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開低走,盧照鄰的一生

2022年06月30日17:09:12 歷史 1673

一個40多歲的男人,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座墳墓,時常去裡面躺著等死,這不是一個恐怖的故事而是一個悲傷的事實!這個人就是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聽了他的故事,你就會覺得健康是多麼的重要,身體才是人生奮鬥的本錢

高開低走,盧照鄰的一生 - 天天要聞

公元635年,盧照鄰出生在今天河北涿州,祖上是名門望族范陽盧氏,盧照鄰從小是博學能文,16歲就開始在李元裕的鄧王府任職圖書管理員。李元裕是唐高祖李淵的第十七子,是當時唐高宗李治的叔父,鄧王府藏書甚豐,盧照鄰利用工作之便,得以博覽群書,獲益不少。但後來不幸的是李元裕突然病逝!在鄧王府任職九年的盧照鄰只能自己摸著石頭過河!

663年,28歲的盧照鄰任今天四川成都的都尉。在此期間認識了女朋友郭氏,兩個人情投意合,在郭氏懷孕後,正巧趕上長安典選,為了一家三口以後的生活更富足,盧照鄰啟程去了長安趕考,

30歲這年是他命運的轉折點,到了洛陽後,因為做詩《長安古意》中的一句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雲外直」而得罪了武則天的侄子梁王武三思,盧照鄰被陷害打入大牢,

高開低走,盧照鄰的一生 - 天天要聞

而這時身在四川的郭氏久久等不到盧照鄰回蜀,心灰意冷,由愛生恨。恰巧遇到了愛管閑事的駱賓王,駱賓王洋洋洒洒一首手撕渣男盧照鄰的詩作,讓盧照鄰一夜之間變成了拋妻棄子的負心漢!

後來經過家人和朋友的多方打點,盧照鄰終於被釋放了出來,本以為要開始了新的生活,可出獄的就患上了一種類似麻風病的怪病,盧照鄰到處尋醫訪葯,最後連藥王孫思邈也無能為力!

高開低走,盧照鄰的一生 - 天天要聞

最後他的病嚴重到,雙腳萎縮,一隻手也殘廢了。家族衰落、仕途不順、感情受挫,最重要的是自己感覺病入膏肓!

公元674年,40多歲的他為自己挖了一座墓,感覺快不行,他就墓里等死,可是就這樣來來回回八九年,老天仍然不願意收他,

公元685年,他實在忍受不了了,他向天敬酒告別了親屬,和朋友,撲通一聲,跳進了穎水,

高開低走,盧照鄰的一生 - 天天要聞

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也結束了病痛的折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海報 | 運河德比,「碼上見」! - 天天要聞

海報 | 運河德比,「碼上見」!

一條大運河,串聯起揚州與無錫兩座「漕運心臟」,激蕩3000年澎湃。揚州碼頭承載帝王南巡與漕糧北運的史詩,無錫四大碼頭則譜寫工商文明的序章。從「漕運心臟」到綠茵戰場,誰主沉浮?
特朗普步步緊逼,加拿大打響反美「第一槍」,美企痛失2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步步緊逼,加拿大打響反美「第一槍」,美企痛失20億美元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由於加拿大堅持推出針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數字服務稅,美國決定立即停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加拿大財政部長商鵬飛宣布,不會推遲向科技公司徵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數字服務稅自6月30日生效。美國一直反對加拿大徵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並
解放區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 - 天天要聞

解放區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

在剛剛閉幕的「奔跑吧·少年」2025年焦作市體育傳統特色學校運動會足球比賽暨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子組、女子組比賽中,解放區七百間小學男子足球隊、豐澤園小學女子組經過六輪角逐,雙雙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這是解放區貫徹落實國家「雙減」政策、強力推進校園足球運動的...
香港青少年赴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重走校友報國路 - 天天要聞

香港青少年赴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重走校友報國路

中新網瀋陽7月3日電 (記者 韓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16名香港培僑中學學生7月2日走進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重溫歷史。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香港首批升起五星紅旗的學校,培僑中學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曾有20餘名校友報名參加志願軍。當天,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學生們重走校友報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