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2022年07月02日11:04:03 歷史 1729

1954年8月份的一天,哈軍工院長兼政治委員陳賡,親自召集預科第三期學員新生,在學院的中心廣場上,做了一次報告大會。

一個小時後,陳賡口乾舌燥地喝了一茶缸開水,準備休息一下,而就在這時,從下面突然遞上來兩個小紙條,陳賡低頭一看樂了,原來上面寫著:

「陳院長,要不然你下來走到中間,讓我們好好看看你長啥樣?」

陳賡作為一校之長,正在台上作報告,為何下面的學生,卻傳紙條讓他走下台,這是怎麼回事呢?陳賡最後又是如何處理這件事情的呢?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陳賡將軍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座封閉化軍事管理的全日制軍事大學,哈軍工學院建學伊始,就將正規軍人生活的養成教育列為重中之重。

想要將一名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普通高中畢業生,訓練成作風優良,敢打硬仗,具備一定軍事化素養的軍人,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事情。

畢竟,行軍打仗,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就算一些上過戰場打過仗的老革命幹部,如果不抓正規軍事化教育,時間長了,也會變得拖拖沓沓,一點也沒個兵的樣子。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哈軍工學院

而早在1953年4月初的時候,陳賡就特意命令哈軍工學院的隊列部,將全院在職幹部,分別編練為3個大隊和12個中隊。

每天和哈軍工學院的新生,一起學習解放軍軍隊紀律、隊列、內務三大條令,進行最嚴格的軍事化訓練。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偷懶耍滑,違者嚴肅處理。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哈軍工學員正在訓練

為了充分調動哈軍工在職幹部的積極性,陳賡還專門召開了行政隊列的專項工作會議,在會議上,陳賡提出了16個字的大方針:即「以身作則、教養兼施、就地糾正、追上一級。」

同時,陳賡特意指出:「在哈軍工學院內部,決不能放過任何一件違反軍規軍紀的事情,各級單位要隨時起到監管和登記的作用。

但凡出現違規違紀的人或事,絕不姑息,必須嚴肅處理,一旬一報,做到定期公布與評比。」

哈軍工學院規定:新生學員入伍進學後,要嚴格執行「一日生活制度」。顧名思義,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熄燈睡覺,都要嚴格按照學院規定的作息時間和規矩辦事。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陳賡大將

早晨只要聽見起床號聲,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穿衣下地,然後跑到樓下集合出早操。晚上熄燈號一響,學員必須齊刷刷熄燈睡覺,誰也不準嬉笑打鬧。

學院組織的集體活動,必須統一著裝,整隊帶出,全隊帶回。

每到周末時,哈軍工學院還會專門命令以班級為單位,檢查軍容風紀和整理內務,如果有人外出,必須打報告請假,回學院必須銷假。

上課和到食堂打飯,必須做到兩人成伍、三人成行,嚴禁嘻嘻哈哈聊天,路上與同學和教員相遇,必須抬手敬禮,嚴禁默然而過。

外出請假到電影院看電影,或者下館子吃飯時,只要假期時間接近,哪怕電影未散場,哪怕菜品還沒有齊,也得趕回學院進行銷假。如果有人害怕等公交車耽誤時間,那就跑步返回學校。

可以說,這樣的規章制度,已經有些不近人情,是完全按照軍隊標準來執行的。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哈軍工門前的陳賡雕像

哈軍工建校的宗旨,就是為了給軍隊補充新鮮血液,提供儲備幹部,所以不需要弱不禁風,只會死讀書,讀死書的書獃子。

學員們必須提前適應軍隊枯燥乏味的生活,以免將來去了部隊手忙腳亂,那可就把哈軍工學院的臉丟盡了。

不過,在哈軍工學院內,有一個工作崗位,是學員們夢寐以求的,那就是臂戴黃色袖標、佩帶武器的值班員。

值班員是學院各級行政領導,在貫徹軍事條令上的得力助手,除了幫助管理之外,值班員有時還要在深夜檢查宿舍、替學員蓋被子。

如果發現病號,值班員必須在第一時間找醫生看病,所以,只要是有幸當上值班員的學員,都會感覺非常自豪。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哈軍工學員訓練

