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必要了解的:關於日本和安倍不得不再強調的觀點

2022年07月14日12:35:25 歷史 1778

1954年10月,應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的邀請,日本國會議員訪華團和學術文化訪華團參加了我國國慶觀禮。10月11日周總理會見了日本朋友,與他們進行了長達3個多小時的交談。周總理說:「60年來,中日關係是不好的,但這已經過去。我們應該讓它過去。過去的歷史不要再重演。」

——題記

非常有必要了解的:關於日本和安倍不得不再強調的觀點 - 天天要聞

安倍之死表示「幸災樂禍」成為一種「情緒正確」和「表達正確」,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據說某網紅因為穿了一件黑色的衣服,稍微表達了一些「禮節性的哀悼」就掉粉200萬。而某70歲老頭,一如既往地引導和迎合了這種「情緒和表達的正確」,則又讓自己正義的形象高大了幾分。

但這種情緒真的對嗎?這種理解好嗎?

首先,在我看來,這種「情緒」和基於這種情緒的表達是可以理解的。中日之間的歷史在那裡,安倍執政這些年日本官方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的表態有多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也是眾所周知的,那麼中國老百姓當然有理由藉此機會開心一下。

從感情上講,這是無可厚非的,甚至是理所應當的。但可以理解的情緒,不一定都是正確的、理性的情緒。我們當然可以任性,但任性並不值得提倡。

非常有必要了解的:關於日本和安倍不得不再強調的觀點 - 天天要聞

其次,我覺得我們要理性地分析一下這種認知和情緒是否完全正確:相當一部分國人是把日本當」敵人「看待的,那麼:

1、日本是不是我們的敵人?

2、安倍是不是我們的敵人?

3、中日之間是不是一定要不死不休?中日之間不死不休,對誰有利?

4、中日之間是不是應該和解?中日之間能不能和解?

拋開感性,回歸理性。以上4個問題是所有關心如何評價和面對「安倍之死」的國人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非常有必要了解的:關於日本和安倍不得不再強調的觀點 - 天天要聞

從我個人的認知和我對國家政策的理解來看,我覺得:

1、中日之間有很多矛盾和分歧。日本作為美國在遠東最重要的盟友,和我們也有許多潛在的衝突點。但是,中日之間在經濟上的重大利益關係,中日之間作為搬不走的「鄰里」關係,也迫使日本也不得不迎合美國「說得多,做得少」。比如,就沒有配合美國對我國的高科技產業加碼制裁,否則我們的手機產業基本會全面崩盤。所以,我不認為日本是我們的敵人。並且,我也不認為把日本定義成敵人是聰明的想法。

2、安倍作為一個典型的日本民族主義者,在釣魚島、台灣等問題上的表態,在日本「國家正常化」等政策上的推進,都讓我們很不舒服。但是,我們是不是也注意到安倍在第一個任期內全面推進了中日關係的回暖?是不是也注意到了在安倍任內完成了具有戰略意義的RCEP的協議簽訂?是不是也注意到新冠疫情後日本沒有與美國同步抹黑中國,反而在安倍的要求下,自民黨黨員每人扣5000日元工資捐款中國?是不是也注意到安倍在2006年上台第13天就訪問中國,打破了小泉執政下的中日僵硬關係?所以,在我看來,安倍雖不是中國的好朋友,但也不能用敵人定義。

3、總有一些人潛意識裡把「中日這間定義成敵人」甚至是「不死不休的」的關係。比如,某網紅的視頻就是在客觀引導和助長這種認知和情緒。但事實上講,加強中日之間的敵對情緒除了對中日兩國人民不利,還有什麼好處?誰願意看到中日關係越來越緊張?如果犧牲掉日本可以打斷中國的崛起,誰願意?那麼,國內迎合、配合這種「中日是死敵」的認知和情緒的自媒體是在為誰的利益服務呢?來回答一下!

4、在我看來,中日之間當然可以和解,也應該和解!中日兩國從唐朝算起,也應該是和平友好的時間遠長於敵對的時間吧!新中國成立以來,20世紀50年代我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的毛主席和周總理就已為兩國人民的和解而開展「民間外交」。1955年10月,毛主席和周總理熱情接見了以上山榮吉為首的日本國會議員訪華團。毛主席特別說道:「我們(中日)兩個民族現在是平等了,是兩個偉大的民族!」1956年10月6日,毛主席主動參觀了日本商品展覽會,並發言說:「中日關係中還有與美國的關係問題,美國不和我們合作,反對我們,所以也不喜歡日本和我們合作。中國希望同日本建立正常關係,也希望同世界各國,包括美國在內,建立正常的友好關係。中美兩國人民是友好的,只是政府關係不好。我上「西天」以後,我們的兒子一代可能好;再不好,孫子一代總會好起來的。」

非常有必要了解的:關於日本和安倍不得不再強調的觀點 - 天天要聞

1954年10月,應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的邀請,日本國會議員訪華團和學術文化訪華團參加了我國國慶觀禮。10月11日周總理會見了日本朋友,與他們進行了長達3個多小時的交談。周總理說:「60年來,中日關係是不好的,但這已經過去。我們應該讓它過去。過去的歷史不要再重演。」

而在當下的互聯網輿論中,誰在故意加深中日人民之間的矛盾?誰在配合和希望「歷史重演」?

最後,我想再次提醒還有些理智的朋友們:

你以為你喜歡的偶像真的是毛主席思想的踐行者嗎?你看他把毛主席掛在嘴邊、逢人就講、聲淚俱下,但是他的行為,在哪一點上是按毛主席的要求來的?這樣的人你去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里找,那個時代里橫行無忌的人都是這個樣子,有四個代表人物已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又一個甲子快過去了,這種人又能在網路上呼風喚雨,還有一群擁躉,真是可笑可悲!


如果您喜歡草根的文章,請"關注、點贊、轉發"!謝謝!或許在我的主頁能發現更多你喜歡的內容!(特彆強調:近期發現有其他自媒體轉載本人文章,請務必標明原作者,否則視為侵權)

推薦我的其他文章:

什麼是真愛國,什麼是假愛國?

起鬨不是愛國,無知不是良知

一個國家最可怕的是愛國空心化

有些人,談愛國可以,談見義勇為不行

為什麼有很多人把「批評與不愛國」等同起來?

假借愛國名義的網紅大V和前幾年的「公知」有區別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
你早,河北|一堂特殊的青春思政課;河北「獨角獸」再增一家;緊盯國企領域「逃逸式辭職」;關稅大限將至,誰是膽小鬼 - 天天要聞

你早,河北|一堂特殊的青春思政課;河北「獨角獸」再增一家;緊盯國企領域「逃逸式辭職」;關稅大限將至,誰是膽小鬼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開會議,審議《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習近平6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堅持從抓作風入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要求進一步落實到位。【10027.1萬名】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10027.1萬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