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洞鎮溫良村委土皮村"飛機嶺」所在地
在桂林市臨桂區茶洞鎮溫良村委土皮村有一座被當地村民稱為「飛機嶺」的險峻山坳,當地村民介紹,因為78 年前,一架美軍飛虎隊戰機空戰時墜毀在這座三岔山坳而得名。二戰期間是否真的有一架飛虎隊飛機墜毀在這裡?當地是否還存有飛虎隊戰機文物?9月1日,臨桂區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組織區文物管理所人員,中新社、廣西新聞網、臨桂區融媒體中心記者等一行人到茶洞鄉溫良村委土皮村進行實地考察,期望還原事件的真相。




目擊者:帶著兩團火球的飛機由西往東撞向了山嶺
飛機嶺下的土皮村村民楊老滿出生於1940年,據他記憶,1944年初冬季節的一天,傍晚夜幕時,他正在門前玩耍,突然聽見天空的轟鳴聲,一架帶著兩個火球的飛機由西往東徑直撞向了離他家400米左右的山坳里,落地後瞬間引發了爆炸,現場濃煙滾滾,燃起了大火。據他介紹,後來他聽大人說飛機墜毀後爆炸聲、子彈聲大概響了2個多小時才結束,山坳里燒了一整晚,第二天便有群眾上山去查看了。

村民楊老滿為我們講述飛機墜毀場景



村民:1983年從「飛機嶺」搬回飛機螺旋槳
在土皮村村民顏祖仁家門前我們看到了墜毀飛機的螺旋槳殘骸,這是一個銹跡斑斑但仍然可以轉動的螺旋槳發動機轉軸,是1983年由顏祖仁協同6名村民從飛機嶺搬運下來的,那時候他剛從部隊退伍回來,覺得這個螺旋槳很有歷史意義,應當把它運下來保護好。

村民顏祖仁展示飛機螺旋槳還可以轉動

出生於1940年的土皮村村民顏祖仁老人是一名在黨50多年的退伍老兵,1944年他3歲多,對當時事件的過程已經沒有記憶了,但他通過父親、祖父以及村裡的前輩了解到一些關於墜機的事情。他告訴我們,飛機應該是在戰鬥中受到彈擊或是飛機本身出現故障才墜毀的,造成飛行員一死一傷。與飛機同亡的飛行員被炸得屍骨無存,存活下來的飛行員是自己在飛機墜毀前跳傘自救的,自救後自己沿著山路下到村裡的油榨廠,村民為他提供了食物,第二天帶著他來到飛機墜毀現場查看情況,飛行員在現場看見零散的戰友的肉體哭泣了許久,下山後,村委一方面派員送飛行員由茶洞返回二塘飛虎隊基地,另一方面派員保護飛機墜毀現場。

下一步,臨桂區文廣體旅局將邀請專家到土皮村對飛機墜毀現場進一步考證和挖掘,並從專業的角度對所起獲的文物進行佐證和歸類,區文物管理所將負責本事件文物資料進行整理、保護和展示工作。
信息來源:臨桂文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