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2021年09月28日21:33:15 歷史 1933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文 | 周元

編輯 | 美齡


2021年9月22日,是楊振寧先生99歲生日。按民間「過九不過十」的舊俗,這就是百歲壽辰。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就在這一天,由清華大學、中國物理學會、香港中文大學聯合主辦的「楊振寧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賀楊先生百歲華誕」在清華大學主樓召開。會上,楊振寧先生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為題發表了講話。

在會上,楊振寧特別談到了他在1971年第一次訪問新中國時的感受。「這個認識對於以後50年我的人生軌跡有了非常大的影響。」在那次訪問中,他見到了闊別已久的父親和許多親朋故交,還有他「最重要,也是最親近的朋友」——鄧稼先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當時,美國的報紙上一直渲染,說中國原子彈的製造有美國物理學家寒春的幫助,楊振寧在臨行前向鄧稼先求證。後來,鄧稼先在給他的信里寫道,「沒有外國人參加中國原子彈的製造,除了在最先的時候略微有一些蘇聯人的幫助,後來基本上是中國人自己做的。」

鄧稼先還在信的末尾說了一個期望,「信的最後他給了我一個期望,是『但願人長久』,他把『千里共嬋娟』改了一下,變成『千里共同途』,當時我看了信以後沒有看懂這句話。今天五十年以後,我可以跟鄧稼先說: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說,我這以後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矚望,我相信你也會滿意的。」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很多人熟知「兩彈元勛」鄧稼先的貢獻,對楊振寧的了解和關注僅限於他和翁帆的婚姻,並不了解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的成就,在人類科學史上達到何等隆高的境地。

他是全人類當世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甚至毫不誇張地說,宇稱不守恆定律+楊米爾斯理論+楊巴克斯特方程,這三大劃時代成就,足以讓楊振寧進入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列。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楊振寧,經歷了二戰,經歷了冷戰,經歷了中國的封閉、之後的改革開放、經濟騰飛,經歷了中國對科學的重新提倡和新世紀的飛速發展。

風雨一百年,不變的,是他對科學的熱愛、追求和提倡,對祖國的赤子之心。從鄧稼先給他寫信,如今已經過去了五十年,他可以坦然地回復故友,他完成了「共同途」的矚望。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1922年10月1日,楊振寧出生在安徽合肥城西大街古巷楊家大院。後來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國護照上誤寫成了1922年9月22日,所以清華大學的百年華誕研討會才會選在9月22日。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父親楊武之是著名的數學家,畢業於斯坦福大學,是中國第一名因數論研究獲得博士的學者。回國後執教於清華大學,陳省身華羅庚等均出自他門下。

母親羅孟華與父親是同鄉,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兩人感情很好。長子出生後,夫妻倆期望孩子長大後能夠振興這個積貧積弱的國家,又希望他能夠平平安安地度過一生,所以給他取名為「振寧」。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楊振寧從小就受到父親引導,他很喜歡數學,其他學科的成績也都很好,算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16歲那年,他以全國第二的成績考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西南聯大招收的年齡最小的學生。

23歲那年,楊振寧碩士畢業,他的本科導師是被稱為「中國物理學之父」的吳大猷教授,碩士導師是中國熱力學統計物理研究開拓者王竹溪。他曾不止一次地說過:「我這一生在物理上的見識、視野、鑒賞能力,以及對物理的基本態度,可以說是年輕時在中國奠定的基礎。」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後來,楊振寧通過考試獲得了公費留美的資格,1945年,他進入父親曾留學過的美國芝加哥大學繼續深造,3年後就獲得了博士學問,而他的博士論文導師是美國的「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

隨後,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也是在普林斯頓,他遇到了同樣來自中國物理學天才——李政道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楊振寧(左)和李政道在一起

天賦出眾的楊振寧在美國物理學界依然大放異彩,導師們對他都極為讚許。他的老師是「原子能之父」、193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恩里克·費米,他們兩人合作提出了基本粒子第一個複合模型。

多年後費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楊振寧是今世最傑出的科學家,他跟古代著名學者不求聞達的態度完全一樣。能夠認識他,我深以為榮。若說他是我的學生,我愧不敢當。當我們在一塊兒共同研究學術時,我經常意識到他是一位悟性極高,能夠舉一反三的科學家。」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當時學院的院長是曼哈頓計劃(美國陸軍部研製原子彈計劃)的總負責人奧本海默。一向要求嚴格且挑剔的奧本海默曾說,他最喜歡看到的景象,就是楊、李走在普林斯頓草地上。

1954年,楊振寧和美國物理學家米爾斯(R·Mills)共同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了著名的「Yang-Mills理論」——這是至今所有物理學家都公認的楊振寧的最偉大成就。

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共同發表論文,推翻了物理學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稱守恆基本粒子和它們的鏡像的表現是完全相同的。一年後,楊振寧、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1957年,楊振寧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

