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臂將軍陳波和他的黨證傳奇

2022年06月30日17:09:08 歷史 1117

文/李伶

獨臂將軍陳波和他的黨證傳奇 - 天天要聞

走進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簡稱黨史展覽館),一眼可見毛澤東、朱德以及獨臂將軍陳波的黨證並排陳列在一層大廳的中心展位上。

陳波黨證的展位緊挨著毛澤東、朱德黨證的展位,這是何等的榮耀!為何如此殊榮?當你得知陳波將軍及其黨證的傳奇故事後,敬佩之情便會油然而生。

獨臂將軍陳波和他的黨證傳奇 - 天天要聞

◆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陳波的黨證緊挨毛澤東、朱德黨證的展位。

經歷之奇:入伍兩年後,他成了張國燾、徐向前的黨支部書記

陳波原名陳漢清,出生在河南省新縣飯店街一戶貧農家庭。父親是手推車夫,一家五口,就靠父親的車腳錢維持生計。陳波10歲那年,母親病故,欠下一筆債,日子更難熬了。13歲開始,他就進了新縣飯店當童工,靠著殘湯剩飯糊了三年口。以後,他學裁縫,成了吃千家飯的鄉間裁縫。

1929年初春,20歲的陳波在黃安縣七里坪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因為他當過裁縫,組織上就分配他到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留守處的被服廠工作。當年7月的一個漆黑夜晚,被服廠黨支部在一棵大樹下召開支部會。這是中國共產黨在秘密階段舉行會議的特定方式:藉助夜幕,不準點燈,也不必舉手表決,只需喊一聲「我同意」或者「不同意」就行了。就在這次「黑燈」會議之後,陳波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兩個月後,他成了鄂豫皖蘇區紅軍1師2團戰士。其後兩年里,他沿著班長、排長、指導員、副營長之路迅速調任為紅四方面軍參謀處書記(即參謀)。因為他出身貧苦,作戰勇敢,參謀處黨支部改選,將他選為黨支部書記兼黨小組組長。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張國燾、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都編在他這個支部里過組織生活。

榮譽之奇:長征前夕,他被評為優秀黨員,領取了黨證

1934年10月,紅四方面軍正在進行反川軍「六路圍攻」,戰鬥相當激烈,加之內部「肅反」擴大化,使部隊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境地。為激勵廣大黨員在未來的戰鬥中殊死拼搏,奮勇前進,紅四方面軍黨組織決定:給優秀黨員發黨證。

評選優秀黨員,這是黨對自己兒女的一次全面審查和政治考核。每一位黨員都要在支部會上交代自己的家庭出身、社會關係、個人簡歷、作戰表現、優點缺點等,再經群眾評議,支委會通過,呈報上級黨組織批准,才能簽發黨證。

獨臂將軍陳波和他的黨證傳奇 - 天天要聞

◆陳波(原名陳漢清)的黨證。

陳波是紅四方面軍參謀處書記(即參謀),兼任參謀處黨支部書記。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張國燾、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總政委陳昌浩、總參謀長曾中生等,都編在這個支部里過組織生活。除張國燾這個「特殊黨員」不參加支部生活,其他幾位大人物都以普通黨員身份接受了支部的評議。徐向前還是這個支部的宣傳委員!雖說他是四方面軍總指揮,支部會上照樣解答大夥的質疑,聽取批評意見。

