念及年羹堯以往有功,雍正帝便給他留了些許顏面,沒有將其當眾砍頭,而是賜其自盡。

年羹堯死後,雍正帝下令:將其家產全部沒收,子女們則是該免職免職,該流放就流放。

一個賜死一個囚禁,雍正皇帝背後的兩個男人,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 天天要聞

隆科多的「囚禁」之路

隆科多做了幾年步軍統領後,逐漸感覺自己和雍正帝之間的關係有些彆扭了,每天聽著皇帝叫自己舅舅,覺得不大合適。

於是,隆科多便向雍正提出要辭去官職。

當時,雍正帝並沒有反對,也沒有挽留,而是就坡下驢:既然是這樣,那就隨了你的意!

直到雍正四年,俄國使團要與中方在中俄邊境的恰克圖,舉行一場邊界與經濟事務的談判,雍正思慮半天,便派自己的舅舅隆科多去了。

可是,這場談判進行了一年多,還是沒有結果,於是朝廷便派來使臣,將隆科多帶回了北京。

難道是談判不利,雍正帝要將自己治罪嗎?

不知道!

總之,隆科多一進北京城,就被押入了天牢關了起來。

直到後來,年羹堯才知道,原來自己和年羹堯是半斤八兩,早就被人扣上了十多項罪名。

並且,在所有參他的罪名里,有一項罪名頭等大罪:私藏玉牒底本

所謂「玉牒」,那可是皇家家譜。按照當時的規定,除了宗人府以外,任何人都不可翻看皇家家譜,即便是因公需要,也得經過皇帝批准才行。

一個賜死一個囚禁,雍正皇帝背後的兩個男人,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 天天要聞

那麼,隆科多為什麼要私藏玉牒呢?

其實,隆科多並沒有什麼特別意思,這只不過是他的一種收藏愛好而已!

因此,他不僅翻開看了,還將玉牒底本帶回家收藏了起來。

如果是以前,就憑他和雍正帝的關係那麼好,也許還回來也就沒什麼事了。

可是,自從隆科多將官職辭去,再加上談判失利後,兩人的關係就有些尷尬了。於是,雍正帝就抓住了這一條,給舅舅隆科多定了一條「大不敬」的罪名。

所謂「大不敬」,意思就是十惡不赦,永遠都不可能被赦免的罪名。

自此,隆科多便被圈禁在了北京西郊暢春園附近的一座房子里,被判無期徒刑。

一年後,隆科多就因病去世了。

綜上所述,有人可能會說:雍正帝這不是典型的過河拆橋、兔死狗烹嗎?

非也!

任何事情,我們都不可以過早地下結論,你知道年羹堯與隆科多私底下又是如何花樣作死的嗎?

作為頭號大功臣,年羹堯與隆科多在極短的時間裡,紛紛栽倒在了那些看似並不起眼的小細節上,最終落得個一人被賜死、一人被囚禁的下場。難免不令人懷疑,雍正帝是在故意刁難,找借口除掉他們。

實際上,這些事情並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

一個賜死一個囚禁,雍正皇帝背後的兩個男人,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 天天要聞

其實,「寫錯字」和「收藏玉牒」兩件事並不足以將他們治罪,只能算是他們走向末路的一根導火索而已,而真正令他們迅速倒台,卻是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年羹堯與隆科多二人,本身肯定是有問題存在的……

第一,妄自尊大。

就拿年羹堯來說,年羹堯身為川陝總督的同時,還得到了撫遠大將軍的頭銜,難免會令他開始飄飄然了。

畢竟,這樣的頭銜也只有十四阿哥胤禵曾經拿過,如今自己得到了,不就和皇子無二樣了嗎!

因此,年羹堯在撰寫文書時,對於跟自己平級的官員們,他也開始使用令諭對其發號施令了,一副居高臨下的態度。

一般情況下,凡是接到皇上聖旨的人,都得焚香叩首,要麼跪著、要麼肅立著恭恭敬敬地去看,可年羹堯卻不一樣,不但不叩首,而且還膽敢坐在凳子上看!

試問,這些事情如果傳到了雍正帝的耳朵里,他的心裡又會怎麼想?

第二,獨斷專行。

年羹堯與隆科多二人,仗著自己功勞大,曾經做了一件最為愚蠢的事情,也是帝王最為忌諱的事情:人事問題,隨心所欲。

他們在選拔幹部與下屬的時候,總是隨著自己的喜好與厭惡,獨斷專行。甚至連巡撫、布政使和提督這樣的重要職位,他們也敢擅自任免,完全不將朝廷的規章制度放在眼裡。

一個賜死一個囚禁,雍正皇帝背後的兩個男人,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 天天要聞

第三,與同僚關係緊張。

關於這個問題,年羹堯是最為嚴重的。

按理說,朝廷上同僚眾多,和一般人相處不融洽也就罷了。但是,年羹堯卻偏偏和雍正帝身邊的官員們作對,這不是找死嗎?

