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城內大街舊事——當年雷鋒在沭陽

2022年06月30日22:24:14 歷史 1653

沭城內大街舊事——當年雷鋒在沭陽 - 天天要聞


城內大街舊事

當年雷鋒在沭陽

江瀚


我童年和少年時住在城內大街上,那時候正上小學,童年是美好的過程,無拘無束生活,對身邊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感到好奇,印象也特別深刻。


1962年3月5日,毛澤東主席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指示,作為時代楷模,全國轟轟烈烈開展學雷鋒活動,並落實到行動之中。


有一次母親和我去東關大街買水缸,當母親和我搖搖晃晃地抬著沉重的大水缸往家走時,突然上來一名解放軍戰士,從我肩上接過扁擔,一直將水缸抬到我家。


父親見到這名戰士幫助我抬著水缸進門,連連致謝,並問他的姓名,戰士說:「駐軍部隊的,我叫解放軍!」說後就走了。


「我叫解放軍!」可是雷鋒做好事不留名而留給人們的一句話。


那時候,街上不時傳出「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聲,廣播站南門旁掛著的有線廣播喇叭里天天播放此歌;城門口出現許多解放軍戰士在為人理髮;婦女們上街為人釘鈕扣、縫補衣服;少年學生在打掃街上衛生。


學雷鋒年代裡,好人好事層出不窮,人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大家都以學雷鋒做好事為榮,社會風氣也大大改變。


現在看來,推動社會文明發展,不僅需要物質基礎鋪墊,更重要的是提高精神文明層面。

沭城內大街舊事——當年雷鋒在沭陽 - 天天要聞

1962

年,父親所在單位為配合學雷鋒活動,編排一台大型話劇《雷鋒》向社會公演。因為只有很少的經費下撥,所以全靠社會各界支持。所花資金能省則省,道具大多靠自力更生製作,譬如雷鋒所穿的軍服,就從駐軍部隊借來;擴音器麥克風向廣播站借用;燈具向照相館借用。


演員均來自各單位選送,排演戲劇全是義務奉獻,沒有報酬,加班加點,也沒有人報怨。


遴選雷鋒的演員最後敲定縣廣播站的站長孫安堂先生。


60年了,我還能牢牢地記住他,他五官端正,中等身材,操一口標準普通話,他的音質優美,富有磁性,在我的眼裡他就是標準的雷鋒形象。


家父每天都到人民劇場排演現場,他和另外幾名同事擔任該劇的策劃和導演。那年代大家都專心致志地把節目排好,把宣傳雷鋒、學習雷鋒、演雷鋒落實在行動上。


為了演好戲,演員們還專程去南京觀摩學習。


雷鋒雨天送婦女的一段戲,靠手工晃動一張白鐵皮板營造雷聲隆隆的效果,舞台上掛滿銀色紙條,用燈光晃動照耀摸擬雨絲。


人民劇場是排演該戲最大的支持單位,不僅無償提供場地,還同意演出時收取每張票5分錢成本費。


《雷鋒》公演後引起巨大反響,許多學校和機關以及部隊都主動聯繫劇組,要求加演場次,讓他們組織學生、職工和戰士們觀看。


五十年後,家父曾撰文回憶道,那時候,大家真正地把學雷鋒、演雷鋒、以雷鋒為榜樣作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飾演雷鋒的演員孫安堂先生,我一直銘記在心,我認為他就是雷鋒,而我則是那時候他的一名粉絲。


前些年我獲悉,孫安堂先生退休後回到鄉下周集老家,含飴弄孫,頤養天年。


2021年冬,孫安堂先生辭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 天天要聞

以色列學者發出警示: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極有可能是美國

前言說到猶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暴行,以及現在正在中東到處點燃戰火的猶太人國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學者在電視訪談中,談起了猶太人被屠殺一事。只不過他所說的並非是二戰時期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而是
史記.丁繼超傳 - 天天要聞

史記.丁繼超傳

《史記.丁繼超傳》文/捲風丁繼超生前戎裝照丁公繼超,字冠群,生於民國十六年,山東嶧縣六區丁庄村人,乃運河支隊之英勇戰士也。少時家貧,祖父丁文庭父親丁廣友皆目不識丁,生計維艱。年六歲,常隨祖母母親放牛割草拾柴,時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饑。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 天天要聞

專訪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解碼商代「龍圖騰」

6月28日,一場關於「龍騰大邑商」的學術沙龍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舉辦。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韓鼎以考古學家的嚴謹與美術史家的敏銳,帶領觀眾穿越時空,解碼青銅器與玉器上的龍紋密碼,揭開商代龍形象的神秘面紗。活動間隙,韓鼎教授接受了正觀新聞記者專訪,從龍與饕餮共存的禮制密碼,到中華文明「多元一體」...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 天天要聞

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被查

遂寧市船山區委書記段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段勇簡歷段勇,男,漢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96年9月參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後在蓬溪縣蓬南鎮政府、遂寧市紀委監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歷任...
中國東極「魚經濟」 - 天天要聞

中國東極「魚經濟」

新華社哈爾濱7月2日電 題:中國東極「魚經濟」新華社記者 戴錦鎔在中國大陸最東端的撫遠市,東極魚市裡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喚醒了城市的清晨。撫遠原名「伊力噶」,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這裡地處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兩大水系交匯處。這座被譽為「華夏東極」的邊境小城,正書寫著中國「魚經濟」的生動樣本。綠色無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