「那情景好認真喲!」陳波將軍坐在他家沙發上,伸平兩條強直的殘腿,以標準的河南新縣口音,十分有趣地對筆者說:「說個笑話吧,支部會上,有人對徐向前提意見說,聽說你罵人,要挖屁眼子,可當真?徐向前微微一笑,沒吭氣。組織委員孫英武便說,有這事,我證明。大夥說,怎麼罵的,重複一遍!孫英武說,1931年秋,我們在河南商城縣蘇家鋪圍城打援。敵人派飛機來解救,囂張得很呀!那飛機就在我們頭頂飛來飛去,屋頂的瓦片都震響了。徐總指揮下令說,『用槍打,打下來,剜他屁眼子!』我們只有步槍,一齊朝天上打。果然打下了一架,逮住個飛行員。後來,總指揮讓他修飛機,將功贖罪。飛機修好了,我們在飛機上畫了個列寧頭像,外圍加了個紅圈圈,這就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架飛機。後來打黃安時用上了。我們怕飛行員使壞,派人上飛機監督,把飛機開進黃安縣城上空,撒了許多宣傳革命的傳單。盤踞城裡的敵人從工事里鑽出來歡呼。誰也沒有想到,飛機上扔下了一顆炸彈。雖說只是僅有的一顆,但在這時候扔下來,威力大極了。共軍有飛機了,扔炸彈了,嚇得敵人聞風喪膽,哪有心思戀戰喲!黃安城很快被我軍攻佔了。歡慶勝利的時候,我跟徐總指揮開玩笑,問那屁眼子還剜不剜?他說,『不剜了,犒勞犒勞他!』孫英武把這個過程跟大夥一說,大夥笑個不停,都表示說,沒意見了,同意給徐向前同志發黨證。」

「給你發黨證時,大夥提了啥意見?」筆者問。

「最主要的一條,打下黃安縣城後,我又餓又渴,徵得參謀主任的同意,進商店喝過一瓶果子露,身上沒有錢,沒付賬,犯紀律了,差點把我打成『吃喝委員會』成員。終生不忘,做了好幾次檢查。評議黨員時,大夥看我出身好,歷史清楚,工作積極,又不識幾個字,所以過關了。記得那次支部會上,宣傳委員徐向前說,『我們的支部書記陳漢清同志出身貧苦,工作積極,作戰勇敢,同意發給黨證。』司令部機關黨務委員會把材料報到了方面軍總政治部,張琴秋主任說:『是這樣,我批准啦!』就這樣,我們支部的3名支委及其他幾名黨員,外加特殊黨員張國燾,首批領到了黨證,約佔支部總數的60%。」

陳波領取黨證後,利用裁縫專長,縫製了一隻小皮囊,別在自己腰帶上貼身攜帶,專置黨證以及用作黨費的那點銅錢。

險夷之奇:試爆滾雷,全身負傷,血染黨證。從此,他帶著一隻胳膊和兩條強直的殘腿走向新的征程

抗日戰爭期間,陳波任八路軍太行前方總指揮部特務團副團長。戰鬥激烈而頻繁,物質生活艱苦自不必說,武器彈藥得不到補充,這是大夥最為揪心的大事。巧得很,有次對日作戰,某團在太行山下搗毀了一個反動民團,發現了民團的修械所,裡頭有幾台車床和翻砂設備。這可是會下蛋的「母雞」呀!官兵們人背車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這些笨傢伙移進了山洞,這就是太行山上我軍唯一的兵工廠——黃崖洞兵工廠的由來。其設備,可以生產手榴彈,可惜缺乏鋼鐵。

得到上級批准後,陳波帶著一個連,太陽偏西下了山,一路東行,深夜鑽到贊皇元氏的鐵路上,卸下了一根鐵軌。接著,掩護的,抬軌的,密切協同,迅速後撤。他們沿著一條小河,跑了一個晚上,將鐵軌抬進了我軍控制區內。停下來填飽肚子,繼續朝回跑。又是一個上午,才將這根鐵軌抬進了黃崖洞。這就奠定了日後軍械生產的基礎,也為我軍獲取「鐵源」提供了成功的經驗。其後,從鬼子手裡搶鐵便成了特務團的家常便飯。

黃崖洞兵工廠的生產形勢蒸蒸日上,它生產的炸彈除了太行山區自給,還能調撥一部分支援延安。1940年底,陳波帶著一個連,從這裡向延安送去了一批炸彈,順便護送左權夫人劉志蘭、龔澎、歐陽毅夫婦以及民主人士傑出代表李公朴等去延安。他們夜行晝宿,與鬼子機智周旋,路上走了3個多月。

