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秦始皇重用儒家學者,會不會一派祥和?大概率不會

2022年06月28日12:35:11 歷史 1579

大家好,我是讀者。關注我,帶你走進一個不一樣的文化歷史世界。

上一講談到丞相李斯提出了焚書的建議,秦始皇欣然批准,然後留下一個問題:假如秦始皇重用的都是儒家學者,會不會一派祥和,充分保護文化的多樣性呢?

一元化思維

大概率上並不會。人在天性上就是一元化的。大到價值觀,小到飲食習慣,熟悉的總是好的,是評價一切是非善惡的準繩,陌生的總是危險的,要麼必欲除之而後快,要麼避之唯恐不及。只有當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帶著各自的生活習慣和價值準繩,陰差陽錯地生活在同一個環境當中,彼此雖然看不慣,但既滅不掉對方,也躲不開對方,這才不得不接受了多元化。並且人在內心深處僅僅出於自保的目的,擔心自己會在哪一天的哪個問題上淪為少數,才對多元化發聲支持。

假如秦始皇重用儒家學者,會不會一派祥和?大概率不會 - 天天要聞

我們可以參照一下近代史上的德國:就在納粹剛剛登上政治舞台不久,德國爆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焚書運動,焚燒了大量所謂「不符合德國精神」的著作,其中包括我們非常熟悉的雷馬克的反戰名著《西線無戰事》,這部本應該成為德國驕傲的偉大文學作品被抨擊為語言衝動,瓦解士氣民心。

耐人尋味的是,焚書事件的策劃和執行既不是政府行為,也不是政黨行為,而是大學生團體滿懷熱誠的自發舉動,而德國民眾報之以振奮、狂喜和激昂的回應。這實在是人類天性,所以我們不難想見的是,不但商鞅韓非和李斯他們看待諸子百家如同毒蛇猛獸,就連孟子荀子這樣的大儒也很渴望獨霸話語權,讓一切「有害的」學說再也沒有發言的機會。

儒學公案

儒家的這種思想苗頭很可能早在孔子時代就已經有了。《史記》有一段著名的記載,說孔子56歲那年,代理魯國總理事務,握有很大的權力,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殺掉了少正卯。被殺的這個少正卯,身份是魯國大夫,乾的壞事是擾亂政局。就這樣,孔子執政短短3個月的時間,魯國的政治面貌就大變樣了,哪哪都好。

大約到了宋朝,開始有人懷疑《史記》這一段記載。懷疑的聲音一出,引發了很多共鳴。道理並不難理解:一是孔子一向講仁愛,當權之後應該充分發揮道德感召力才對,怎麼一上來就殺人呢;二是少正卯既然有大夫身份,那麼按照周禮,「刑不上大夫」,連國君都不能對大夫下死手,何況孔子呢。

假如秦始皇重用儒家學者,會不會一派祥和?大概率不會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孔子誅少正卯」就變成了儒學史上的一大公案,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直到今天也沒有掰扯清楚。

凡是遇到這類問題,我首先會問的是:司馬遷的史料來源是什麼呢?

這已經無從考證了,只能說關於孔子誅少正卯的最早記載出自《荀子》。在《荀子》的記載里,只提到少正卯是魯國名人,並沒說他位列大夫。這麼一來,孔子似乎有權力定奪少正卯的生死了。但《荀子》版本有著另外的疑點,那就是整件事太像寓言故事,荀子似乎是想借這個故事來說明自己的一個政治理念,那就是有社會影響力的異見分子應該被政府嚴懲,殺了最好。

荀子關於治國方針,講過一系列的綱領性意見,其中有一句話是「才行反時者,死無赦」,意思是說,一個人的才幹、行為只要違背現行體制和主流價值觀,那就該殺。

荀子羅列了少正卯的罪名,一共5項,說只要犯了其中任何一項,都是死罪。當我們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5項罪名,會發現這位少正卯既沒有殺人放火,也沒有搶劫盜竊,既不觸犯刑法,也不違反民法,無非就是宣揚了一些被孔子認為是異端邪說的觀點,並且能把這些觀點說得頭頭是道而已。這都要殺的話,是不是有點過分了呢?

