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皇家親情是非常冷漠的,為了爭奪最高權力,中國歷史上發生骨肉相殘的悲劇屢見不鮮,當然兄弟之間自相殘殺的悲劇更多,而弒父篡位的事情也並不罕見。
南朝宋劉劭
劉劭(424年-453年5月27日),字休遠,南朝宋第四任皇帝,文帝劉義隆長子。劉劭六歲時被立為皇太子,在太子位二十餘年,深受文帝寵愛。後因反對北伐,與文帝產生矛盾,在女巫嚴道育的唆使下私行巫蠱之術,使得文帝有了廢立太子之意。他遂與始興王劉濬合謀,於元嘉三十年(453年)二月搶先發動宮廷政變,率東宮衛隊闖宮弒父,隨即自立為帝,改元太初。但在位僅三個月,便在其弟孝武帝劉駿的討伐下兵敗被殺,時年三十歲。
劉劭是中國歷史上通過「弒父」手段奪取皇位的皇帝,其弒逆之舉受到當時及後世的一致貶斥。孝武帝劉駿稱「生民以來,未聞斯禍」,謝庄則稱「窮弒極逆,開闢未聞」。沈約在《宋書》中稱劉劭為「元兇」,將他和劉濬一同列入《二凶傳》。後世史家也都以「元兇劭」、「賊劭」、「逆劭」相稱,不承認他是南朝宋的正統皇帝。
朱友珪弒父梁太祖篡位
朱友珪是梁太祖朱溫次子,後梁第二位皇帝。 朱溫這個人貴為開國皇帝,但卻是個十足的好色之徒,尤其是在正妻元貞皇后張惠過世後,堪稱荒淫無道,不僅不放過大臣的妻妾,甚至經常將兒子的妻妾召入宮中陪侍。而他的兒子們不僅對此並不反對,反而利用妻子在父親面前爭寵,博取朱溫歡心,從而爭奪儲君之位。
彼時,朱溫因朱友珪狡猾多智謀,而養子朱友文不僅年長,且多才多藝,因而更加喜歡朱友文。與此同時,朱友文的妻子王氏極為漂亮,也深得朱溫寵愛。乾化二年,朱溫病重之際,便想將皇位傳給朱友文,結果此事卻被同在皇宮中侍奉的朱友珪之妻張氏得知。張氏又將此事告知了朱友珪,並勸其早早謀劃。
朱友珪於是立即與左龍虎軍統率韓勍商議,由其連夜帶領衙兵五百人隨朱友珪混雜在控鶴衛士里進入宮中,趁夜斬關入萬春門,進入寢宮殺死朱溫,並於乾化二年六月十六日(912年7月27日)篡位稱帝,改元鳳歷。
繼位後大量賞賜將士以圖收買人心,然眾多老將頗為不平,而朱友珪亦荒淫無度,因此人心沸騰、民怨四起。913年,朱溫的兒子朱友貞、女婿趙岩、外孫袁象先與將領楊師厚等人密謀政變,朱友珪逃走未成,於是命馮廷諤殺死他和張皇后。
隋煬帝楊廣
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華陰(今陝西華陰)人,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於大興,開皇元年(581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為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
楊廣在隋朝立國之時,立有不少的功勛。可是隨著功勞越來越大,楊廣就有了謀奪太子之位的野心。於是楊廣設計誣陷太子楊勇,使隋文帝廢長立幼,讓其當上了太子。此後,楊廣的惡行暴露,隋文帝有意廢掉楊廣,重立太子楊勇,可是楊廣加緊時間搶班奪權,在內應的掩護下入宮將病卧在床的隋文帝楊堅活活勒死,自己登基稱帝。
他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修大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這些對後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然而頻繁地發動戰爭,如親征吐谷渾,三征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致了隋朝的覆亡。楊廣在位15年,暴政不斷,濫用民力,致使天下大亂,他本人則被部將宇文化及派人勒死,可謂是因果報應,死時年50歲。
北魏拓跋紹
拓跋紹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次子,明元帝拓跋嗣的異母弟。拓跋紹為人兇惡殘忍、陰險叛逆,不遵守教導,曾經做下「剖婦人之腹以驗其孩」的惡事。此後,拓跋紹的母親賀夫人因有過失,道武帝將她囚禁在宮中,將要下令殺她。
此時賀夫人秘密派人告訴拓跋紹,讓他來救自己。當晚,拓跋紹帶領人馬在聯絡人的配合下殺入宮中,道武帝驚醒起身,一摸弓箭腰刀都不在,於是被拓跋紹斬殺。此後,拓跋紹威逼利誘群臣擁護自己登基稱帝,可是沒過多久,道武帝的另一個兒子拓跋嗣起兵討逆,將拓跋紹碎屍萬段,死時年僅16歲。
在古代皇權社會,雖說在皇帝寶座的誘惑之下,父子親情也會淡化很多,但由於古代極為重視忠孝之事,再加上皇帝權力遠勝皇子,因此歷史上弒父篡位之事其實並不算多,你還知道哪個弒父奪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