獨臂將軍陳波和他的黨證傳奇 - 天天要聞

當他完成任務後回來,太行山區反「掃蕩」剛剛結束。黃崖洞兵工廠遭到了敵人的嚴重破壞,連手榴彈都生產不出來,只能勉強生產一些滾雷。

由於生產設備太差,滾雷不合格。如何用它投入戰鬥,需要在試爆訓練中積累經驗。

1941年3月的一天,八路軍前總特務團的同志們在和煦的陽光下,以連為單位,來到一片開闊地上。副團長陳波向大家講完滾雷的使用方法,開始做示範了。他命令大家後退300米,然後,獨自抱起一隻西瓜大的滾雷,向山丘上走去。

團長歐致富(後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攔住說:「這是新制的,有危險,我來吧!」

陳波說:「你是一團之長,下次再說吧!」

待大家進入安全地段後,陳波一個人從容不迫地走向坡頂,下蹲、隱蔽、按雷、擦火,「嘣」的一聲,不合格的滾雷一觸即發了。頃刻之間,硝煙瀰漫,陳波倒在了血泊里。當劇烈的疼痛把他從昏迷中喚醒時,他已經躺在遼縣羊角村八路軍醫院的手術台上。

獨臂將軍陳波和他的黨證傳奇 - 天天要聞

◆黃崖洞兵工廠年產武器彈藥可裝備16個團。抗戰期間我軍炮彈總產量的35%,步槍總產量的45%都出自這裡。

經過奮力搶救,他奇蹟般地活下來了,但僅剩一條胳臂一隻手和兩條無法彎曲的殘腿。

做完手術後醒來,他用僅有的那隻右手摸到褲帶上,發現缺少了什麼,便焦急地問道:「小皮囊呢?」

護士搖搖頭,表示不明其意。

陳波解釋說,「火柴盒大小,褲帶上的……」

護士立刻將那堆血衣翻了個遍,終於找到了那個火柴盒大小的小皮囊,從中掏出了他的黨證。這才發現,黨證已被鮮血盡染。

光榮的標記呀!從他領取黨證到血染黨證,黨證跟著他爬雪山過草地,經歷了崎嶇漫長的長征。以後又跟著他轉戰甘南、寧夏、山西。多少次,行軍作戰,汗水把黨證浸透;多少回,沿途的奇寒又將黨證上的汗水凝成冰凌。穿越鬼子封鎖線,為防備落入敵人之手而暴露身份,許多人把黨證銷毀了,陳波一直帶在身邊。這次血染黨證,再度見證了這位優秀黨員忠貞於革命事業的耿耿忠心。

煉獄之奇:忍著常人難忍的苦痛,他將療傷過程變成提高軍事和文化素質的極好課堂

出院之後,他再也不能跟大夥一塊去虎口奪鐵了。苦痛的折磨,行動之不便,給他的壯麗人生披上了揮之不去的陰影。每每移動一步,他得藉助拐杖的支撐和腰部的力量而扭轉臀部,才能帶動下肢,圓規似地畫著圈兒交替前行。就連這點功能,也還是他在煉獄生涯的刻苦鍛煉中獲得的。

雖說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衝鋒陷陣了,但陳波並不氣餒,決心要為黨做更多的工作。於是,他借養傷期間拿起筆來學習文化。

「小小筆桿千斤重,祖祖輩輩拿不動。」他沒有進過學校門,參軍前連個名字都不會寫。他原名陳漢清,那時候,「漢」字沒有簡化,筆劃多,那顫抖的筆常把它寫成黑疤疤。參軍的第二年,他擔任黨支部書記,發展黨員,支書必須簽名。為了避開那個難寫的「漢」字,就改名叫陳波。這次養傷成了他學習文化的極好時機。一本《論持久戰》,既是政治和軍事的教科書,又是文化讀本。沒有左手,他用木尺壓平書本,照樣閱讀和書寫。他的老師就是醫院的護士、醫生。半年後,這位學員「畢業」了,一躍成了一所榮譽軍人學校的校長。從此,他領著30多名缺臂少腿的戰友在河北省內丘縣的小山村園棗會練文習武,養傷治病。那歌聲、琴聲、讀書聲、劈刺聲,時時都在向人們報告:他們身殘志堅。在這個學校里,陳波摸索了生活自理的經驗,還學會了爬山、騎馬和單臂射擊。

