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2022年07月02日08:58:12 歷史 1154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 天天要聞


劉春霖,字潤琴河間府肅寧人。因其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狀元,而被人們所熟識。作為最後一位狀元,在當時風雨莫測的環境中,他的政治生涯可謂是坎坷而艱辛。

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劉春霖,並非豪門望族子弟,其父親不過是當地最普通的差役。因其父擔任皂役之職,按規定其後代不可參加科舉考試,於是他在小時候就被過繼給同一家族的伯父。他從小天資過人,又勤於苦讀,熟讀四書五經,並且能寫得一手好字。18歲成為秀才,30歲成為舉人,32歲一舉奪魁成為狀元。他參加的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於是被人們成為「第一人的最後一人」。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 天天要聞

庚子賠款清朝的統治者終於清醒了,祖宗之法不改不行!統治者開始推行新政,內容涉及到國家管理的多個方面。其中關於科舉制是否廢除的問題,一直是爭議的熱點。這些爭議讓從小飽讀詩書的劉春霖十分焦灼。若科舉廢除,前30多年的努力就毀於一旦。好在1903年正值慈禧70歲壽辰,雖大清帝國苟延殘喘,氣數將盡,但為了給慈禧賀壽,清廷決定依照舊曆開恩科。正是這場考試,讓劉春霖實現了「朝為放牛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榮耀。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 天天要聞

對於劉春霖的狀元身份,一直有這樣的傳聞:據說當時新科狀元應為廣東考生朱汝珍,但是慈禧是一個特別講忌諱的人,認為他的名字和戶籍不夠吉利。一是因為其名字中的「珍」字。讓她聯想到了光緒皇帝最寵愛的珍妃。在八國聯軍闖入紫禁城,慈禧逃命之前,將她一直怨恨的珍妃投入井中,殘忍殺死。二是因為其來自廣東,主張維新變法梁啟超康有為都來自廣東。經此一事慈禧對於廣東人,那是心存芥蒂。

而劉春霖的名字寓意深得慈禧歡心,「春風化雨,普降甘霖」,寓意頗好,並且他的字也是賞心悅目,有大家風範。這一年剛好遇到大旱,迫切需要一場春雨。清末久遭天災人禍,慈禧又是個極度迷信的人,當即將劉春霖定為本科狀元。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 天天要聞

二、「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新科狀元原本應是風光無限,走馬上任,可劉春霖等來的卻是前往日本政法大學留學的通知。在日本的刻苦學習,讓他大開眼界,雖意識到封建君主專制的落後,但30多年封建倫理的教化已經深深刻在骨子裡。所以對於社會改革的方向,他毫不猶豫地選擇支持「君主立憲」。

1909年,劉春霖學成歸國,抱著一腔熱血,想要一展宏圖。清政府對於自己培養的人才,也算是「厚待」,將其任命為咨政院議員,可是「預備立憲」本就是清政府謊騙天下人的說辭,因此劉春霖也並未有什麼實權,但他卻仍在努力將其所學發光發熱,例如對於湖南巡撫楊文鼎私自發放國債的行為竭力抨擊,雖然軍機處和攝政王載灃都讓他「得過且過」結束此事,但是他依然據理力爭。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 天天要聞

1911年,本是春風得意的劉春霖大展拳腳的時候,可辛亥革命的爆發卻無情地打碎了這一切。霎時間,一切都已物是人非。作為效忠對象的皇帝沒了,心心念念的「君主立憲」也涼了,劉春霖心灰意冷,他也無意於到新的民國政府做官,只得躲在北京的家中,終日飲茶作詩,舞文弄墨。似乎外界紛擾再與他無關,外人看來好不快活,個中苦楚只有他自己知道。並不是沒人請他出山,只是劉春霖頂著一個滿清遺老的頭銜,他的內心仍然堅守著君君臣臣的那一套。

在過了兩年的清閑日子後,當時最大的實權人物——袁世凱,向劉春霖伸出了橄欖枝。這次劉春霖反倒答應了,畢竟袁世凱算是對他有「知遇之恩」,之前清廷大搞君主立憲時,袁世凱就大力舉薦他參加,自己的老師楊士驤也與袁世凱關係密切。無論於公,還是於私,劉春霖都沒有推脫的理由,於是他應袁世凱邀請,擔任其「總統府內史」一職。

可令劉春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純粹就是個工具人。袁世凱意圖稱帝,需要各省派出所謂的「請願團」前來撐場面,劉春霖扮演的就是直隸省代表這一角色,在助袁稱帝一事上可謂不遺餘力。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 天天要聞

在此之後,劉春霖在支持帝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張勳復辟之時,劉春霖同樣是在老前輩康有為的號召下積極響應。在溥儀再度登基的慶典上,劉春霖作為滿清遺老的代表人物,驕傲地穿著大清四品官服,到太和殿上為這個娃娃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禮。其情之真、意之切,令在場人物感動不已。

雖然留學日本,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禮,可是劉春霖依然無法拋棄心中的「皇帝」。幫助袁世凱稱帝,支持張勳復辟的行為,讓他與「新政」漸行漸遠。

此後劉春霖對於仕途的發展不再過分關注,將目光轉向教育。劉春霖雖早年熟讀四書五經,但留學日本的經歷,使他十分清醒地知道,新式教育對於中國的必要性。在北洋政府任職期間,他創辦了主講氣象和農業的講習所,培養專業人才。民國初年,他還創辦了「燕冀中學」和「明軒中學」,並擔任董事。除此之外,他還向學校捐資捐物,致力於培養新式人才。

我們無法用「進步」或者「封建」來簡單地形容劉春霖,在他的身上我們既能看到中國封建士人迂腐之樣,又可以看到革新人士進步之思。正是這麼一個複雜的人物,折射出時代變革的點點滴滴。

