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2022年06月30日04:49:02 歷史 1119

1951年5月初,秘書帶著一封信件來到中南海豐澤園菊香書屋,並將其轉交給正在寫文章的毛主席。

信中的內容十分簡單,只有簡短的一行字:

「我的工作還是沒著落!只能來北京找你了!」

眾所周知毛主席最反感的就是別人托自己安排工作,可這封信中所表達的意思,非但沒有拜託的意思,還有種賴上毛主席的感覺。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如果說看完信件的落款或許就不難理解了,這封信正是曾幫助毛主席脫險的恩人劉策成寄來的。

那麼,在原則和救命恩情兩者之間毛主席又會做出怎樣的抉擇?劉策成當年幫助毛主席脫險又是怎麼一回事?

意氣風發少年郎

劉策成本名叫劉武,策成是他的字型大小,1883年3月。劉策成出生在湖南新邵縣花橋鄉田心村,從小就進入私塾念書。

劉策成在讀書期間勤奮好學,最鍾愛的就是《莊子》,他被《莊子》中那種「嫉惡如仇」的思想深深地吸引,並以此作為自己的人生準則。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恰逢亂世,腐敗的封建王朝清政府在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的洗禮後,光緒帝實行戊戌變法,但最終以失敗告終。

對昏庸無能的清政府劉策成同樣感到悲憤,但甚至力量微弱,想要實現抱負首先要讓自己強大起來,於是遠渡海外赴日本進修。

在留學期間劉策成的思維、眼界得到開拓,精神上也受到各種新鮮思潮的衝擊,並與孫中山、黃興等進步人士交往十分密切,經常聚在一起討論國家興亡的大事。

1905年8月20日,日本東京赤坂區的一處民宅里,二樓的榻榻米房幾乎坐滿了人,人群中間站著的正是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此次集會的目的便是成立中國革命同盟會,不久後辛亥革命爆發,隨即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長達二百多年的封建王朝統治也就此崩塌。

1913年,劉策成回國後被聘為湖南駐省邵陽中學校長,同時也在校內宣傳革命思想,與學校里的一位語文教員楊洞天交情匪淺。

然而不知為何劉策成和楊洞天在給學生開會時走漏了風聲,湖南都督湯薌銘派人將劉策成、楊洞天以及一名進步學生匡互生給抓捕,還在其住所查出了槍支彈藥。

這些罪名單拿出一條來就是殺頭的重罪,然而劉策成卻只被判了15年的監禁,並且被關了兩年便放了出來。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這是因為劉策成有位十分要好的同鄉蔡鍔,蔡鍔是中華民國陸軍上將,同樣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於公於私他都不能眼看著劉策成被處決。

於是蔡鍔立刻致電湯薌銘,以個人的名義為劉策成提供保釋,這才免除了死刑,但還是被判了15年的監禁,直到兩年後袁世凱去世才重獲自由。

1916年,劉策成出獄後由學監主任方維夏推薦,到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擔任歷史教員,相信對這裡大家都不陌生,偉大領袖毛主席正是出自該校。

彼時的毛澤東正在湖南一師本科第八班進修學習,在楊昌濟的影響下成為一名進步青年,並對陳獨秀、胡適等人創辦的《新青年》雜誌十分的感興趣。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說起毛澤東第一次見到恩師劉策成的場景,直到多年後一直記憶深刻,那堂課後兩人結下了不解之緣。

「天縱奇才」

這天,湖南一師的課堂里坐滿了人,不一會一位老鄉裝扮的人走進教室,徑直朝講台走去,一時間成為了整個教室的焦點。

這位「老鄉」正是剛上任的歷史教員劉策成,這是他在湖南一師講的第一堂課,然而來之前卻沒有刻意打扮,身著一件粗布長衫,腳踩一雙粗布鞋,腰間還系著一條布帶,儼然就是農民的裝束。

劉策成走到講台上後看著台下正盯著自己一臉茫然的學生們不緊不慢地說道:「吾叫劉武,字策成也!」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看著同學們依舊有些不解,劉策成繼續解釋道:「從今天起,由我來擔任你們的歷史教員!」

這下學生們的神情從一臉茫然突然轉變為,向劉策成投去審視的目光,畢竟他這一身裝束跟教員的形象有太大的出入,因此對他的教學能力也頗有懷疑。

台下的同學們有的還在小聲嘀咕道:「學校怎麼請了個老鄉來當歷史教員,難道要叫我們怎麼種地嗎?」

而另一位同學卻喃喃自語道:「我倒覺得這位老師不卑不亢,肯定會是位好教員!」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此人正是在湖南一師上學的毛澤東,而劉策成也果真沒有讓毛澤東失望,不僅教學能力強,後來還被尊稱為「活歷史」。

