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巴農婦用乳汁救活的小八路,建國後竟成廳級幹部,卻不早日報恩

2022年07月02日22:16:23 歷史 1145

「娘啊,兒子來看你了。」

一個收拾得乾淨精神,一副政府人員打扮的60歲老人跪倒在一間破舊的民房中。老人看著面前蒼老不已的老婆婆,霎時淚流不止,情難自已。這位74歲的老婆婆面色欣喜,看著面前闊別已久的熟人,卻發不出任何聲音,原來她是一個聾啞人,但是她激動的手勢上下顫抖的比劃著,訴說著自己難以開口的思念。

啞巴農婦用乳汁救活的小八路,建國後竟成廳級幹部,卻不早日報恩 - 天天要聞

這對略有些奇怪的「母子」之間,有什麼不為人知故事呢?

老婆婆明德英——艱苦生活中的反抗者

啞巴農婦用乳汁救活的小八路,建國後竟成廳級幹部,卻不早日報恩 - 天天要聞

這位聾啞老婆婆是山東省沂南縣的一位普通農民,她的名字叫明德英。1911年。她出生在岸堤村的一戶貧苦人家,由於當時艱苦的生活環境,在她很小的時候母親便撒手人寰,由繼母撫養她長大。起初的明德英是個健全的小女孩,但是一場大病過後,惡劣的醫療條件讓她喪失了聽力和語言能力。

在當時,腐敗的清王朝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中華民國已經成立了,但清王朝遺留的各種歷史問題依舊存在,民國政府並沒有積極的去解決這些問題,因此當時中國的底層人民依舊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在那時軍閥混戰,動蕩不已的社會環境下,30歲的明德英不得不為了生計離開家裡,沿村乞討渴求一絲活的希望。

啞巴農婦用乳汁救活的小八路,建國後竟成廳級幹部,卻不早日報恩 - 天天要聞

或許是上天憐憫,明德英陰差陽錯下到了馬牧池鄉橫河村,當時的村民尚有餘糧,他們救下了奄奄一息快要餓死的明德英,還撮合她跟村裡的單身漢李開田。就這樣明德英在橫河村安定了下來,村裡人還給他們夫妻倆找了一份守墓人的營生,明德英夫婦靠著這份工作及開墾荒地勉強維持住了生計。

啞巴農婦用乳汁救活的小八路,建國後竟成廳級幹部,卻不早日報恩 - 天天要聞

這日子雖過得艱苦,但是好在安穩,但這祥和的氛圍卻被進村掃蕩的日本鬼子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不顧臉面,以巴黎和會上「國際社會」的縱容作為底氣,強行頂替德國,繼承了德國在中國山東地區的權益。日本人在山東地區肆意妄為,百姓敢怒不敢言,而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人更加無所顧忌,山東首當其衝成了他們進攻的地方。明德英所在的沂蒙山區,是眾多抗日英雄的根據地,因此每年日本都要重兵掃蕩,讓本就苦難的百姓雪上加霜。

小八路軍庄新民——燎原星火永不熄滅

啞巴農婦用乳汁救活的小八路,建國後竟成廳級幹部,卻不早日報恩 - 天天要聞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山東各地積極響應,面對日軍的重武器掃蕩,八路軍無所畏懼與之周旋。1940年,庄新民作為一名普通的八路軍衛生員,跟著大部隊參加突圍轉移戰鬥,但奈何敵人太過惡毒,我軍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而年僅18的庄新民也在這次戰鬥中身受重傷,與大部隊失去了聯繫。傷勢嚴重的庄新民強撐著一口氣,跌跌撞撞的躲避敵人,在他走到橫河村的時候終於支撐不住昏死過去。

啞巴農婦用乳汁救活的小八路,建國後竟成廳級幹部,卻不早日報恩 - 天天要聞

村口的李開田遠遠就看見路上躺著一個人,他急忙走過去,發現是一個年輕的八路軍戰士,他不顧日本鬼子「私藏八路殺無赦」的恐嚇,將失去知覺的庄新民背回家中。當時的明德英正好在照顧自己的孩子,看見丈夫上背著個人,急忙到跟前搭了把手,將受傷的庄新民輕輕地放在了炕上。

正在夫妻二人不知該怎麼辦之時,幾個追擊庄新民的日本兵趕到了村裡,日本兵凶神惡煞地講著一些明德英夫妻聽不懂的話,但他們心裡明白,肯定是在追那個受傷的小八路。看著日本鬼子明晃晃的刺刀,明德英夫婦卻沒有一絲害怕,淡定地給日本兵指了個方向,意思你們找的人從那邊跑了。幾個日本兵見狀也沒有為難夫妻二人,急忙追趕過去。

啞巴農婦用乳汁救活的小八路,建國後竟成廳級幹部,卻不早日報恩 - 天天要聞

深知日本鬼子殘忍的明德英夫婦知道,他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為了防止日本兵折返回來發現庄新民,他們夫妻二人不斷的轉移到附近的岩洞,村外的溝壑等地。就這樣,庄新民躲過了日本兵的搜捕,但是當時的他氣若遊絲,根本咽不下任何東西。

啞巴農婦用乳汁救活的小八路,建國後竟成廳級幹部,卻不早日報恩 - 天天要聞

看著逐漸虛弱的庄新民,明德英也顧不得其他,處於哺乳期的明德英解開了自己的衣襟,用自己的乳汁餵養庄新民。乳汁的滋潤讓昏迷的庄新民有了反應,明德英夫婦欣喜地發現庄新民的嘴角抽動了一下,這證明庄新民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庄新民傷勢恢復——飲冰難涼熱血

