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越大應該少吃肉,還是多吃肉?50歲後,這4種肉可以多吃點

肉,除了吃素的人群,都是每家每戶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來源。在物質匱乏的時候,可能要逢年過節才能吃上美味,現如今,物質生活提高一大截,想吃點肉不再是個難事。

但有些人卻因為年齡的緣故選擇吃素,可能在大多數人的理解當中,都認為年齡越大越應該少吃點肉,營養師卻告訴你可以多吃點。

為什麼讓老人多吃肉?

在慢性疾病高發的時代,不僅自己容易中招,身邊人患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肥胖的概率也都是居高不下,而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是為了控制病情少吃肉或不吃肉,還有些人是為了預防而不敢吃肉。

其實,大家先不用慌 ,老年人吃素不吃肉本來就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不僅在我國還有很多國家的老年人食譜當中,都涉及了肉類。

相反,如果長期不吃肉,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因為飲食無法做到均衡營養,那麼更容易增加老人罹患營養缺乏病的概率。還有很多老年女性,當機體各項生理功能慢慢退化,還容易發生貧血。

為此,老人都應該多吃點肉,只要每天禽畜肉以及水產類可以限制在75g以內即可。在肉的選擇上,50歲以後這些肉可以多吃點。

魚肉:無論淡水魚還是深海魚,營養價值都不低,屬於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對於牙口還不是很好的老年人,選擇清蒸或者是少油的水煮方式,極易被機體消化吸收。

和淡水魚相比,深海魚富含DHA以及EPA,可達到一定程度上預防心血管疾病(也叫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禽肉:去皮的雞肉、鴨肉、鵝肉,脂肪含量也比普通的紅肉要低,如果注意烹飪方式,做到細軟的程度,更容易被老人消化吸收,也是非常不錯的肉類選擇。

而這裡之所以強調是去皮的肉類,是因為這些禽類食物的外皮是大量脂肪的集結地。要想減少脂肪攝入,建議大家最好不吃禽類的外皮。

水產類:如果你的尿酸值在正常範圍內,也沒有患上高尿酸血症的話,那麼水產類也是可以選擇的肉類,當中富含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可清理血管垃圾,預防血管堵塞有積極作用。

紅瘦肉:紅肉也能吃,不過由於紅肉的脂肪含量高,所以要盡量選擇瘦肉的地方,含血紅素鐵和優質蛋白質,可預防缺鐵性貧血