只見劉策成侃侃而談,從秦皇漢武到明末清初,彷彿每一段歷史都如數家珍,時不時地還會拓展課外知識,給學生們講一些歷史名人逸事,台下的學生們聽得瞠目結舌,打心底里佩服劉策成的才華。

而直到下課時,劉策成緩緩走出教室,學生們才發現他來上課什麼教材也沒有拿,就這樣兩手空空地走上講台,憑藉著才學淵博硬生生講完了一堂課。

一時間學生們口中的「老農」也變成了「活歷史」,劉策成在湖南一師的第一堂課就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樣被劉策成的才學折服的還有毛澤東。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只不過當其他學生們還在討論劉策成有多牛時,毛澤東已經離開了教室,去追趕劉策成的步伐。

劉策成雖然是第一天在湖南一師上課,但是對學校里的情況還算是比較了解,自然對毛澤東這個青年才俊有所耳聞。

劉策成知道毛澤東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但是他不喜歡死用功的書獃子,知識學了就是拿來用的,能夠活學活用才算是可造之材。

毛澤東在跟劉策成經過一番交談後,劉策成打消了心中的顧慮,也不禁讚歎毛澤東思維清奇,心胸格局更是廣闊,經此交談後當晚劉策成便在日記中寫道:「潤之,該生意氣銳,思非凡,天縱奇才也!」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更令劉策成看好毛澤東的是,他不僅有學識更有志向,心中懷揣著家國夢想,他認為有這樣遠大的理想抱負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遠,毛澤東就具備這樣的條件。

因為劉策成早年便加入同盟會,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因此師生兩人可以說是志氣相投,毛澤東經常會去找劉策成請教學習、人生、國事上的疑惑。

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不久後毛澤東便從湖南一師畢業,並動身前往北京接受新思想的洗禮。

而劉策成在不久後選擇了棄教從政,決心發展仕途,正是有了這個選擇才會有機會幫助毛澤東脫險。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棄教從政

毛澤東在從湖南一師畢業後,收到恩師楊昌濟的邀請,組織一批學生到北京參加赴法勤工儉學運動。

北大毛澤東見到了《新青年》的同人編輯李大釗先生,在他的幫助下毛澤東成了北大圖書館管理員,不僅解決了生活問題,更方便了學習。

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促使了五四運動的興起,並在極短的時間內蔓延至全國各地,毛澤東也立刻回到湖南成立湖南學生聯合會,積極響應五四運動的號召,帶領學生們走上街頭參加反帝愛國運動。

1920年,楊昌濟病重時毛澤東趕往北京德國醫院看望,臨終之際恩師楊昌濟仍不忘幫助毛澤東鋪路,將他舉薦給時任廣州軍政府秘書長的章士釗。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而毛澤東與師母向振熙的關係情同母子,毅然放棄了前途,選擇陪師母和楊開慧將恩師的遺體運回板倉故里。

其實早在毛澤東第一次去北京時就同住在楊昌濟家,與楊開慧的感情也迅速升溫,兩人情投意合只是一直沒有捅破這一層窗戶紙,毛澤東心裡想的全是如何拯救國家,唯恐會辜負楊開慧的一片深情,也沒有主動想要讓關係升級。

師母向振熙將一切都看在眼裡,決心促成這一樁婚事,甚至不顧楊昌濟的喪期未滿,就讓毛澤東與楊開慧結為了夫妻。

此時的毛澤東正在全力準備開辦文化書社,但是因為經費問題一直沒能實現,就連結婚時也是一切從簡,將大部分的錢都用在了辦書社上面。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然而毛澤東省吃儉用東拼西湊還是差不少錢,於是只好想法子借錢,思前想後提筆寫下一封書信:

「我要辦進步文化書社,但囊中羞澀,不知老師可否囊助一二。」

眾所周知毛主席生性好學,一生中遇到了許多恩師,可是這封求助信卻偏偏寄給了劉策成,這其中又有什麼道理?

