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2022年07月02日09:23:29 歷史 1162

1976年1月8日的早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周恩來總理與世長辭...

周恩來去世的消息一傳出,全國人民都悲痛萬分,甚至全世界的人都在哀悼這位偉大的人物,很多人都會因為中國失去了這樣的一位領導人而感到可惜。

儘管在當時嚴令禁止人們為周恩來戴孝,但是在中國很多地方的黑紗和白花還是在一夜之間被買光了。

在當年,全國十幾億人民用真摯的淚水送別了我們這位偉大的總理周恩來。而周恩來的妻子鄧穎超更是因為周恩來的去世而悲痛欲絕。

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 天天要聞


周恩來被確診出膀胱癌


新中國成立以後,周恩來還一直在為國家的前程奔波著。

機器也有損耗的時候,更何況是一個人呢?如果一個人長期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即使身體素質再好也會有撐不住的一天。

1967年的二月份,周恩來突然感覺呼吸困難,胸口絞痛得非常厲害,因此,周恩來只能放下手上的工作到醫院做了檢查,最後,周恩來被確診出了心臟病。

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 天天要聞

為了讓生病的周恩來能夠好好地休息,很多黨內的同志都不停地勸說他,叫他不要那麼拚命。

周恩來為了不讓同志們為他擔心,口頭上答應了他們的請求,實際上還在硬撐著完成黨中央的各項工作,有時候,甚至好幾天都沒有合過眼。

這樣過度的勞累,讓本來就患有心臟病的周恩來經常出現心絞痛的癥狀,因此,他每天必須得服好幾次葯,每個夜晚必須得吸氧後才能安心地入睡。

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 天天要聞

九月末的時候,為了迎接國慶節的到來,周恩來在黨中央的要求下,準備試寫「熱烈慶祝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八周年」的祝詞。

當周恩來提起筆的時候,他的手就開始不聽使喚地顫抖著,根本無法提起筆來,堅持不住的周恩來不得不在秘書的陪同下到醫院接受治療。

後來,為了周恩來的身體,黨中央不得不派醫護人員寸步不離地守在了周恩來的辦公室外,以便周恩來發病時能夠得到及時的搶救。

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 天天要聞

(接見外賓)


1972年5月,醫生在為周恩來做體檢時,發現了周恩來的尿液出現了紅細胞,醫生非常的擔心,就趕緊派人對周恩來的身體進行全面的檢查。

後來,周恩來被檢查出了膀胱癌,這樣的檢查結果如晴天霹靂般地打擊著周恩來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病痛的折磨下,周恩來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日漸消瘦,但是他每天還是堅持工作著。

直到1973年的一月,周恩來出現了尿血的癥狀,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周恩來的病情進一步地惡化,感覺非常的不樂觀。

周恩來知道自己的病情之後,就更加拚命地工作,他每天都在爭分奪秒地批閱著文件,以及接待那些絡繹不絕的外賓和訪客們。

他想讓工作來忘記自己的病痛。

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 天天要聞

周恩來總是希望自己在活著的時候能夠為人民做更多的貢獻。


周恩來去世


1975年6月,一直忙於工作的周恩來,因為膀胱癌的惡化不得不住進醫院接受治療。

在病痛的折磨下,周恩來的身體已經非常的虛弱,他感覺到了自己將不久於人世。

於是,周恩來就把妻子鄧穎超叫到了自己的病床前,再次交待自己的後事。

周恩來說:「我死了之後,要進行火化,不設墓碑,骨灰不要保留,拿到地里當肥料,或者撒進水裡餵魚,不搞遺體告別儀式,也不要開追悼會,我們不能給人民增加負擔。」

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 天天要聞

(周恩來夫婦)


