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的「無奈」——接班人

2022年07月01日09:01:11 歷史 1219

秦始皇有一個謎讓人不解,那就是他為什麼不立皇后和太子?這個謎史書不見記載,再加上由於時代久遠的原因關於秦代的史料比較少,因此這個謎無人能解,大家往往只能猜測。

秦皇的「無奈」——接班人 - 天天要聞

秦始皇

由於這個謎無人能解,這給了影視劇編劇提供了機會,如張豐毅主演的電視劇《秦始皇》,虛構了秦始皇與一個女子黎姜的故事,給出秦始皇不立皇后的理由,即因為愛情,這自然不能讓人信服。

秦皇的「無奈」——接班人 - 天天要聞

由於秦始皇為立皇后和太子,為後來的沙丘政變埋下伏筆,因為沙丘政變導致昏庸的胡亥上台,直接導致了秦朝的滅亡。當然由於《史記》作者司馬遷距離秦朝滅亡有一定距離,再加上沙丘政變的真相只有三人知道,即李斯趙高和胡亥,這三個人已死,因此他們到底有沒有改詔書沒人知道,但作者司馬遷處事嚴謹、再加上他距離秦朝最近,因此我們應該相信他,不然會陷入歷史虛無主義的圈子。


秦皇的「無奈」——接班人 - 天天要聞

神話里的扶蘇公子

關於秦始皇為什麼不立皇后,不得而知,但他為什麼不立太子?可以推測

筆者推測秦始皇不立太子的原因可能是秦始皇沒有找到合適的接班人。

理由如下:

扶蘇並無帝王之才

很多人抱怨如果扶蘇繼位可能秦朝不會滅亡,但事實上從扶蘇的表現來看,他並無帝王之才。如:沙丘政變後,扶蘇有蒙恬兄弟及其手下重兵支持、可以依靠槍杆子奪取政權,趙高下旨讓他自裁,蒙恬曾表示懷疑,可扶蘇不聽蒙恬苦諫,傷心自殺。試想一下,如果扶蘇有後來的明成祖朱棣和雍正皇帝的謀略的話,即使秦始皇不傳位給他,依靠手中的軍隊仍然可以奪取帝位,繼位以後努力做個好皇帝就行了,不用在乎別人議論。可扶蘇卻不辯真假、不聽忠言、選擇自殺,可見他是一個缺少謀略、性格軟弱、缺乏辨別是非能力的人,與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這樣的人根本不是一個合格的儲君,秦始皇又怎麼敢迅速立他為太子呢?有些影視題材就猜測秦始皇發配扶蘇參軍有歷練的可能,筆者認為可能有道理。

秦始皇的理想

從秦始皇后來統一六國以後的表現來看,他的理想是想鞏固大一統, 因此實行郡縣制、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馳道……他希望這些鞏固大一統的努力能夠使自己的子孫能喝後來的日本天皇一樣萬年一系,他做這些是為了造福子孫,竟然為了子孫用心良苦,那他自然希望自己的接班人能是一個能夠完成自己遺願的人。

秦始皇焚書坑儒,扶蘇因反對卻被秦始皇發配邊疆,有可能是秦始皇覺得扶蘇不懂自己、不是自己合適的接班人人選,但自己又沒有選擇 只好將扶蘇發配邊疆歷練、慢慢培養他。

從秦始皇發配扶蘇到最後又立扶蘇稱帝來看,秦始皇可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接班人但又無法選擇,就像後來乾隆傳位嘉慶一樣。

秦始皇的兒子史書中記載的只有兩個,胡亥和扶蘇,其他皇子不見記載。秦二世胡亥性格殘暴、扶蘇性格過於柔弱……都不是合格的儲君,其他皇子不見記載也有可能才幹不突出,令人費解。

從後來歷史發展來看,後來的子嬰有謀略,應該是皇帝的合適人選,只可惜當時秦的氣數已盡、子嬰也是無力回天。關於子嬰的身份,存在爭議,史記三種說法,但很多學者認為應該是秦始皇的兄弟,這應該也能證明秦始皇沒有合適的接班人人選。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著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