原來,毛澤東從湖南一師畢業後不久,劉策成也辭去歷史教員的工作,決心從政奔仕途,先後擔任瀏陽縣和衡山縣的縣長更是被衡山人民讚譽為「劉青天」。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當老師和做官肯定不一樣,在當時政府官員貪腐已經成為常態的形勢下,劉策成想要即不被孤立招惹仇恨,又體恤民眾左右逢源是很難辦到的,但劉策成不僅轉行成功,還成了百姓依賴的父母官。

毛澤東對於此事也略有耳聞,首先對於恩師劉策成的革命信念他不曾懷疑,不然劉策成也不會成為百姓口中的「劉青天」,而自己開辦文學書社是為了宣傳進步思想,劉策成自然會支持。

再者就是劉策成當官以後生活條件肯定也相對較好,手中很大可能會有閑錢,畢竟當時國民政府的官員薪酬十分的優厚。

事實果真如毛澤東所想,劉策成在收到毛澤東的信件後,立刻就派人給毛澤東送去300塊銀洋,並稱這些錢是拿來「入股」的,讓毛澤東大受鼓舞。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其實這300塊銀洋已經是劉策成全部的身家,雖然貴為縣長,但劉策成不貪不腐,收入來源全靠每個月的薪水。

毛澤東一開口劉策成就傾囊相助,由此也不難看出劉策成不僅對毛澤東十分信任,更用實際行動去支持毛澤東的事業。

然而,毛澤東還沒來得及還這個恩情,幾年後又受到了劉策成的幫助,這一次可以說是拯救毛澤東於水火,更挽救了中國革命的覆滅。

智救毛澤東

此次交集過後,毛澤東再次與劉策成斷了聯絡,並致力於領導工人學生運動,在中共三大會議上被推選為中央執行委員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1923年9月16日,毛澤東遵照中共中央的研究決定,並受林伯渠的委託回到湖南籌建國民黨組織,可是卻沒想到此行兇險萬分,險些被捕入獄。

11月底,已經升任湖南省警察廳廳長的劉策成突然被叫去參加省里的會議,省長趙恆惕在會上做出了重要指示,務必要抓住回到湖南的毛澤東。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起毛澤東與趙恆惕之間的恩恩怨怨,早在趙恆惕擔任湖南湘軍總司令時,就大肆鎮壓工人運動,並將工人領袖黃愛、龐仁栓迫害致死。

1922年12月,已經當選湖南省省長的趙恆惕與湖南工團聯合會代表團進行談判,毛澤東作為代表團的負責人與其據理力爭,在輿論的壓力下他不得不允許工人有集會、結社、罷工等權力,但也從那時對毛澤東懷恨在心。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雖然明面上答應了聯合會的要求,但背地裡卻使陰招破壞農協,鎮壓農民運動,次年八月,趙恆惕被孫中山委任的湖南省省長譚延闓為爭奪權力展開鬥爭,最終以趙恆惕被逐出長沙而結束,

此時,毛澤東剛剛帶著任務回到湖南,得知此事後他與中共湘區委公開支持譚延闓,並親自撰寫《省憲下之湖南》、《省憲經與趙恆惕》兩篇文章,使得他與趙恆惕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而1923年11月下旬,趙恆惕取得了直系軍閥吳佩孚的支持後,再次佔得主動,將譚延闓逼退到廣東。

重新奪回政權的趙恆惕立刻展開了瘋狂的報復,鎮壓工人運動,包括此次親自下令抓捕毛澤東。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參加會議的劉策成聽到這個消息後大為震驚,更為毛澤東的安危感到擔憂,雖說劉策成從政以來,為了維護百姓沒少干陽奉陰違的事情,但此事事關重大,又是趙恆惕親自下令,恐怕不是劉策成所能掌控的。

說起來劉策成跟趙恆惕還有姻親關係,他的兒媳婦是趙恆惕的侄女,劉策成之所以能夠在官場上爬得這麼快自然離不開趙恆惕的提攜,只不過趙恆惕是為了鞏固手中的權力才會選擇重用劉策成。

這一點劉策成的心裡也十分清楚,所以去找趙恆惕讓他收回成命的辦法更行不通,正當他為此事焦急時,趙恆惕突然決定將這項任務交給長沙城東區警察署署長王建屏來辦,劉策成頓時長舒一口氣,內心地擔憂也少了幾分。

王建屏是劉策成的心腹,兩人關係匪淺,劉策成當即會見王建屏說道:「趙恆惕要緝捕毛澤東,毛澤東是我的學生,你設法把這信息傳給他,既能使毛澤東脫險,又能使我向趙省長圓滿交差!」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劉策成此舉承擔了很大的風險,雖然王建屏跟自己交情很深,但人心隔肚皮,萬一王建屏將此事偷偷彙報給趙恆惕,不但毛澤東救不了,就連劉策成的性命也會搭進去,但劉策成依舊選擇了鋌而走險。

幸運的是劉策成沒有看錯人,不論是王建屏還是毛澤東都沒有令他失望,王建屏心思縝密知道此事不能張揚,於是趁著警員上街搜尋時派親信前往清水塘將此事告知毛澤東,並叮囑一定要告知毛澤東本人。