鄧穎超聽了周恩來的話之後,含著淚默默地點了點頭。

1976年一月初,周恩來已經陷入了昏迷的狀態,但在一月七日的晚上十一點左右,周恩來突然在昏迷中醒了過來。

他看到了他的主治醫生吳階平時,就用他那微弱的聲音對吳階平說:「我這裡已經沒事了,你還是去照顧其他病人吧,他們更加的需要你,你走吧,沒事。」

周恩來說完後,又再次陷入了昏迷的狀態。

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 天天要聞

此情此景,為了讓周恩來能夠蘇醒過來,醫生開始全力地搶救著,他們想帶著最後的一線希望挽回周恩來的性命。

但是,事與願違,在1月8日上午九點四十分左右,我們這位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依舊心繫他人的周恩來總理,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5醫院與世長辭了,享年78歲。

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 天天要聞

周恩來去世後,生前一直在為他理髮的理髮師朱殿華,被請來給周恩來最後一次的理髮。

當朱殿華看到周恩來那憔悴的遺容時非常的難過,他傷心得都下不去手為周恩來修容了,沒辦法,他只能把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徒弟來完成。

周恩來修完容之後遺體被安放在了西花廳,並蓋上了黨旗。

第二天早上,中央人民廣播電視台對外公布了周恩來去世的消息,但很多人都不願意相信偉大的周恩來總理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周恩來去世的消息一傳開,舉國悲痛。

一月十日,人們在西花廳為周恩來做遺體告別,鄧穎超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來給她的愛人獻上了花圈,她哭得非常的傷心,不相信與自己相伴五十多年的愛人就這樣的離開了。

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 天天要聞


周恩來的遺體火化、骨灰拋撒


1976年1月11日下午四點,人民群眾與周恩來的遺體告別結束後,他的遺體被靈車送往八寶山革命公墓進行火化。

鄧穎超在遺體火化前提出一個要求:完整、安全。

完整就是骨灰要全部完整地放到一個骨灰盒內;安全則是指火化前、後,都要把火化爐清掃乾淨。

1月11日,正值寒冬,在長安街上,北京城的上百萬群眾冒著凜冽的寒風,默默地站立在街道上的兩邊,不分男女老少。

他們的手臂上都戴著黑紗,手上捧著周恩來的遺像,淚流滿面,非常的悲傷,他們只希望能夠送周恩來最後一程。

周恩來的靈車緩緩地駛過了長安街,人們都無法控制住悲傷的情緒,他們不願意接受這位偉大的總理離世的現實,紛紛在靈車的後面追趕著,還不停地哭喊著。

他們多麼的希望這位偉大的總理在他們的哭喊聲中能夠蘇醒過來。

鄧穎超看到全城的百姓們因為失去了敬愛的周總理都萬分的悲傷,便趴在了周恩來的棺材上大哭了起來:「恩來,我以後再也見不到你了,我們將要永別了!」

鄧穎超的傷心感染了靈車上所有的人,此情此景,他們都跟著放聲大哭起來。

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 天天要聞

在路上,甚至還有人跑到了靈車的前面去阻止火化周恩來的遺體。

但是,遺體火化是周恩來的遺願,他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已經在火葬的倡議書上籤了字。

1956年,為了節約國家土地資源,讓更多的老百姓得到溫飽,全國推行了殯葬改革:人死後進行火化。

土葬的風俗,在我國已經綿延了幾千年的歷史了,人死後都希望能夠入土為安,但突然要求人們改變這樣的風俗,群眾們在短時間內都是無法接受的。

為了讓火葬制度得到順利的推行,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毛澤東和周恩來帶頭在火葬的倡議書上簽字。

