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必要了解的:關於日本和安倍不得不再強調的觀點

2022年07月14日12:35:25 歷史 1778

1954年10月,應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的邀請,日本國會議員訪華團和學術文化訪華團參加了我國國慶觀禮。10月11日周總理會見了日本朋友,與他們進行了長達3個多小時的交談。周總理說:「60年來,中日關係是不好的,但這已經過去。我們應該讓它過去。過去的歷史不要再重演。」

——題記

非常有必要了解的:關於日本和安倍不得不再強調的觀點 - 天天要聞

安倍之死表示「幸災樂禍」成為一種「情緒正確」和「表達正確」,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據說某網紅因為穿了一件黑色的衣服,稍微表達了一些「禮節性的哀悼」就掉粉200萬。而某70歲老頭,一如既往地引導和迎合了這種「情緒和表達的正確」,則又讓自己正義的形象高大了幾分。

但這種情緒真的對嗎?這種理解好嗎?

首先,在我看來,這種「情緒」和基於這種情緒的表達是可以理解的。中日之間的歷史在那裡,安倍執政這些年日本官方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的表態有多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也是眾所周知的,那麼中國老百姓當然有理由藉此機會開心一下。

從感情上講,這是無可厚非的,甚至是理所應當的。但可以理解的情緒,不一定都是正確的、理性的情緒。我們當然可以任性,但任性並不值得提倡。

非常有必要了解的:關於日本和安倍不得不再強調的觀點 - 天天要聞

其次,我覺得我們要理性地分析一下這種認知和情緒是否完全正確:相當一部分國人是把日本當」敵人「看待的,那麼:

1、日本是不是我們的敵人?

2、安倍是不是我們的敵人?

3、中日之間是不是一定要不死不休?中日之間不死不休,對誰有利?

4、中日之間是不是應該和解?中日之間能不能和解?

拋開感性,回歸理性。以上4個問題是所有關心如何評價和面對「安倍之死」的國人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非常有必要了解的:關於日本和安倍不得不再強調的觀點 - 天天要聞

從我個人的認知和我對國家政策的理解來看,我覺得:

1、中日之間有很多矛盾和分歧。日本作為美國在遠東最重要的盟友,和我們也有許多潛在的衝突點。但是,中日之間在經濟上的重大利益關係,中日之間作為搬不走的「鄰里」關係,也迫使日本也不得不迎合美國「說得多,做得少」。比如,就沒有配合美國對我國的高科技產業加碼制裁,否則我們的手機產業基本會全面崩盤。所以,我不認為日本是我們的敵人。並且,我也不認為把日本定義成敵人是聰明的想法。

2、安倍作為一個典型的日本民族主義者,在釣魚島、台灣等問題上的表態,在日本「國家正常化」等政策上的推進,都讓我們很不舒服。但是,我們是不是也注意到安倍在第一個任期內全面推進了中日關係的回暖?是不是也注意到了在安倍任內完成了具有戰略意義的RCEP的協議簽訂?是不是也注意到新冠疫情後日本沒有與美國同步抹黑中國,反而在安倍的要求下,自民黨黨員每人扣5000日元工資捐款中國?是不是也注意到安倍在2006年上台第13天就訪問中國,打破了小泉執政下的中日僵硬關係?所以,在我看來,安倍雖不是中國的好朋友,但也不能用敵人定義。

3、總有一些人潛意識裡把「中日這間定義成敵人」甚至是「不死不休的」的關係。比如,某網紅的視頻就是在客觀引導和助長這種認知和情緒。但事實上講,加強中日之間的敵對情緒除了對中日兩國人民不利,還有什麼好處?誰願意看到中日關係越來越緊張?如果犧牲掉日本可以打斷中國的崛起,誰願意?那麼,國內迎合、配合這種「中日是死敵」的認知和情緒的自媒體是在為誰的利益服務呢?來回答一下!

4、在我看來,中日之間當然可以和解,也應該和解!中日兩國從唐朝算起,也應該是和平友好的時間遠長於敵對的時間吧!新中國成立以來,20世紀50年代我黨的第一代領導核心的毛主席和周總理就已為兩國人民的和解而開展「民間外交」。1955年10月,毛主席和周總理熱情接見了以上山榮吉為首的日本國會議員訪華團。毛主席特別說道:「我們(中日)兩個民族現在是平等了,是兩個偉大的民族!」1956年10月6日,毛主席主動參觀了日本商品展覽會,並發言說:「中日關係中還有與美國的關係問題,美國不和我們合作,反對我們,所以也不喜歡日本和我們合作。中國希望同日本建立正常關係,也希望同世界各國,包括美國在內,建立正常的友好關係。中美兩國人民是友好的,只是政府關係不好。我上「西天」以後,我們的兒子一代可能好;再不好,孫子一代總會好起來的。」

非常有必要了解的:關於日本和安倍不得不再強調的觀點 - 天天要聞

1954年10月,應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的邀請,日本國會議員訪華團和學術文化訪華團參加了我國國慶觀禮。10月11日周總理會見了日本朋友,與他們進行了長達3個多小時的交談。周總理說:「60年來,中日關係是不好的,但這已經過去。我們應該讓它過去。過去的歷史不要再重演。」

而在當下的互聯網輿論中,誰在故意加深中日人民之間的矛盾?誰在配合和希望「歷史重演」?

最後,我想再次提醒還有些理智的朋友們:

你以為你喜歡的偶像真的是毛主席思想的踐行者嗎?你看他把毛主席掛在嘴邊、逢人就講、聲淚俱下,但是他的行為,在哪一點上是按毛主席的要求來的?這樣的人你去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里找,那個時代里橫行無忌的人都是這個樣子,有四個代表人物已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又一個甲子快過去了,這種人又能在網路上呼風喚雨,還有一群擁躉,真是可笑可悲!


如果您喜歡草根的文章,請"關注、點贊、轉發"!謝謝!或許在我的主頁能發現更多你喜歡的內容!(特彆強調:近期發現有其他自媒體轉載本人文章,請務必標明原作者,否則視為侵權)

推薦我的其他文章:

什麼是真愛國,什麼是假愛國?

起鬨不是愛國,無知不是良知

一個國家最可怕的是愛國空心化

有些人,談愛國可以,談見義勇為不行

為什麼有很多人把「批評與不愛國」等同起來?

假借愛國名義的網紅大V和前幾年的「公知」有區別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 天天要聞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在某乎上看到一個答案,說的是為什麼多爾袞被後人捧得那麼高?這答案給我看樂了!說多爾袞有一項功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做了一個偉大的實驗。他以開國皇帝之實力,挫骨揚灰的悲慘結果,告訴了後世:帶著孩子的盤不能接,別人的兒子養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聞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軍老戰士、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歲。施平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舊文《施平:一隻理想主義的「土撥鼠」》(原載於2015年4月11日《文匯報》),以饗讀者。百歲施平,攝於2010年9月。「我是一隻土撥鼠。」施平在自傳里這樣寫...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 天天要聞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一張老照片,珍貴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拍攝於1947年,拍攝地點在陝北小河村,這是毛主席與機要科人員留下的彌足珍貴的合影和罕見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此時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樣蹲在地上,也沒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並不影響他的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 天天要聞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哥走的是懷念,還有傷感兵駐慶遠期間爆發的「萬里回朝」事件,對石達開的打擊是致命的,除了太平軍精銳損失慘重,更嚴重的是此事帶來的感情傷害。石達開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那些曾經無限擁戴自己的兄弟們,為什麼都會選擇離我而去,難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