戰國以來,一方面百家爭鳴越吵越凶,相罵無好口,學術權威難免也會對異見分子動了真火,一方面現實世界裡的集權趨勢愈演愈烈,中央集權這種管理模式要想維持穩定和高效,就要確保思想上的高度統一,而就算可以退回封建制下的熟人社會模式,社群與社群之間可以三觀不同,但每個社群內部同樣不能容忍異見分子。所以我們甚至會在儒家經典裡邊看到,何止是散播異端言論要被處死,就連奇裝異服、奇技淫巧、奇談怪論、裝神弄鬼、鑽法律的空子等等都是死罪。

假如秦始皇重用儒家學者,會不會一派祥和?大概率不會 - 天天要聞

以上這些死罪內容,出自《禮記·王制》。這位作者既然痛恨有人鑽法律的空子,說明他生活的時代應該在戰國以後,成文法已經得到普遍應用。法律一旦形成文字,就一定有空子可鑽,也一定有聰明人去鑽這種空子。

於是我們看到,《荀子》也好,《禮記》也好,雖然並不主張焚書,但和焚書的底層邏輯高度一致,都認為在一個健全的社會裡,所有人都應當共享唯一的一套價值觀,任何一種在思想上有可能掀起波瀾的行為都應當被堅決剷除。

水到渠成

所以,當秦國吞併六國,秦朝在天下範圍里建立起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之後,無論是統一思想也好,鉗制思想也罷,就算沒有李斯的提議也會水到渠成,就算沒有焚書這個舉動也會有搗毀私學,處死異見分子之類的做法。

秦始皇和李斯雖然焚了書,但竟然並沒有因此殺人,如果拿後世的各種文字獄來做對比的話,這一對始作俑者簡直稱得上大慈大悲了。他們之所以因為焚書背上了千載罵名,在相當程度上要怪他們沒有足夠的歷史經驗可以參照,把事情做得太笨。

假如秦始皇重用儒家學者,會不會一派祥和?大概率不會 - 天天要聞

今天我們就會知道,焚書這種事純屬費力不討好,反而刺激了文化人格外用心地藏匿私家藏書。既有效又討喜的辦法是科舉制,一旦極少量的官定教科書直接成為晉身之階的話,那麼其他書籍根本不需要燒,自然而然就會失傳,即便沒有失傳,但社會影響力自然而然就會趨近於零。

民間反應

那麼,焚書令一下,民間學者會有怎樣的反應呢?

資治通鑒》找出了一個樣本,是魏人陳餘孔鮒的一段對話。

魏人陳餘謂孔鮒曰:「秦將滅先王之籍,而子為書籍之主,其危哉!」子魚曰:「吾為無用之學,知吾者惟友。秦非吾友,吾何危哉!吾將藏之以待其求;求至,無患矣。」

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背景。陳餘是大梁人,《史記》有一篇《張耳陳餘列傳》說的就是他和忘年交張耳的傳奇人生,其中談到陳餘喜愛儒學。至於孔鮒,《史記·孔子世家》簡單提過一句,說他是孔子的後人,孔斌的兒子。

孔斌,字子順,就是那個在魏安釐王時代做過魏國總理,後來賦閑在家,就國際局勢講過「死病無良醫」這句名言,還給信陵君之子就信陵君的葬禮問題出過主意的那位名人。

孔鮒作為孔斌之子,很好地繼承了孔門學術,但沒有出去做官,很可能因為父親的緣故,繼續住在大梁。

假如秦始皇重用儒家學者,會不會一派祥和?大概率不會 - 天天要聞

當焚書令頒布,陳餘擔心孔鮒的安危,趕緊過來探望。《資治通鑒》這段內容是從《孔叢子》採錄來的,在《孔叢子》的版本里,孔鮒也叫孔甲,字子魚,所以我們在《資治通鑒》里看到陳餘問的人名叫孔鮒,回答的人卻叫子魚。孔鮒的回答是:「不必為我擔心,我沒事。我搞的是無用之學,所以了解我的人只有少數好友。秦政府不是我的好友,不會知道我這裡有禁書的。我準備把書藏起來,等待後人訪求。等到訪求古書的人出現了,就意味著禍患已經消除了。」

交代幾句後話:孔鮒在有生之年真的等到了時代的轉機,那時候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陳餘穿針引線,使孔鮒接受了陳勝的禮聘,在新政府做了博士官,但也陪著新政府一起死掉了。《史記·孔子世家》對孔鮒結局的記載是:「為陳涉博士,死於陳下。」