啞巴農婦用乳汁救活的小八路,建國後竟成廳級幹部,卻不早日報恩 - 天天要聞

在極其缺乏醫療用品的當時,明德英夫妻靠著老祖宗的方法上山採藥,精心搗碎後敷在庄新民的傷口上。為了防止庄新民傷口被感染,明德英夫婦不厭其煩地給他清潔身體,換敷草藥。當時日軍進村把糧食幾乎都搶完了,明德英夫妻本是靠著挖野菜過日子,但看著虛弱的庄新民,夫妻二人決定將家裡唯一的兩隻雞燉了給庄新民補身體。

在明德英夫妻二人的悉心照料下,傷勢嚴重的庄新民漸漸恢復了過來,但他的傷勢依舊需要靜養。庄新民不願自己拖累這個貧苦的家庭,於是他多次想要拖著虛弱的身體去追趕大部隊,但都被明德英夫婦攔了下來。明德英夫妻盡心儘力地照顧庄新民,直到庄新民恢復得差不多了,明德英夫婦才讓他離開,繼續為革命事業而奮鬥。

啞巴農婦用乳汁救活的小八路,建國後竟成廳級幹部,卻不早日報恩 - 天天要聞

分別之際,年少的庄新民雙膝跪地,眼淚不受控制地流出,哭著喊到:

「娘,爹,現在革命事業需要我,但你們的大恩大德我這輩子都忘不了。等到仗打完了,只要我還活著,就一定會回來孝敬你們。」

革命事業成功——庄新民步步高升

啞巴農婦用乳汁救活的小八路,建國後竟成廳級幹部,卻不早日報恩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頑強團結,日本侵略者被趕跑,反動派也敗北退守台灣,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此時,國內的戰事才算是結束了,庄新民依靠自身成為了開國元帥陳毅手下的一員,在繁華的上海工作。穩定後的庄新民一刻也沒有忘記明德英夫婦的恩情,但是由於當時傷勢較重,分別時也沒有留下夫婦二人的地址信息,他只好不斷地給山東沂蒙山區發信件,委託認識的人打問明德英夫婦的下落。

功夫不負有心人,1955年終於找到了明德英夫婦的地址。庄新民的事迹被陳毅聽說之後,陳元帥十分高興,大肆讚揚庄新民不忘恩情的良好品質。而庄新民也水漲船高,一路高升成為了廳局級幹部,庄新民由於自身工作限制的原因,不能隨便離開上海。但是他又怎能放著恩人不管呢?於是他便打算將明德英夫婦二人接到上海來,可惜的是那時候明德英剛大病初癒,一路的舟車勞頓對她來說太勉強了,所以李開田便隻身一人來到上海,來看看這個許久未見的孩子。

啞巴農婦用乳汁救活的小八路,建國後竟成廳級幹部,卻不早日報恩 - 天天要聞

當庄新民見到佝僂著身軀的李開田時,滿腔情緒不知所言,久久不願鬆開握著的手。庄新民就把李開田當做自己的父親,晚上親自給他洗腳,還特意留出時間陪他見識上海的繁華。這期間庄新民毫不吝嗇地表達自己對「母親」和弟弟妹妹們的思念之情,希望他們可以一同來上海。但是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李開田還是不適應城市的繁華,便委婉地向庄新民提出要回家陪伴老伴的意願。

庄新民見此也不好再挽留,等到李開田走的時候,他向同事借錢湊夠了一千元,希望李開田能拿著這些錢先改善下家裡的生活,還買了許多補品讓李開田一同帶回去。但樸實的李開田並沒有收下錢,萬般推辭之下只好拿出三百當做路費,其餘的說什麼也不肯收下。

啞巴農婦用乳汁救活的小八路,建國後竟成廳級幹部,卻不早日報恩 - 天天要聞

李開田回去後,庄新民依舊不時地往家裡寄錢寄各種營養品。1985年,60歲的庄新民終於踏上了回家之旅。

「娘,救我命的娘,您的兒子回來了。」

頭髮花白的庄新民帶著自己的兒子和孫子,三代人齊刷刷地跪倒在明德英李開田二人面前,在場的人都被這氣氛感染,無一不動容。

啞巴農婦用乳汁救活的小八路,建國後竟成廳級幹部,卻不早日報恩 - 天天要聞

1995年,84歲的明德英在睡夢中安詳離世,遠在上海的庄新民聽見這個消息悲痛交加,跪在地上朝著山東的方向痛哭流涕。為了讓後人記住明德英老人的這份恩情,庄新民在自己家中供奉著母親的靈位,庄新民病逝之前還將自己的後人叫到床前,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忘記明德英這位中國紅嫂,也告誡後代要珍惜現在和平的生活。

感人的故事到這就結束了,中國人民經歷無盡的戰火才擁有現在的生活,希望後輩一直銘記革命先烈的崇高理想,為建設更好的中國奉獻自己的力量。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聞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溫的養子徐知誥代吳稱帝建國,國號為齊。939年,徐知誥恢復李姓,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孫,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駕崩,子李景繼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車圈流傳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嗎?

「房地產行業的『三道紅線』影響深遠,但類比到車圈,不免有些『望文生義』之嫌。」 文 / 巴九靈 汽車行業似乎正走向一場前所未有的收緊。 帶動這種氛圍的,是一則尋不見來源....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