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新生:越南南部遊記(三十八)補記——東嶺故居訪「莫玖」

2022年07月01日07:27:29 歷史 1300

盛夏時節,應朋友邀,與舒明、維民去廣西玉林。玉林古郡為漢武帝命名的嶺南九郡之一,與交趾三郡同。夜翻著名歷史學家周一良先生主編的《世界通史》一書,其近代史部分談及中國與世界各國的關係,有如下記載:「雷州人莫玖先投柬埔寨,後入越南,在沿海荒涼地方聚眾開墾,建立了河仙城,成為南圻重要港口。莫玖父子相繼在廣南王下任總兵……」

1984年雷州正在著手編寫《雷州地方志》,其負責人王增權於同年11月1日寫信給周一良,說:我們認為,名上《世界通史》的人物不是一般人物,擬對莫玖進行研究,但我們苦於手頭缺乏資料,究竟這位雷州人莫玖「何許人也」?周一良於當年12月出差回到北京,見王增權信後即於12月13日複信:「雷州人莫玖到越南並任職河仙事,見於越南人用漢文所寫歷史《大南實錄》,特此相告。」《大南實錄》是越南阮朝時期最重要的一本官修史書,其史料上的真實性應該是值得信任的。

恰三月曾去越南河仙,見莫公祠、莫家墓園及府衙遺址,曾為莫氏三代在河仙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震驚。當時就想返國後當去莫氏故里一游。由廣州至雷州僅四五百公里,可還夙願。由玉林返回廣州後不久便急匆匆趕往雷州。

雷州半島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與海南島隔海相望。半島上的徐聞港(現稱海安港),自秦漢以來就是去海南、安南以至南洋的主要港口。莫玫故鄉雷州市白沙鎮東嶺村位於半島腹地,北距雷州府城5公里,南臨海安港不足40公里,村東、西兩側不遠處均有漁港,交通十分便利。

孫新生:越南南部遊記(三十八)補記——東嶺故居訪「莫玖」 - 天天要聞

莫氏宗祠

我們由高速公路雷州口出站,在朋友小劉的引導下,先到白沙鎮,再向西行約2公里,過兩個村,折向南,再行1公里鄉間公路,抵東嶺村。

村外地勢平坦,稻田縱橫相連,顯得十分開闊。村南臨南渡河,支流九曲港河環村繞行,水流緩慢,終年不涸,明清時期就是水上運輸的重要港道,現為東嶺和周圍數村排灌之用。村北、西地勢呈起伏狀,村北坡名飛鵝山,由南向北延伸,四個坡崗相連,達三四里路。此地樹木茂盛,結蔭納氣,適宜旱作、綠化或墓葬所用。村莊就建在坡下。

如此氣勢不凡之地,為雷州莫氏開基祖莫與所抉擇。

莫與公,祖籍福建,生於元朝憲宗四年(1255年),元延祐年間中進士(1314年),官居元中直都御史,後因忠言直諫逆鱗,於1321年被元英宗貶雷州,為「府衙經歷」,可謂命運多舛。

莫與在雷州任職時忠於職守,施捨百姓,做了很多善事。他原在城內三元塔東邊嶺定居,一天夢見一隻天鵝帶著他向西飛行,見一石榴園,風景秀麗,便落下,莫與也遂擇此地建村,並將此地命名為東嶺村,以紀念其來雷州的始住處。

我們在村口見到村長莫文海。他身材壯頎,好客、健談,40多歲,透著成熟男子的氣息。他說,雷州莫氏家族於14世紀開基以來,已達二十多代,我是二十三世裔孫,全氏族人口近5萬人,多居住在東嶺村及四周村落,還有6000多人移民海外,以柬埔寨、越南、泰國居多。東嶺村人口均為莫氏子孫,有4500多人,改革開放以後,很多人出外上學、務工或搬到縣城和湛江居住,長期留守者不足2000人。

東嶺村分老村和新村兩部分。老村居內里,環村而建的則為新村,大多是新建的二層樓房。村長帶我們到老村參觀。沿著500多米長、用青石板鋪就的古巷行走,明清時代的古民居鱗次櫛比,依次排開。

這些古色古香的民居,與福建的「閩南大厝」樣式相似,紅瓦搭頂,青磚砌牆,磚木結構,重檐撓角,多有裝飾。雖經數百年滄桑風雨侵蝕,但這些四合院似的組合院落,仍然保存良好,不失昔日的氣派與富華。不僅屋檐、頂角的灰塑圖形清晰可辨,而且牆壁上的花草人物和如意紋的彩繪依舊色彩斑斕。尤為難得的是古村落四周建有防禦匪盜的軍事設施,閘門、炮樓、碉堡、炮台錯落有致,渾然一體。莫村長說:「保存良好的古民居還有20座,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大多仍有人居住。」