1944年春,隨著日軍進攻的日益加劇,河北省內丘縣的園棗會榮軍學校有被吞食的危險。黨中央為保存一批幹部,命令陳波等3名團級幹部回延安養傷。那兩個,每人只有一條腿,3個人加起來,只有兩條好腿、兩條殘腿。路上要穿過敵人的封鎖線,千里迢迢,沒有部隊護送,穿軍裝目標大,只好頭扎白毛巾,化裝成老百姓,晝夜伺機行進。每人一匹毛驢當騎乘,所攜衣物、用品,與普通百姓毫無差異。所不同的是,陳波身上有方黨證,到了鬼子手裡,那會累及腦袋的。是不是把它處理掉?陳波說:「沒必要。我們身上的傷,就是八路軍、共產黨的標記,有沒有黨證都一樣。揣著黨證走吧,是死是活,聽天由命吧!」

憑著他們的機智和勇敢,3位傷殘老紅軍終於平安地回到延安,以實際行動交上了煉獄歸來的一份答卷。

面對這份答卷,延安老戰友感到十分震驚,他們說:「那麼多鬼子圍追堵截,竟然讓3個缺胳膊少腿的傷殘人鑽了空子,實在是奇蹟!」

堅毅之奇:不需別人「侍候」,千里迢迢到瀋陽,隻身虎穴當「林沖

《水滸》里的禁軍教頭林沖曾經當過倉庫保管員。陳波也有過隻身一人當「林沖」的類似經歷。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為奪取東北的抗戰果實,利用美國的軍艦,從海上向東北大肆增兵,這就是毛澤東所指的「摘桃」派。共產黨的政策則是針鋒相對,當仁不讓。為此,延安組織了以林楓為團長的「赴東北工作幹部團」,簡稱「東干團」,馬不停蹄地向東北賓士。陳波看到了東北的緊張形勢,便向中央組織部提出申請,要求去東北,參加「東干團」。

有人不以為然地說:「就憑你這一隻胳膊兩條殘腿?別添麻煩啦!」

「添麻煩?」陳波把手槍朝桌子上一拍,說:「要是生活不能自理,我就賴在閻王殿里不回來了!」

領導似乎在故意考驗他,指著門前的那匹烈性馬說:「上馬兜一圈,不從馬上摔下來,就批准你。」

陳波接過韁繩,右手一按馬背,身子前傾,再向上一躥,稍一轉身,那兩條不能彎曲的雙腿便鉗子似地夾住了馬背,進而朝下輕輕一壓,那馬便撂開四蹄飛奔起來,十多分鐘後回到了原地……

就這樣,中央組織部批准了他的請求,使他成了「東干團」的一名特殊成員。

陳波急急忙忙地騎著毛驢從延安奔向同蒲線,進而甩掉毛驢,爬上了同蒲鐵路的運煤車,後又幾經輾轉到瀋陽,與先期而至的「東干團」取得了聯繫。

日軍投降時,按照黨的指示,陳波一個人接收了日軍的一座軍用倉庫。那些時日,他晝夜守衛,子彈上膛,槍不離身。既防火,又防盜,更防備國民黨軍隊來搶劫。當時,蔣介石利用國共東北會談做煙幕,仍在向東北運送大批軍隊,妄圖搶奪勝利果實。我軍亦緊急調兵,北上奉陪。當倉促趕來的359旅官兵正在為棉衣和槍支彈藥發愁時,陳波揮動著僅剩的那隻拳頭,風趣地說:「我是看守倉庫的林沖,我這兒應有盡有,快來拿吧!」

