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齊:三張合影蘊含著對主席和毛岸英的愛戴不舍!凝視讓人淚目

2022年06月29日18:09:13 歷史 1759

一段曠世婚姻,一段純真情感,悠婉凝重,蕩氣迴腸,凝聚成無字豐碑,讓人品之心碎,讀之酸楚,睹之感動。

這三張照片,許多人很少看見,因此顯得十分珍貴,也讓人眼前一亮,令人動容。

此時此刻,睹物思人,竟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心酸和催人淚下的感動。

這是劉思齊年輕時,與自己曾經的公公毛主席和丈夫毛岸英的合影照片。

從照片上看去,劉思齊與公公毛主席和丈夫毛岸英,一家兩代人是多麼的溫馨,多麼的甜蜜,多麼的幸福和暖融。

一談到劉思齊,人們自然會把她和毛主席聯繫起來。

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劉思齊曾是毛主席的兒媳、毛岸英的妻子。

因為這一層關係,每每劉思齊的出現,人們就會想到毛主席,想到毛岸英。

2022年1月7日凌晨1時47分,劉思齊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公開資料顯示,劉思齊與毛主席的第一次見面和相識,是在延安時期。

因為一場話劇,主席認識了劉思齊。

此後,又由於毛岸英和劉思齊的姻緣所系,成為了一家人。

起初,還因為這場話劇,劉思齊不但與主席第一次見面並相識,還成為主席的乾女兒。

當然,讓主席沒有想到的是,劉思齊後來竟成為自己的兒媳。

史料記載,那還是在延安時期,當年,正值1938年初春。

一天晚上,一場名為《棄兒》的話劇,正在延安中央黨校禮堂公演。

當時,主席、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同志,也來到延安中央黨校禮堂,聚精會神地觀看這場話劇。

話劇《棄兒》反映的是我黨一對地下黨夫婦,在白區隱蔽戰線進行艱苦鬥爭,後不幸被捕,女兒成了烈士遺孤的一段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革命故事。

當時,可能是年輕的劉思齊個人經歷與話劇中的烈士女兒有著相同的經歷,因此,在這場話劇中,劉思齊扮演了烈士的遺孤。

由於劉思齊與話劇中的小女孩經歷相似,從小就失去父親,演出中,劉思齊投入了自己全部的感情,因此演得非常逼真,出奇的感人。

結果,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當時,在演出過程中,觀看演出的許多人被感動得熱淚盈眶,整個演出使毛主席等許多中央領導同志也非常感動。

由於演出獲得圓滿成功,當晚散場時,主席特意接見了所有演出人員。

在接見中,當來到劉思齊的面前時,主席撫摸著劉思齊的頭,親切地問:「你爸媽是誰啊?」

劉思齊趕忙指著坐在不遠處的母親張文秋和繼父陳振亞,告訴主席說:我爸媽坐在那兒!

