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綏革命根據地名人(518)鄧朝貴——晉綏邊區「特等戰鬥英雄」

2022年07月01日16:32:30 歷史 1655

鄧朝貴,原四川溫江地區檢察院檢察長,地區公交部副部長。抗戰時期,鄧朝貴是山西新軍暫1師36團5連連長,在抗擊日寇戰鬥中屢立戰功,先後8次負傷、兩根肋骨致殘。1944年12月召開的晉綏邊區第四屆群英大會上,鄧朝貴以「戰鬥英雄特等第一名」受到行署和軍區的嘉獎。

晉綏革命根據地名人(518)鄧朝貴——晉綏邊區「特等戰鬥英雄」 - 天天要聞

鄧朝貴

鄧朝貴,1913年生,四川省廣元縣人。少年時給人放羊、當童工。1933年在家鄉參加紅軍併入黨。曾任司號長、排長。第5次反圍剿作戰中,他帶病衝殺,英勇不減平時,後加入「便衣隊」,專啃硬「骨頭」。土堡寨是過草地的險要關口,守敵居高臨下以密集火力封鎖著道路,他以超人的勇敢隻身摸進寨子,連連將手榴彈扔向敵群,引導後續部隊打開缺口,安全通過。在大騾馬山攻堅戰中,敵軍1個混成旅憑碉把守,外壕裡布有竹尖。鄧朝貴率先帶隊撲上山去擊潰敵軍,摧毀堡壘。他雖身負重傷,但卻堅持隨軍長征抵陝,進抗大學習。

1940年到晉西北後,被安排在新軍暫1師3 6團連隊任職,經常帶部分戰士深入敵占區活動,鍛煉其膽量,逐步將1支游擊隊變為全團最堅強的連隊。在岢嵐北關戰鬥中,他帶22名戰上進至距城3里的高龍峁設伏,以集中殺傷與分散迷惑之戰法,從早上到下午,硬是將300多日偽軍打了回去,殲30餘人。古城溝戰鬥,他只帶了11個便衣同30多個日軍對抗,在陣亡1人,自己挂彩的情況下,連續擊退敵人4次衝鋒,斃傷10多人。

1943年春,他所在2營奉命完成了接送晉察冀邊區2100多名幹部安全通過敵封鎖線到達岢嵐轉赴延安的任務。其間的4月4日大雪紛飛,5連長鄧朝貴率部執行第3次接護任務,嚴寧武縣東溝村附近遭到預伏日軍400多人的包圍襲擊,但他臨危不懼、指揮若定,一面派通訊員火速報告營部,一面組織部隊同數倍於己之敵展開反包圍激戰,先以排子手榴彈扔向敵群,後與敵對降格鬥當9個日軍圍追鄧時,他4槍打死4個,卻終被敵彈穿過腰部,身負重傷,田潤指導員繼續指揮部隊頑強拼搏、反覆衝殺,負傷者裹傷再戰,下彈、手榴彈打光了,刺刀壞了,用槍桿砸,12名炊事員用鐵鏟、菜刀砍。經半小時惡戰,突出重圍。我傷亡56人;斃傷敵大隊長1名、中隊長3名及以下百餘人。傷稍好轉,他又率部在新社科遭遇戰中搶佔有利地形,同千餘敵人鏖戰一晝夜,解救了群眾和百餘頭牲畜,他還獨自到攻佔區與敵點去做偽村長及偽軍的爭取工作,建立內線關係,為我提供情報、籌集物資、散發宣傳品。

1945年春,經充分準備,36團選派他與參謀申毅堅率領90多人,化裝成一個日軍中隊直奔神池縣虎北村敵據點。進村後便佯裝抓雞、搶豬、大聲叫罵,令偽軍到村裡大廟院內集中,且將槍架起,後退3步,聽「皇軍伍長」鄧朝貴訓話。申毅堅果斷髮令,隊員們舉槍大喊:「不許動,誰動打死誰!」60多名偽軍頓時嚇得目瞪口呆,紛紛舉手投降。這一智取獲勝的典型戰例和參戰全員均受到晉綏軍區及二分區的通報表彰。之後因他傷未痊癒,調回黨訓隊學習。結業後升任營長,投入新的戰鬥。

建國後,鄧朝貴曾任成都軍管會科長,西南革命人民大學成都分校供給處長,彭縣縣長,溫江地區檢察院檢察長,地區公交部副部長等職。

(任虎鳴搜集整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國亂之中,這些男子如何化危為機,成就非凡人生? - 天天要聞

國亂之中,這些男子如何化危為機,成就非凡人生?

金朝和蒙古帝國的和親政策引言在東方大國曆ShiShang,金朝是一個非常TeShu的朝代,它的建立和覆滅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而在金朝的興起和衰亡過程中,和親政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當時ZhengQuan對外交戰略的一種具體體現。
中央工作會議速記資料、1935年的結婚證……這些珍貴檔案亮相 - 天天要聞

中央工作會議速記資料、1935年的結婚證……這些珍貴檔案亮相

國有史、地有志、家有檔,一份檔案就是一份歷史記憶。今年6月9日是第17個「國際檔案日」,6月5日下午,「築夢現代化 奮鬥蘭台人」2024年嘉定區「國際檔案日」暨檔案地方志文化宣傳月主題活動在嘉定區檔案館新館舉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進檔案館,開啟一場奇妙的檔案文化體驗之旅。「活」檔案,講「活」歷史「周總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 天天要聞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比利時首相辭職,法國總統馬克龍解散議會,德國總理肖爾茨更是創下記錄的慘敗,如今整個歐洲都在右轉。 今年是大選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會在今年投下關鍵一票,這也必將決定未來數年的世....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 天天要聞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園對公眾開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園在來今雨軒舉辦深度人文對話活動「到公園去——從1914年到2024年」。國內著名文化學者、園林專家、京味作家和公園管理者就北京公園早期的功能與地位、北京公園的未來發展等話題進行交流研討。來今雨軒講堂於當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壇廟轉向市民公園 中山公園開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