後來,中共軍隊撤出了瀋陽。就在陳波守護倉庫的那幾天內,我軍官兵不僅從庫中得到了充足的物資,也從這位身殘志堅的老紅軍身上得到了莫大的激勵和鞭策。

激戰之奇:抗戰勝利後,他還打了抗日戰爭的最後一仗

在中國人民的抗戰史上,日軍「無條件投降」之日,並非抗日戰爭結束之時。通化的「二·三事件」才是抗日戰爭的最後一仗。陳波就是粉碎「二·三事件」的主要將領之一。

1946年1月底,我軍在偵破一件刑事案件中獲悉,日軍投降時,在通化地區潛伏了一批日本特務,這些頑固分子不甘心失敗,一直在伺機而動。他們已經勾結了兩萬多名日軍投降人員和國民黨地下黨部,準備在2月3日深夜舉行武裝暴動,暗號是:電燈3滅3亮。

獨臂將軍陳波和他的黨證傳奇 - 天天要聞

◆陳波在辦公(1946年)。

時任東北軍區後方司令部參謀長的陳波獲此情報之後,立即與吳溉之政委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周密的部署,做好了應對事變的一切準備工作。

2月3日這一天,正值大年三十。大約黎明前夕,電燈果然熄滅了3次,通化市隨即出現了喊叫聲和密集的槍聲。好幾萬匪徒從各個角落裡聚集起來,向我軍機關辦公樓發起了進攻。陳波坐在辦公室里,按預定方案指揮還擊,從一開始就取得了戰鬥的主動權。經過幾個小時的戰鬥,很快打掉了敵人的氣焰,迫使他們龜縮在通化市公安局的辦公樓上負隅頑抗。

敵人的火力很密集,為避免血的代價,陳波從我軍剛組建的通化炮校調來唯一的一門迫擊炮,用僅有的3發炮彈,搗毀了敵人最後的據點。幾經搜索,活捉了這次叛亂的總指揮日本師團長藤田。

這年大年初一,一向不愛記日記的陳波,竟在節日的鞭炮聲中寫下了這麼幾句:「沒想到啊,鬼子投降後,我還打了抗日戰爭的最後一仗。這一仗打得好,它告訴我們,勝利後更要警惕!」

奇中之奇:「文革」中揪「假黨員」,「揪出」了黨證背後的一串故事

1948年,我國成立了第一支鐵路公安總隊——東北鐵路公安總隊,陳波是這支部隊的司令員,這就是中國人民公安部隊乃至後來出現的武裝警察部隊的前身和雛形。為保衛鐵路運輸,支援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以及護送毛澤東秘密出國訪蘇等,陳波和他的戰友們立下了汗馬功勞。

獨臂將軍陳波和他的黨證傳奇 - 天天要聞

◆獨臂將軍陳波。

全國大陸解放之後,陳波調到北京,先後擔任中國人民公安部隊後勤部政委、第二炮兵後勤部政委等職。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文化大革命」中,陳波透過那無休無止的「大樹特樹」,看到一種毒菌正在侵害黨的肌體,就在一次政治報告中說:「同志們注意呀!萬歲喊得響的,不一定真正忠於,真正的忠誠只屬於那些埋頭苦幹的人們。」這些話成了他「惡毒攻擊」的罪行,他被打成了「反黨分子」「假黨員」,關押、批鬥,受盡精神折磨和皮肉之苦。

女兒陳紅、長子陳鐵生辯白說:「爸爸是假黨員?他有黨證呀!」

專案人員慌了,連忙詢問:「黨證在哪裡?」

這就扯出了陳波的老伴滕展蘇。她是一位「三八式」的老黨員。16歲那年,她與本鄉同學王韻雪(後嫁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主任陳潭秋)、王梅芳姐妹,一塊從蘇南金壇縣出發,奔波千里到西安,決心上延安。沒有去延安的汽車,三位姑娘攜著行李在漫天風雪中步行北上。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的同志們很受感動,設法讓她們坐上了卡車。到了延安,她成了我中央機要局情報部的譯電員。解放後轉業,任北京焦化廠黨委書記。

陳波被關押之後,她立刻意識到會被牽連,抄家也在所難免,保存黨證就成了一場特殊的戰鬥。她想起陳波當年是把黨證縫在褲帶里通過敵占區的,於是受到啟迪:「我把它縫在內衣里不是很好嗎?」

