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翻牌子」臨幸妃子過程,如妓院嫖客一樣

2021年12月10日17:37:16 歷史 1708

我們便去看近期極為流行的清宮劇。作為探究皇帝的房事也是有記載的,這也側面表達了皇帝幾乎是沒有隱私的。所做的每一件事兒都有人盯著你,連房事兒都有人催著你。據說明代嘉靖皇帝自打被宮女謀殺未遂之後,對被窩裡的女人頓時起了防範之心。再不敢通宵玩了,跟女人一幹完那事兒,第一時間會大喊送客。

古代皇帝「翻牌子」臨幸妃子過程,如妓院嫖客一樣 - 天天要聞

這段不怎麼光彩的歷史,他們時刻牢記以史為鑒,於是順治皇帝用作反面教材,開展正面教育子孫,必須學習嘉靖先輩好榜樣,不能玩物喪志。後來康熙皇帝秉承父親的教誨,專設「敬事房」,負責具體落實。然後清朝的皇帝們可鬱悶了,性自由被管制。性這個東西事關本能,有人干預,難怪他們不高興。

古代皇帝「翻牌子」臨幸妃子過程,如妓院嫖客一樣 - 天天要聞

敬事房的太監們該干預還是照常干預。怎麼干預的呢?對整個過程即如嫖妓,古代嫖客進入妓院,「老鴇嘴上會一股腦叫出許多香艷的名字。什麼翠花、小蘭等等,這就叫『報花名』,好讓客人選擇」。禁事房的總管太監跟妓院老鴇沒啥區別。每日皇帝用完晚膳,他就顛顛捧上一個大銀盤,銀盤裡放了幾十塊綠牌子,每一個牌子上記著一位后妃的名字,皇帝只看牌子,不看人選了誰,把牌子翻過來就行。

古代皇帝「翻牌子」臨幸妃子過程,如妓院嫖客一樣 - 天天要聞

看清代敬事房是如何安排妃子侍寢,被選中的妃子先行湯沐,待皇帝先就寢,太監會將被子先蓋到皇帝的踝關節處—龍足得露在外面。此時那個幸運的妃子,早就被脫個精光裹著披風在外等著,由專門負責背妃子的太監送上龍床,扯去披風,妃子就從暴露在外的龍足這匍匐鑽進被窩,然後皇帝開始做事兒。

古代皇帝「翻牌子」臨幸妃子過程,如妓院嫖客一樣 - 天天要聞

「古代妓院里的嫖客一般有兩種類型,一是留宿的,此類嫖客不會遭到老鴇的催促,另一種是臨時的玩家,事情做完拍屁股走人。這種嫖客往往按時付費,到時間老鴇就會催,叫做催鍾」。

古代皇帝「翻牌子」臨幸妃子過程,如妓院嫖客一樣 - 天天要聞

清代皇帝正在性頭上的時候,也會被敬事房的太監催鍾。因為整個過程中,他們就守在窗外,一、怕皇帝過度興奮而出意外,二、就是執法到點兒催鍾(是職責所在),這個點兒到底有多長時間,咱不知道,估計不會太長。(敬事房的太監就像你在等公交車一樣,十分鐘就不耐煩了)總管太監多半也會不耐煩,先高唱:「是時候了」。若皇帝裝聾作啞,就再喊一次。事不過三 ,太監一般喊三次,皇帝就不能當沒聽見,因為頭頂懸著一把劍,學名叫做律,又名叫做規定。

古代皇帝「翻牌子」臨幸妃子過程,如妓院嫖客一樣 - 天天要聞

古代青樓多是營業性的,妓女是賺錢的工具。每個妓女每月創收多少,一般都會有賬可查。作為所謂「花魁」評選的依據,即便沒有專門的帳房先生,老寶心中也有一本賬,誰最紅,誰賺得最多,誰應該當寶貝似捧著等等,總都得有個數。清代皇帝睡女人一樣要記賬的總管太監隨身有個小本子。皇帝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睡了某妃子,都得記載詳細進行存檔。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連這一點隱私都不能隱私叫人情何以堪?

古代皇帝「翻牌子」臨幸妃子過程,如妓院嫖客一樣 - 天天要聞

康熙皇帝第一個就後悔了,千不該萬不該設這個勞神的敬事房制度,但自己定的規矩又不能自己破,怎麼辦呢?康熙不愧是有作為的皇帝,靈機一動,計上心來,動用內里外敷,大肆修建圓明園、避暑山莊等行宮。皇帝在行宮裡臨幸妃子則不受敬事房老鴇的管束了。

古代皇帝「翻牌子」臨幸妃子過程,如妓院嫖客一樣 - 天天要聞

康熙之後的幾代皇帝大多不滿意,這種嫖妓般的過程,雍正自律教嚴就不說了。乾隆六下江南,肆意領略人間美色。嘉慶、咸豐等皇帝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圓明園,盡情享受圓明園內女人的千般旖旎,萬般風情。最為搞笑的是同治皇帝,在後宮嫖妓感覺不過癮,又顛兒顛兒地跑去八大胡同玩兒通宵,引進了梅毒,一下子嗚呼哀哉,真是倒了大霉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著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 天天要聞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人文旅行達人/小眾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買了最早一班從西安到延安的動車,開啟紅色之旅。上次到西安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早上來到站前廣場,仍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但車站內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前廳兩側的一至二層,分別停放著東風4和復興號、以及前進蒸汽機車與和諧貨運電力機車,代表著我國鐵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