那時,主席在此之前,早就認識張文秋。

看到張文秋後,主席馬上意識到,劉思齊是烈士劉謙初的女兒。

想不到,眼前的這位小姑娘,竟是革命烈士的後代。

緊接著,主席拉著劉思齊來到張文秋和陳振亞面前說:「劉謙初我是知道的,他是一個好同志,可惜犧牲得太早了。」

說完,當著張文秋和陳振亞的面,主席就對劉思齊說:「我做你的乾爸爸,你做我的乾女兒,好嗎?」

聽到主席的話,劉思齊趕忙用力點了點頭。當時,張文秋和陳振亞也非常高興。

此後,劉思齊在學習之餘,總會經常去主席所在的窯洞玩耍。

也許是當時陝北純樸的民風鑄就了劉思齊純真善良的性格,要不就是受到革命家庭樂觀向上,堅韌不拔的良好家風熏陶,劉思齊從小就養成了積極向上,不怕艱難困苦的追求和作風。

只不過在當時,讓主席沒有想到的是,眼前這位天真無邪,純真可愛,意志堅強,性格樂觀向上的小女孩,後來竟會成為自己的兒媳。

在經歷延安最艱苦的歲月後,轉眼到了1948年9月。

這年初秋時節的一天,儘管日里萬機,工作繁忙,但主席還是特意邀請劉思齊的母親張文秋見面,與張文秋一道商量毛岸英和劉思齊的婚姻之事。

也就是在那天,經過主席和劉思齊的母親張文秋共同商量後,毛岸英和劉思齊的婚姻大事,才被正式確定了下來。

但當時,因為劉思齊還不滿18周歲,毛岸英和劉思齊的婚禮被推遲舉行。

但兩家人從此成為了親家,據說當時包括朱老總、周總理在內的許多中央領導同志,都為劉思齊和毛岸英兩位年輕人結為秦晉之好表示祝賀。

直到一年後的1949年10月15日,劉思齊和毛岸英才在北京中南海舉行了簡樸的婚禮。

婚後,因為工作繁忙,兩位年輕人各忙各的工作,各忙各的學習,劉思齊和毛岸英聚少離多,真正意義上在一起的時間,只有20天左右。

直到毛岸英奔赴炮火連天的朝鮮戰場,不久壯烈犧牲,至今仍然長眠在朝鮮的土地上。

而毛岸英犧牲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劉思齊並不知情,也沒收到毛岸英的任何書信,更沒聽到毛岸英的任何消息。

當時,劉思齊一直認為前線緊張,毛岸英正全身心忙於自己的工作,無暇顧及與自己聯繫。

因此,劉思齊非常理解毛岸英,也很支持毛岸英的工作。

誰知,當劉思齊最終得知毛岸英的情況時,竟然是毛岸英與自己的永別。

此後,兩人陰陽兩隔,儘管這樣,劉思齊仍然割捨不下自己對毛岸英的深情和緬懷。

劉思齊與毛岸英的愛情和婚姻崇高而偉大,感人而勵志。

毛岸英犧牲後,劉思齊一直視主席為自己的親生父親,經常去看望主席,給主席平添了諸多慰藉,這讓許多人非常感動。

主席逝世後,每當在主席的誕辰日和祭日,沒有特殊情況,劉思齊要麼去韶山瞻仰主席故居,要麼去毛主席紀念堂看望主席,以此寄託自己對主席的哀思、緬懷和崇敬之情。

這三張合影照片,就是劉思齊與主席和毛岸英真實情感的再現和彰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劉思齊對主席深深的愛戴和敬重。

同時,也反映了劉思齊對毛岸英純真的愛戀和難以割捨的濃濃情意。

時至今日,劉思齊和毛岸英偉大而純真的愛情,仍然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和銘記,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為之感動。

如今,主席和毛岸英、劉思齊已經先後作古,離開了我們。

但作為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人民心中永遠不落的太陽,主席仍然活在億萬人民心中。

歲歲年年,人們仍然緬懷主席、敬仰主席、愛戴主席、感恩主席!

談到主席,許多人總有說不完的話,道不盡的情,總有千言萬語要說,總有懷念之情要表達。

而每每看到主席的一些照片,許多人還會禁不住心酸落淚,感情奔涌,心潮起伏。

對於毛岸英和劉思齊,至今,仍然被許多人所銘記著。

特別是劉思齊與毛岸英的曠世愛情,在深深感動著人們的同時,也深深烙印在了人們的記憶里,並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早已成為一種永恆的感動和激勵!


劉思齊:三張合影蘊含著對主席和毛岸英的愛戴不舍!凝視讓人淚目 - 天天要聞


劉思齊:三張合影蘊含著對主席和毛岸英的愛戴不舍!凝視讓人淚目 - 天天要聞


劉思齊:三張合影蘊含著對主席和毛岸英的愛戴不舍!凝視讓人淚目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著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