就在她藏好黨證後的第三天,她果然被關進了本廠的隔離室。整個一個夏季,她整天鏟煤、推焦炭,內衣里的黨證染上了新的汗痕。

獨臂將軍陳波和他的黨證傳奇 - 天天要聞

◆陳波和老伴滕展蘇。

一年之後,二炮派人來取黨證,滕展蘇從那包了又包的塑料袋裡取出黨證,交給了黨組織。

這方黨證四寸見方,白布黑字,平平展展。那片片汗漬,早已使漂白布變黃。斑斑血跡,又使黃中呈褐。儘管它經歷了數十年的磨礪,但那上頭的列寧、斯大林石印頭像和表格,以及書寫的文字,皆清晰可辨。雖說質樸無華,卻像金子一樣熠熠閃光。又像一面鏡子,映照著這位老紅軍戰士的坎坷歷程,記載著他對革命事業的赤膽忠心。

經過當事人的鑒定,這是紅四方面軍保留至今而絕無僅有的一方黨證。又經一番內查外調,證明陳波的歷史是紅色的、閃光的,他是一位真正的共產黨員。

解除隔離後,組織上把黨證還給了他。陳波接過黨證,用顫抖的手摸了又摸,似戰友重逢,勝知音邂逅。就在這次退還黨證的談話中,他將扣發的1200元工資交作黨費,那是當時一位團級幹部一年的薪金呀!

獨臂將軍陳波和他的黨證傳奇 - 天天要聞

◆本文作者李伶(左)將導彈模型獻給陳波將軍。

他還提到了住房問題。他說:「每次批判,我都認真聽,儘管許多是捏造和中傷,但有一點,我是應該注意的,說我脫離群眾,這是事實。群眾住房一直很緊張,我作為後勤部政委,沒有很好地去解決他們的困難,自己卻住進了四合院,雖然是組織上分配的,也不違反規定,但冷靜想一想,我是有愧的,再也不進那個將軍院了。請重新給我分配住房吧!」

當時,部隊機關大院里,只有3間一套的住房,管理部門的同志說:「您這樣的老幹部哪能住這樣標準的房子?!」陳波斬釘截鐵地回答:「只要和群眾在一起,一間也行!」就這樣,他在一般幹部的住房裡安了家。十多年後,群眾居住條件改善了,他也得到了改善,但仍然跟普通幹部一起,搬進了新建的一座16層塔樓里。他住7層,我住5層,同乘一部電梯,交往非常方便。

2006年12月20日,陳波將軍99歲大壽,特地把曾為他開車的司機和理髮員等,加上我這個宣傳其黨證第一人請去同賀。任何禮品他均不收,只收了我的獻禮:一枚由二炮畫家楊奕設計的導彈模型。面對這個導彈模型,他激動地提議道:「為我軍強大幹杯!」

2009年12月9日,因醫治無效,陳波將軍離開了人間,享年101歲。這是我軍首批授銜的13個傷殘將軍(獨臂、殘腿、獨眼)中最後一個辭世者。

獨臂將軍陳波和他的黨證傳奇 - 天天要聞

◆2010年6月,陳波兒子陳鐵軍(左三)、兒媳王紅軍(左四)將父親陳波的黨證獻給鄂豫皖首府革命博物館副館長花玲(左二)、彭惠(左五)及文物保管員李積菊(左一)。

應陳波將軍治喪辦公室及其家人之邀,我給追悼會會場敬獻了一副輓聯:

血染黨證身殘志堅萬里征戰立奇功,廉潔奉公堪稱楷模將軍風範照後人。

橫批:軍旗作證。

2010年6月,陳波兒子陳鐵生、兒媳王紅軍將父親的黨證獻給了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

2021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陳波的黨證從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移進了位於北京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與毛澤東、朱德的黨證並排展覽,成了中共紅色基因寶庫中永放光芒的一件稀世珍寶。

本文為《黨史博採》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維權支持: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著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