焚書事件就講到這裡了,新興的秦帝國還有很多大工程要做,我們下一講再談。

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下期再會!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兵仙」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現在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 - 天天要聞

「兵仙」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現在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

提起韓信,大家都會想到王者峽谷之中,那個最靚的仔,全圖沒有他過不去的坎,簡直就是偷塔必備。但是你知道嗎?在歷史中,韓信可是相當厲害的軍事家,是西漢的開國功臣,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兵法謀略了得,常常以少勝多,被稱為「兵仙」「戰神」級的人物。
「5·18國際博物館日」長沙主會場活動在長沙博物館啟動 - 天天要聞

「5·18國際博物館日」長沙主會場活動在長沙博物館啟動

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5月17日,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長沙主會場系列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長沙博物館舉行。本次活動由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主辦,長沙博物館承辦,湘江新區宣傳工作部、各區縣(市)文旅(廣)體局協辦。湖南省文物局黨總支委員、綜合規劃財務處處長彭士奇...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舉辦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暨社科普及主題周系列活動 - 天天要聞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舉辦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暨社科普及主題周系列活動

5月17日,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圍繞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結合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開啟主題文化宣傳活動。上午9點15分,原創研學思政課《「此致·近你」——「愛」的家書》(父母篇)在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多功能廳首次開講。炭子沖小學的近百名學生成為了這一課程的首批宣講對象。該課程甄...
辛追娭毑長這樣!湖南博物院首次AI重現,業內:AI時代的文物將煥發新生 - 天天要聞

辛追娭毑長這樣!湖南博物院首次AI重現,業內:AI時代的文物將煥發新生

身著橙色漢服的「辛追夫人」,雙手安放膝前正襟端坐,五官立體、儀態大方,皮膚肌理清晰可見……穿越2000餘年的歷史滄桑,人們竟然在今時今日見到了辛追夫人的「真容」……5月17日,「東方睡美人」漢代辛追夫人化身3D數字人亮相。這是在馬王堆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之際,其考古成果在數字化領域的又一重大應用。馬王堆漢墓是...
突然爆火!菏澤郭有才,「當官」了! - 天天要聞

突然爆火!菏澤郭有才,「當官」了!

近日,山東菏澤小伙郭有才翻唱的歌曲《諾言》,帶火了菏澤。他經常直播的菏澤南站也成了菏澤最熱門的打卡地之一。 5月17日,據菏澤市文化和旅遊局官方賬號發布的最新視頻,郭有才已被聘為菏澤市文化....
四人賽題庫-隋朝 - 天天要聞

四人賽題庫-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創建者是隋文帝楊堅,建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第二任皇帝隋煬帝楊廣遷都洛陽。隋朝僅僅持續了38年,雖然統一了全國,疆土也擴大了不少,但大事不多,存在感不強。隋朝雖然年數不多,但皇帝不少,前後經歷了五個皇帝,比較出名的是兩個皇帝,楊堅和他的兒子楊廣。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文丨微生曉芸編輯丨微生曉芸前言估計大家在電視劇里都看到過一個很奇怪的場景,那就是「賣身葬父」。有些人都是因為要錢處理家人的後事,所以就簽訂了「賣身契」,成為了丫鬟僕人。但是這也讓人覺得奇怪,只是挖個坑而已,為什麼不自己動手挖一挖?實際上背後大有原因。為何「賣身葬父」?
孫亮之死: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 天天要聞

孫亮之死: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

於是孫亮就推斷出是小黃門陷害保管員,小黃門不服,孫亮說:「如果這粒老鼠屎是早就在蜂蜜里,那麼內外肯定全都是濕的,那就證明是保管員保管不善;如果是新放進去的,肯定是外濕內干,那就說明是被人新放進去的!」
看看2023年廣州考古有啥新發現 - 天天要聞

看看2023年廣州考古有啥新發現

5月17日,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廣州市文物局)指導,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海上絲綢之路(廣州)文化遺產保護管理研究中心主辦的「尋跡羊城——2023年廣州考古新發現」展覽在南漢二陵博物館正式開展。「尋跡羊城」系列原創性考古新發現展,是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加強考古出土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