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和滿語有關係嗎?現代北京腔是不是清朝滿族人的漢語口音?

2019年10月07日00:10:14 歷史 1834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方言差異很大,有些方言之間的差異甚至超過了歐洲一些語言之間的差異(當然,這裡說的都是漢語方言,沒說少數民族語言)。但無論是說官話的,說吳語的,說粵語的,說贛語的,都對這些話是屬於「漢語」都沒有爭議,這其中漢字的功勞很大。無論方言之間差異多大,漢語的書面語則是高度統一的(當然,以粵語,吳語等的發音寫出的文字也有,但這種都認為很不正規,即使是在極為特殊的香港地區,官用公文也不使用粵語書面語)。除了漢字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漢語是有標準語的。

普通話和滿語有關係嗎?現代北京腔是不是清朝滿族人的漢語口音? - 天天要聞

那是自然,一個大一統的國家,語言不統一怎麼行呢,我國現在通行的語言是什麼呢?都知道,是普通話——一種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語言。

但網上一直也流傳這麼一種說法——現在我們所說的普通話口音,其實是源於清代滿族人說的不標準的漢語,那麼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要說到這個,咱們就要說說普通話的歷史了,先給大家介紹一個英文(或者說是歐洲語言)詞吧——mandarin。

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官話,現在也指的是普通話。這本是葡萄牙人對明朝官員的稱呼,最早見於16世紀初期的文獻。葡萄牙人借用了馬來語menteri一詞,意為官員,而馬來語menteri一詞則源自梵文的mantrin。英語Mandarin Chinese指的也是Mandarin(朝廷官僚)使用的漢語。

也就是說,西方人對於漢語的標準語的判斷就是——朝廷官僚所使用的語言,所以這種語言也叫「官話」。現在「官話」是漢語中最大的一種方言,普通話(北京話)就是官話的一種。

普通話和滿語有關係嗎?現代北京腔是不是清朝滿族人的漢語口音? - 天天要聞

怎麼判斷是不是官話呢?這其實也比較簡單,你讓一個只懂普通話的人聽一聽,如果大致能聽懂,那就是官話,比如河南話(中原官話),四川話(西南官話);如果基本聽不懂,那就不是官話,比如蘇州話(吳語),南昌話(贛語),廣州話(粵語)…

我們現在用的普通話,其實就是北京官話,它的前身是明清官話中的北方官話,咱們來看看它的歷史吧。

先說說明朝。明朝繼承元朝,即「壹以中原雅音為正」,但明朝的根基是在南方江淮地區,所以參照了江淮官話,最終形成南京官話為國家標準語音(明初首都就是在南京,但南京官話與現在南京話是否相同,學界仍有爭議)。

普通話和滿語有關係嗎?現代北京腔是不是清朝滿族人的漢語口音? - 天天要聞

但永樂年間,明朝遷都北京,這不僅在政治上,在文化上也產生的重大影響。從南京移民之北京有四十萬人,超過了北京人口,南京官話受以北京語音和北方話的腔調,逐漸產生含有北京聲調的官話,作為國語正音的官話又再次分為南北兩支。

但文化的影響速度沒那麼快,此時的北京官話仍不成熟,通行範圍主要在北京及周圍地區的民間,地位較低,官場仍以南京官話為國語正音。

普通話和滿語有關係嗎?現代北京腔是不是清朝滿族人的漢語口音? - 天天要聞

註:插說一個有意思的知識,據說北京烤鴨也和這一波南京移民有關,南京人不是很愛吃鴨子嘛,所以…

明清兩代來華的西方傳教士所流行的中國話,基本上是以南京官話為標準的南方官話,周邊國家也是如此,比如日本從江戶時代到明治時期所教的中國語都是南京官話。

當然,毫無疑問,明朝的官話和滿語、滿族沒有任何關係。

那咱再說說清朝的情況,清朝統治者雖然很注重漢化,以求融入中原王朝,但也有一種民族本位思想,所以對滿人也採取了一種文化保護的政策,滿語滿服都很重視。但畢竟大環境沒有這種文化的市場,所以滿語逐漸式微,旗人改說漢語成為一種趨勢,一開始可能也說得不太標準。

那麼,普通話是不是這種蹩腳漢語呢?

說結論吧,可能性很小。這個判斷其實很容易,現在的滿語雖然瀕臨滅絕幾乎沒人使用,但畢竟還沒有完全滅絕,會說的人還是有一些的,從音韻學的角度來說,滿語和漢話毫無聯繫,這完全是不同體系的語言,發音更是沒有任何相似點。這一點很多專家都已經研究過。

普通話和滿語有關係嗎?現代北京腔是不是清朝滿族人的漢語口音? - 天天要聞

而從歷史上來分析,滿族口音影響北京話的可能性也不大,滿族人數太少了,而且相當長一段時間多住在滿城,和漢人交流有限(滿清入關後,驅離紫禁城周圍十里的漢人,由滿人居住,形成內城與外城。在內城中,使用滿語,而外城仍然使用明朝末年北京官話)。你去聽聽北京附近地區的方言吧,比如天津話,這些語言自然不可能受到滿族口音太大影響,看看是不是完全沒壓力就能聽懂(天津話代表:貧嘛貧)。

咱說說清朝的官方語言吧,清初仍使用南京官話的腔調,不過後來,北方腔調官話的影響逐漸擴大。清中葉以後,北方官話逐漸取代南京官話取得主流的地位,這也是後來北京話成為漢民族標準語的開始。

普通話和滿語有關係嗎?現代北京腔是不是清朝滿族人的漢語口音? - 天天要聞

其實中國歷代都有關於漢語發音的書的,語言學家林燾的《北京官話溯源》一文中指出:明朝後期使用的北京話,已與今日北京話相差不遠。且明朝萬曆年間北京人徐溫所著的《重訂司馬溫公等韻圖經》中,沒有收錄入聲,但新增了兒化音,可見當時北京官話中,入聲已經消失、兒化音已經出現。這些都和滿人口音沒有關係。

那滿語對漢語有沒有影響呢?有,但很有限,僅限於極少數詞語,比如薩其馬;而且,語言學界公認:滿語受漢語的影響,比漢語受滿語的影響要大得多!

作者:雲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著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