可是,即便哈軍工學院的要求如此嚴格,但卻依然經常遭到蘇聯顧問奧列霍夫的嚴厲批評:「你們像什麼樣子?就是一幫披著軍裝的老百姓……」

一天上,蘇聯顧問奧列霍夫專門通知學院各部、系的領導幹部在哈軍工學院的王字樓前集合,讓他們對文廟街上經過的軍人評頭論足,著重關注他們軍容、風紀、以及行軍姿態。

只要逮住一個行為舉止不規範的人,馬上就命令所屬單位的領導,對其進行嚴厲批評和改正後,才予以放行。

而蘇聯顧問奧列霍夫這一招殺雞儆猴,也直接震動了整個哈軍工,從此以後,全院誰也不敢馬虎,只要穿上軍裝,就必須時刻注意儀容儀錶,時刻提高警惕,坐到行如風,站如松,坐如鐘。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蘇聯顧問奧列霍夫

9月份,開學季。蘇聯顧問奧列霍夫專程找到哈軍工學院的各系、各科主任談話,有的專科主任心理素質較差,面對滿臉嚴肅凝重的奧列霍夫,心裡非常緊張。

要麼就是聽不清奧列霍夫的問話,要麼就是回答吞吞吐吐,驢唇不對馬嘴,詞不達意,這樣的情況,讓奧列霍夫感到十分惱火。

所以在10月初的時候,奧列霍夫就特意親筆寫了一封言辭尖銳的信件,然後託人轉交給哈軍工學院的院長陳賡。

在這封信件中,奧列霍夫將各系的專科主任抨擊得一無是處,陳賡看後忍不住搖頭苦笑:「要按照奧列霍夫同志說的,那哈軍工的各系領導幹部,都應該主動辭職了。」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陳賡大將

但蘇聯顧問奧列霍夫同志卻根本不在意其他人看自己的眼神,他是真的干一行愛一行,將哈軍工學院當成了自己的命根子。那種恨鐵不成鋼的負責精神,讓陳賡非常感動。

陳賡最喜歡奧列霍夫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哈軍工學院雖然是軍校,但卻也是新中國的高等學府,作為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所全日制軍校,它的一切,都應該是表率。

尤其是軍紀和軍事正規化制度,都應該敢為人先,特立獨行,因為一支軍隊,如果沒有過硬的紀律,那就是一盤散沙。

如果將來,哈軍工學院的學生走出去,去到軍隊里,卻不被人承認是軍人,只是一批穿著軍裝的大學生,那對於我們哈軍工學院的建校宗旨是背道而馳,甚至難以忍受的。

這樣的莫大恥辱,絕對不能出現在哈軍工學院里。」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哈軍工學員合影

1954年8月份,哈軍工預科第三期,一共有1000餘名新生入校,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不滿20歲的青蔥少年,他們都是各地重點高中的應屆畢業生。

這些孩子在進入哈軍工學院後,整個人的情緒依然處在考上大學金榜題名的興奮之中,滿臉未退的稚氣,渾身上下都洋溢著躁動不安的青春活力和求知慾望。

剛進入哈軍工學院的大門,他們就被強制性地套上了軍裝,雖然軍帽上少了一顆鮮艷的紅色五角星,但這1000餘名新生,卻立時感覺自己完成了從老百姓到軍人的升華。

言談舉止間,儘可能模仿學院內的軍事教員,時刻以軍人的身份自居,走起路來昂首挺胸,彷彿連說話喘氣的聲音都變了。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哈軍工學員合影

可就在幾天後開始的軍訓中,這些新生就馬上被打回了原形,新生每天在哈軍工學院的操場上,周而復始,進行8個小時的士兵基本實操訓練。

「立正、稍息、齊步走、跑步走」等指令,都快讓耳朵磨起繭子了。而且無論日晒還是雨淋,都必須站軍姿、踢正步,訓練卧倒和匍匐前進,短短几天時間,1000餘名細皮嫩肉的新生,就開始叫苦連天。

腰酸背痛、大腿紅腫、手腳起血泡的痛苦,徹底打破了升入大學的美好幻想,一些牢騷和腹誹,也開始在新生中傳開了。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哈軍工訓練

