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人物誌十一」 高老師

2022年06月15日20:43:02 歷史 1165

「故鄉人物誌十一」 高老師 - 天天要聞

高老師大名恩才。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在縣一中高中畢業後回老家新民鄉吉祥寺中學當老師。在全民皆知的那場擴大化鬥爭中被錯劃,遭遣送回老家五大隊監督勞動。

我進吉祥寺中學讀初一那年,高老師已經獲得平反,並落實政策,重返學校任教。

高老師的外貌與偉大導師列寧同志極其掛相,但其神態則與列寧同志完全不同。電影《列寧在1918年》里,列寧揮手的那種偉岸,在高老師身上一丁點也看不到。相反,高老師慈眉善目,笑眯眯的,像極了祠堂里供奉的彌勒佛

高老師教高中化學。印象中他總是端著實驗器皿出沒在教室和實驗室之間,途中遇見同事點頭笑,遇見學生也點頭笑。我有時很擔心他手中端著的器皿會因此掉落一地。

吉祥寺位於我們生產隊的地界。高老師的家在5大隊,因此他每天上下班都要途徑我們隊。隊里不管男女老少,沒有不認識高老師的。高老師騎自行車上下班,出了校門仍是笑咪咪的樣子。田地里做活路的農民看見他騎車經過,總是停下手中活,站端了身子,恭敬地喊:高老師!

高老師逢呼必應,笑眯眯地向招呼他的農民點頭。那些招呼他的人,也高高興興地回應一個笑,彷彿與高老師搭上話,自已也顯能了似的。高老師見到年長的鄉人,或是熟識人,便會慢悠悠跨下自行車,扶著車龍頭站著路邊,隔著河溝與田裡的熟人擺幾句龍門陣,才又重新騎上車離去。我父親在家裡一向沉默寡言,但我記得有幾次他做完活收工回家,總是壓抑不住興奮,帶點炫耀的意思說,今天我又與高老師擺龍門陣了。

村裡的老輩說,高老師肚子里裝的東西,大江大河都沒法比。

高老師的課我沒有聽過,但他被學生包圍著講解問題的情景我不止一次遇到過。放學後,他與班裡幾個學生並行騎車出校門,邊行邊討論。或許是三言兩語沒有把問題給學生解答清楚,就見他剎住車,停下來,把自行車往路邊一靠,自個蹲在地上,隨手找一根枝條在泥地上划來划去。又是公式,又是定理,一路推演,地面上留下彎彎曲曲好長一串,像一群爬行的蚯蚓。不一會兒,他的身邊漸漸圍了一圈路過的學生。有時,外圍還站了一圈扛鋤頭、拿鐮刀聽壁角的農民伯伯。

大約在1984年,為貫徹中央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指示,縣、鄉廣泛動員各地的幹部、知識分子帶頭興辦鄉鎮企業。

高老師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再次離開學校,轉戰經濟主戰場。他回到老家5大隊,在一個廢棄的倉庫房裡辦起新民鄉歷史上第一個鄉鎮企業——前進塗料廠。當時離開學校興辦企業的教師不少,光我們吉祥寺中學就有好幾位,如教我初一數學的王景亮老師,以及她的丈夫、教高中物理的楊抗夫老師。

前進塗料廠可謂生逢其時。八十年代初期,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快速起行,裝修裝飾作為新興產業應運而生,無論是技術、資金還是人力資源都嚴重短缺。前進塗料廠創辦之初,高老師親自研發塗料配方和生產技術,親自上陣實踐,等這些流程都裝在他腦子裡,工廠也就正式上馬了。

前進塗料廠的產品一出來便暢銷全國各地,當時到前進塗料廠等著拉塗料的車輛排起長隊,在唐太路上成為一道風景。

前進塗料廠快速起行以後,高老師未雨綢繆,迅疾制定了搬遷建廠、擴大再生產、招攬人才、拓寬銷售渠道、改革管理模式等一攬子發展規劃。據說當鄉政府審批通過他的規劃以後,鄉場上響起了經久不絕的鞭炮聲。他畫出的藍圖是:5年內把前進塗料廠建成全中國最大的塗料生產基地,解決全鄉500個農村勞動力進廠務工,培養50名技術、銷售、管理人才,造就10名萬元戶。

後來的發展完全按高老師制定的規劃推進。新廠建起來了,廠址就選在鄉場上徐堰河北岸。高峰期,廠里工人達兩三百人,並在全鄉催生了10多家作坊式塗料小廠,不到兩年,鄉里萬元戶的數量遠超10名。