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劉春霖雖然徘徊在「封建」與「進步」之間,但是在國家大義面前毫不動搖,守住了文人的氣節。1934年,鄭孝胥找到劉春霖,希望他可以去「偽滿洲國」出任教育廳廳長,輔佐溥儀。鄭孝胥來之前可謂信心滿滿,因為二人是密友,他十分了解劉春霖對於「皇帝」的執念。可是劉春霖的態度卻讓他吃驚,劉春霖不僅沒有給他面子,並且要與溥儀決裂。對於劉春霖而言,如今的「皇帝」,儼然已是日本人的傀儡,早已不是昔日之主。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 天天要聞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日本人佔領了北平。考慮到劉春霖的身份與地位,日本人再次派遣其舊識王揖唐前來「邀請」,希望他能出任北平市長。但是劉春霖依然沒有給舊友絲毫顏面,並且痛斥其為「筋骨軟的東西!」。王揖唐並沒有就此打住,第二天,日偽軍就抄了劉春霖的家,並將一家老小趕出家門。面對軟硬兼施的手段,他依舊堅定地守住了文人的氣節,將國家大義擺在第一位。在此之後,劉春霖不問政事,通過寫字賣字補貼家用,日子不算富貴,但是至死不做漢奸,始終是人生最後的底線。1944年,73歲的劉春霖與世長辭,留下了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生背影。

名字起的好,被慈禧定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政績不大但你絕對服他 - 天天要聞

王揖唐


文史君說

從打開聖賢之書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便是劉春霖的人生最高理想。可命運正是如此無情,革命的力量滌盪著一切舊思想與舊秩序,也摧毀了劉春霖視之為神聖不可侵的皇權尊嚴。在那個風雲變幻莫測的年代,有著無數的「劉春霖」,在激烈的時代浪潮中,個人的發展與走向早已不是自我抉擇的結果,大多數人只能如浮萍般隨波逐流。然而回顧其一生,儘管在政壇之上,劉春霖並未達心中所願,但是他在國家大義面前毫不動搖,在威逼利誘下泰然自若,守住了文人最後的氣節,也踐行了自己最初的理想。

參考文獻

張升衛:《劉春霖:中國最後一位狀元的風雨人生》,《文史知識》2006年第11期。

顏建華:《正直端方的劉春霖》,《貴州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張瑋:《「末代狀元」劉春霖》,《同舟共進》2020年第12期。

(作者:浩然文史•昕冉自得)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台文史類優質作者。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同名公眾號(id:haoranwenshi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唐朝十大名臣 - 天天要聞

唐朝十大名臣

房玄齡:房玄齡是唐朝初期的傑出政治家,與杜如晦並稱為「房杜」。他參與了玄武門之變,並在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期間擔任重要官職,負責綜合處理朝政,並參與了《晉書》的編纂工作。房玄齡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謀遠慮,為貞觀之治的開創做出了巨大貢獻。
甘比亞總統賈梅:自吹橫掃歐洲吊打北美,2000人遏制中國 - 天天要聞

甘比亞總統賈梅:自吹橫掃歐洲吊打北美,2000人遏制中國

1994年7月22日,葉海亞·賈梅中尉率部發動武裝政變,殺進班珠爾佔領總統府建立了軍政府,甘比亞從此進入了比離譜更離譜的「賈梅時代」。拋開立場談人生,賈梅也絕對算得上是個成功人士,畢竟29歲就能當上國家元首的年輕人真的不多。賈梅出生於196
悄悄創下歷史新高後,海底撈換帥了 - 天天要聞

悄悄創下歷史新高後,海底撈換帥了

作者:泰羅,編輯:小市妹 6月21日,海底撈發布公告,自今年7月1日起,楊利娟將正式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和CEO的職位。在海底撈工作24年的苟軼群將接替楊利娟成為海底撈新CEO。 同....
西遊記:被誤解最深的十大人物特點 - 天天要聞

西遊記:被誤解最深的十大人物特點

由於影視劇影響深遠,加之洪荒網文的廣為流傳,使得很多朋友對《西遊記》原著中的一些人物設定存在認知偏差,論及此類,愚以為當以下列十大人物為最。10:白骨精白骨精大概是最被電影神化的人物,一度被塑造成碾壓取經團隊的強悍存在。
【深度】是什麼把寧德時代逼上了「896」 - 天天要聞

【深度】是什麼把寧德時代逼上了「896」

界面新聞記者 | 庄鍵界面新聞編輯 | 張慧晚上9點,位於寧德市蕉城區漳港路2號的寧德時代(300750.SZ)科技大樓,依舊燈火通明。9點過後,才有員工開始從大門處陸續走出。數輛晚班通勤班車停在路邊,用於接送員工從辦公區返回寧德市中心的住處。印有「奮鬥者班車」的藍底白字標牌,掛在班車前的擋風玻璃上,格外醒目。這家全球...
痛悼!南通籍醫學大家逝世 - 天天要聞

痛悼!南通籍醫學大家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國眼科公共衛生學奠基人,眼科教育家,北京協和醫院眼科原主任趙家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23日10時44分逝世,享年79歲。
明查|這是中國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證據?假 - 天天要聞

明查|這是中國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證據?假

點擊進入澎湃新聞全球事實核查中心速覽-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使用所謂顯示「中國古代酷刑下骸骨斑斑」的圖片,實際是西周晚期一輛青銅輪牙馬車遺迹及4匹成年公馬的遺骸,並非人類骨骼。考古證據表明,這輛馬車是西周貴族的儀仗用車,而非作戰用的戰車。-  報道中引用的生物考古學研究通過分析兩例東周時期下肢被截肢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