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中醫劉惠民,牽頭創辦多所中醫醫院和學校,人稱「人民醫生」

2022年07月03日15:11:06 歷史 1982

劉惠民1900出生於山東,為人十分聰敏,舅父是當地非常有名的郎中,自幼耳濡目染,立志學醫救人。為學十分勤奮,加上痴迷中醫,因此,總是手不釋卷,空餘時間都用來讀中醫典籍。

1916年,他正式拜本村的名中醫李步鰲為師,由於悟性極高、勤奮刻苦,深得李師垂愛,於是傾囊相授,醫技日精。幾年後即可獨立行醫。但是,他深感知識之不足,於是邊行醫積累經驗,邊刻苦深研中醫歷朝歷代典籍。

著名中醫劉惠民,牽頭創辦多所中醫醫院和學校,人稱「人民醫生」 - 天天要聞

後來聽說上海有位名醫叫丁甘仁先生,於是特意到上海拜師,幾年後再拜瀋陽名醫張錫純為師,張先生對他非常賞識,將其安排到「奉天立達醫院」工作。四年後,考入「上海中西醫藥專門學校」深造。畢業後,回到家鄉繼續行醫,很快成為當地的名醫。

1931年,他在沂水縣辦起了「沂水縣鄉村醫藥研究所」,廣招學員,自編教材,親自授課,培養中醫專業人才。抗日戰爭爆發後,他立即參加八路軍,任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二支隊醫務處主任。

著名中醫劉惠民,牽頭創辦多所中醫醫院和學校,人稱「人民醫生」 - 天天要聞

後來因為工作需要回到沂水縣工作,在沂水縣創辦「山東大藥房」(新華製藥廠前身),為抗日根據地軍民和群眾醫傷治病,後來擔任山東衛生總局臨沂衛生合作社社長、魯中南新魯製藥廠經理等職,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立下了汗馬功勞。解放後,他先後主導建立了濟南市中醫院和山東省中醫醫院,並創辦了山東中醫藥大學

劉惠民不僅在發展中醫藥事業上做出了突出貢獻,而且治病救人的醫術也非常高超,甚至達到了神奇的地步。由於名氣很大,他多次給國家領導人治病,甚至最高首長第一次出訪蘇聯時都是隨行保健。

著名中醫劉惠民,牽頭創辦多所中醫醫院和學校,人稱「人民醫生」 - 天天要聞

劉老治病不拘一格,而是根據病情來開方下藥,該用大方時就開大方,該用小方時就用小方,不受古方和時方的限制,甚至很多時候採用民間小方。他在學醫的過程中,除了刻苦鑽研祖國醫學典籍外,還特別注意調查、收集和研究民間實用單方和中草藥。例如沂水一帶有用洋金花製成葯煙來平喘的單方,他反覆研究驗證後,查明原理,擴大了適應症範圍,並規定了一般用量,將這味民間常用的草藥發揚光大,在治療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中,發揮了非常好的作用。

著名中醫劉惠民,牽頭創辦多所中醫醫院和學校,人稱「人民醫生」 - 天天要聞

劉惠民從事中醫醫療、教學、科研工作近60年,精於中醫內、外、婦、兒各科,特別是對治療神經衰弱、乙型腦炎後遺症、風濕病等疑難病症有獨特的辦法。他醫德高尚,謙虛和藹,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作出了重大貢獻,因此,被譽為「真正的人民醫生」。

劉惠民一生勤奮著述,留下大量的學術專著。主要有《傷科學讀本》《中西藥物學概要》《中西診斷學概要》《麻疹和肺炎的防治》和《劉惠民醫案》等,是中醫從業者或者中醫愛好者非常好的實用書籍。

註:圖片來自網路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著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著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 天天要聞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龍門陣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寶成鐵路電氣化迎來開通50周年。這條穿越秦巴山脈的鋼鐵巨龍,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幾代人的夢想。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一個關於父女與寶成線的故事,也在這蜿蜒的鐵軌上,清晰迴響。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 天天要聞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有關情況。9月3日晚將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晚會根據中央安排,中央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