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入贅

2022年07月07日20:16:09 歷史 1253

小小說:入贅 - 天天要聞

小杏看著謝世軍離去,內心極其苦楚。她與這個男人有夫妻之名,卻無夫妻之實。結婚二年多來,她們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卻從來沒有行過夫妻之禮……

離婚,早就寫入了她們的劇本里。

那年,小杏談了一個男友,叫陽斌。不到半年她們就偷吃了禁果。起初男友還順著小杏,不想玩膩了小杏之後,陽斌顯出了本性。脾氣暴躁,吃喝嫖賭,樣樣俱全,並且還時不時以拳腳伺候,小杏在忍無可忍之下離開了陽斌,結束了這段孽緣。

然而,小杏與陽斌這事,小杏的父母並不知情。他們忙碌著生意,對小杏不聞不問。在他們的詞典里,只要有錢,何患找不到如意的女婿。他們在上海有好幾處房產,並且經營了二家酒店,資產已是上千萬,因為只有小杏這個女兒。他們計劃招一個上門女婿,以延續他們的香火。

不久,小杏發現自己懷孕了,她又不想去墮胎,左思右想,她得找個人結婚,不然陽斌知道了,非得來要孩子。那天,小杏看到一個農村來的男孩,一眼就看中了他,他叫謝世軍。

謝世軍來上海一個月了,因為是職校畢業,文化不高,難以找到工作,去工地上做過幾天,又有點吃不消。

小杏來到謝世軍身邊,問:「你是不是在找工作呀?」

謝世軍看了小杏一眼,說:「是的。」

「要不你先到我朋友的餐館去吧。」

「我恐怕不行,沒學過廚師。」

「沒事的,我讓朋友教你。」

就這樣,謝世軍就在小杏朋友的餐館找到了一份工作,小杏還為他租了房子。不久,小杏的肚子開始大起來,她找到謝世軍,說出了自己的苦衷。她說,她有一段孽緣,懷了孩子。她想把孩子生下來,但得馬上找個人結婚,不然孩子就是一個黑戶口。

「其實,第一次看到你,我就喜歡上了你,你願意娶我嗎?」小杏說。

謝世軍聽後,心想,小杏幫過我,我也沒有非分之想。既然她看上了我,就是在抬舉我,我不應該辜負了她,謝世軍於是答應願意娶小杏。

小杏挺著個肚子與謝世軍去登記了結婚,當小杏帶著謝世軍去見父母時,父母是大吃一驚。父親強烈反對這門婚姻,還揚言,如果不去離婚,就要斷絕父女關係。

小小說:入贅 - 天天要聞

母親見女兒與姓謝的生米煮成了熟飯,不得不讓女兒搬到另外一套房子去住,就這樣,謝世軍就與小杏開始他們的夫妻生活。謝世軍辭了工作,一直在家照顧小杏,真的是無微不至,悉心呵護。當然,小杏的母親自然不放心女兒,營養品與水果一樣不落下。

當小杏產下一個男嬰後,父母的態度才有所改變。但他們依然從骨子裡看不起這個來自農村的女婿,貧窮不必說,問題是還沒有什麼文化,讓他們覺得臉上無光,很沒面子,於是與謝世軍約法三章。第一,謝世軍必須做上門女婿。第二,謝世軍與小杏的孩子,必須同小杏姓。第三,謝世軍不能繼承他們家的財產。

不久,謝世軍就到小杏父親的餐館上班,當起了學徒,期間受到小杏父親的百般折磨,但由於肯吃苦,很快就學會了許多拿手菜的製作,在參加廚藝大比拼中,獲得銀獎。

謝世軍任勞任怨,早上四五點就得起床,做好一家人的早餐。丈母娘喝的粥,米要搗碎,講究細,滑,軟,並配二三種小菜。岳父的早茶,很為講究,主要是豆制乾絲和面點小食,比如餛飩,魚湯麵干拌面,炒麵等各種麵條,以及蟹黃湯包,鮮肉筍包,乾菜包等等。這些吃食,食材要新鮮,並且天天得換不同的口味。

謝世軍就跟他們雇來的保姆一樣,照顧著小杏一家,稍有不如意,就被臭罵一頓。

「你這個小癟三,還不如老子養的一條狗。」

「從你進我們家門那一刻,我就知道你是沖著我們家的財產來的。」

這些話語,嚴重地挫傷了謝世軍的自尊心。他也是爹娘養的,並且是謝家唯一的兒子,這種詆毀,讓他無法容忍,他向小杏提出離婚。

想不到謝世軍這一行為,激怒了丈母娘,她認為謝世軍根本沒有資格提出離婚,只有她們可以把他趕出家門,就像趕走自己養的一條狗一樣。

謝世軍想,人活著,尊嚴很重要。他是那種寧願坐在自行車上笑,也不願坐在寶馬車裡哭的那種人。

謝世軍要離開小杏,小杏自然有幾許不舍,但看到他那樣痛苦地活著,也有幾許不忍。謝世軍拯救了她,以及她的孩子,她覺得這個男人值得她去愛。如今,讓他走,就是對他最大的愛。

其實,謝世軍也不想離開小杏,這與入贅無關。他只是為了尊嚴地活下去,而不得不選擇離開。

小小說:入贅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 天天要聞

馬達Ⅱ感知·感恩·感奮

104年,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卻是從苦難到輝煌的一部奮鬥史。在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一部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 天天要聞

不止是 「縣委書記榜樣」:焦裕祿的鐵血敵後歲月

提到焦裕祿,你腦海里浮現的,是不是那個拄著拐杖、在蘭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著麥穗、望著泡桐的慈祥面容?沒錯,他是「縣委書記的榜樣」,是在和平年代裡為百姓謀生計、與風沙較勁的「老黃牛」。但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傳奇—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 天天要聞

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鬆綁」問題

來源:解放軍報●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關鍵要抓黨性、嚴黨紀習主席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要學習陳雲同志的豐富領導經驗」。陳雲同志關於改革開放條件下加強執政黨建設的許多前瞻性、戰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當年,陳雲同志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經濟要搞活,紀律要鬆綁」等錯誤觀...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 天天要聞

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廣東這支隊伍上榜

日前,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一批「四強」黨支部。記者留意到,駐守在深港邊界的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獲評2025年度國移民管理機構「四強」黨支部。皇崗邊檢站執勤十五隊擔負著福田口岸出境旅客邊防檢查任務,自2019年成立以來,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獲評廣東省青年文明號、深圳邊檢總站「先進基層...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 天天要聞

瓜地馬拉:拉丁美洲小國,因為美國的掠奪而陷入萬劫不復

說起拉丁美洲的歷史,相信很多人會想起一個辭彙:香蕉共和國。這個辭彙指的是在近代的時候,拉丁美洲因為被美國控制,很多國家處於產業單一的狀態。比如瓜地馬拉只生產香蕉,所以得出個名字:香蕉共和國。其實拉丁美洲在世界歷史上頗為尷尬:很多人印象里,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