周恩來還提出了「平墳還耕」的要求,並將從墳地里挖出遺骨進行火化。

為了表達自己對殯葬改革制度的誠意,周恩來便回到了浙江紹興老家,帶頭平掉了自家的祖墳,還讓人在原來的那塊墳地上種上了莊稼。

為了表達自己對先人的哀思,周恩來只從祖墳上捧走了一把土帶在自己的身邊,從此以後周恩來的家族裡再也沒有出現過墳墓。

周恩來遺體火化完的第二天,鄧穎超到了西花廳的黨支部,把副衛士長張樹迎,貼身侍衛高振普和趙煒叫到她的辦公室,跟他們商量著如何拋撒周恩來骨灰的事情。

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 天天要聞

鄧穎超對他們三個人說:「恩來不保留骨灰的請求,已經得到了黨中央的批准,今天來找你們,是為了跟你們探討一下,準備把恩來的骨灰撒在什麼地方。」

周恩來的逝世,讓全國人民悲傷不已,更何況是陪伴在他身邊多年的張樹迎、高振普和趙煒呢,這麼多年來,他們已經跟周恩來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的悲傷程度是無人能懂的。

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 天天要聞

高振普曾經向鄧穎超提出了一個請求,他說:「周總理去世了,全國人民都非常懷念他,能不能讓總理的骨灰在西花廳緩留幾日再去拋撒。」

鄧穎超聽了之後,便擺了擺手,說:「不可以,如果恩來的骨灰留在西花廳被人知道了以後,他們肯定都會跑來弔唁,這樣影響很不好。」

高振普聽完鄧穎超的解釋之後,理解地點了點頭。

鄧穎超還交代了他們,在拋撒骨灰的時間和地點只能秘密進行,不能讓人民群眾發現,以免驚擾到百姓。

鄧穎超還擔心要是拋撒骨灰的地方被人們知道後,將來會成為人們紀念周恩來之地。

於是,鄧穎超就讓他們三人秘密地找好了拋撒地點,然後到了夜間再去完成拋撒任務。

1月份的北京天寒地凍,他們幾個人冒著凜冽的寒風找了幾天,但卻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地方。

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 天天要聞

後來,中央決定拋撒骨灰的地點要根據周恩來生前的遺願進行確定,並由郭玉峰、羅青長、高振普和張樹迎4個人乘坐飛機去執行撒骨灰的任務。

1月15日,周恩來的追悼大會結束後,晚上七點半左右鄧穎超領著張樹迎羅青長、郭玉峰等人走進西花廳。周恩來的遺像和骨灰盒靜靜地放在了西花廳的正大廳里,骨灰盒上面蓋中國共產黨的黨旗。

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 天天要聞

鄧穎超帶著幾位同志在周恩來的遺像前默哀著。

默哀結束後,鄧穎超走到了骨灰盒的前面,她用那顫抖的雙手輕輕打開骨灰盒,並撫摸著骨灰,兩眼含著淚水說:「恩來同志,你的願望就要實現了,你安息吧!」

此情此景,在場的人再也忍不住悲痛,全部放聲痛哭了起來,他們的悲傷難以言表。

到了晚上八點左右,張樹迎、高振普等四位同志從鄧穎超手中接過骨灰盒乘車到了機場,隨後,鄧穎超在她的秘書的陪同也乘車到達了機場。

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 天天要聞

張樹迎、高振普等四位同志登上飛機後,秘書攙扶著鄧穎超目送飛機起飛。

飛機起飛後,他們在北京上空撒下了第一把骨灰、飛機飛到了北京的密雲水庫上空時又拋下了第二把骨灰、到了天津的海河上空拋下了第三把骨灰,最後到了山東濱州的黃河入海口上空將周恩來骨灰全部撒在了那裡。

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 天天要聞

周恩來的骨灰每撒一處都有一定的含義:第一把骨灰撒北京,與首都人民心連心;第二把骨灰撒密雲,難忘治水為人民;第三把骨灰撒天津,津門起步鬧革命;第4把骨灰撒濱州,親山親水報母親。


結語


周恩來和鄧穎超夫婦一生無兒無女的,但卻一直在不停地為全國的老百姓能夠過上溫飽的生活而操心,直到周恩來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不停地牽掛著別人。