老村正南為莫氏宗祠。祠廟坐北朝南,佔地面積1300多平方米,寬20多米,縱深60多米,為四開間四合院式布局。院前原立有牌坊,上有明朝禮部尚書王弘海題「源遠流芳」和雷州俊彥柯時復題「奕世衣冠」兩塊匾額。牌坊後豎有8塊石碑,分別刻有本村在明萬曆年之前考取功名的族人的名字和資料;幸運的是,牌樓被毀時,匾額與碑均被族人收藏,未曾丟失。待重修時仍可鑲嵌。

孫新生:越南南部遊記(三十八)補記——東嶺故居訪「莫玖」 - 天天要聞

保存下來的「源遠流芳」碑


孫新生:越南南部遊記(三十八)補記——東嶺故居訪「莫玖」 - 天天要聞

祠堂主體結構已修整完畢

祠堂主體結構已修整完畢,正在粉刷、油漆。五開間的堂面顯得開闊,莊重大氣;二進堂為魁星樓,於堂房頂部架起,造型奇特;後進大廳為鐵力木大柱撐起,抬梁式梁架結構,是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祠堂以結構嚴謹,場面宏大聞名於粵西,明清之際多次作為雷州府或海康縣的科舉考場。

孫新生:越南南部遊記(三十八)補記——東嶺故居訪「莫玖」 - 天天要聞

雷麥陳三殿宮

東嶺村「莫氏祠堂」為整個雷州地區的莫氏宗族的主祠堂,始建於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該祠堂的過人之處在於整個祠堂的主要構件是從福建陸海聯運而來,可謂匠心獨運,也可以想像莫氏宗族的決心之大,凝聚力之強。當時本村舉人莫卿任福建漳州府長泰縣知縣期間,按照該縣縣衙實樣進行設計,將建築祠堂所需的鐵力木質梁、桁、柱和石欄、石碑等材料,均在福建實件製成成品,再監運漳州月港,乘海船過南海,經北部灣運抵雷州海安,在村裡安裝、造就。

東嶺村歷史悠久,尚文崇禮,人才輩出,是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村莊。據《莫氏族譜》以及雷州志、《粵大記》記載,東嶺村自元朝至清朝期間,所出進士、舉人、貢生等賢人能士30多人,而其中授職八品以上者20多人。這種文風顯盛的情況,對於一個位於偏僻荒蠻之地的山鄉村莊而言確屬不易,即便是放在珠江三角洲這樣發達之地,取得如此「奕世衣冠」的成績亦屬罕見。除開基祖莫與公之外,歷史上名聲顯赫之莫氏裔孫當推十二世的莫天賦與十四世的莫玖兩人。

先說莫天賦。該公為明嘉靖年間進士,初任福建莆田知縣,任職期間,在莆田涵江口會同名將戚繼光聯手抗倭,取得輝煌戰果,莆田人民為紀念戚繼光、莫天賦的不世功勞建起神廟,將兩位英雄塑像同坐此廟常年奉祀。後莫因功升雲南大理府知府,敢於任事,愛民撫夷,曾開放國庫救濟少數民族的災民;舒平冤事,將前任知府無故收監的民眾全部平反釋放;發展生產,注重文教,是雲南歷史上的有名的循吏之一。萬曆年間升任廣西右江兵備道,鎮守南疆七年,政聲煊赫,被朝廷封為「登狀元」,離職時,廣西百姓從百色至玉林、博白沿途排設水果、茶水相送,並在百色建莫天賦廟。後在赴任南京刑部侍郎任上,莫天賦順路回家探望父母,染病逝於雷州。

再說大名鼎鼎的莫玖。文海村長說,玖公與天賦公同屬東嶺莫氏六支房,從輩分講玖公是天賦公的本房裔孫。天賦公的親弟弟莫天然號「報富」,是恩例冠帶儒官,善於經商,勤勞致富,為當時廣東八富之一。這兩人均對莫玖產生重要影響。玖公自幼天資聰慧,雖戰亂致家貧,無暇讀書,但敢於任事,素有大志,少年時即為白沙一帶的抗清英雄。

孫新生:越南南部遊記(三十八)補記——東嶺故居訪「莫玖」 - 天天要聞

雷祖祠(胡維民攝)