當兩名警衛小心翼翼地趕到毛澤東的住處時,毛澤東正在全省工團聯合會工作,兩人立刻將此事面告毛澤東。

次日一早,毛澤東便離開了長沙,而劉策成為了避免引起趙恆惕的懷疑,特地命王建屏虛張聲勢,在城內大肆搜捕毛澤東。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直到多年後蔣介石敗退台灣,趙恆惕也跟著去往台灣,他仍不知道當年這件事情的真相,面對記者的採訪時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可能是他(毛澤東)的能量太大了。」

此次危機能夠順利解除,毛澤東的內心也對劉策成十分的感激,更沒有忘記當年的恩情,這才有了後來發生的事情。

進京謀職

話分兩頭,毛澤東順利地脫險了,可是劉策成的日子卻並不好過,1925年4月,趙恆惕被趕出湖南,劉策成也從此告別了政界,賦閑在家潛心研究莊子,並撰寫《莊子集解內篇補正》。

雖賦閑在家,但劉策成依舊關心國家大事,抗戰爆發後,劉策成看不慣蔣介石借「攘外必先安內」的由頭挑起內戰打壓共產黨,於是向蔣介石上書請求暫時放下恩怨,國共兩黨共同抗日,然而卻因此得罪了蔣介石。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舉國歡呼,每個人的內心都異常興奮,正如毛主席在天安門上所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站起來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然而劉策成在得知此事後卻有一絲憂慮,主要還是因為她曾經在國民政府任職,還做到了廳長的位置,說起來也是個大官,他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將會被怎樣處理,更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於是,劉策成思考良久後提筆給毛主席寫下了一封信,信件的內容很有意思,主要講了兩件事,其一是詢問毛主席自己當官時所獲的財產該怎麼處理,其二就是新中國成立了,自己這一把老骨頭也還想為新中國出點力,希望可以在北京文史館某個職位。

其實劉策成提及的第一個問題完全沒有必要徵求毛主席的意見,提起這件事其實是為了第二件事,也就是說劉策成想要的是一個答案,自己這把老骨頭新中國還需要嗎?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在收到這封信後的心情可想而知,他不喜歡別人托自己幫忙安排工作,但這一次毛主席卻破例了,不僅給了劉策成回復,還為其提供了謀職的途經。

毛主席的回信是這樣寫的:來信收閱,甚悉。家庭土地財產,一切交農會處理。至於你要工作,不需來京找我,我跟湖南有關同志打了招呼,你可去長沙找省長程潛即可。

簡短的隻言片語中,值得重視的應該是「不需來京找我」,毛主席其實也不是反感這種托他謀職的行為,如果有真才實幹他肯定不會埋沒有才華的人,只是他會公事公辦,只負責推薦,至於能否被單位聘用他不會去打招呼。

劉策成收到信後自然很高興,說明毛主席沒有忘記自己,更沒有忘記自己為中國革命所做出的貢獻,同時又有些遺憾,他忘了吧自己剛完成的著作一同寄給毛主席看看。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然而令劉策成沒想到的是,自己多次跟長沙文史館的工作人員聯繫,卻遲遲沒能等到回復,這一等就是大半年,劉策成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是他知道自己耗不起,於是做出了一個更加大膽的決定,要進京去面見毛主席!

1951年5月初,劉策成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在一家簡陋的旅館落腳,因為自己之前的財產全部上繳政府充公,劉策成目前的生活頗為拮据。

劉策成並沒有提前跟毛主席說自己來北京的事情,而是下榻賓館後才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我的工作還是沒著落,只能來北京找你了!

毛主席收到信件後並沒有因此而生氣,反而暖心的派人開車將劉策成接到了條件較好的賓館中,還從自己的書稿費中拿出一部分交給劉策成的手中,以滿足劉策成在北京期間的開銷。

1932年,劉策成曾幫毛澤東脫險,68歲時進京謀職,毛主席暖心安排 - 天天要聞

最後一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毛主席將劉策成的問題反應給了周總理,周總理辦起事來鐵面無私,而不久後劉策成收到了中央的聘書成為文史館館員,這也表明他的能力是被認可的,並非向毛主席提出了無理的要求。

後來,劉策成的《莊子集解內篇補正》由中華書局出版,他本人也成為了中國近代最著名的莊子研究學者!

作為毛主席的恩師,劉策成不僅對毛主席的事業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在毛主席遇險時,更是冒著生命危險提供幫助,讓人肅然起敬。

而毛主席也始終將劉策成老爺子的恩情記在心中,在得知劉策成來京後也給予了關懷和幫助,兩人數十年如一日的師生情亦可歌可泣!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著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