「誒,你們說咱們這是遭的什麼罪啊?這是上學啊還是來到軍營了,為什麼要練這個?太痛苦了,太難受了,早知道我就不報這什麼哈軍工學院了,我想回家了。」

「對啊對啊,現在仗都打完了,還練這些幹嘛?就算是以後上戰場打仗,也不用我們大學生啊,我們可是大學生,很金貴的,還這麼苦練幹嘛?」

「行了,都少說兩句吧,我那會兒去食堂打飯的時候,聽二期的老學員說,這只是開胃菜,以後還要到野營訓練作業場實操訓練呢,聽說那兒的生活條件和環境更加艱苦。」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哈軍工學員合影

幾天後,突然發生的一起惡劣事件,直接震動了整個哈軍工學院,預科三期新學員,不斷有人因為受不了訓練的艱苦,思想開小差當了逃兵。

二期學員雖然也有逃兵,但卻只有2個,後來被抓了回來,已經洗心革面,訓練非常認真,重新獲得了哈軍工學院的入學資格。但沒想到預科第三期學員,逃跑的人數更多,反倒是讓陳賡感覺有些棘手。

一天,同住在一個宿舍,來自上海的四名新生一起溜走,全部當了逃兵,不過,這四名新生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竟然在逃跑前,專門在宿舍里留下了一張小紙條:

「我們上當了,我們是來上大學的,不是來當逃兵的,哈軍工學院欺騙了我們。」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陳賡

陳賡看著紙條,心中的火氣難以壓抑,猛地拍案而起,憤怒地道:「上海,又是上海,第二期那倆就是上海的,現在可倒好,又有4個上海學生當了逃兵,簡直豈有此理?

這些人簡直就是在給上海人丟臉,把電話拿來,給我要通陳毅市長辦公室。」

而連續不斷逃跑的新生,也給陳賡敲響了一個警鐘,所以他立即就做出了一個決定:親自為預科第三期新生作一場大報告。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陳賡大將

當天下午,陳賡就專門在王字樓前的中心小廣場前,召集哈軍工學院的預科第三期新學員、帶隊軍事教員和隊幹部們,主持召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報告大會。

烏泱泱上千人席地而坐,靜靜等待著陳賡訓話,預科主任張文峰、副主任屈興棟同志,分別坐在陳賡的兩手邊。

陳賡身上雖然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舊軍裝,但卻坐如松柏,整個人的精氣神很好,遠遠望去,氣勢逼人,在夕陽的映射下,臉色微黑透紅,不怒自威。

這時,秘書突然遞上來一份準備好的演講稿,但陳賡隨意翻看了兩眼,就扣在了桌面上,他個人更喜歡即興演講,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陳賡在哈軍工

後來,秘書又將麥克風挪到陳賡的面前,陳賡以為這是要給他錄音,臉色一拉,就將麥克風推到一旁,嘴裡嘟囔著:「我最煩這個東西。」

還是預科主任張文峰附在陳賡的耳邊低聲解釋了幾句話,陳賡才又將麥克風拿回到自己的面前。

陳賡清了清嗓子,就開始講話,從國內外的形勢,分析到學習掌握先進軍事技術的重要性,他洪亮的聲音,幽默詼諧的話語,很快就抓住了台下學員們的內心:

「國家為啥要成立哈軍工,毛主席又為啥要讓兄弟我來當院長,這是因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有深刻體會。

小米加步槍和美國人的飛機坦克對打,是不佔上風的,所以我們只能用人命去填,這是不行的,完全不符合現代化戰爭的規律。所以,我們立志要改變這一現狀。」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陳賡在主席台訓話

陳賡說到這兒的時候,突然笑了笑:「當時,我們在朝鮮戰場上,也從美國人的手裡搶到了坦克,但就是沒人會騎,怎麼辦呢?