比如,四川巡撫蔡珽是年羹堯推薦給雍正帝的,也很快就成為了雍正的親信,原本這是一件好事,關鍵時刻說不定還可以幫自己一把。

可年羹堯似乎是被門夾了腦袋,一度認為:你是我推薦的,就得什麼事都聽我的!

因此,年羹堯就曾向蔡珽提出過,自己要在四川鑄錢,可四川壓根就不產鉛,所以就被蔡珽拒絕了。

正是因為這點小事,蔡珽徹底得罪了年羹堯。於是,他隨便找了一個借口,很快將蔡珽就地免職了。

抱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態度,幾年下來,年羹堯就將皇帝身邊的親信們全部得罪光了!

以上幾點,就是年羹堯與隆科多二人的問題所在。

至於為什麼這樣處理他們二人,雍正帝其實也有自己的考慮……

第一,為了鞏固專制,消除隱患。

封建社會時期,最注重的就是君主專制集權,而雍正帝更是如此,他的權力慾望是非常強烈的,而且他最厭惡的一件事,就是手下的大臣們專擅弄權。

一個賜死一個囚禁,雍正皇帝背後的兩個男人,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 天天要聞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命令殿上的將軍和軍士們卸下鎧甲,卻無一人回應,反而是年羹堯一聲令下,將士們全部照辦了。

關於劇中的情節是真是假,我們暫且不去追究,但意思還是表達得很清楚了:當時的雍正帝,明顯有種不被人放在眼裡,大權旁落的感覺。

第二,為了打擊朋黨,維護穩定。

對歷史感興趣的小夥伴們都知道,發生在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事件中,表面上是幾個阿哥在相互爭權奪利,可實際上卻並非如此簡單。

在這些阿哥們的背後,都存在著不同的政治利益集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朋黨之爭」。可以說,這場儲位之爭將整個朝廷弄的是天翻地覆、混亂不堪,這裡面當然就有年羹堯與隆科多二人了。

因此,雍正帝繼位後,對於結黨營私的「朋黨之爭」也是很厭惡的。

第三,為了懲處貪腐,整頓吏治。

毫無疑問,年羹堯與隆科多二人,有哪位不是收受賄賂賺得盆滿缽滿的?

對於如此典型的「大老虎」,雍正帝不打他們,又去打誰呢!

因此,這所有的一切,也不能怪雍正帝翻臉無情、過河拆橋,怪就怪年羹堯與隆科多二人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 天天要聞

貴州鎮遠:洪災後 忙恢復

6月28日晚至29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鎮遠縣遭遇特大暴雨襲擊,部分城區和鄉鎮出現洪澇災害。當地各級各部門全力以赴搶險救災,積極開展災後清淤、排水、搶修等工作,幫助受災群眾儘快恢復生活生產。6月30日,在貴州省鎮遠縣城關五小共和校區,老師在清理校園。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6月30日,商戶在貴州省鎮遠縣城...
致命的三次失誤 - 天天要聞

致命的三次失誤

項羽的人生巔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為他就是在這一年分封諸侯。要知道,當時的項羽可是諸侯的盟主,而劉邦僅僅只是十八路諸侯的其中一位諸侯。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紅色文物|開天闢地

上海,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小樓靜靜矗立,烏漆木門、雕花門楣、朱紅窗欞,芳華依舊。回望一百多年前,舊中國風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殫精竭慮,探尋救國救民的真理。拼版圖片:左圖為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的中共一大會址(新華社記者劉穎 攝),右圖為中共一大會址原址房間內部(中共一大紀念...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 天天要聞

湖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慶市開州區人,享年71歲。幼時讀私塾,13歲時父親因瑣事糾紛被當地惡霸打死後家道中落。為了生計,他開始給人家放牛。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 天天要聞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在某乎上看到一個答案,說的是為什麼多爾袞被後人捧得那麼高?這答案給我看樂了!說多爾袞有一項功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做了一個偉大的實驗。他以開國皇帝之實力,挫骨揚灰的悲慘結果,告訴了後世:帶著孩子的盤不能接,別人的兒子養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聞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軍老戰士、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歲。施平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舊文《施平:一隻理想主義的「土撥鼠」》(原載於2015年4月11日《文匯報》),以饗讀者。百歲施平,攝於2010年9月。「我是一隻土撥鼠。」施平在自傳里這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