周恩來的去世讓還在病重之中的毛主席傷心不已。在周恩來的追悼會上,他聽到了鄧小平用哽咽的聲音宣讀悼詞的時候,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竟然大哭了起來。可見周恩來在毛主席心中的位置是多麼的重要。

1976年周恩來病逝,百姓沿街送別,鄧穎超含淚提出:不保留骨灰 - 天天要聞


雖然周恩來的骨灰沒有留下來,中國的土地上沒有他的墳墓,但,我們偉大的周恩來總理一直留在我們的心中。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314) - 天天要聞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314)

根據華北軍區、西北軍區、廣東軍區和廣西軍區的報告,在應整編的部隊和機關中,在實行整編之前應當和可以進行一次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鬥爭。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313) - 天天要聞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313)

各大軍區並轉各級軍區,並告志願軍及軍委各部門:茲將西北軍區黨委十二月十五日關於精簡節約、反貪污浪費問題向所屬發出的指示一件,發給你們參考。
安琪拉成中路「惡霸」,誰能剋制她?除了貂蟬,他們也不怕安琪拉 - 天天要聞

安琪拉成中路「惡霸」,誰能剋制她?除了貂蟬,他們也不怕安琪拉

在王者榮耀中法師的地位是越來越高,安琪拉作為一名老牌法師,自從被策劃加強了之後,強度和登場率可謂是直線提升,該英雄技能命中敵人都可以提升自身移速和傷害,並且安琪拉可以打出控制和減速效果,所以使得該英雄在四級的時候就可以打出一套技能秒人的傷害,最主要是的安琪拉的大招期間自身會獲得減傷和霸體效果,關鍵的...
敵方打野是趙雲怎麼辦?放棄雲中君,別用蘭陵王,他能虐哭趙雲 - 天天要聞

敵方打野是趙雲怎麼辦?放棄雲中君,別用蘭陵王,他能虐哭趙雲

在王者榮耀中打野一直都是隊伍中的核心輸出位,一名會玩打野的玩家確實能提升隊伍的勝率,而且可以把隊伍的節奏帶起來,所以不少玩家在賽季末期選擇使用打野沖分,趙雲作為一名老牌打野,該英雄自從被策劃加強了被動之後,強度確實提升不少,畢竟機動性更加的靈活了,甚至經常可以看到絲血的趙雲逃生和反殺,畢竟趙雲有血量...
打虎!71歲洪禮和被查 - 天天要聞

打虎!71歲洪禮和被查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洪禮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公開資料顯示,洪禮和,男,漢族,1953年11月生,江西余幹人,中共黨員,1971年6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推薦閱讀: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今年首次開展這項表彰張瑩「空降」地方,出...
歐盟求錘得錘,中方對歐豬肉出招,兩國總理紛紛找上門 - 天天要聞

歐盟求錘得錘,中方對歐豬肉出招,兩國總理紛紛找上門

眾所周知,在上周,歐盟委員會公開宣布,他們決定對中國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最高將額外徵收38.1%的稅率,這一舉措將在下個月4日正式開始實施。但歐盟也強調,會繼續就此事與中國展開磋商尋找解決方案,並且,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是臨時性而非永久性的行為。
李建偉,任上被查 - 天天要聞

李建偉,任上被查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海關總署紀檢監察組、遼寧省紀委監委19日消息:呼和浩特海關黨委書記、關長李建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李建偉 資料圖 公開資料顯示,....
346、莊子故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猴子 - 天天要聞

346、莊子故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猴子

給吳王顯本事的猴子,後來怎樣了?吳王遊歷到一座猴山,猴子們看到吳王都躲到荊棘叢中了,有一隻猴子仗著自己敏捷,在吳王面前顯本事,吳王拿起箭就射,不料這隻敏捷的猴子卻接住了箭,後來呢?這個故事選自《莊子.徐無鬼》。話說從前呀,吳王坐船在江河裡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