前進塗料廠大約存活了十多年時間。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因政策有變,高老師回歸教師身份,廠子被鄉政府企辦室接管了,隨之又慣性發展三四年,到90年代中期,便漸漸式微,後來索性關停。

但是,高老師留在新民鄉大地上的創業激情和創業夢想,猶如種子一樣,在新民子弟未來的時光里紛紛開花結果。

記得前年的某一天,我和吉祥寺中學的幾位老同學在泰和園小聚。席間回首新民往事,談到高老師,一個個都翹起大拇指。

有同學掰起手指掐算:在今天新民鄉財富榜前10名的榜單上,出身前進塗料廠,出自高老師麾下的弟子,竟然超過一半以上。

有現在仍然從事塗料經營的同學權威發布:前進塗料廠高峰期那年的產值坐到了全國同行業排位第二的位置,其誕生的案例今天還留在全國高校相關專業的教科書上。

有同學感念高老師的家鄉情懷:廠里招收的工人,都是本鄉本土的農民兄弟;招錄的技術骨幹和管理層級人才,絕大多數是吉祥寺中學初中畢業考入縣三中的高中畢業回鄉青年。

有同學欽佩高老師的教學智慧:他總是親自給招進廠里的農民工進行崗前培訓,課堂幽默風趣,談笑風生。沒有多少文化知識的農民聽得津津有味,說是像擺龍門陣一樣就把高老師的技術學到手了。

座中的安兄和德兄兩人,都是當年前進塗料廠的銷售員工,他們從三中畢業後進入廠里,兩年後受高老師委派,一個紮根西藏,一個駐守重慶。他們後來的個人發展及命運軌跡,無不與年少時被派出去開疆拓土、闖蕩世界有關。

在前年的那次飯局上,我終於向同學打聽清楚當年轟動新民鄉的一段公案,即高老師送兩名弟子到川大讀全日制大學雞飛蛋打的詳情。

在前進塗料廠步入正軌之時,為了培養高端人才,高老師與川大化工學院簽訂了合作協議,選派兩名員工去脫產讀四年全日制本科,合作的所有費用包括生活費都由廠里出。有幸入選的兩位也是我的初中同學,高考時落榜,灰心喪氣中被高老師招到塗料廠上班,兩年時間不到,居然還能實現上名牌大學的夢想。當時縣電視台,縣周報還為此作了追蹤報道。

可是,四年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在高等學府完成學業的弟子都沒有按照條約回到廠里,一同學選擇了自主創業,另一同學另覓高枝。

儘管他們當初都與塗料廠簽訂了人才培養合同,其中涉及有違約的賠償條款。後來高老師帶著法院工作人員去某同學家收取違約金時,見到其父母羞愧難當的表情,他默默地轉身離開……

據說,當年川大畢業的其中一位同學,經過幾十年打拚,而今個人資產早已過億。大約五六年前,我與這位富豪同學曾在老家鄉下的農家樂斗過一次酒,談及高老師,他用兩個詞表達自己的感受:慚愧,感恩。

我想,設若當初這位同學回到高老師的塗料廠,其必將錯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那一波創業大潮,或許,他今天很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技術工人,雖然當技術工人也沒有什麼不好,其幸福指數也不一定比億萬富翁低。但是,畢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走向啊。

嗟乎,作古多年的高老師在天有靈,也當欣慰了吧。

「故鄉人物誌十一」 高老師 - 天天要聞

(圖片來自頭條推薦圖庫)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新華全媒+|「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天天要聞

新華全媒+|「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當地時間2025年7月11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7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60項。7月9日在西夏陵博物館拍攝的西夏陵出土的文物。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7月10日拍攝的西夏陵3號陵(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7月10日拍攝的西夏陵3號陵(...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 天天要聞

沿海省市6台聯播!620年前鄭和的「羅盤」我們這樣接過…...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福建新聞廣播南京廣播電視集團上海第一財經廣播江蘇太倉融媒體中心福建長樂融媒體中心福建福清融媒體中心聯合開啟滄海雲帆絲路新——紀念鄭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國航海日特別直播【點擊圖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聞廣播為總直播間,通過多地記者連線、現場採訪、專題視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 天天要聞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軍統頭子顏面盡失的三天

資料圖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報均以醒目的通欄標題登載了一則消息《軍統局特工首腦戴笠被香港警務處拘留》。戴笠,這個掌握著5萬多名軍統特務、世人皆知的殺人魔王、國民黨許多軍政要員都忌憚三分的軍統頭子,是怎麼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