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來亞戰役看,日本對英國的態度轉變是怎樣的?

2024年05月17日18:35:19 歷史 1799

馬來亞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英國馬來半島所進行的一場局部戰爭。戰役期間,英軍可以說是被狠狠地打了一巴掌,被日軍打得潰不成軍。英國也由此被貼上了恥辱的標籤。因為在馬來亞戰役中的糟糕表現,英國便給人留下了不堪一擊、完全不是日本人對手的感覺。而在這個問題上,日本人可以說是最有發言權的。先不講兩國的實力差距,但看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日本對英國的態度便很能說明問題。

從馬來亞戰役看,日本對英國的態度轉變是怎樣的? - 天天要聞

英國作為世界第一殖民大國,世界老牌殖民霸主,曾經稱雄世界兩百多年。而日本在明治維新前,英國也不會正眼去看,畢竟在底蘊跟威望上,兩者之間還是有著極大差距的。而且,日本的崛起,跟英國人有很大程度的關係,日本一直都以英國人為榜樣,尤其是日本海軍,幾乎就是英國人的翻版。

雖說英國在二戰之前便已經開始衰落了,不過也還是當時的世界霸主,其實力以及影響力皆還是有的。二戰爆發後,英國被德國義大利弄得焦頭爛額,日本看到了英國的虛弱。且為避免兩線作戰,英國選擇對日本一再退讓。因此,日本對於英國的敬畏心便有所衰減,但也不會輕易去對英國挑釁。

從馬來亞戰役看,日本對英國的態度轉變是怎樣的? - 天天要聞

隨著戰爭局勢的發展,英國也對日本不斷制裁,日本人這下子被逼到了牆角,決定狗急跳牆挑戰英美,搶奪東南亞的資源維繫他們的侵略戰爭。那時候的英國已經將遠東的主力部隊抽調一空,就只有十幾萬三流的殖民部隊,跟數量少得可憐的老式戰機與老式軍艦。

為對付英國於東南亞數量有限,戰鬥力不強的隊伍,日本出動了近半的海軍跟十幾萬陸軍精銳。馬來戰役期間,日本投下了第5、第18與近衛三個王牌師團約11萬的兵力,海軍則是出動了數十艘軍艦(其中包括3艘航母)。除此以外,還有500多架飛機、200輛坦克跟大量火炮。這般龐大的兵力足以看出當時日本對英國的畏懼。

從馬來亞戰役看,日本對英國的態度轉變是怎樣的? - 天天要聞

畢竟他們打菲律賓美軍也只是出動了4艘驅逐艦、6艘運輸艦以及3.4萬人。但沒想到的是,日本還沒怎麼打,英軍便投降了。這下子的日本胃口就更大了,沒多久便對緬甸印度以及澳大利亞等地的英軍展開了瘋狂的進攻。不過,日本還是很快就碰上了釘子,在日本進攻印度與澳大利亞時,狂暴中的英軍(主要是英印跟英澳部隊)在英帕爾巴布亞將揍得日軍滿地找牙,把日本的機動部隊全都給打沒了,日軍被迫轉為防守,從此被英國人追著打。且事實上,英國在東南亞的軍事力量僅是英軍很小的一部分。要是英國在東南亞拿出打德國人的勁頭,估計日本早就GG了。跟英國比起來,日本還是要差上很多的。

兵事網——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入侵東南亞後,大肆劫掠資源

兵事網——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是怎樣壓榨剝削東南亞的?主要有三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資料圖: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圖/新華社「我們是善戰的前鋒,我們是民眾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永遠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1939年,29歲的河北青年張松如離開正定省立七中,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這一年,他以「公木」的筆名與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創作了這一組《八路軍大合唱》。此前兩...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 天天要聞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眾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禮制則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時候講的「禮」,跟現在的「禮」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處。我們可以理解周「禮」為現在的「禮貌」,周朝貴族才講「禮貌」,普通國人、野人、蠻夷戎狄是不講的,或者說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東
什麼是勝利?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勝利?

戰爭的最終目標當然是取得勝利。 人們總是期望看到勝利的場景:扛著紅旗,將旗幟插到對方陣地上,歡呼雀躍,國與國開戰,誰都希望勝利。 但是,近年來的三場戰爭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象....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辦法回現代,不料差點丟了小命! - 天天要聞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辦法回現代,不料差點丟了小命!

劇名《我的神使大人》04。穿越女偷偷鑽進一口大水缸里,她準備從這水缸里穿越回去。因為前幾天她就是從這水缸來到古代的,好不容易再找到這口大缸,穿越女高興壞了,畢竟在古代的每一天都太難熬了。晚上和一大堆太監住在一起,沒有風扇,沒有蚊香,呼嚕聲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