文海還說,莫玖的父親莫仕平,也是當地一位名人。莫家與明末遺臣陳上川是親家。玖公生一男,即莫天賜,又一女,名金定,女嫁與陳上川總兵之子陳大定。

我問:「史書上對莫玖去真臘(今柬埔寨)的時間有多種說法,一說1671年,一說1680年。你們認為是哪一年?」文海答:「據村上老人回憶,玖公下南洋應在陳上川去廣南之後,而史料記載1679年陳上川與楊迪秋率高、雷、欽三千子弟去廣南,廣南王嘉褒忠勇,准許他們開發水真臘(今越南南方)一帶。既然玖公南下是受陳、楊二位總兵啟發所採取的行為,邏輯上推理為1680年是可信的。」

我認為,南下舉動還涉及到莫玖下南洋的動機,也可反證莫玖南下時間。陳上川1642年在廣東肇慶上府學,1646年桂王朱由榔在嶺南諸大臣支持下成立抗清永曆小朝廷。陳參與了永曆政權抗清鬥爭;1662年,鄭成功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台灣,建立明朝政權,任命支持抗清的陳上川為高、廉、雷三州總兵。陳後曾率部駕船奔襲欽州,打敗尾隨的清兵,佔據了欽州灣,並不時巡航南海,出入東京灣、廣南和高棉之港口,還配合過打著「復明」旗號的吳三桂部在兩廣的軍事行動。

1679年「三藩之亂」平定後,陳上川見反清復明無望,便與龍門總兵楊彥迪一起轉赴安南。莫玖很小就參加了義兵抗清的行動,並成為白沙一帶的頭領。1679年平定三藩是個轉折點。此後反清活動漸次蕩平。莫玖於第二年,繼陳、楊二總兵之後塵,「因不堪胡虜侵擾之亂」,率族人「越海南投真臘國為客」,可視為既是忠良失利後的無奈之舉,也是保持氣節、另闢新途的聰明轉寰。

越南朝代與中國朝代對照表

越南朝代

存在時間

中國朝代

丁朝

968-980年

北宋

前黎朝

980-1009年

太平興國六年

李朝

1010-1225年

北宋

陳朝

1225-1400年

南宋、元、明朝

胡朝

1400-1407年

明朝

後黎朝

1428-1778年

明朝、清朝

莫朝

1527-1593年

後黎朝鄭主

1593-1787年

後黎朝阮主

1558-1778年

西山朝

1789-1802年

清朝

阮朝

1802-1945年

清朝

備註:1. 中國在交趾(交州、安南)地區治理時間長達1182年,即公元前214年—公元968年,越南史稱這段歷史為「北屬時期」。這一時期可分為五段:象郡南越國、兩漢時期(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東吳至兩晉南朝時期的交州,以及隋唐時期的安南。

2. 法國殖民時期為1884-1945年,其間日本曾於1940-1945年對越南實行佔領。

3. 1945年9月2日越南北方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7月2日南北方統一,改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4. 1954-1975年,越南南方又稱越南共和國,分為法治和美治時期。


孫新生:越南南部遊記(三十八)補記——東嶺故居訪「莫玖」 - 天天要聞

作者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央工作會議速記資料、1935年的結婚證……這些珍貴檔案亮相 - 天天要聞

中央工作會議速記資料、1935年的結婚證……這些珍貴檔案亮相

國有史、地有志、家有檔,一份檔案就是一份歷史記憶。今年6月9日是第17個「國際檔案日」,6月5日下午,「築夢現代化 奮鬥蘭台人」2024年嘉定區「國際檔案日」暨檔案地方志文化宣傳月主題活動在嘉定區檔案館新館舉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進檔案館,開啟一場奇妙的檔案文化體驗之旅。「活」檔案,講「活」歷史「周總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 天天要聞

一夜之間,歐洲大變天

比利時首相辭職,法國總統馬克龍解散議會,德國總理肖爾茨更是創下記錄的慘敗,如今整個歐洲都在右轉。 今年是大選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會在今年投下關鍵一票,這也必將決定未來數年的世....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 天天要聞

中山公園促成近代北京皇宮禁苑相繼開放,專家回顧背後百餘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園對公眾開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園在來今雨軒舉辦深度人文對話活動「到公園去——從1914年到2024年」。國內著名文化學者、園林專家、京味作家和公園管理者就北京公園早期的功能與地位、北京公園的未來發展等話題進行交流研討。來今雨軒講堂於當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壇廟轉向市民公園 中山公園開放有...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 天天要聞

中國最早的粽子與端午節的淵源

端午節,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食物,不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一、粽子的起源據考證,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之前,那時它並非專為端午節而制,而是用於祭祀祖先和神靈。這一習俗,體現了古人對天地自然的敬畏與對祖先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