那就只能將搶來的坦克全部推到水溝子里,我們不會騎,你老美也休想騎。」台下頓時笑成一片。

然後陳賡又繼續說道:「後來,蘇聯老大哥支援了我們30輛坦克,還給我們專門培訓了坦克手,但我們操作不熟練啊,看著斜坡就沖,也不管它的坡度有多麼陡峭,然後坦克翻車了。

我們高價買來的東西成了廢鐵,這都是教訓和經驗啊,同樣的錯誤,我們絕對不能再犯。」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陳賡在哈軍工

陳賡說得繪聲繪色,引人入勝,下面靜悄悄的,誰也不敢大聲喧嘩:

「後來到了1950年,兄弟我奉命去越南當軍事顧問,在兵力分配和炮火集成上,和越南的武元甲將軍發生了嚴重分歧。

他呢,主張分散,而我主張集中,誰也說不過誰,兄弟我一看這事兒要崩啊,就趕緊去找胡志明同志。

我拍著他的肩膀說,老胡啊,這場仗你想不想贏,想贏的話就聽我的,咱們集中優勢炮火和兵力,畢其功於一役,殺他個人仰馬翻。

你們還別說,胡志明還真聽我的,就按我的意思辦,結果我們打贏了,本以為我打了勝仗立了功,回國後應該有褒獎吧?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胡志明

沒成想毛主席一見我就拿著這件事說教,說我犯了大國主義,軍事顧問只有建議權,沒有決策權。

我也的確是頭腦發熱,以為還是在廣州和胡志明天天泡在一起聊天呢,結果忘記了人家現在已經是越南主席了,所以毛主席的批評呢,我也接受,中央的批評是對的。」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毛主席

陳賡天南地北聊了一個多小時,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說得口乾舌燥,預科主任張文峰遞給他一茶缸白開水,讓他休息一下。

沒想到在這時,下面突然傳上來2張紙條,陳賡接過來一看,頓時笑出了聲,大聲地念叨:「陳院長,我們坐在後面看不清你長什麼樣子?

請你下來,走到我們中間,讓我們看看你到底長啥樣?陳院長,請你下來,我們都想與你握握手啊。」陳賡話音剛落,全場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陳賡也不做作,仰頭將茶缸里的開水一口抽干,笑著站起來:「大家這個要求我還是能滿足的,不就是想看看我長什麼樣子嗎?不過提前說好啊,我本人可長得不好看,沒啥看頭。」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陳賡在哈軍工

然後,陳賡就在預科主任張文峰、副主任屈興棟同志的陪同下,走下主席台,在預科第三期學員中間走了一圈,學員們爭先恐後與陳賡握手。

陳賡來者不拒,轉了一圈,和每一名學員都握了手,手臂都有點發酸了。

突然,陳賡在一個長大五大三粗的學員面前停下,這名學員來自瀋陽,名叫王洪波,陳賡樂呵呵地問道:「你今年多大,有對象了嗎?」

王洪波立定敬了一個軍禮,激動道:「報,報告,我今年20歲,還沒談戀愛呢。」

「那就好,那就好,正是青春少年時。」陳賡慈善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正是學習的好時候,要集中注意力,也要引導周圍的學生,千萬不要早戀啊。」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陳賡講話

王洪波看著平易近人的陳賡,心情舒暢,心情慢慢平靜下來,鬼使神差地問了一句:「陳院長,你今年多大了呀?」

陳賡哈哈一笑:「51歲了,老嘍,天下是你們這些小年輕的了,也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再活10年?」

「陳院長身體好得很吶,我看啊,何止再活10年呢。」王洪波大大咧咧地笑道。

「對啊對啊,陳院長看起來還很年輕呢,一定能再活幾十年,你一定可以長命百歲的。」學員們七嘴八舌地說道。

「好好,那就承你們吉言。」陳賡站在原地雙手叉腰,哈哈大笑起來。

1954年,陳賡在哈軍工作報告,三期學員:你下來讓我們看看長啥樣 - 天天要聞

圖 | 陳賡將軍

而這時的陳賡和哈軍工的學員們,恐怕誰都不會想到,陳賡的生命竟然只剩下了7年,1961年,陳賡大將在上海療養期間,突然遺憾病逝,年僅58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著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 天天要聞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董卓,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軍事人物,其形象在後世的文學和歷史記載中往往被賦予了諸多負面標籤。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歷史文獻,尤其是《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書,可以發現董卓早年的形象與性格並非如《三國演義》中那般單一和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