在接受諾貝爾獎金的時候,由楊振寧代表致辭:「我深深察覺到一樁事實:在廣義上說,我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產物,既是雙方和諧的產物,又是雙方衝突的產物,我願意說我既以我的中國傳統為驕傲,同樣的,我又專心致於現代科學。」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備受西方列強打壓和封鎖,科技發展舉步維艱。在這個時候,錢學森、鄧稼先等人先後回到了中國,但楊振寧沒有回來。很多人都用這件事來臧否他沒有及時歸國貢獻,但這並非沒有原因。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楊振寧在美留學期間,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禁止在美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回中國。錢學森、鄧稼先能夠回國,是政府想方設法「營救」回來的。

鄧稼先、錢學森這樣的應用物理專家,能夠回國研究導彈、原子彈。而楊振寧是理論物理學的專業研究者,在沒有足夠的實驗條件下,反而會影響他的研究。錢學森也曾對楊振寧未及時歸國的問題做過解答:「是國家要他留在國外,他在國外的作用遠比國內大。」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即便身在美國,楊振寧也時時刻刻關注國內的情況。1971年,中美關係「破冰」後,楊振寧第一時間就決定回到祖國看一看,於是,他成為了第一位回國交流的華人科學家。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北京飯店的房間里,楊振寧看到了一副對聯: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我晝夜不停地看這副對聯,又看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時我豁然認識到,我應該盡一份做橋樑的責任。」

楊振寧充分發揮自己的影響力,為中國的科學界重新打開了一扇國際交流的大門。而他回到美國後,進行了一系列在新中國所見所聞的演講,也在美國引起了極大反響。此後,一批批美籍華人學者紛紛回國探訪,許多關心新中國的港台留學生也陸續赴大陸訪問。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楊振寧還積极參与「保釣運動」。1971年10月,他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舉行的「歸還衝繩協定」聽證會上作證,「從歷史、地理和現實的角度,全面講述了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事實。」

1977年,他以全美華人協會負責人的身份,與其他關心中美交流的人士,共同發起成立 「全美華人促進美中邦交正常化委員會」,並且在《紐約時報》刊登整版廣告,以公開信的方式致函卡特總統,推動中美建交,全文用英文發表,並附有中文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很多人質疑的另一件事,是楊振寧的國籍問題。

楊振寧從來沒有放棄中國國籍。1945年他赴美留學的時候,持的是「中華民國護照」。1964年,他加入美國國籍時,並沒有拋棄「中華民國國籍」,而是選擇了雙重國籍。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楊振寧對此的解釋是:「因為我一直要出國進行各種訪問和交流,當時手裡那本護照使用起來已經很不方便了。」

儘管楊振寧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中國國籍,但他知道自己這個決定,肯定有不少人不能理解,包括他的父親楊武之。在楊武之去世多年之後,楊振寧這樣回憶:「我父親遊歷甚廣。但是我知道,直到臨終前,在他心底一角,始終沒有原諒我的拋鄉棄國之罪。」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父親楊武之曾給楊振寧留下的手書:「每飯勿忘親愛永,有生應感國恩宏」。對於父親的教誨,楊振寧其實一直都沒有忘記,並且一直在身體力行。

1996年,楊振寧做演講時,主持人介紹他1957年獲得諾貝爾獎了,楊振寧立即舉手加了一句:「那時我持的是中國護照!」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2003年底,楊振寧回中國定居後,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了中國國籍。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我的身體里仍然循環著我父親的血液,是中華文化的血液。」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這件事又引發了噴子對於楊振寧「很勢利」的說法,說明明是看著現在中國發展好了,回國在清華大學養老圈錢,這就是精緻利己主義者嘛!

但實際上呢?自稱「東籬歸根翁」的楊振寧不僅自己放棄了美國的高薪。還把美國的房子給賣了,然後把錢都捐給了清華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他還憑藉自己在學術界的巨大影響力,為祖國邀請回國很多傑出人才。比如當代應用數學學派的領路人林家翹、同樣在物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的聶華桐,還有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姚期智。

楊振寧為了國內的高校教育和學術研究不僅引入人才,還引入資金,他先後為南開大學,清華大學等籌集科研經費2億元,還推動成立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不僅如此,他還為科學人才親授先進物理知識。他領導的高等研究院吸引、影響和培養了很多中國年輕一代的科學家。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回國18年來,楊振寧參與建設了60多個頂級物理實驗室,他全部研究工作都是自己獨力而為,最多有時有一個合作者。他在清華大學發表了超過30篇SCI學術論文,將清冷原子、凝聚態物理科研水平在國際上提升了幾個檔次。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寫罷了諸多楊振寧的故事,對科普作家卓克所說的這段話深以為然:「不是每一代人,都有機會和這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生活在同一時代。能和楊振寧生活在同一時代,是我們這代人的幸運。這種幸運,當然不應該被忽視和辜負。」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百年風雨路,百歲楊振寧,「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同途」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著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