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兵敗後,何去何從?世人眾說紛紜,史學家:有待發掘新證據

2022年06月29日23:24:03 歷史 1640

李自成(1606~1645年),原名鴻基。陝西米脂人。稱帝時以李繼遷為太祖。人稱闖王、李闖。明末農民軍領袖之一,大順政權的建立者。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朝滅亡。1644年5月27日,吳三桂與李自成在山海關決戰。

李自成兵敗後,何去何從?世人眾說紛紜,史學家:有待發掘新證據 - 天天要聞

明朝崇禎元年七月至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率農民軍起義。他們東討西殺,不斷壯大,最終推翻了搖搖欲墜的大明朝。之後負責鎮守山海關的明朝大將吳三桂與清軍勾結,引其入關。李自成只好敗出京師地,轉戰陝西、河南、湖北等地,最後銷聲匿跡。因此李自成的死亡之謎便一直存在著各種說法,真偽難辨,迷霧重重。

至於李自成死於何時、何地、如何死法?官方說法由來已久,但後人對這一結論卻頗有爭議。

明史》的結論:自成已死,屍朽莫辨。是根據當時追擊李自成的清廷靖遠將軍阿濟格向朝廷的一份奏摺,其上言表李自成兵儘力窮、疲憊不堪,只帶了二十幾個親信,跑進九宮山,被村民圍困,無法逃脫,自縊身亡。還有,南明王朝駐湘將領兵部尚書何騰蛟給唐王的報告稱,說他的軍隊在九宮山下將李自成斬首,結果卻丟了他的頭。
著名學者王夫之在他所著的《永曆實錄》中有兩處記載李自成之死。在卷七中寫道:「李自成渡江,如入無人之境,由蒲圻走,死九宮山。」在卷十三又寫道:「五月,自成至九宮山,食絕,自率輕騎野掠,為土人所殺。」

以上信息雖然細節不一致,但都指向一個結論:李自成戰敗被殺

李自成兵敗後,何去何從?世人眾說紛紜,史學家:有待發掘新證據 - 天天要聞

但也有人說,李自成敗走後隱居在夾山寺或青城

其一、有資料記載李自成隱在石門夾山寺
乾隆十五年即公元1750年,《澧州志林》上記載,清朝初年,即將入滇上任的同知張瓊伯,在赴任途中,遊覽石門夾山寺,與寺中方丈暢談古今,一見如故,相見恨晚,視為知己。幾年後,他重訪夾山寺,住持方丈已圓寂。居喪中,方丈的徒弟告訴他,方丈就是闖王李自成。在九宮山,代替他死去的是他的將軍孫某。

乾隆初年,澧州人何某到夾山寺調查李自成的下落。在廟裡,他看到了李自成的畫像,據說叫「奉天玉和尚」。1981年,石門夾山寺發現了「奉天玉和尚」墓。經檢驗,在一個瓷壇中的遺骸與李自成的身材相似。且墓中隨葬品與李自成故里陝西省米脂縣相同。但也有人對李自成隱居於夾山寺一說提出了諸多反駁意見,這一觀點也成不了定論。

李自成兵敗後,何去何從?世人眾說紛紜,史學家:有待發掘新證據 - 天天要聞

其二、有人證明李自成隱在榆中縣的青城

據說李自成兵敗後,在青城的叔父李斌和堂兄弟李梓盛的掩護下隱居在榆中縣的青城,死後埋葬在青城鎮黃河邊的龍頭堡子山下,而幾百年來榆中青城的李氏後人還流傳著一本家譜,其中就寫著李自成的名字,非常具有史料價值。
看來,要破解李自成兵敗後的生死之謎,還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著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