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就有「伴君如伴虎」這一說法,皇帝身為九五至尊,一句話可以讓人雞犬升天,一句話也能讓人株連九族。待在皇帝身邊的親信大臣,雖然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但一不小心也會丟了性命。
因此,要想保住性命就要學會察言觀色、審時度勢。朱元璋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草根皇帝,他身為乞丐,最終靠著自己非凡的才能奪取政權,建立大明王朝。
大家雖然欽佩朱元璋的膽識和魄力,但是他對幫他建功立業的大臣們下手狠辣,展示了他暴虐的一面。明朝的開國功臣能夠得到善終的沒有幾個,這其中有朱元璋的原因,也有大臣們自己的原因。
朱元璋的天下是搶來的,他沒有任何的根基,所以在他當上皇帝之後,深怕別人會篡奪他的皇位。他為了讓朱家能坐穩天下,只要對他有一點威脅的人都會趕盡殺絕。
在這些功臣中,有一位不僅沒有遭到朱元璋的迫害,而且還得以安享晚年,他就是湯和。那麼,湯和有什麼本領能夠逃脫這一劫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他的故事。
忠心耿耿、立下無數功勞
湯和是朱元璋的同鄉,兩個人在小時候就一塊給地主家放牛,所以感情非常的深厚。湯和早早地參加了郭子興的起義軍,因為他英勇善戰成為了千戶長。
這時候的朱元璋,因吃不上飯不得不在寺廟當和尚,湯和念及舊時的情誼,捎信給他讓他來投靠自己。朱元璋來到起義軍後,先是做湯和的手下,他憑藉著他過人的智慧和膽識,深得郭子興的喜愛。
在朱元璋立下數次戰功後,他的級別竟然在湯和之上了,雖然湯和成為了朱元璋的部下,但他一點兒都沒有怨言,還替他的好朋友高興。
此後多年,湯和跟隨朱元璋到處征戰,立下了不少的戰功。他在攻打大洪山寨的時候,捉獲了元軍800多人,被升為萬夫長,也算是一位大將了。
隨著朱元璋實力的不斷壯大,他逐漸脫離了郭子興,自己帶領義軍攻打元軍,而湯和一直跟隨朱元璋,成為他的得力助手。不久,朱元璋打敗元軍之後,湯和被派去鎮守常州。
當時,朱元璋最強大的對手張士誠,想要打敗他,便數次帶人攻打常州。但是湯和帶領城中的官兵全力奮戰,一次次擊退了張士誠的進攻,守住了常州這個軍事重地。
時間來到公元1367年,湯和跟徐達等人一起將張士誠圍困在平江,最終將他捉獲,為朱元璋除去了心腹大患。在明朝成立以後,湯和繼續追繳元軍的殘餘部隊,為大明政權的穩固立下了汗馬功勞。
因酒後失言被懷疑有二心
湯和為人冷靜沉穩,雖然功高過人但他沒有自傲過,對朱元璋也是非常的敬重。不過,他有一個愛好——嗜酒,喝酒之後就愛發點兒牢騷。
湯和在常州的時候,因為有事找朱元璋商議,但是過後朱元璋就忘記了,沒給他任何回應,這讓湯和心中有些不滿。由於心情不好,湯和在喝酒的時候就喝多了,他便忍不住跟手下抱怨說:
「我鎮守常州就如同坐在屋脊之上,我向左就可以投降張士誠,向右就可以為朱元璋效力。」因常州是朱元璋和張士誠兩軍的交界地,湯和的意思就是,朱元璋要是對他不好的話,他可以隨時投靠張士誠。
然而,湯和只是因酒後發泄隨口說的話,竟然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本就多疑,聽到這樣的話心中就對湯和產生了芥蒂,為後來的事情埋下了伏筆。
話說,明朝成立對開國功臣封賞的時候,跟湯和同時期的將領都得到了爵位和封賞,只有湯和封了個中山侯。這還不算完,湯和在帶兵討伐四川回來後,朱元璋不僅沒有獎賞他,還責怪他帶兵去的不及時,差點兒就延誤了戰機。
湯和這才意識到,朱元璋對他一直心存怨恨,趕緊向他請罪,這才沒有被追責。從此之後,湯和真正了解了朱元璋,知道他不再是從前那個可以交心的朋友了。
他雖然在戰場上非常勇猛,但心胸狹窄,不容任何人有一絲的異心。於是,湯和變得小心翼翼,平時也不敢隨便喝酒了,生怕再說錯話讓朱元璋怪罪。
正是因為湯和提前知道了朱元璋的為人,所以他才謹言慎行,沒有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而胡惟庸、藍玉等人就是因為沒有看透朱元璋的本性,居功自傲,最終丟了性命。
不肯殺熊逃過一劫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元璋年事已高,他一心想要為孫子剷除一切阻礙,讓他能安安穩穩地當上皇帝,守住朱家的天下,朝中有能力的大臣和將領成為朱元璋的隱患。
朱皇帝希望能收回他們的權力,讓國家的政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殺權臣便是朱元璋常用的手段。有一天,朱皇帝帶領所有的重臣一起去打獵。
出發前朱元璋對大家說,你們都是陪著我闖天下的功臣,這江山是我們大家的。大臣們聽到這話,都紛紛表達了感激之情,只有湯和沒有任何表示。
他清楚朱元璋這麼說的意圖,是讓大家認清自己的地位,等大家來到獵場以後,有侍衛前來報告說這附近有一頭非常兇猛的黑熊。朱元璋便問眾臣:「誰可以幫朕將黑熊給殺死?」
大臣們都踴躍報名,想要去獵殺黑熊,唯獨湯和沒有說話,朱元璋便問湯和為什麼不願為他殺死黑熊?湯和連忙表示自己不是不想為皇帝效力,只是因為年老體弱,實在是沒有這個能力,請皇帝不要怪罪。
朱元璋聽了以後不但沒有責怪他,反而讓他回去好好休養。事後,湯和的親信們就問湯和明明有能力去殺熊,為什麼不趁機立功討朱元璋的歡心呢?
湯和便跟他們說:「熊字拆開是什麼?不就是能下面四個點嘛。一個有能力的人一旦離開了戰場,就會有一點貪、一點怨、一點憤、一點恨。
大臣一旦有了這四點以後,就會對國家產生威脅。」後來,果然不出湯和所料,那些爭著為朱元璋殺兄的大臣一個個都被按上各種罪名而治罪。
朱元璋此次殺熊,其實就是想學習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希望大臣們能主動示弱交出兵權。但是這些大臣中,只有湯和看懂了朱元璋的心思。
湯和後來就主動向朱元璋告老還鄉,從此只知享樂,再不過問朝政,安心得渡過了他的晚年。對於湯和此人,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